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成勇/會東縣農牧局植保站
涼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降雨少、土質肥沃、排灌方便,雜交玉米制種產量較高。近年來,涼山州的西昌市、德昌縣、冕寧縣、會東縣等地區(qū)受到制種企業(yè)的青睞,成為四川省重要的雜交玉米種子生產基地。但是,由于制種玉米親本自交系長勢較弱,抗病蟲害能力相對較差;制種田多年連作,難以倒茬;制種玉米田間種植密度大,通風透光性差;加上制種企業(yè)防控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導致病蟲害流行,嚴重影響了制種玉米的產量和質量,也給種植農戶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為此,筆者對制種玉米主要病蟲害的發(fā)生規(guī)律、特點進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綜合防治建議,以期科學、合理、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蟲害發(fā)生,達到玉米制種安全、高效、優(yōu)質的目的。
玉米頂腐病主要是由土壤中的串珠鐮刀菌引發(fā),可通過土壤、病殘體和種子傳播。玉米從苗期到成株期均可發(fā)生頂腐病,尤其是在喇叭口期較為常見,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有利于病害流行。
1.1.1 發(fā)病癥狀
發(fā)病時,心葉從葉基部腐爛干枯,緊緊包裹內部心葉,使其不能展開而呈鞭狀扭曲;心葉基部縱向開裂,葉片畸形、皺縮或扭曲。病株常矮化,莖基部有褐色病斑。重病株心葉失水枯萎,形成枯心苗或叢生苗,不能結實。
1.1.2 防治措施
一是使用拌種劑或浸種劑對種子進行滅菌。二是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肥,增強植株抗病能力。三是在發(fā)病初期對心葉扭曲成鞭狀的植株,用刀具挑開,使內部心葉展開。四是合理使用藥劑,可用58%甲霜靈猛鋅加配多菌靈或百菌清等殺菌劑混合噴施;或使用70%甲基托布津、75%百菌清500倍液混用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
玉米莖基腐病(又稱玉米青枯?。┒嘤筛共?、鐮刀病菌等引起,為土壤傳播的根部、莖部病害,種子帶菌及田間寄主殘體為主要傳播源。玉米苗期及中后期,均可能發(fā)生玉米莖基腐病,以玉米灌漿至乳熟期病狀最為明顯,連續(xù)低溫陰雨天氣會促使病害流行。
1.2.1 發(fā)病癥狀
1)苗期癥狀。幼芽初生根變黑褐色,根毛減少,無次生根或僅有少數次生根;莖基部水浸漬狀腐爛;葉鞘變褐、撕裂,葉片變黃,葉緣枯焦,心葉卷曲易折;無次生根的苗死亡,有少數次生根的成為弱苗。
2)中后期癥狀。植株葉片失綠無光澤,葉片青枯甚至全葉死亡;繼之發(fā)生根莖倒伏,根部變色腐爛;莖稈髓部變空,果穗變軟下垂,最后全株枯死。
1.2.2 防治措施
防治玉米莖基腐病必須以農業(yè)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一是實行輪茬套作,并在無病地塊留種,盡量減少來年菌源。二是科學施肥,增施有機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三是雨后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預防病害的發(fā)生。四是及時將病株帶離田塊并妥善處理,防止病菌傳播。五是科學施用農藥預防病害,可用福美雙、甲霜靈、多菌靈等進行包衣拌種,并在病害易發(fā)時期進行噴霧處理。
玉米銹病為真菌性氣傳病害,主要侵染葉片,嚴重時可侵染果穗、苞葉和雄穗。玉米銹病多發(fā)生在玉米生育后期,在制種玉米上較為普遍、嚴重,防控不當會給農戶帶來巨大損失甚至絕收。
1.3.1 發(fā)病癥狀
玉米銹病多發(fā)生在6~8月高溫多雨的玉米拔節(jié)期。病株葉片最初出現(xiàn)淡黃色褪綠斑點,之后斑點逐漸呈皰疹狀隆起,并擴展為孢子堆。孢子堆散布于葉片兩面,表皮破裂后成粉狀,后期周圍表皮翻起,散出鐵銹狀粉末。銹病發(fā)生嚴重時,病株結穗小,嚴重影響產量。
1.3.2 防治措施
銹病一般在抽雄時開始發(fā)病,雨季暴發(fā)流行。因此,在連續(xù)陰雨天氣要注意及時排澇降濕、清除雜草。發(fā)現(xiàn)病斑后要抓緊在天晴時使用農藥防治,可用三唑酮、戊唑醇、氟環(huán)唑、粉銹寧等藥劑交替防治2次,及時控制病害蔓延。
玉米大、小斑病是較為普遍的真菌性玉米病害,尤其是在制種玉米上較為嚴重,可單獨或混合發(fā)生。玉米大、小斑病從玉米出苗到抽雄后均可發(fā)生,但以抽雄后為嚴重高發(fā)期。氣溫適中(20~25℃)、多雨、高濕的氣候條件易造成病害的流行。
