訾曠怡
摘 要:耽美作為一個新興發(fā)展的文化種類,因其目前的女性向定位和以相對女性為異性的男性為創(chuàng)作主體的特征,在性別方面有著極為豐富的意義。本文主要以分析耽美文的角色設定、世界觀設定及其中的女性形象、百合作品背后隱藏的性別問題為手段,通過對耽美及耽美衍生的探討,認為耽美文化是女性意識覺醒的產物,但也是女性被壓抑的解放的產物,它是女性成長為主體的一個階段產物,但同時也體現(xiàn)了女性被壓抑的一面。本文從多個角度入手,較為全面地討論了每一種情況背后的心理動機,希望藉此能夠觀察到更為明晰的耽美相關的女性心理。
關鍵詞:耽美;性別視角;女性視角;百合
一、引言
耽美文學作為一個女性向的文學種類——確實有部分男性受眾,但至少到目前為止仍然以女性受眾為主——擁有龐大的女性讀者群體、作者群體,而作品圍繞相對女性的異性——男性來展開,對其中女性的立場和觀感進行探討顯得十分有必要。
二、耽美角色設定
耽美文學中在角色的塑造上通常有攻受之分(哪怕是不涉及性場景描寫的文章,通常也會對攻受有所區(qū)分),攻指在性事中插入的一方,受指在性事中被插入的一方。女性在閱讀耽美作品的過程中,通常會將自己代入角色中(通常是受),來獲得身份置換的快感。但在不同類型的代換中快感機制即產生喜愛的心理原因是不一樣的,本文的第一部分,便是通過對耽美文中典型的攻受設定類型進行分類,討論其背后蘊含的女性心理因素。
(一)強攻弱受。這一類型的攻具有強烈的“男性氣質”,具備勇敢、有力量、成熟等社會公認的男性特征;而受則具有典型的“女性氣質”,即溫柔善良、柔弱忠貞等社會要求的女性特征。在這種設定中,對攻受的描寫與現(xiàn)實社會中主流認可的男女關系幾乎一模一樣,受與女性幾無差別,所敘述的故事內容和框架也基本與言情小說雷同,但它們的讀者仍然會選擇它們而不是相應的言情小說,因為他們認同受是一個男性,并以這一點為基礎繼續(xù)閱讀。
盡管在該類型中,受與女性除了生理以外沒有任何實質性差異,但讀者仍然認同該角色是男性,說明所謂的“女性氣質”并不專屬于女性,是長期以來社會對其的塑造、對女性的期望。而同時男性氣質也在綁架男性,符合男性氣質標準的才能被稱之為男人,否則只能是人妖或者失敗者,在社會上無法得到身份的確認和承認。
從女性視角來看,她們能對弱受產生代入感,一方面,她們認同了社會所加給她們的所謂女性氣質,認為這符合自己的審美;另一方面,她們對實際生活中較低的社會地位、不公平的社會待遇等因素進行淡化,希望在保留女性氣質的同時不加以任何努力就能消除性別上的差異,獲得所謂不以生育為目的的純潔愛情。她們一方面希望自己與男性沒有差異(這種“差異”可以明顯看出來指生理差異),另一方面又希望能有人保護她們、負責她們的生活。從本質上來說,她們期待的仍然是一種建立在傳統(tǒng)兩性關系下的,拋棄傳統(tǒng)生育義務的感情。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種類型的文也并非沒有其反抗現(xiàn)實秩序的地方。受作為一個女性化的男性形象,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可以看作女性對男性氣質無意識的反擊。女性在將自己代換入受的同時,文中的受也被代換為女性,作為一個男性代替被物化的女性成為被統(tǒng)治、被插入的角色,在某種意義上形成了一種對男權秩序的諷刺。
(二)強攻強受。這一類型的攻仍是具有典型男性氣質的男性;受同樣也具有明顯的男性氣質,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雙方的感情建立在對對方男性氣質的相互承認和尊重的前提下,他們的感情增長過程是他們互相抗衡、彼此競爭的過程,并在競爭中對對方的品質感到衷心佩服,由此成為感情演變?yōu)閻矍榈淖钣辛Φ幕A。
從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女性對于平等的強烈渴望。在這樣的體系里,雙方處于一個勢均力敵的狀態(tài),所有的故事在抹殺性別差異的前提下發(fā)生。在強受的身上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女性將自己的理想投射進去的影子,可以看出這樣的文本角色塑造里對提高社會性別地位的要求。
