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忠慧 杜曉紅 朱勇 戴名輝 韓京
摘? 要:本研究以北京某區(qū)一中學初中三個年級學生共194人為研究對象,采集體質健康標準測評和身體運動功能測試成績,分析身體運動功能與體質水平各要素之間的關聯(lián)。提出將適宜的身體功能性訓練方法應用于初中體育教學過程,通過動作模式學習、軀干穩(wěn)定性練習等身體運動功能訓練提高運動能力,增強體質。
關鍵詞:身體運動功能;體質健康;關聯(lián);干預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18)09-0011-03
一、研究目的
分析初中學生身體運動功能與體質健康的關聯(lián),并提出將適宜的身體功能性訓練方法應用于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探討其在增強體質、提高運動能力方面的作用。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為北京某區(qū)一中學初中三個年級學生,人數共計194人,其中男生95人,女生99人,平均年齡為13.31歲。
2.數據采集
數據采集包括:(1)身體成分(體重指數、體脂率、腰臀比);(2)《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評成績,包括:身體成分(BMI值)、身體機能(肺活量)、身體素質(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50米跑、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女生仰臥起坐/男生引體向上);(3)身體運動功能測試(深蹲、過欄步、前后分腿蹲、肩關節(jié)靈活性、主動抬腿、軀干穩(wěn)定俯臥撐、旋轉穩(wěn)定性)。
身體運動功能各指標含義:深蹲(身體兩側的對稱性,髖部、膝蓋以及腳踝的靈活性);過欄步(髖、膝、踝的對稱性、靈活性和穩(wěn)定性以及其兩側的對稱性);直線分腿蹲(身體兩側的靈活性和穩(wěn)定性,以及踝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肩關節(jié)靈活性(肩關節(jié)內收、內旋和外展、外旋能力,以及肩關節(jié)兩側的對稱性);主動抬腿(腘繩肌主動收縮能力和小腿肌肉的柔韌性);軀干穩(wěn)定性俯臥撐(上肢在做俯臥撐時軀干在矢狀面的穩(wěn)定性);身體旋轉靈活性(檢測軀干在上下肢共同運動時多維面的穩(wěn)定性及其兩側的對稱性)。
3.儀器設備
身體成分測量使用Inbody 520型身體成分分析儀;身體運動功能測試使用FMS身體運動功能測試儀;體質健康等項目采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設備、測量方法及評分標準。
4.數據分析
運用SPSS 22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統(tǒng)計方法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線性回歸分析。
三、結果與分析
1.基礎數據
身體運動功能測試總分為21分,總分14分及以上的學生具有更出色的運動功能,能有更優(yōu)異的運動表現,也會有更好的運動能力。14分以下的學生會比總分在14分以上的學生受傷的概率更高。在被試全部學生中,身體運動功能總分14分以下的女生占50%,男生低于14分的占比更高,為55%。
2.身體運動功能與身體成分的關聯(lián)性
身體成分的指標包括體重指數(BMI=體重/身高2)、體脂率(脂肪的比例)、腰臀比(腰圍/臀圍)。分析可見,初中女生主動抬腿的得分與體重指數以及體脂率有顯著的負相關關系??梢哉J為,體重指數高(T=-2.028,P=0.045*)、體脂率高(T=-2.218,P=0.029*)的女生具有較差的小腿肌肉的柔韌性及腘繩肌的主動收縮能力。
同時,初中男生的體脂率與身體運動功能的總成績呈負相關(T=-2.954,P=0.004**),即體脂率高的男生不可能有更好的身體運動功能表現,也會有較差的膝、踝的穩(wěn)定性(T=-2.101,P=0.039*)。
3.身體運動功能與身體機能的關聯(lián)性分析
在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評中,用肺活量作為測試值,用肺活量/體重指數評價肺功能水平。分析可見,無論初中男、女生,身體運動功能總成績與其肺活量指數的關聯(lián)均沒有顯著性。此外,深蹲、過欄步、主動抬腿、軀干穩(wěn)定性俯臥撐、身體旋轉靈活性與肺活量指數之間沒有關聯(lián),但女生直線分腿蹲(F=3.507,P=0.034*)和肩部靈活性(F=0.743,P=0.048*)與肺活量指數之間的關聯(lián)具有顯著性,可能的原因有待進一步分析。
4.身體運動功能與身體素質的關聯(lián)性分析
初中男生身體運動功能與身體素質的關聯(lián)性分析結果表明:深蹲、過欄步、主動抬腿與所有體質測試單項成績及總分均沒有關聯(lián);直線分腿蹲與立定跳遠,肩部靈活性與坐位體前屈,軀干穩(wěn)定性俯臥撐與50米跑、1000米跑、立定跳遠、引體向上、體質測試總分,身體旋轉靈活性與1000米跑、引體向上,身體運動功能的總分與立定跳遠之間存在(高度)顯著性關聯(lián)。從表2可見,身體運動功能中與身體素質關聯(lián)顯著的要素主要是軀干穩(wěn)定性,而與身體運動功能顯著關聯(lián)的身體素質是初中男生的上、下肢力量。
