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克運
曾經以為把教育做到學生滿意、家長滿意就是成功,也曾以為把教育當成生活就是幸福的,還曾認為保持對教育的熱情和信念就是一種美好的人生狀態(tài)。
然而,我越來越感覺,教育就是把我們帶上一條人生自我修行之路的智者。
一位教育前輩閑聊中的話語讓我幡然醒悟,他說:“我做教育,更多的是自我修行”?!拔夷贻p的時候,毛病很多,算是個刺頭,認為自己教書還可以,不在人前,不在人后,沒人拿我怎么樣。做久了,才發(fā)覺自己的性情變了,命運也變好了?,F在看什么事都順眼了,也會寬容理解了。所以,對于我們做教育的人來說,自我修行的經歷大于教育本身的價值?!彼髞沓蔀槿珖鴦谀?、師生喜愛的老師,這正是他自我修行的結果。
在我看來,一旦上了教育這條船,便注定需要楊帆遠航,融進自我修行的風里浪尖。
不當老師、不做教育,我們或許可以對自己要求寬松。但是,一旦成為老師,你必須變得更好。
成為老師,你面前就多了一類人——學生,面對學生,我們需要付出更真的愛、更濃的善良情懷、更多的智慧。
在教育面前,馬虎了事,得過且過,敷衍搪塞,這樣的老師一定會誤人子弟。
在學生面前,斤斤計較,蠻橫胡鬧,得理不饒,這樣的老師一定會令人生厭。
所以,每一個遇見了學生的老師,必須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完美。
不過,這非一日之功,只能不斷修煉、不斷改變,變得更認真、更努力、更豐富、更大度,只能不斷修煉,變得更悲憫、更謙和、更從容、更安靜,這就是教育的修行。
從教育的對象來說,我們好像都是在為學生做事。事實上,并不完全甚至根本就不是這樣的,我們所做的一切,終究是為自己。
看過一個故事,大意是:有一個手藝很高超的木匠,幾十年任勞任怨地為老板建造房子,臨到退休,老板也沒有賣一套房子給木匠,于是木匠提出辭職。這時老板懇請木匠留下來,幫自己建最后一套房子。在老板的再三懇求下,木匠勉強答應留下來再為老板造最后一套房子。
由于心有不愿,所以木匠就隨便買了一些粗料,粗制濫造地建了一套房子。當房子建好之日,那老板恭恭敬敬地把房子的鑰匙遞給木匠。說:“師傅,辛苦了一輩子,這是我送給你的一套房子,希望你在此安度晚年?!贝丝棠窘掣械綗o地自容,伸手接過鑰匙的一瞬,后悔不迭,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啊!后來,木匠不得不住在自己馬虎了事、粗制濫造的房子里。
做教育的就是這樣,你以為你在為學生、為學校做事,但歸根結底指向都是每個人自己。當我們努力成就學生、成全別人的時候,冥冥之中自然就是在成就、成全自己。當我們看著那一個個、一群群健康成長的學生走向他自己未來的生活時,成就了別人的欣喜和幸福的同時也讓我們自己享受著美好,這是我們曾經喚醒、啟迪和引導的結果,更是我們對學生不放棄、不懈怠而成就的愜意生活。
任何修行,都跟受苦受累相關。教育的職業(yè)特點就是這樣,沒有一點“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經歷,便想坐收漁利,注定是徒勞的。
教育修行也是一場苦旅。但是,我們可以在這個歷程中尋覓風景。那每一次刻骨銘心的劫歷,令人唏噓哀嘆的場景,讓人激動萬千的人事,都可以成為我們生活的調味品,讓這一場苦旅充滿情趣。
亞里士多德說:“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實是甜的?!钡莱隽诉@一場修行的真諦:只要果實是甜蜜的,我們經過的苦難也算不得什么,最多就是一種歷練罷了。
年輕時沖動,用力扇了學生一耳光,在氣憤難當的同時,更多的是自己的懊惱和膚淺。多年以后,那學生跑上前來擁抱我的場景,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次靈魂的升華,每一個曾經的過往,注定會讓我們教育的修行之路更加平坦。 ◇
(本文作者系重慶市第71中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