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彥鵬
【關鍵詞】 詩歌教學;興趣;朗讀;意象;意境;寫作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2—0108—01
現(xiàn)代詩歌作為一門語言藝術,較之古典詩歌更具自由性,有利于啟迪學生思維,豐富學生精神世界。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適應新教材的變革,遵循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從事現(xiàn)代詩歌的教學呢?下面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筆者談談對詩歌教學的幾點粗淺的體會。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與投入程度,因此,高中語文現(xiàn)代詩歌教學的首要問題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由于學生對于現(xiàn)代詩歌的理解存在片面性,了解不夠深入,因而學習興趣低下。在正式授課前,教師應當依據(jù)詩歌內容,采取恰當?shù)姆绞竭M行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熟悉的詩歌進行引入,讓學生了解詩人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創(chuàng)作意圖。通過引入海子的名篇《面朝大?!罚龑W生將詩中“喂馬”、“劈柴”、“周游世界”等描寫與現(xiàn)實中臥軌自殺的行為結合進行思索與探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思考、交流與分享的過程中感受詩歌的魅力。
二、加強學生朗讀訓練
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都點明了朗誦教學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可以根據(jù)詩歌的不同風格,選擇不同的朗讀方式,讓學生邊讀邊聽,邊讀邊學,邊讀邊思,得到科學而有效的訓練。營造朗讀的氣氛,引導學生漸入佳境。一般情況下,對于詩歌,應多指導學生大聲朗讀,讀出感情色彩,讀得瑯瑯上口,熟讀成誦;需要強調課文中的重點詞、重點句、重點段時,應指導學生齊讀;讓學生領略某篇文章的優(yōu)美文辭;欣賞其藝術特色時,應指導學生自由讀。當然,對詩歌更高要求的朗誦是根據(jù)作品的思想內容進行個性化的朗讀,這必定是在對內容有了更深的理解與把握之后形成的。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品味詩歌語言而把握誦讀的感情,洋溢著朗讀的渴望。
三、引導學生抓住意象
“意象”是融入了詩人主觀情感、思想的客觀事物。在現(xiàn)代詩歌中,詩人主要從自然以及生活中選取物象于作品中抒發(fā)自己的情感,這些物象便是我們所說的“意象”。如,余光中《鄉(xiāng)愁》中的“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四個意象由近及遠,由微到巨,由淺入深,催生出無限遐想的空間,營造出對家鄉(xiāng)的無盡思念并由此上升為對祖國的思念,充分表達了詩歌的主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學生捕捉詩歌中的主要意象,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例如,教學《在山的那邊》時,在學生讀完詩歌之后,筆者讓學生從詩歌中找出所有意象,結合課前預習及所讀體會,找出最能表現(xiàn)本詩情感的主要意象。學生們很快找出“山”和“?!眱蓚€意象。筆者又讓他們說出這兩個意象之間的關系,并據(jù)此體會詩中的情感——“?!毕笳骼硐耄吧健毕笳鲗崿F(xiàn)理想的阻礙,詩人主要表現(xiàn)自己對理想的向往。這樣一來,教學難題便迎刃而解了。
四、引導學生品味意境
每一篇詩作都是客觀世界在詩人心中的再現(xiàn),或多或少地打上了詩人自身思想感情的烙印,讀詩必要經(jīng)歷這樣一個過程:詩人心中之詩——紙上之詩——讀者心中之詩。所以,鑒賞詩歌首先應進入作者的內心世界,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感悟詩歌的內涵,品味詩情畫意。這中間有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就是聯(lián)想和想象。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聯(lián)想和想象,并讓學生描述出自己頭腦中的畫面,經(jīng)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學生大多能結合詩歌內容有所想、有所說?,F(xiàn)代詩歌教學中,通過這樣的訓練,既活躍了學生的形象思維,使他們更好地品味了詩情畫意,又培養(yǎng)了他們口頭描述的能力。學生在聯(lián)想和想象中,加入了自己的感悟,又不同程度地激發(fā)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
五、倡導學生模仿寫作
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注意詩來源于生活,是詩人對生活的感悟,那么我們也同樣可以把對生活的感悟用詩化的語言表述出來,當然這種寫作是帶有模仿借鑒性質的。仿寫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就例句進行延續(xù)性仿寫,可就例詩進行整段仿寫。仿寫時要注意借助聯(lián)想、想象、比喻、排比等手法來表達自己獨特的情感和生活體驗。如,教學《理想》一詩時,筆者讓學生模仿詩歌第一節(jié)來寫詩句,很多學生都寫得很好。這樣的模仿創(chuàng)作,能讓學生在充分的語言使用中進行語文學習,對學生的審美、理解、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說是水到渠成,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總而言之,詩歌教學既是一種知識教育,也是一種審美教育,更是一種情感教育?,F(xiàn)代詩歌教學跟其他文體的教學一樣,要貫穿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積極投入到思考和探究中來,避免教師的滿堂灌。這樣,詩歌的學習才會達到高效,才能讓學生越來越好地掌握住詩歌鑒賞的方法,提高文學素養(yǎng),增強對文學閱讀和寫作的興趣。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