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佳
(黑龍江省第三醫(yī)院精神科,黑龍江 黑河 164000)
本文主要對我院收治的癡呆性精神行為癥狀的54例患者,采取帕利哌酮緩釋片及利培酮治療的臨床效果和安全性進行分析。現(xiàn)將此次研究的內容分析如下文。
選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癡呆性精神行為癥狀的54例患者,根據電腦產生隨機數的方法,將此次收治的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n=27)例和對照組(n=27)例,并將此次收治的全部患者作為此次研究的對象[1]。其中研究組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45~62歲,平均年齡(43.23±4.31)歲。病程0.9~1.7月,平均病程(1.21±0.40)個月;研究組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42~63歲,平均年齡(42.89±4.27)歲。病程1.0~1.8月,平均病程(1.44±0.36)個月。兩組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且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等一般資料,發(fā)現(xiàn)以(P﹥0.05)作為判定標準,并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比較的價值。此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和中國精神障礙分類等標準相符合。
給予研究組采取帕利哌酮緩釋片實施治療,其中帕利哌酮緩釋片起始劑量為每天6 mg,待14天后,可以按照患者的實際病情恢復情況,對藥物的劑量進行適當的調整。而針對對照組則采取利培酮治片實施治療,利培酮治片的起始劑量為每天6 mg,可以按照患者的實際病情恢復情況,對藥物的劑量進行適當的調整。
用BEHAVE-AD以及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癥狀量表(TESS),對兩組患者實施治療前,和實施治療后1周、2周、4周以及8周的療效和安全性進行判定。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x2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例(n)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BEHAVE-AD量表評分(±s)
表1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BEHAVE-AD量表評分(±s)
組別n治療前1周2周4周8周研究組2716.4±8.812.2±6.29.2±5.78.8±5.46.9±5.1對照組2716.8±9.116.4±8.6 12.5±6.3 8.8±5.87.1±5.3
在實施治療期間,均未見兩組患者有嚴重的不良反應情況存在,研究組體重量增加、體位性低血壓和肌張力障礙等各為1例,對照組體重量增加、體位性低血壓和肌張力障礙等各為2例,其中有3例為肌張力障礙,均可以耐受,因此并未實施特殊處理。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33.3%)顯著高于研究組(11.1%),以(P<0.05)作為判定標準,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通過最近幾年的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帕利哌酮緩釋片顯著優(yōu)于利培酮治片的治療效果,且有著較高的耐受性[2-3]。通過此次的研究內容可知,實施治療前兩組患者均無明顯差異,以(P>0.05)作為判定標準,并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給予兩組患者實施治療1周、2周時,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以((P<0.05)作為判定標準,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給予兩組患者實施治療第4周和第、8周時,發(fā)現(xiàn)以(P>0.05)作為判定標準,并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對比利培酮片,帕利哌酮緩釋片在對癡呆性精神行為癥狀患者的治療上,有著更為顯著的臨床效果,不但見效快,而且還非常的安全和可靠,在實際臨床當中值得進行大力的推廣和采用。
[1] 王 云,郭素芹,張子梅,等.帕利哌酮緩釋片治療首發(fā)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及安全性[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15,32(11):1015-1018.
[2] 雷杰鵬,楊 麗,羅 誠,等.帕利哌酮與利培酮在治療首發(fā)兒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癥的臨床對照[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