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花
摘 要:分數應用題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問題解決”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學會交流、合作、傾聽、表達。文章從重視分析關鍵句訓練,找準單位“1”、 重視作線段圖訓練、重視變式對比訓練、把握分數應用題中的不變量、養(yǎng)成良好的檢驗習慣五個方面就如何解決分數應用題進行闡述。
關鍵詞:問題解決;分數應用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解答分數應用題時,學生往往對單位“1”判斷不準,造成解題方法的錯誤。一道題究竟有多少個單位“1”必須正確地找出來,否則就無從下手,甚至導致方法錯誤。有的題目單位“1”是唯一的,如小明體重是爸爸體重的4/15,爸爸的體重是75千克。小明的體重是多少千克?這里只有一個單位“1”,就是爸爸的體重。但是有些題目的單位“1”并不唯一,如一堆大米500kg,第一天用去了3/10,第二天用去第一天的1/5,第三天用去了第二天的3/8,這時還剩大米多少千克?這道題有三個單位“1”,分別是“這堆大米的重量”“第一天用去的重量”“用了兩天后剩下的重量”。找準每個分率對應的標準量后方能順利解決。有的題目中,有關分率的句子常呈現(xiàn)省略句的形式,教學時可以根據上下句的聯(lián)系進行補敘,推理訓練,并列出關系式。如甲倉存糧比乙倉庫存糧多了2/3,乙倉庫是單位“1”,甲倉庫存糧相當于乙倉的1+2/3=5/3,于是得到關系式甲倉存糧噸數=乙倉存糧噸數×(1+2/3),還可以根據題意推導出乙倉存糧是甲倉的3/5,乙倉存糧比甲倉少了2/5,得到關系式乙倉存糧噸數=甲倉存糧噸數×(1-2/5)。
分數應用題比較抽象,借助線段圖能夠幫助學生弄清有關數量與標準量的對應關系,找到解題的途徑。教學時,教師要經常指導學生作圖方法:必須先畫單位“1”的線段,注意線段的規(guī)范性(要完整、簡明、清晰)以及作圖的靈活性,運用補、截移、疊等作圖技技巧。講究作圖的科學性,同時引導學生認真看圖,分析思考,理解數量關系,使學生的思維與作圖同步進行。例如:小明體重是爸爸體重的4/15,爸爸的體重是75千克。小明的體重是多少千克?學生找到單位“1”畫了圖后,可以清楚地找到等量關系,列出方程。還能很容易找到75kg對應的分率就是4/15,這也是利用除法計算的原因之一。
對于易混內容,有意識地設計一些似是而非的變式題組織學生練習對比,分析它們的細微差別,從而掌握解題規(guī)律。如動物園里有長頸鹿60只,山羊的只數是長頸鹿的—。動物園里有山羊多少只?動物園里有長頸鹿60只,正好是山羊只數的—。動物園里有山羊多少只?通過練習學生能找到它們的差別是一個已知單位“1”、一個未知單位“1”,所以在解題方法上有不同,學生便能意識分數乘法應用題與分數除法應用題的區(qū)別。
單位“1”不統(tǒng)一時,教會學生仔細觀察,從題目中找出一個不變量,再以這個不變量為突破口,尋找解答此題的方法。例如,學校書架上層數的本數與下層書的本數比是5∶9,從上層取出50本放到下層后,這時上層書與下層書的比是3∶4,問書架上共有多少本書?可以讓學生考慮雖然題目前后上層書與下層書的比發(fā)生了變化,也就是分率發(fā)生了變化,可是什么量沒有發(fā)生變化,學生經過思考不難發(fā)現(xiàn)書的總量沒有發(fā)生變化,然后再讓學生找到50本這個數量對應的分率。即3/7-5/14或9/14-4/7,這樣學生解答此題就水到渠成了。
驗算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教學中重視對學生檢驗習慣的培養(yǎng),加強對驗算方法、步驟的指導是提高應用題教學的重要途徑。
總之,在應用題教學中,我們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把問題解決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不但要學生理解算數過程,還要訓練思維,要抓題目的本質所在:抓關鍵句→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列式解答,一氣呵成,提供給學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解決策略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1]張 強.淺談小學分數應用題的解法[J].學周刊,2012(1).
[2]王曉建.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問題解決”教學模式探研[J].學周刊,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