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黃永生 圖/陳立建
近年來,四會市作為全球最大的玉器翡翠加工銷售集散地、“中國玉器之鄉(xiāng)”、“中國翡翠加工基地”、“中華翡翠加工基地” 、廣東省首家“中國產學研合作創(chuàng)新示范基地”縣級市,珠寶玉器(翡翠)業(yè)蒸蒸日上,在全國玉器市場中獨占鰲頭。在推動玉器行業(yè)“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發(fā)展方面,四會市文寶齋翡翠博物館作出了重要貢獻。
肇慶市文寶齋翡翠博物館(以下簡稱博物館)位于“中國玉器之鄉(xiāng)”——廣東省肇慶四會市,由肇慶市民政局登記備案,由肇慶市文廣局主管,根據國家文物局2014年度公布信息,在全國合法3322家博物館里,博物館為目前中國唯一一家“翡翠主題”博物館,是唯一一家展示中國翡翠歷史、文化、藝術的人文博物館。創(chuàng)辦人(館長)廖錦文,先后被廣東省人力資源廳授予“廣東省高級工藝美術師”、全國工商聯授予“中華玉雕藝術大師”等稱號。
博物館以“公益、人文、藝術、研究、收藏”為五大宗旨,首創(chuàng)“中華玉雕藝術體驗中心”(玉雕培訓基地),是全國首個具備“體驗功能”的博物館,讓游客能夠現場中體驗該基地的玉雕情況、玉雕技巧、玉雕文化等。博物館占地近2000平米,主體風格為復古典雅的裝幀設計,主要展示廖錦文大師的玉器藝術作品,分為“翡翠工藝品展示”“玉器文化展示”“古代玉器仿古展示”“翡翠礦口原石展示”“中華玉雕藝術體驗中心”5大展示系列。從中華與玉器相關的歷史文化、雕刻藝術、翡翠鑒賞、工藝收藏等角度,博物館全方面縱深的展示了玉器與八千年華夏文明的方方面面,洋洋灑灑,蔚然大觀。
2012年開館以來,文寶齋翡翠博物館先后與各大院校建立合作關系,推動“產學研”縱深發(fā)展。目前,博物館先后與香港國際交流基金會、香島國際交流中心、暨南大學哲學研究所、暨南大學中印比較研究所、廣東省珠寶玉石首飾行業(yè)協(xié)會、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中共四會市委黨校等建
立合作關系,成立“七大基地”:
國際文化交流基地、中華文化研究基地、玉雕職訓基地、珠寶專業(yè)實踐基地等。在與各大產業(yè)、學校、科研機構等相互配合過程中,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形成強大的研究、開發(fā)、生產一體化。
據悉,博物館與各大院校的“產學研”合作范圍,包括:“玉雕培訓基地”籌建與人才培養(yǎng)、“仿古玉器”合作開發(fā)、玉器珠寶鑒定、原料開發(fā)、藏品陳列與展示、玉器文化研究、文化教研與圖書出版等。近兩年,博物館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在玉器產業(yè)研究、教育交流、學生職業(yè)培訓等方面,建立了廣泛、長期、穩(wěn)定合作,與各大院校實現戰(zhàn)略性資源共享和優(yōu)勢互補。2013年10月25日,與暨南大學合辦“哲學?文化?佛教?2013國際論壇”;2014年1月18日,與暨南大學合辦“2014國際文化與交流研討會”,首次把玉器文化與哲學文化、宗教文化結合研究,并成功發(fā)表學術論文《玉圖騰——藝術與哲思》,推動了文化、學術、“產學研結合”等服務和合作。博物館開展的產學研活動也十分豐富:2013年2月23日,與肇慶市博物館,在梅庵合辦“梅影?禪心——玉硯展”;2013年5月8日,與廣東省文化廳合辦玉器講座(由廣東省博物館研究員陳淑君主講),博物館多次進行各種形式的學術交流、文藝活動、教育與文化培訓等;2013年5月17日,開辦第
一期“玉文化大
講堂”,并為四會中專玉雕專業(yè)專場授課,充分發(fā)揮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和師生資源以及良好的教育文化平臺;2014年8月22日,博物館與“加拿大國際玉石資源與文化促進(廣東)中心”進行洽談磋商;2014年8月23日,邀請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李燦明(Richard T.Lee)議員等來訪,廣泛探討博物館與加拿大碧玉資源的合作項目,并就與加拿大進行文化、教育、藝術、學術、職業(yè)培訓等合作事項進行交流。
翡翠玉雕藝術是傳承發(fā)揚我國八千年玉文化精髓、豐富參觀者對玉文化認識的重要形式。2013年,博物館重點推出《玉魂:玉的人文史》等學術著作。該書經文寶齋翡翠博物館學術部統(tǒng)籌,遍考中外古今玉器文化方面的典籍,經長達一年的時間研究并撰述而成,兩次刊印,取得良好的學術和宣傳效果。
2014年4月13日,博物館受到肇慶市政府的表彰,被評為“肇慶市文明單位”。2014年12月6日,博物館又被作為“四會市玉器業(yè)‘產學研’模范”,兩次接受四會市電視臺采訪。由于博物館在“產學研”、特別是文化和學術方面的突出工作,博物館的知名度、美譽度日益提高。僅2013年,博物館全年免費開放354天,免費接待游客總數3.9萬人,其中未成年觀眾數0.7萬人、境外觀眾人數0.7萬人,舉辦臨時展覽數量8個,教育活動次數15次。
根據博物館檔案記錄,僅2013年,文寶齋翡翠博物館接待海內外旅游觀光游客3.9萬人次,從交通、住宿、飲食、購物、旅游、就業(yè)等方面,以人均為城市創(chuàng)造消費1600元計,已為城市創(chuàng)造近7000萬元的城市GDP。博物館廖錦文館長在談及未來發(fā)展目標時表示:博物館將繼續(xù)以藝術為襯托,以學術為鋪墊,以產學研相結合,推動玉器人文的新發(fā)展;并將進一步開拓業(yè)務,準備與香港珠寶學院、廣東省玉器商會、廣東省廣府文化研究會等建立合作,肩負起“產學研”縱深發(fā)展的重任。
肇慶市文寶齋翡翠博物館分別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合作開展玉雕工藝研發(fā)和作品設計創(chuàng)意,與廣東省珠寶玉石首飾行業(yè)協(xié)會共建職業(yè)培訓基地,與暨南大學中印比較研究所、暨南大學哲學研究所簽約開展產學研合作。幾年來,肇慶市文寶齋翡翠博物館獲得專利15件,獲得中國寶玉石協(xié)會中國玉雕石雕作品“天工獎”等行業(yè)獎勵共60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