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穎敏
摘 要:隨著信息化教學的發(fā)展,微課教學是計算機教學的一種新型方式,微課教學意義對于推動新課程改革新教學模式的實踐起著里程碑階段的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對微課及其特點展開概述,并結合自身教學經驗談談如何利用微課來提高職業(yè)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有效性的幾點思考,以供廣大計算機教育者同行參考與交流。
關鍵詞:職業(yè)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微課;提升;有效性
一、微課及其特點概述
(1)微課的含義
微課指的是在教學要求以及新課程標準下,根據教學實踐的要求,采取視頻等媒體形式將教師在課堂內外對于某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或知識點而組織的教學活動進行完整記錄的一種情景化視頻課程。其不僅是教師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實現(xiàn)了教學的拓展與延伸,而且是一種教學資源。微課教學不但與時代發(fā)展需要相符,而且還有利于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提高,加快現(xiàn)代教學和信息技術的融合。
(2)微課教學的特點
第一,時間短,方便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主要結合教學要求以及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來制作教學視頻。通常情況下微課教學時間均在10分鐘以內,學生能夠在課后重復觀看視頻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第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能夠有效的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和傳統(tǒng)課程不同個,微課主要是針對某個教學主題或是重點難點內容而進行設計,目標明確,涉及知識點不多,針對性較強。通過簡短的幾分鐘視頻教學,能有效的將教學內容中的重點與難點融入到視頻教學中,減少了課堂上的枯燥乏味,使得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增強,容易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學習。
第三,占用容量少。大部分情況下微課都是采取wmv、rm、flv等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媒體傳輸方式,其所涵括的教學視頻與其他輔助性教學資源的總容量占用較少。
第四,微課容易拓展傳播,對傳統(tǒng)教學有很好的輔助作用。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知識繁多難懂,教師可以把復雜的知識點分成幾個小知識點,制作成微課視頻,精煉簡短,突顯主體,每一節(jié)微課講解一個重要的知識點,且較易表達其研究的內容,容易轉化研究成果。
二、利用微課提升職業(yè)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1)結合專業(yè)知識,科學制作微課
在制作微課過程中,需要花費較多精力在前期設計與準備上,才能得到“短, 小,精,悍” 的效果。概括來說就是結合具體內容特點來確定相應風格,在設計過程中,應當要將較為抽象的理論知識直觀的呈現(xiàn)出來,對于操作類的知識通過任務的形式布置。在選題時,通常都是圍繞某一學習任務或獨立知識點來進行,并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與需求來開展設計工作,從而方便今后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自主選擇,達到共享性與重用性。具體可從如下幾方面著手進行:
第一,分析。教師應當要對教材中的重難點以及易錯點知識進行分析,并且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看進行制作。例如,在計算機基礎知識中一個重難點內容就是計算機的五大部分組成,一個較為容易出錯的知識點是excel的絕對引用、相對應用以及分類匯總。所以在進行微課制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增進錯誤的原因進去,并結合“三點”來對選題進行整理。
第二,設計。設計內容主要包括了內容框架、表達方法、視覺效果,以形成信息化教案。
第三,制作。微課制作主要是包括動效、后期字幕等,錄制方程主要包括人物出境或單一錄屏。
(2)以微課為基礎,開展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
要想利用微課來提升職業(yè)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要能夠結合課程構建起思維導圖,并將知識點進行分解,正確把握教材的重難點內容。例如,WORD章節(jié)中劃分成6個知識點:文本輸入編輯;文檔格式;圖文混排;設置表格;文檔排版;頁面設置與打印。不同知識點中涵括有各個小知識點的操作步驟,利用微課視頻在網絡上發(fā)布,并將該知識點導圖放在網站導航圖中。此外,在開展時間前,教師還應當要對微課進行精心設計,直觀的呈現(xiàn)出抽象性強、理論性強的知識內容,并在實際教學中與實際應用有效結合起來,并且根據學生關注的話題來設置教學案例,引導學生翻轉課堂,實現(xiàn)學習時間的延伸,并完成相應的任務。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有效結合課堂教學與微課來開展教學實踐,在網絡平臺上上傳微課等教學配套資源,且開展相關引導活動,引導學生利用網絡平臺開展課外學習,逐步將課堂教學轉變?yōu)榻處焸€性化輔導答疑為主的教學模式。此外,教師還可以對部分計算機基礎課程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開展課前、課中以及課后教學設計,即課前預習、 課中指導、 課后延伸。當前部分院校學生都沒有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微課來開展富有趣味、生動的課前預習活動,提高課前預習的趣味性,從而調動學生預習的積極性,從而為計算機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在進行課中指導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來對真實的工作場景進行模擬,讓學生身臨其境當中,不但能夠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獲取相應的知識,而且還能夠讓學生根據自身情況來對學習活動進行設計,達到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目的,并且還可將一些重要知識點穿插在課堂教學當中,用以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與測試。在進行課后延伸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當引導學習自主進行課后學習,有效復習與鞏固知識,加快對知識的吸收。并且教師還可將易錯問題放在微課當中,根據各個層次學生的需求來傳遞給學生,以便于學生能夠提升其知識技能。
(3)利用微課來豐富教學方式
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引入微課,有效轉變以往單一的說教教學方式,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方式。如,在對《多媒體藝術》進行學習時,其中一個知識點是“模擬信號轉化為數(shù)字信息”該知識點理解起來有點單獨,所以教師可以先分析與講解教材內容,讓學生能夠大致了解此章節(jié)內容,之后引導學生在網絡平臺上觀看教師事先上傳的教學動畫,采取動畫的形式來描繪與呈現(xiàn)計算文件尺寸以及信號數(shù)字化的過程,以更直觀的呈現(xiàn)出相應知識內容,深化學生對信號數(shù)字化的理解。
三、結束語
計算機基礎教學一直是各大高校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網絡信息時代,微課逐步引入了職業(yè)院校教學過程中,其憑借時間短、針對性強、占用容量少、容易拓展傳播的特點而備受教師青睞,教師利用微課在開展計算機基礎教學不但能夠將知識直觀的呈現(xiàn)出來,而且該種新型教學方法具有較強的趣味性,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該種教學模式發(fā)展時間較短,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還有更大的進步與完善空間,教師應當要采取有效的策略來充分發(fā)揮微課的作用,并切實提升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張曉敏. 微課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初步應用[J]. 高考:綜合版, 2014(4):66-66.
[2] 馬英英. 淺析微課在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 現(xiàn)代國企研究, 2017(2).
[3]王艷慧,方葳.微課在提高中職學生計算機學習積極性中的應用[J].新校園(中旬).2017(11).
[4] 毛宇婷, 侯萍. 微課在計算機基礎教學實踐中的策略研究[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 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