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波,姜維公
(長春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吉林 長春 130032)
蘇紳(999—1046),字儀甫,初名慶民,北宋泉州同安人。進士及第,累官至尚書禮部郎中、翰林學士、知制誥。其祖先在唐末隨王潮入閩,世代為閩南望族。鑒于目前對蘇紳行年事跡的研究仍有訛誤之處,筆者對其進行梳理與考證。
目前,關于蘇紳入世之前的材料較少,有關其父蘇仲昌的文獻也不多。
蘇象先在《魏公譚訓》中記述:“高祖從鄉(xiāng)書數(shù)至京師,不歸者十年。曾祖后亦計偕,航海至京師,寓于僧舍。父子不能誰何。曾祖推訪知之,來見高祖,高祖不知。或告曰:此君之子也,遂相持涕泣?!盵1]卷二《演繁露》續(xù)集卷二載:“蘇紳父仲昌生紳十九年,解入京,始父子相識?!睆纳鲜鍪妨峡梢钥闯觯K紳青少年時期,其父蘇仲昌對其照顧不多,以致父子二人相見而不敢相認。
蘇紳四歲(1002)時,能四天讀完《尚書》。《魏公譚訓》載:“曾祖始四歲讀《尚書》,四日終帙。事見李邯鄲志文。祖父幼時與原甫兄弟聚學,劉父立之與曾祖同為府推官?!盵1]卷三
蘇紳十歲(1008)時,能詩文?!段汗T訓》載:“曾祖十歲時,有一道士自云善相。高祖令相曾祖,云:‘必達,當以文章顯?!咦媪钯浿?,執(zhí)筆立成。斷章云:‘它年躍馬相逢處,記得先生舊姓名?!盵1] 卷九可見,蘇紳才思敏捷。
蘇紳十四歲(1012)時,被鄉(xiāng)薦?!段汗T訓》載:“高祖淳化庚寅歲,年十六,與鄉(xiāng)薦。曾祖大中祥符壬子歲,亦與鄉(xiāng)薦。高祖數(shù)下第,曾祖再舉,并以天禧己未歲王整榜登科。高祖既赴其集,坐間,同石延年數(shù)人覆落。久之,授右列。庚寅距己未三十四年,高祖數(shù)應賢科不遂,命也?!盵1]卷三
現(xiàn)有史料能夠反映出蘇紳在入仕之前聰慧過人、天賦超群。
真宗天禧三年(1019),蘇紳二十一歲,赴京參加朝廷殿試,中進士,可謂早年得志。真宗天禧三年到乾興元年(1019—1022),任宜州(今廣西宜山)軍事推官。仁宗天圣元年至三年(1023—1025) ,調任到安州(今湖北安陸)做軍事推官。天圣四年(1026),改任復州(今湖北天門)軍事推官。同年,遷大理寺丞。
天圣五年(1027),蘇紳母去世,他回揚州守孝。揚州州將盛度一向以文學自負,見蘇紳文章后自愧不如。蘇紳自此名聲大振。[2]天圣七年(1029),蘇紳守孝期滿,由盛度推薦,入翰林院文館,在京(河南開封)等待任命。
天圣九年(1031),蘇紳出知無錫?!段汗T訓》載:“曾祖調無錫宰,過金山,題詩曰:九派分流涌化城,登臨潛覺骨毛清。僧依玉鑒光中住,人踏金鰲背上行。鐘阜云開春雨霽,海門雷吼夜潮生。因思絕頂高秋夜,四面云濤浸月明?!盵1]卷四明道二年(1033),無錫知縣任滿三年,十二月入都,升太常博士。
景祐元年(1034),蘇紳舉賢良方正科,擢尚書祠部員外郎、通判洪州(今江西南昌)。[3]卷一一四《魏公譚訓》載:“曾祖內翰,景祐中自太常博士應制舉。極言時政得失,與吳春卿同中。初考三上,覆考升春卿,曾祖第四等。詳定從覆考,授祠部員外郎,通判洪州?!盵1]卷一對蘇紳舉賢良方正科的時間問題,宋代諸史籍《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一四、《宋史·仁宗紀》、《皇朝編年綱目備要》卷十、《宋史全文》卷七記載的都是仁宗景祐元年六月二十一日己酉試策問,與《宋會要輯稿·科舉》所載相同。只有《太平治跡統(tǒng)類》卷二十六所載為“景祐八年六月己酉。”這里的“八”,顯然是“元”之壞字。[4]卷十