長期以來,女性被置于“第二性”[(法)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鄭克魯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9.1]的位置,長期被排除在政治、經(jīng)濟等領域之外,將自己投射為耽美文本中的強受可以看成是女權主義興起、女性意識覺醒的一個反映。通過將自己投射為男性,在文本里獲得短暫的身份置換快感,跟隨著主人公一起不用再囿于社會性別階級的限制,可以看做是一種對于主流性別體制和話語建構權力的挑戰(zhàn)和補償,體現(xiàn)了女性追求兩性平等和以此為基礎的感情的愿望。
但是我們同樣可以看出其中隱含的弊端。女性將自己投射為男性并以此獲得平等感,一方面體現(xiàn)了社會現(xiàn)實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了女性對于自身性別的不自信,需要求助于社會性別中更高等級的性別來完成平等訴求。
三、耽美世界觀設定及其中的女性形象
對文本世界觀的探討有助于我們理解耽美創(chuàng)作背后的受眾心理,同時,耽美作者對女性形象的塑造是作者對女性情感的集中表達區(qū)域。耽美以男性為主角來進行創(chuàng)造,但是其中的女性處于什么立場、是一個怎樣的形象出現(xiàn)無疑是作者和受眾雙方心態(tài)的一個真實寫照,因此有對其進行討論的必要。
(一)全員BL。全員BL,即在這樣的世界里,出現(xiàn)的所有男性都是同性戀;女性角色仍然會出現(xiàn),但多數(shù)是擔任負面角色。BL的世界觀設定不遵循現(xiàn)實邏輯,它排斥女性進入感情關系中,這一點在其對女性形象的塑造中得到強化。
全員BL的世界觀讓人感受到明顯的厭女情緒,女性通常處于一個被忽視、被反感的地位,形象極其單薄。其被直接從感情世界里排除,她是被厭惡的、被唾棄的、活該被拋棄的。
這可能是現(xiàn)實社會中男女地位不平等造成的反噬。女性厭惡在社會中受到的種種不平等的對待,而這種不平等正是由自己的性別所帶來的,她們會把對不公正的厭惡移情到自身的性別上,從而產生了對自身性別的否認。這種否認在耽美文本中很清晰地表現(xiàn)為對女性角色的不友好。這是很典型的兩性不平等帶來的負面效應。
對于全員BL的設定,一方面是建立了一個性別差異完全消失(甚至可以說是性別消失)的烏托邦,但其不切實際之處和對女性的厭惡則為這種烏托邦增添了很強的現(xiàn)實悲劇色彩。隨著女性覺醒層次的提高和耽美文學自身的發(fā)展,這種世界觀設定逐漸減少。
(二)現(xiàn)實拓印。現(xiàn)實拓印即現(xiàn)實參照,是參照當代大陸的現(xiàn)實情況而做的世界觀設定。它指對當代性別機制的參照,即同性戀不被社會廣泛接納和承認的現(xiàn)狀,并且官方也不認同,甚至是打壓。這樣的設定里常見男主人公對自己心意的探索、逃避和最終接納自己和愛人,共同面對社會壓力等過程。
這樣的世界觀設定基本符合現(xiàn)實邏輯,人物邏輯更為清楚,女性形象也更為飽滿豐富,是有自己人生、有自己經(jīng)歷的可以稱之為角色的角色。在這樣的世界觀里,在一個同性戀不被廣泛接受和承認的背景下的同性戀故事本身就充滿了掙扎與矛盾,這一類型里包括了大量寫實作品,展現(xiàn)了當代大陸性別體制下的眾生相。
從世界觀來說,這是女性對于一個性別平等社會的期待和不平等的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的集中展現(xiàn),它甚至超越了女性視角,而成為一個全面的社會問題。它不僅僅是男女兩性之間的不平等問題,還是性多數(shù)和性少數(shù)群體之間的不平等問題,對性少數(shù)平等問題的探究和追尋一定程度上也體現(xiàn)了女性對于自身性別地位提高的要求。女性之于男性,正如性少數(shù)之于性多數(shù),都處于一種被決定、被壓制的狀態(tài),這種同理心很容易遷移,形成對共同的平等的追求,也形成了或悲或喜的耽美作品。
