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麗
摘要:隨著近些年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幼兒園及小學教育階段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尤其是對于幼小教育銜接這一問題,能否客觀看待與正確解決,直接會影響學生從幼兒至小學的適應能力,同時也會影響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情況,所以新時期的幼小教育銜接問題需要引起老師的高度重視。從目前我國幼小教育銜接的現狀來看,雖取得了一些顯著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比較現實的問題,需要立足于實際,根據問題提出對應的解決之策。
關鍵詞:新時期;幼小教育銜接;問題;對策
幼小銜接,指幼兒園和小學兩個教育階段之間的過渡教育過程??梢哉f幼小銜接階段是每個學生成長過程中都必須要經歷的一次重大轉折,其重要性不可忽視。隨著近些年我國教育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幼小教育銜接問題已成為新時期學前教育、基礎教育研究領域中的重要問題,需要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促使學生獲得身心健康的發(fā)展。以下是筆者對其問題及對策的具體性探討。
一、新時期幼小教育銜接中存在的問題
(一)將幼小教育銜接理解為小學化教學。
第一,幼兒園教育中小學化傾向嚴重。通過對目前多所幼兒園教育的調查發(fā)現,為了快速達到幼小教育銜接的目的,常會將小學知識當作時幼兒園的教學內容,或直接以小學的方式來進行幼兒教學。教學目標、教學方式、教學評價等的設置都會無限向小學靠攏,甚至會出現直接照搬的情況,使得幼兒從小接受強制性的教育。一切教學目的都僅為讓幼兒掌握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習成績,未能將學前教育的啟蒙性與奠基性作用發(fā)揮出來,對幼兒的終身發(fā)展是極為不利的。
第二,幼小教育銜接過于單向。從目前幼小教育銜接現狀來看,幼兒園老師通常非常重視此問題,并在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而小學老師則對此無動于衷,片面認為幼小教育銜接與小學無關,此種一邊倒的現象難以解決幼小銜接問題。第三,幼小教育銜接過于表面化與片面化。幼小銜接教育需重視對幼兒體智德美四方面的銜接,但目前幼兒園教育中通常過于重視智的銜接,忽視了對幼兒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這對于幼兒學習興趣、積極學習態(tài)度、人際交往能力、獨立性等品質的培養(yǎng)是極為不利的,很難讓幼兒順利適應小學的學習及生活,不利于幼兒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二)老師教育行為有待改變。
目前較多幼兒園老師對于幼小銜接問題在思想方面有了全新的認識,明確了幼兒入小學的準備應該從多方面綜合準備,但在行為中仍未得以真正的改變。即有些幼兒園大班教學中,仍將一年級作為主要教學內容,難以做好幼小教育的完美銜接。
(三)家長理念過于落后。
由于較多家長始終存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所以會急功近利的對幼兒進行超前學習訓練,使得學生在幼兒園學習中出現不專心學習等不良習慣,隨著學習內容的不斷增加,儲備逐漸用盡,最終必會出現難以適應的問題,會使得幼小銜接受到各種阻力,更加難以有效推進。
二、新時期解決幼小教育銜接問題的對策分析
(一)轉變觀念,明確差異。
想要徹底解決有效教育的銜接問題,就需要老師先樹立正確的銜接觀念,將幼小銜接問題看作是促進幼兒順利實現自我發(fā)展特點升華的過程,是兒童身心發(fā)展量變與質變的有效統(tǒng)一。當然轉變觀念時,也需要明確幼小兩個階段的區(qū)別:第一,學習環(huán)境的差異。幼兒學習的場所是活動室,活動室內應該有圖書柜、玩具等活動材料,布置需生動,桌椅要具有可移動性,要能使幼兒游戲、娛樂等;小學學生學習的場所一般是教室,座位都是固定的,無各種活動材料,對學生吸引力較小。戶外活動器材一般都是全校學生通用的,并未針對低年級學生特點而配備相應的器材。第二,師生關系的差異。幼兒在心理上十分依賴老師,獨立支配活動甚少;小學生和老師心理距離較大,常有壓抑等情緒;第三,教育內容及方法的差異。幼兒園的教育目的是發(fā)展幼兒的口頭語言及其他的基本技能,采取的是直觀的教學方式;小學的教育目的是以發(fā)展學生的書面語言為主,重視文化知識教育及能力的訓練,采取的直觀性教學方式逐漸減少。第四,生活作息方面的差異。幼兒園大班學生以自由活動與游戲為主,睡眠時間為12小時;小學一年級學生以上課、做家庭作業(yè)為主,睡眠時間為9小時;第五社會要求的差異。幼兒以游戲為主要活動形式,小學以學習為主,需完成作業(yè)與參加考試。
(二)注重幼兒園、小學及家長的協調配合。
第一,幼兒園需徹底從小學化的教育傾向中走出來,通過多元化的科學保教途徑來培養(yǎng)其適應能力、穩(wěn)定情緒、對活動的態(tài)度及各種行為習慣,為幼兒步入小學做好充分的準備;第二,小學老師需對幼兒園的教育進行深入了解,多與幼兒接觸,掌握每個幼兒的實際情況,多設計一些幼兒感興趣的話題,拉近彼此間距離,指導家長做好入小學的準備。同時,要減小坡度,剛入小學生多安排些活動,減少知識性課程的教學時間與作業(yè)任務,要堅持游戲與教育的完美結合,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第三,家長需深入了解幼小銜接工作,明確區(qū)別及聯系。同時,合理安排幼兒的假期作息,培養(yǎng)其生活自理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及學習習慣。此外,需引導幼兒度過幼小銜接的困難期,如啟發(fā)性的讓孩子了解學習與玩的關系;面對問題應主動分析或與老師聯系等。
(三)教育行政部門需合理監(jiān)督與指導。
教育行政部門是監(jiān)督與指導各階段教育的重要部門,應該根據實際的幼小教育銜接情況,將“禁止”和引導進行有機結合,將幼兒園與小學的治理進行有機結合。幼小教育的銜接需要幼兒園和小學學校的共同重視,但想要確保其有效性就必須要通過教育行政部門的合理監(jiān)督與指導。首先,教育行政部門應該根據實際的情況,制定相應的政策,予以根本性的支持;其次,需要根據實際的銜接實情,出臺相關的規(guī)定并監(jiān)督執(zhí)行,將自身對幼小教育銜接的干預作用發(fā)揮出來。比如:教育行政部門必須要對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的小學化進行全面性的規(guī)定,并要不定期的進行抽查;在實際的幼小教研活動中,必須要加強指導,合理滲透幼小銜接的內容,確保教研活動的順利開展,監(jiān)督和指導幼小的雙向互動,確保幼小教育得到高效的銜接,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奠定扎實基礎。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幼小教育銜接是幼兒園與小學共同關注的問題,需要對幼兒園和小學幼小教育的銜接問題進行分析,然后從觀念、協調配合及監(jiān)督與指導等方面著手,徹底解決幼小教育銜接問題,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敏紅.試析幼小銜接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對策[J].成功(教育).2012(01).
[2]唐超.幼小銜接中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J].才智.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