初中女生身體運動功能與身體素質的關聯(lián)性分析結果表明:深蹲、肩部靈活性、主動抬腿與體質分數及各項成績沒有關聯(lián);過欄步與50米跑、800米跑、立定跳遠、仰臥起坐、體質測試總分之間具有關聯(lián)性;直線分腿蹲與800米跑、立定跳遠、仰臥起坐、體質總分有顯著關聯(lián)。軀干穩(wěn)定性與800米跑、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仰臥起坐、體質總分有顯著關聯(lián)。軀干旋轉靈活性與立定跳遠、仰臥起坐、體質總分具有關聯(lián)性,而運動功能總分與50米跑有顯著關聯(lián)。由表3可見,初中女生身體運動功能與多項身體素質及體質總分有顯著性關聯(lián),尤其是腹肌肌肉耐力、耐力跑、下肢力量與身體運動功能的多要素有顯著關聯(lián),體現為髖、膝、踝的靈活性和穩(wěn)定性,軀干的穩(wěn)定性和旋轉的靈活性等多方面。
5.身體運動功能性訓練促進體質健康的干預策略
美國著名學者Michael Boyle提出身體運動功能訓練從本質上就是有目的的訓練,它在一般身體訓練和專項訓練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它既是一般身體訓練理論的延伸和細化,促使一般身體訓練朝著指向性和針對性方向發(fā)展,同時又是對專項訓練的拓展和補充,提升專項訓練的有效性,縮短一般身體訓練效果向專項技能需求轉化的時間。
把身體運動功能訓練的方法應用于初中體育教學,以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梢葬槍ι鲜龇治霾捎靡韵陆虒W策略。
5.1 突出“動作模式”學習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動作模式是指有效完成某一動作的具體方法,有效的動作模式可以克服傳統(tǒng)力量訓練無法有效提高動作質量或運動表現能力的弊端。動作模式學習突出動作的規(guī)范性,強調通過規(guī)范的動作練習形成正確的發(fā)力順序。常見的動作模式學習主要有:
(1)上肢推的動作模式:垂直方向的上肢推動作模式在健身、打球等運動中較為常見,所采用的主要動作為俯臥撐、臥推、啞鈴上推等。教學實踐中可以按照由易到難,由穩(wěn)定支撐向非穩(wěn)定支撐逐步轉變的原則,上肢推的動作模式可以設計為:手掌俯臥撐→手指俯臥撐→前后支撐俯臥撐→重力球俯臥撐→瑞士球俯臥撐→懸吊帶俯臥撐,所采用的器械為實心球、瑞士球和懸吊帶等工具。
(2)上肢拉的動作模式:水平拉練習可以使用橡皮帶,要求快速拉時幅度要大、速度要快,軀干保持穩(wěn)定。斜拉起時通常采用反握方式。體前屈肘要求保持肘關節(jié)相對固定;直臂內收動作發(fā)展胸肌和軀干力量。懸吊俯橋要求雙腳懸吊,練習時感受肩部和軀干發(fā)力。另外推薦的上肢拉的有效動作模式還有:直體臥拉、俯身上拉啞鈴、站姿側向飛鳥等,這些動作是最好的克服自身重量的練習。即使是負重練習,采用器材的負重也應以輕負荷的力量練習為主。
(3)下肢推的動作模式:運動時的很多動作都是通過下肢推來完成的,由于下肢推的動作模式與實際運動模式非常相似,因此進行正確的下肢推的動作模式練習可以很好地提高動作質量和動作技能。通常使用的下肢推動作模式包括:負重前后分腿蹲、側向分腿蹲等動作。
(4)下肢拉的動作模式:身體功能訓練從各關節(jié)運動功能的角度進行分類,認為髖關節(jié)為靈活性關節(jié),可以做多軸面的收展、屈伸、旋轉及環(huán)轉運動;膝關節(jié)為穩(wěn)定關節(jié),其基本的運動功能是完成屈伸動作,如俯姿收腿、仰臥屈腿等。
5.2 注重提高軀干支柱力量的練習
軀干支柱力量與核心力量的本質區(qū)別在于核心力量強調的是髖關節(jié)和腹部的發(fā)力,而軀干支柱力量則是指將肩、軀干、髖部整合在一起發(fā)力,它是所有動作產生力量和重新分配力量的核心。軀干支柱力量缺乏時就會出現一種身體不平衡的姿態(tài),做動作時也會出現身體扭曲,其原因就在于軀干支柱力量能夠使身體運動或動作發(fā)力具有對稱性,它能很好地保持人體成一個線性姿態(tài),并做到精確定位。
在教學中,應加強在非穩(wěn)定支撐條件下的軀干支柱力量的練習,初中學生可以進行自重負荷的軀干穩(wěn)定性練習,如俯橋練習、背橋練習、側橋練習,練習中除提醒學生穩(wěn)定推的動作外,更側重要求學生完整地完成拉的動作。
四、結論與建議
1.身體運動功能與體質水平各要素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功能性訓練內容與傳統(tǒng)體能課程的教學相結合運用,對于提高學生體質、提高身體運動功能有明顯作用,應予以加強。
2.初中階段,即青春期階段是身體素質發(fā)展及運動能力初步形成的重要階段。應注意控制體重指數,增加腘繩肌的力量及腿部柔韌性練習;通過動作模式學習,加強軀干穩(wěn)定性練習等身體運動功能訓練,以提高運動能力,是增強體質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尹軍.身體運動功能動作篩查與評價方法[J].體育教學,2014,34(2):12-15.
[2]尹軍.身體運動功能訓練理念與內容體系概覽[J].體育教學,2014,34(1).12-14.
本研究來源自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中國青少年體力活動行為影響因素的生態(tài)學模型解釋與預測》項目支持(17YJA8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