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鵬
隨著人們對健康意識的增強,對中醫(yī)藥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近年來,五味子成為市場上走俏的中藥材之一。因此,五味子的人工栽培成為一條新的脫貧致富之路。本文就寬甸地區(qū)的五味子栽培技術做簡要介紹。
1 繁殖方法
1.1 選種
寬甸地區(qū)在10月份前后待五味子成熟時,選擇果實碩大,均勻一致,籽粒飽滿,色澤紅潤的果實,用清水浸泡后搓去果肉,清水漂洗同時漂去水面上的秕粒,取沉在水底的種子攤開放置于通風干燥處,切勿火烤、炕烘或鍋炒。
1.2 種子處理
五味子種子皮堅硬,有油層,不易透水,出苗困難,應對種子進行處理。入冬以前將五味子種子參入潮濕細沙中,攪拌均勻,種子和細沙比例為1∶3,在室外選一向陽干燥處挖坑,將參沙的種子置入坑中,根據(jù)寬甸地區(qū)歷年來凍土層分析,以30厘米左右為宜。在上面覆蓋10~15厘米的細土,再蓋上柴草或草簾子,坑周挖好排水溝,避免水浸爛種。次年春4月末5月初即可裂口播種。
2 播種育苗
2.1 園地選擇
可以根據(jù)本地自然條件,選擇平地、林下、二荒地均可。寬甸地區(qū)為長白山余脈丘陵地帶,山坡地塊較多,可以選擇不超過15度的山坡地,但以土質疏松肥沃、地勢平坦、向陽、排水良好和有灌溉條件的地塊為宜。
2.2 整地做畦
地選好后應及時整地,翻地疏松土壤,晴好天氣晾曬2~3天后施基肥做畦,可根據(jù)不同土壤條件高畦、平畦或低畦。低洼易澇,雨水多的地塊可做成高畦,畦高15厘米左右。雨水較少的干旱地塊可做成平畦或低畦。不論哪種畦都要有15厘米以上的疏松土層,畦寬1~1.2米,畦長視地勢而定。基肥可以選擇發(fā)酵好的農家肥3000公斤/畝。4月下旬待種子胚根露頭即可在做好的畦條上進行均勻播種。
2.3 播種及管理
以春播為宜,行距10~15厘米,覆土1.5~3厘米,稍加鎮(zhèn)壓后覆蓋稻草保溫保濕。播種后15~20天即可出苗,出苗后陸續(xù)撤掉覆蓋稻草,全部撤完后立即搭遮陰網。待小苗長出2~3片真葉時可撤掉遮蔭網。田間應保持濕潤無雜草。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澆水、松土和除草。苗高5~6厘米,出現(xiàn)3~4片真葉應及時定苗,苗距5厘米左右為宜。7月份前后進行一次追肥,最好是氮、磷、鉀混合肥。
3 移栽
3.1 選地
五味子成株對土壤要求不是很嚴,中性土和微酸性土均可,但是要以土層深厚、向陽、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為佳,土層過淺砂礫多地塊不宜栽植。結合翻地每公頃施基肥20~30噸,按1.2米行距做壟整平耙細備用。
3.2 定植
五味子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移栽,選擇植株健壯、根系發(fā)達的五味子苗,放在清水中浸泡10~24小時,根系較長的剪留15~20厘米。以株距50厘米,挖直徑30厘米,深15厘米的定植穴,每穴栽一株,栽時要使根系均勻分布,回填土時輕輕提升抖動苗木,使根系緊密接觸土壤,栽后踏實,灌足水,待水滲完后用土封穴。15天后進行查苗,沒成活的需進行補苗。
4 田間管理
4.1 施肥與澆灌
五味子是喜肥、喜水植物,生長期需要足夠的水分和營養(yǎng)。栽后第一年要注意灌水,天氣干旱更應及時灌水保持土壤濕潤,促進根系生長,有利于緩苗成活。生長階段如果缺水少肥則導致植株生長細弱、芽苞小,延遲開花結果。每年追肥1~2次,第一次在5月中下旬進行,第二次在7月中下旬進行。一般每株可追施腐熟的農家肥料5~10千克或氮磷鉀混合肥。在距根部30~50厘米周圍開15~20厘米深的環(huán)狀溝,施入肥料后覆土。
4.2 搭架
移植后第二年即應搭架。可用水泥柱或角鋼做立柱,用木桿或8號鐵線在立柱上部拉一橫線,每個主蔓處立一竹桿或木桿,竹桿高2.5~3米,直徑1.5~5厘米,用綁線固定在橫線上,然后按右旋引蔓上架,開始時可用布繩綁,之后即自然纏繞上架。
4.3 除草和松土
松土和除草可以保持土壤疏松無雜草,有利于五味子生長。松土時要注意以避免碰傷根系,灌水后應及時松土。
4.4 剪枝
剪枝是調整植株營養(yǎng)合理分布,決定高產、穩(wěn)產的重要措施,可以剪掉受病蟲害的枝條和細弱枝,同時增加光照和通風。剪枝應剪去短果枝、密枝和枯枝,控制莖生枝,保留中、長果枝。剪枝時期應于每年冬季或早春芽未萌動前進行??刂苹x留3~4個壯條培養(yǎng)結果,其余基生枝全部剪掉。疏去過密的中、長枝條,以利通風,并促進開花結果。同時在剪枝時要注意將膛枝、重疊枝、病蟲枝、徒長株、瘦弱枝、老齡枝和不結果枝條剪去,以集中養(yǎng)分供給結果需要,確保豐產豐收。
4.5 培土
入冬前在五味子根部培土,覆蓋稻草,防止冬季嚴寒產生凍害。
5 病蟲害防治
5.1 葉枯病
該病5~7月均有發(fā)病,起初受病植株葉尖和邊緣干枯,逐漸擴展到整個葉面,最后枯葉脫落、果實萎縮,造成早期落果。發(fā)病初期可用50%托布津1000倍液和3%井岡霉素50毫克/公斤溶液交替噴霧,每隔10~15天噴施1次。
5.2 蟲害
育苗期多發(fā)生螻蛄、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可用毒餌防治。定植期主要害蟲為卷葉蟲,可用50%倍晴松乳劑1500倍液噴殺。
6 采收與加工
栽植3年后見果,5年豐產,寬甸地區(qū)一般10月份開始采收,采收后可選擇自然晾曬或人工烘干。自然晾曬應選擇晴好天氣,將五味子攤開鋪放于通風干燥的場地進行日光晾曬,攤鋪厚度不、宜超過3厘米,而且要經常翻動,使其晾曬均勻。人工烘干應注意溫度均衡,開始室溫應保持在60℃左右,當五味子達半干時將溫度降到40℃~50℃,達到八成干時挪到室外日曬至全干,搓去果柄,挑出黑粒即可入庫貯藏。
(作者單位:118200遼寧省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農業(yè)區(qū)劃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