而從其中的女性形象上來看,參差不齊的女性形象描寫反映的正是當代女性參差不齊的覺醒層次水平??傮w來說還是能看出女性意識覺醒的層次越來越高,越來越能從一個冷靜客觀的角度來認識社會性別機制,對自身的性別自信在逐漸加強,像文本中的主人公接納自己的性取向一樣,女性也在逐漸接納自己并成為更好的自己。
(三)合法化。合法化世界觀一般指的是在該世界觀下,同性婚姻是合法化的,或對同性戀是接納的。在這樣的世界里社會接納程度和寬容度普遍較高,同性戀情與異性戀情一樣只是社會關系中很平常的一種。它遵循世界運轉基本邏輯,解決了性向歧視的后顧之憂,可能更關注攻受雙方的事業(yè)成長和人格成長,對現(xiàn)實存在的矛盾做避而不談的處理,更多地描繪了一個比當前更為平等的世界里的更趨于美好的故事,甚至在這樣的條件下,“耽美”不再囿于愛情的框架,愛情成為故事的點綴,主人公的奮斗和成長成為故事主體。
該世界觀對女性較為寬容,出現(xiàn)的女性角色也多是溫和的、理智的形象。但同樣存在的問題是,因為有了更多的空間描述主人公之間的生活,女性可能會再次被邊緣化、淡化、淺薄化。
這種世界觀是女性對于一個更為平等的世界的美好想象,更多地反映了一種逃避當前兩性不平等現(xiàn)實而希望跨越到平等階段的浪漫主義理想,它表達了美好的愿望,但是對現(xiàn)實疏于反思。
有一種作品例外。即前文提到的對“耽美”意義有所改寫的優(yōu)秀作品。它的感情線仍然是雙男主之間的感情線,但是不再是作品的唯一主線,甚至不是最重要的線索,這樣的作品更多地反映了人之所以為人在社會、在世界中的掙扎和奮斗,是對社會和世界的全面反思,而不再單純從性別角度出發(fā)。它架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觀,在那樣的世界觀里,經(jīng)濟制度、文化制度、政治制度都被重新設定,要再單獨從性別角度對其進行解讀,我認為那將失于偏頗。
(四)ABO。對于ABO含義的介紹有論文詳細敘述[ 鄭熙青:《Alpha Beta Omega的性別政治——網(wǎng)絡粉絲耽美寫作中女性的自我探索與反思》],在此處不再重復。這個設定一開始出現(xiàn)歐美同人圈,是出于肉文[ 肉文,即以色情描寫為主的文章。]寫作的需要。當常規(guī)的色情描寫已經(jīng)不能滿足觀眾的需要的時候,新的形式乃至世界觀被創(chuàng)造出來,并逐漸掀起一股熱潮。
無論是從ABO世界觀的產生原因還是其對性別的設定,都可以發(fā)現(xiàn)女性性欲在其中所扮演的主要推動角色。ABO世界觀中女性同樣是被邊緣化的、不影響情節(jié)發(fā)展的,但卻是女性欲望表現(xiàn)最為集中的一種世界觀。它被創(chuàng)造出來就是為了滿足女性欲望而存在,對性別的規(guī)定更是把幾乎一切女性特征都轉移到了Omega身上,男性克服了一切生理上的障礙,Omega的生理構造天生就是為了交配而生,同時男性Omega仍然具有陽具,這樣就滿足了女性對幾乎一切色情的想象。
如果說前幾種世界觀是女性意識或逃避、或覺醒的反應,那么ABO世界觀則是女性性意識覺醒最好的體現(xiàn)。根據(jù)存在主義哲學,人的主體性包括身體的主體性和精神的主體性,而身體主體性最直接的表現(xiàn)就是性主體性,女性性意識在ABO設定里體現(xiàn)出來的爆發(fā)式覺醒無疑是女性意識覺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性主體的成長也是女性主體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ABO世界觀無疑是具有解放性的。
但同所有事物一樣,ABO也有其局限。歸根到底,這樣的性解放仍然是女性將自己投射在男性身上的性解放,女性仍然拒絕直接面對自身性別的性解放,ABO耽美文中女性角色的可有可無更是說明了這一點。
四、耽美衍生
本文中所指的“耽美衍生”主要指百合作品,即描寫女同性戀的作品。百合是“小眾中的小眾”,但它是以女性作為主要角色來描寫的作品,無論是文本中的女性形象還是作者的心理都與女性直接相關;同時百合也是描寫同性情感的作品,與耽美在角色性別選取上有共通之處。因此把百合作為耽美衍生來討論。