1.4.1 發(fā)病癥狀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統(tǒng)稱為玉米葉斑病,主要為害葉片,有時也侵染葉鞘和苞葉。玉米大斑病的典型癥狀是由小病斑迅速擴展成長菱形大病斑,有的病斑甚至超過30cm,有時幾個病斑連在一起形成不規(guī)則形大斑;病斑最初呈水浸狀,很快變?yōu)榍嗷疑?,最后變?yōu)楹稚菟腊撸豢諝獬睗駮r病斑上可長出黑色霉狀物。玉米小斑病的癥狀是病斑小,近橢圓形,一般不超過1cm,只在兩條葉脈之間侵染,病斑邊緣色澤較深,為赤褐色,病斑數量較多。
1.4.2 防治措施
玉米大、小斑病的病菌都是以分生孢子附著在病株殘體上或以菌絲體潛伏在病殘組織中越冬,因此,要及時清理植株殘體及田間雜草,同時摘除植株下部黃葉、病葉,減少再次侵染。在發(fā)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連續(xù)噴施2~3次可有效控制病害發(fā)生。
在一般種植的雜交玉米上,蟲害主要以苗期地下害蟲為主,危害較輕。但是在制種玉米上,整個生育期均會有較大程度的蟲害發(fā)生,如果不及時控制蟲害,將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地下害蟲主要為害玉米種子和苗期根部,造成缺苗斷壟。主要地下害蟲有地老虎、蠐螬、螻蛄、金針蟲等。
對地下害蟲的防治以農業(yè)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為主。一是及時清除大田雜草、秸稈,春季、秋季及時將玉米田進行翻耕,殺滅土壤中的越冬害蟲。二是在播種前用殺蟲雙顆粒或辛硫磷顆粒等進行土壤處理。三是用50%辛硫磷乳油、40%甲基異柳磷乳油等殺蟲劑拌種。四是在玉米出苗后用吡蟲啉等藥劑噴施,或用90%敵百蟲晶體等拌毒餌進行誘殺。
小菜蛾(吊絲蟲、小青蟲)主要為害白菜、油菜等十字花科植物,但在制種玉米苗期也會為害玉米葉片。小菜蛾初齡幼蟲僅取食葉肉,留下表皮,在葉片上形成一個個透明的斑,俗稱“開天窗”,3~4齡幼蟲可將葉片食成孔洞和缺刻,嚴重時全葉被吃成網狀,影響植株生長,造成減產。
小菜蛾繁殖速度快、抗逆性強,化學農藥的濫用會導致小菜蛾抗藥性增強,防治較為困難。對小菜蛾應進行綜合防治。一是及時清除田間殘株、落葉及雜草,并隨即翻耕土壤,消滅越夏、越冬蟲口。二是用黑光燈或頻振式殺蟲燈誘殺小菜蛾成蟲,或用性誘劑誘殺雄蛾。三是在幼蟲始卵期用蘇云金桿菌Bt制劑或復方Bt乳劑、殺螟桿菌等生物藥劑噴施葉片背面。四是交替輪換使用阿維·辛硫磷、殺蟲單、印楝素、氯氰菊酯、菜蛾敵或阿維菌素等藥劑控制蟲害,避免產生抗藥性。
粘蟲屬鱗翅目夜蛾科,又名行軍蟲、剃枝蟲,是一種具有暴發(fā)性、毀滅性的害蟲,嚴重發(fā)生時,短期內吃光葉片,造成減產甚至絕收。粘蟲的發(fā)生與溫度、濕度有密切關系,成蟲產卵適宜溫度為19~25℃,陰晴交錯、多雨高濕的氣候有利于產卵。粘蟲低齡幼蟲咬食葉肉使葉片形成條紋狀斑紋,3齡后沿葉緣啃食葉片造成缺刻,嚴重時可將玉米葉片吃到只剩葉脈。
對粘蟲的防治可采取綜合防治的辦法。一是通過深耕冬閑田、清除田間秸稈、中耕除草等農業(yè)措施減少蟲口數。二是利用粘蟲成蟲的趨光、趨化性,采用糖醋液、殺蟲燈、性誘捕器等誘殺成蟲,減少成蟲產卵量,降低蟲口密度。三是用90%敵百蟲拌炒香的麩皮制成毒餌誘殺害蟲,或用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乳油、溴氰菊酯(敵殺死)乳油、辛硫磷乳油、氧化樂果等農藥噴霧防治。
玉米螟又稱玉米鉆心蟲,是世界性玉米害蟲。玉米螟為害發(fā)生的適宜條件為溫度15~30℃、相對濕度60%以上,當雨量充沛均勻、相對濕度較高、氣候溫暖時,有利于化蛹、交尾、產卵、孵化以及初孵幼蟲的存活。玉米螟幼蟲是鉆蛀性害蟲,危害的典型癥狀是玉米心葉被蛀穿后,展開的葉片出現(xiàn)整齊的一排排小孔;玉米抽雄后,螟蟲幼蟲鉆入雄花為害,造成雄花基部折斷;雌穗出現(xiàn)后,螟蟲幼蟲轉移雌穗取食花絲和嫩苞葉,蛀入穗軸或取食幼嫩玉米粒;還有部分幼蟲蛀入莖部,取食髓部。受害植株子粒不飽滿,青枯早衰,造成嚴重減產。
玉米螟的防治應以農業(yè)防治為基礎,物理、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補充。一是在越冬幼蟲化蛹前,把主要越冬寄主秸稈、根茬處理完,消滅蟲源,減輕一代螟蟲危害。二是用頻振式殺蟲燈、黑光燈、性誘捕器等誘殺成蟲。三是在心葉期用白僵菌粉或Bt乳劑等生物藥劑拌細沙撒入玉米大喇叭口內。四是心葉期用1%的辛硫磷顆粒劑、50%辛硫磷乳劑或3%廣滅丹顆粒劑等,可撒施顆粒劑、藥液灌心和噴霧;穗期施用敵百蟲、溴氰菊酯、辛硫磷、西維因等藥劑,用于雄穗頂部及花絲和雌穗上、下2節(jié)葉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