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教師作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未來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引路者”、“守望者”、“奠基者”。因此重視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對于我國關于現階段心理健康的研究進行分析,找出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來源和解決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是目前教育部門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重點。
【關鍵詞】小學教師 心理健康水平 綜述
【基金項目】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課題,項目號:2016SJB190012。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4-0166-02
一、我國現階段關于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分析
1.成果方面。我國對于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研究還處于一個發(fā)展并不完善的狀態(tài),雖然我國現在也有一些研究,并且研究的也相對全面,但研究成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卻存在一定的問題,對教師心理健康水平狀況的引導起到的作用較小。
2.應用方面。我國心理學方面的研究特別是教育應用這一方面并不完善,但是隨著中國應試教育的發(fā)展和改變,其在對教師的應用上也有了適當的發(fā)展。
3.咨詢方面。有人將心理問題比作了家庭矛盾,不愿意向他人表露,因此大多小學教師不愿意將心理問題表露,不愿意進行咨詢,這樣心理問題就堆積在心中,不利于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發(fā)展。
二、關于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來源
1.剛剛進入教育崗位的實習生心智的不成熟。剛進入工作崗位很容易被社會風氣和自身個性所影響,特別是關于教育方面的負面報道,以及身邊老的教育工作者自身所帶的消極的情緒和社會觀很容易改變剛剛進入教育工作崗位的實習生。而這樣往往會決定一個新教師的發(fā)展方向,更會決定一個新教師的教育心理。
2.步入中年的教師正處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中,生活壓力過大。中年人是社會壓力最大的群體也是最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的群體,他們的壓力不僅來源于工作,更多的來源于生活。孩子的上學、老人的養(yǎng)老、個人的人際交往等這些都是教師面臨的來自于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壓力。而生活壓力往往是最容易讓人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來源。
3.新形式工作的壓力。隨著“輕辦公”軟件的普及教師不僅要有紙質教案還要有電子教案。教師除了每天要批改作業(yè)還要頭疼如何上一堂生動并且有感染力的課,這就取決于教師的教案,但隨著“輕辦公”的進入生活。Word、ppt、視頻等就成為了各個學校決定課程好不好的評判標準,而這樣無形增加了教師的壓力不僅要批改作業(yè),準備紙質教案,還要應付電子教案。而這樣無形的壓力短期內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但是時間長了會讓教師的精神高度緊張并產生焦慮。
三、小學教師心理障礙表現
小學教師心理存在障礙主要存在以下表現:首先是自卑心態(tài)嚴重,這一狀態(tài)主要存在于當前的年輕教師中,他們剛剛離開校園步入工作崗位,自己的能力以及自己的資歷都不夠,所以容易出現一些自卑的心態(tài)。其次是嫉妒情緒突出,在對教師進行評價時并未形成一種多樣化的評價形式,對教師多以一些材料來對教師進行評價,但這并不代表教師的全部能力,因此有的教師評價的職稱較高,其他教師卻不這樣認為,產生了比較嚴重的嫉妒情緒,還有許多其它因素對教師嫉妒情緒的產生也有影響,例如家長評價、學生的喜愛等等。然后是教師焦慮水平偏高,當今家長對教師的要求極高,學校對教師的要求也比較高,另外教師還要面對考試的壓力以及來自各種評價考核的壓力,使得教師心理產生嚴重的焦慮,每天教師既需要進行教學還要面對來自學校領導以及家長的壓力,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小學生年級較小,小學教師還要對紀律以及學生各種心理狀態(tài)、心理情況進行教學,因此小學教師焦慮嚴重。再次是虛榮心理體現明顯,在面對其他教師得到較好發(fā)展的同時,會產生一定的虛榮心。
四、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策略