(一)百合相關情況。百合得到的關注遠遠不如耽美,它局限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內。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是,很多女性能接受耽美作品,甚至非常喜歡耽美作品,但她們無法接受百合作品;另外,百合作品的受眾反而很多是男性。
如果深入探討其中的性別因素,我們認為,這樣的一種現(xiàn)象可能來源于長期以來的男權社會機制下形成的歧視鏈。從整個社會大環(huán)境來看,異性戀歧視同性戀,而在同性戀者內部,男同性戀的地位常常高于女同性戀,這與男性本身的地位高于女性地位有關。正如《第二性》中所說,長期以來女性被處于一個“二等公民”的位置,這不僅體現(xiàn)在社會對女性的認知和女性對自身的認知上,還體現(xiàn)在女性對自己認知在其他方面的映射上。
(二)原因追尋。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在女性的經(jīng)濟物質基礎[ 需要注明的是,我認為女性經(jīng)濟基礎的提高在目前并不能算作是一種自發(fā)的、自為的行為,這是“被允許”的提高,允許的主體是誰不言而喻。我們可以很明顯感受到,在目前的體制下,男性想要收回給予女性的自由和權利所遭受的反擊并不會很大,也許會引起輿論的動蕩,但無法危及統(tǒng)治根基,即使威脅到統(tǒng)治根基,也是因為有權力者打著“人權”大旗進行政治博弈,女性再次被物化為工具。女性自身還沒有得到足夠的政治、經(jīng)濟、思想武器能夠捍衛(wèi)自己的權利,目前經(jīng)濟地位的提高是一種向好的趨勢,但距離真正的平等和“人化”(即復歸為人)還有漫長的艱險路途需要走。]有所改善的今天,女性意識也逐漸蘇醒,對于提高自己性別的社會地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但與此同時,長期以來男尊女卑的思想傳統(tǒng)仍然有很大的影響,眾多的因素抑制了女性意識的完全解放。這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1.將自己投射于更高等級性別。女性認為自己已經(jīng)成長起來,或者希望自己取得與男性平等的地位,但是長期以來男性地位高于女性的事實會讓她們在潛意識里把自己投射為男性,即擁有男性的氣質是更為優(yōu)越的。
相比百合,女性更喜歡耽美的原因之一也是一種提高自我認同的需求。她們希望自己是同男性勢均力敵的,在男性占據(jù)高級地位的時候,她們就把自己“上升”為男性,將自己投射為耽美攻受中的一方(通常是受),以一種異化的方式獲得地位提高的心理滿足感。這在當前的社會性別機制下是有一定必然性的,在社會普遍認為一種東西比另一種東西的差的時候,以更好的東西作為參照來進行模仿、進而超越似乎是一種普遍的思維慣性,性別方面也不例外。
同時,長期以來的社會現(xiàn)實是男性對于女性的凝視,通過對耽美作品(特別是肉文)的創(chuàng)作、觀賞會給女性一種自己在凝視男性的感覺,在這個過程中仿佛自己成了掌握權力者,取代了傳統(tǒng)意義上男性的地位,或者說,對男性地位構成了挑戰(zhàn),是自己也能窺視男性的一種證明。但結合前文所說,這幾乎是一種自我欺騙式的投射性觀感,對耽美的描寫更多是女性自己的想象,這其中很難不夾雜女性自己對取消性別階級的愛情的向往。
2.被壓抑的解放
(1)性欲避讓。女性性意識在覺醒,但長期以來的傳統(tǒng)道德、社會意識等對這種覺醒形成了明顯的抑制。女性在其成長環(huán)境中多少會受這些因素的影響,會對直面性欲產生一種潛意識的避讓,這可能是她們把對“性”的觀察轉移到男性身上的另一原因。
這方面的一個典型表現(xiàn)是對于性相關作品,男性更傾向于觀看視頻,女性則更喜歡書面性的文字描寫;另一個表現(xiàn)是創(chuàng)作耽美的女性作者很多(幾乎都是女作者),但是創(chuàng)作百合作品的作者就很少,更為本質的原因也可能是女性不愿意觀看自己的性別作為臆想的對象,鑒于小說里面很難避免情色情節(jié)或情色趨勢,也可能是不愿意對自己的性別產生性幻想,因為在潛意識里,“女性的欲望”似乎仍然是一種被社會環(huán)境所不能正面容納的東西。
