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科學課的學習核心應該重點圍繞科學探究。學習科學的方式需要探究活動和探究技能,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呢?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學生科學探究能力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科學;探究能力;科學實驗
小學科學教學中,應該注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有效地將學習科學知識和進行科學探究活動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鍛煉學生的學習技能。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呢?筆者結合多年教學實踐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 營造情境教學,滿足學生的求知欲
探究活動開始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所以,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要引導他們學會提出學習中的困惑或者為了學到新的知識而提問。培養(yǎng)學生善于提問的習慣,作為科學教師,要注重營造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進而進行問題的探究活動。營造問題情境是教學方式的進步也是教學觀念的轉變,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的主體思想,真正地將學生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營造和諧積極寬松的課堂氛圍,學生會主動提出問題,一個個問題成為問題的信息來源,這樣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學生能夠提出問題大多是自己積極思考的結果。教師不能提前給學生設定問題,讓學生做以解答,而要做的是應該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挖掘課本內容中隱藏的問題因素,真正地從學生出發(fā),以學生的眼光去設置適合他們的情境,幫忙學生積極發(fā)現(xiàn)與探索,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樣使得整個學習的過程圍繞學生學習的問題開展,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實現(xiàn)了真正地自主探索學習。
二、 鼓勵學生大膽進行猜想
偉大的科學家曾經說過,大膽的猜想才能有偉大的發(fā)現(xiàn)。很多科學領域的探究活動往往是人們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加上已知的科學知識,通過大膽地猜想,然后進行多次的實驗,對猜想進行驗證。猜想其實是學習科學知識的助力,它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的整個過程中,思維活躍,像個科學家那樣去進行科學的探究,不論猜想的正確與否,實驗的成功與否,都能夠讓學生有所得,這樣會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三、 多進行科學實驗,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
科學教學的重要方法是進行試驗,小學科學課程中設置的實驗,比起科學家做的科學實驗來說,是非常簡單的。實驗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引導他們用科學的方法去探索自然界的事物,尋找事物的獨特個性和規(guī)律,進而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動手的能力和主動探索的精神,完成義務階段教學的任務。
通過進行科學實驗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探究能力,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性,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讓科學探究真正地在科學課堂上得到發(fā)展。
這樣的教學內容對于學生而言,是一種解放,能夠打破時空的限制,讓學生對整個大自然進行探索研究??茖W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真正地走出課堂,不能局限于學校,要走入社會,走進大自然,關注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和自身的發(fā)展??茖W實驗能夠讓學生自己動手,通過觀察事物的發(fā)展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假設問題再動手進行試驗,并將實驗過程和結果與同學進行交流,這樣來獲取知識。這一系列的活動能夠讓學生體會到科學探究的整個過程,并初步建立知識架構,提高探究的能力。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實驗能夠讓學生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并主動參與到實驗活動中,學會與他人溝通合作交流,體會到收獲的喜悅感。學生們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個個興趣盎然,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并在活動過程中愿意與他人合作、交流想法。使他們在學習中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四、 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優(yōu)勢
科學課本中有很多知識是需要學生用心觀察的,有的觀察需要的時間比較短,有的觀察卻需要很長時間。課堂上是沒有辦法完成的。那么,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課件把學生平時沒有辦法見到的事物展現(xiàn)出來,這樣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也能夠加深對課本的理解程度,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學生進行仔細的觀察,了解事物發(fā)展的整個過程,這樣能夠揭示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也能讓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完成觀察的任務。
另外,課本中有一些關于古代生物和珍禽異獸的內容,這些事物很難見到,還有一些火山地震的自然景觀平時也無法看見,這些都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展示,能夠讓學生身臨其近,滿足學習知識的欲望,而且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這是現(xiàn)代教育手段的優(yōu)勢。
總而言之,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直接參與到學習中來,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茖W的學習活動應該是學生的自主探索的活動。作為科學教師,應當把學生當做一個個鮮活生動的個體,給予學生更多的能夠自我創(chuàng)造的空間,讓學生明白,大自然才是他們學習科學的課堂,多接觸大自然能夠讓他們的視野得到開拓,見識得到增長,情操得到陶冶,探索研究式學習能夠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個人潛能,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能力、要勇敢地去創(chuàng)造,善于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讓科學教育永葆活力。
參考文獻:
[1]白太菊.淺談如何在小學科學課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J].新課程(上),2016(8).
[2]劉格林.如何在小學科學課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5(11).
[3]楊升.淺析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J].新課程(教師),2010(11).
[4]趙培峰.探究小學科學實驗課程改革[J].實驗教學與儀器,2008(9).
作者簡介:陸國萍,浙江省紹興市,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qū)蓋北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