1.全面把握教師的心理動態(tài),促進新教師的心理健康。全面把握教師的心理動態(tài),特別是促進新教師的心理健康,為新教師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積極的、健康的工作氛圍和心理氛圍,防止因社會負面新聞和個人的心理困擾而產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特別是對于新教師跟家長的關系要重點關注,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家長對于教師的要求越來越多,最大的改變是從以前的家長給教師送禮到如今的教師迎合家長。很容易讓新教師迷茫產生心理問題。因此要對新教師多進行心理健康問題的輔導和關注。
2.工資待遇問題的解決。對于教師的生活壓力我們首先要解決的是教師的工資待遇問題,現階段我國教師的工資普遍偏低是教師生活壓力的重要來源,而增加教師收入指的不僅僅是月工資,而是在補助津貼上多做文章,增加一些獎勵性的工資。而解決收入問題知識第一步。還要解決自己學校教師的孩子教育問題,如果自己學校老師家的孩子都不來自己學校上學,那對社會就太沒有說服力了,因此可以免費解決職工孩子的上學問題緩解教師的生活壓力。
3.不僅要辦公與時俱進還要思想與時俱進。其實教育部門現階段有一個統(tǒng)一規(guī)定是年檢時要看這個學校的紙質教案,但是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為什么不能改變一下規(guī)定,讓年檢的教案多樣起來,這樣不僅可以看到不一樣的教案形式也可以讓教師只寫一份教案,更能解放教師的時間,讓教師在教案內容上豐富而不是應付了事。也只有這樣才能解決時代的發(fā)展而帶來的心理健康問題。
五、城鄉(xiāng)小學心理健康水平狀況情況
在對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評價時還需要考慮到一個特殊的問題,那就是城鄉(xiāng)小學教師間的心理健康水平狀況的差異。有研究表明城市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狀況高于農村小學教師,其中有幾個方面的問題嚴重影響了農村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1)家庭方面:住房條件差、經濟收入低、撫養(yǎng)子女、贍養(yǎng)老人困難。(2)工作方面:教學設施差、難以成就、危機感強烈。農村小學較城市小學而言,教學設施要差一些。(3)社會方面:與社會溝通難、教師的工作被曲解。與社會溝通難也是造成部分農村小學教師性格孤僻,產生憂郁情緒,人際交往發(fā)生障礙的一個因素。另外還有研究表明城市小學男教師隨著年齡增長,心理健康狀況會逐漸好轉;而農村小學男教師心理健康狀況隨著年齡的增長有變壞并加重趨勢;城鄉(xiāng)小學女教師在中年時期的心理障礙較青年期、老年期要嚴重得多。城市小學男教師在青年期受到的心理壓力要比中年期、老年期大一些。對于剛畢業(yè)不久就從事小學教育的男教師來說,生存、立足、成就的需要往往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中年期的城市小學男教師一般已發(fā)展為學校的教學骨干,不但有豐富的教學經驗,還享有一定的權威,個人的工資報酬與家庭的整體經濟收入都達到較為滿意的標準。應該說,這個時期的城市小學男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要比青年期好得多。老年期的城市小學男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又要比中年期更好些。在學習、工作方面往往都表現得較好。這無形之中給老年期的城市小學男教師帶來了很大的心理安慰。相反,農村小學男教師心理健康狀況隨著年齡的增長卻有變壞并有加重的趨勢。農村小學男教師在中年期的心理健康狀況比在青年期差。農村小學教學設備相對較差,再加上農村沒有城市那么具有影響力,農村小學男教師想要嶄露頭角,比較困難。
六、總結
小學教師的心理問題不是不能提前解決,而是要找準方法提前預防,這提醒我們要善于發(fā)現善于溝通,讓小學教師能夠有效的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困擾。小學教師作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未來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引路者”、“守望者”、“奠基者”。需要社會不同人員的關懷而非惡意詆毀和盲目跟從的不理解,讓孩子在一個心理健康的教師的關懷下茁壯成長 。
參考文獻:
[1]胡海燕,張麗華,李鳳杰. 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09).
[2]路曉寧,王緯虹,薛玲玲.國內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研究20年回眸與展望[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7(05).
[3]張彩云.讓心理健康的教師培養(yǎng)心理健康的學生[J].中國德育,2017(20).
作者簡介:
楊燁(1972-),男,江蘇常熟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人格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