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凡
又到一年賞月時———中秋節(jié)。帶著滿腔喜悅,聞著飄香丹桂,我和父母回鄉(xiāng)下老家過中秋節(jié)。遠遠地,就看到爺爺奶奶在門口迎接我們,他們看上去更蒼老了,我的心猛然一酸,想到平時很少回來看他們,更覺愧疚。
作為家里的小閑人,在晚飯之前,我偷偷跑出去溜達,想感受一下中秋節(jié)氣氛。與往年不同的是,村里猜燈謎等一系列活動都取消了,只在村口稀稀拉拉的掛了幾個燈籠,不復以往的熱鬧非凡,我不由感覺悻悻然。不遠處,鄉(xiāng)鄰正聚在一起,不時發(fā)出爆笑聲。我興奮地圍過去,卻發(fā)現:孩子們低頭玩著蘋果手機,女人們討論著日韓劇,男人們聊著剛過去的世界杯,每個人都面帶喜色,有滋有味的談論著這些外來文化。在這一年一度的中秋日,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習俗卻被丟在一邊。我抬頭仰望明月,它,曾經讓李白寫下“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稚氣幼語;讓蘇軾發(fā)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讓天下游子牽動了“望月懷人,見云思友”的愁思,而如今,它孤零零掛著,多少人都忘記看它一眼,更吝嗇于一句贊嘆。在古人眼中,明月,它是摯友,親人,寄托,對它充滿向往,寫下了多少流芳百世的佳作?,F在的我們,在科技發(fā)達的今天,到底怎么了?
抱著一絲復雜的情感,吃過團圓飯,我坐在庭院里賞月,明月浩浩的把萬里清輝潑向大地,悄無聲息地,氣勢磅礴而寫意,色彩華麗而奢侈。夜空潔凈而深邃,閃著黑色綢緞柔滑的光,更襯托的明月的高貴典雅。七八個星散落天外,像一盞盞床前小燈,閃著柔和的光澤。今夜我的夢一定很美,浮躁的心立刻平靜了,恬靜、慵懶的感覺涌上心頭。
多美的中秋夜!古人們用他們善于發(fā)現美的眼睛,為我們留下了最美的禮物——中秋節(jié)。而中秋節(jié),只不過是中華民族璀璨文明里一顆閃亮的明珠。儒家、道家等百家思想、以春節(jié)為首的眾多節(jié)日,漢字、京劇等等中華各族人民在改造自然、社會中共同創(chuàng)造的燦爛文化,是全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現代大多數中國人,追捧外來快餐文化,傳統(tǒng)文化精髓踩于他們腳下!
端午節(jié),搖身一變端午祭,成了韓國人的節(jié)日。覺醒的中國人都會難受、憤怒,為保護傳統(tǒng)文化出謀劃策??墒谴蠹艺嬲^承與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了嗎?民間眾多的手藝面臨失傳,沒有多少人能夠靜心研讀孔孟之道!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正面臨多面夾擊。而外來文化大行其道:孩子們相信圣誕老人,卻不知年怪為何物,沒有戴過長命鎖,也沒爬過八仙桌……這多令我們難過和失落!反觀日本、韓國等國家禮儀節(jié)數周到平常,仁愛觀念深入人心,而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卻沒有很好的繼承和發(fā)揚光大,讓當今國人情何以堪!
又是一年賞月時,我卻聽到傳統(tǒng)文化在角落哭泣……
(作者單位:鹽城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