(2)趨向高級。另外,人有一種趨向高級的心理,這種心理在社會傳統(tǒng)形成的性別歧視鏈中表現(xiàn)為,女性想成為男性,男性想成為更為有力(權力)的男性,這體現(xiàn)在作品中則是有大量的女性熱衷于耽美小說,男性則更喜歡升級流類作品。如果說女性對于耽美有一種“向上看”的心理,男性觀看百合作品則帶有“向下看”的意味(百合作品受眾多為男性),這其實依然回歸到了傳統(tǒng)的男性凝視機制,在觀看兩個女性的親密關系作品中滿足了自己的窺淫癖,滿足了自己的性幻想。
而這種趨向高級的心理也成了壓抑完全解放的一個因素。趨向高級的前提和目標是觀念所認定的“高級”,這種高級其實是人為設定的途徑和方向,仿佛只有通過與高級比較、最終超過高級,才能證明自己并不低級。這也迫使女性的解放的一個必經(jīng)之路就是向男性看齊,這一點因此成為容易招致攻擊的地方,男權主義者可能會嗤之以鼻,激進的女權主義者則可能指責這是對男權的妥協(xié)。我個人的觀點是在目前的社會性別體制下,要獲得社會的認可,這樣的道路是很難完全避開的,它固然容易遭受非議,也容易在中途變質,但是克服了艱難險阻之后,最終的結果將證明它的動機的純潔性。
五、總結
耽美文化在目前依然具有女性向色彩,同時它又是以相對女性為異性的男性為主要創(chuàng)作對象,具有極其突出的性別意義。耽美蔚然成風的背后是女性意識的覺醒和對性別平等的渴望,本文通過對耽美角色設定、耽美世界觀設定及其中的女性形象、耽美衍生的討論來進行性別視角方面的觀察,我們可以看到,如同所有事物一樣,耽美也有其兩面性。
其積極的一面顯而易見,它承載了對現(xiàn)有社會性別機制的批判、對更加平等的社會的向往,它是女性意識覺醒的產物,是女性開始進行主體性創(chuàng)作的嘗試,它有利于推動社會更為多元包容,有利于人類文明更加和諧的發(fā)展;但其局限也同樣明顯,它是女性通過投射來進行“欺騙式”解放的手段,是被壓抑的解放的產物,是女性對自身性別不自信的表現(xiàn),在大量的作品中可以窺見厭女情緒,其糟粕部分對青少年成長具有不利影響等等。
但總的來說,耽美文化正在努力使自己向更好的方向發(fā)展,如果能有一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社會氛圍供其健康、正向發(fā)展,耽美文化無疑是能對推動社會性別機制重構、性別平等、性少數(shù)得到尊重等多個方面產生正面影響的。它也需要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之處,處理好與商業(yè)資本之間的關系,使自己的發(fā)展更為適應社會發(fā)展趨勢,從而取得一個雙贏的局面。
參考文獻:
[1](法)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鄭克魯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9.1
[2]鄭熙青.《Alpha Beta Omega的性別政治——網(wǎng)絡粉絲耽美寫作中女性的自我探索與反思》
[3]肉文,即以色情描寫為主的文章。
[4]需要注明的是,我認為女性經(jīng)濟基礎的提高在目前并不能算作是一種自發(fā)的、自為的行為,這是“被允許”的提高,允許的主體是誰不言而喻。我們可以很明顯感受到,在目前的體制下,男性想要收回給予女性的自由和權利所遭受的反擊并不會很大,也許會引起輿論的動蕩,但無法危及統(tǒng)治根基,即使威脅到統(tǒng)治根基,也是因為有權力者打著“人權”大旗進行政治博弈,女性再次被物化為工具。女性自身還沒有得到足夠的政治、經(jīng)濟、思想武器能夠捍衛(wèi)自己的權利,目前經(jīng)濟地位的提高是一種向好的趨勢,但距離真正的平等和“人化”(即復歸為人)還有漫長的艱險路途需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