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凌楓/儀隴縣思德鄉(xiāng)農業(yè)服務中心
幼苗基部及其芽鞘上常出現(xiàn)水漬狀斑點,使病苗基部慢慢變?yōu)榛液谏?,類似火燒癥狀,幼苗上部呈褐色,進而卷縮直至枯死。當濕度過大時,苗基部還會產生灰色霉層。
稻草和病谷上殘留的病原菌越冬后,翌年氣溫回升至20℃及以上,在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下,容易產生分生孢子,經氣流傳播,易造成大面積感染。病菌侵入幼苗所需天數,隨氣溫升高而不斷縮短,9℃即可發(fā)生入侵,當溫度保持在26~28℃時,幼苗僅需4~5d即可發(fā)病。
選擇抗病品種,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用30%的克瘟散乳油1000倍液浸種1h,或采用0.5%~1.0%石灰水浸種殺菌后再進行播種。對苗床土壤進行消毒,可用惡霉靈、敵克松等,能有效減少分生孢子萌發(fā)。在2.0~3.0葉期,選用富士1號、稻不瘟等進行防治。在揭膜后每公頃用20%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0.75~1.12kg兌水均勻噴霧。
一是爛芽。在秧苗出土前發(fā)生,種牙呈褐色、腐爛,芽基處有白色或紅色霉。二是針腐。立針至2.0葉期發(fā)生,苗心枯黃,苗基處呈褐色,葉鞘有褐斑,莖基處生有霉層,莖基變軟弱,易拔斷,時常成簇、成片發(fā)生。三是黃枯和青枯。3.0葉期前后發(fā)生,初期秧苗葉尖不“吐水”漸萎蔫,葉心卷曲,白根少,后期易導致莖部腐爛。立枯病易蔓延至全畦。
低溫、弱苗、病原菌三要素同時具備是立枯病發(fā)病的前提,其病原菌包括絲核菌、鐮孢菌和腐霉菌等。該病菌常因苗床不作處理大量存于土壤中,當遇低溫,秧苗生理活性下降,病菌大量分裂、繁殖。
一是改進栽培技術,培育壯苗。二是對苗床進行消毒處理,在秧苗1.5~3.0葉期用3.5%根復特水劑1000倍液噴淋,每公頃苗床噴淋藥液20~30t。三是揭膜后結合補水用惡霉靈進行消毒。
一般發(fā)生于2.5葉期后,秧苗瘦弱細長、苗色淡黃、白根少,病苗靠近地面部分易因產生淡紅色或白色霉層而死。
因帶菌種子未做到播前消毒、浸種,致使病原菌易于入侵,一般在氣溫30℃時發(fā)生。
選取抗病性強的品種,播前進行浸種、拌種或包衣。做到苗床及時揭膜,降低溫度。播種密度不易過大,降低相互侵染風險。
發(fā)生于1葉1心到3.0葉期,幼根先由白變黃變軟,而后變黑發(fā)粘,秧苗由綠轉黃,而后轉紅,新葉葉色變淡變黃直至白化,不卷葉,葉片薄。
黃(白)化病是由于水稻旱育秧前期氣溫過低、苗床干旱引起葉片變薄,光合作用受阻,加之苗后期施肥不當、管理粗放使幼根缺鐵所致。
可在秧苗葉面噴施含硫酸亞鐵的藥劑,如旱秧綠1號600~800倍液,重病田每隔3~5d噴1次,一般連續(xù)噴施3~4次見效。
此種病害是水稻旱育秧技術推廣初期最易發(fā)生的病害之一,多為育苗者不按照技術要求通風煉苗,且苗床底水供應不足致使苗床四周的沿膜帶出現(xiàn)高溫而引發(fā)燒苗。澆透底水、做好通風可預防該種病害發(fā)生。
一是因苗床板結、耕作層淺薄,土壤蓄水保墑性能差,根系不能吸收足夠水分以維持自身生理水分平衡,一旦遇高溫即刻造成青枯死苗。二是秧苗周圍空氣濕度驟降,葉面蒸騰過速,且根部水分供不應求導致死苗。三是培肥不當所致。
確保苗床松軟、透水透氣,待秧苗現(xiàn)綠時應適時揭膜通風煉苗,在晴天中午揭膜通風3~5d,并配合及時澆1次透水,以調節(jié)苗床的溫濕度。根據幼苗強弱長勢合理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