蘇紳在地方任職期間,為官廉政,為人孝順。盛度出于對蘇紳為人和文才的認可,推舉他入翰林文館。此后,蘇紳在仕途上步步高升。
景祐四年至寶元二年(1037—1039),蘇紳被調京進直史館,為開封府推官、三司鹽鐵判官。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蘇紳陳便宜六事,“請擇主判官,付以事權,責成選事?!盵5]續(xù)集卷九同年,鑒于流星、并州和代州地震、入春即響雷等反常自然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宋仁宗“詔求直言”[6]列傳卷二九四。蘇紳借此時機上《以災異言政事疏》,提出“星之麗天,猶萬國之附王者。下之畔上,故星亦畔天。”他通過這樣的比喻指出部分官員左右朝政、影響皇帝決策權的現(xiàn)象,希望朝廷能夠盡快改變這種現(xiàn)狀。
寶元元年春,安化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暴亂,寇宜、融等州發(fā)生亂民屠殺當?shù)毓倮羰录?。史載“安化蠻蒙光月寇宜州,敗官軍,殺鈐轄張懷志等六人”[6]本紀卷十。蘇紳就此事上《經制安化叛蠻奏》,認為 “今日之患,由往者守將失計,而國家姑息太過。此時可緩圖,不可速取。請命轉運使,備數(shù)年兵食,為持久計,扼其出路,俾進無所抄略,伺便即搗其巢。諭其送款,且詔旁近諸蠻,毋得相援,獲首級好行優(yōu)賞。不出一年,逆寇必就殮滅?!背⒉捎昧颂K紳的策略,派遣馮伸已守桂州,“經制之,蠻遂平。”
寶元二年(1039),蘇紳向皇帝陳述了關于選官的八點意見,即重爵賞、慎選擇、明薦舉、異章服、適才宜、擇將帥、辯忠邪、修預備。皇帝采納其意見,并提升蘇紳的官職,為史館修撰、知制浩。
康定元年(1040) ,蘇紳提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知制浩?!段汗T訓》載:“曾祖康定二年(1041)使北虜,為母后生辰使。虜主望見曾祖儀觀,大奇異之。及宴,躬至坐次,持大杯手酌盈升,曾祖酹人嘆息,以謂自通好幾四十年,未有如此禮也?!盵1]卷二此條史料所載蘇紳“使北虜”的時間存在錯誤,應為康定元年(1040)?!独m(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二八載:“八月……乙未,刑部員外郎、知制誥蘇紳為契丹國母生辰使,西京左藏庫副使向傅范副之。傅范,敏中子也?!盵3]卷一二八夏詩荷、管成學在《蘇頌之母杭州官衙廊柱題詞考釋》一文中也認為,“蘇紳在康定元年(1040) ,擢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知制浩。八月為契丹國母生辰使,出使契丹?!盵7]
慶歷元年(1041),蘇紳升任翰林學士?!兜蹖W》載:“慶歷元年七月戊申朔,出御制《觀文鑒古圖記》,以示輔臣。八月詔兩制檢閱《唐書》紀傳君臣事跡近于治道者,日錄一兩條上之。以翰林學士蘇紳言:‘唐憲宗嘗令近臣具前代得失之跡,繪圖以備觀覽也?!盵8]卷四
慶歷二年(1042),蘇紳仍任翰林學士,與歐陽修同為考官,常有爭辯?!巴跛?、歐陽修為諫官,數(shù)言事。紳忌之,會京師閔雨,請對上言:‘國之號令不專于上,威福之柄或移臣下,虛華憒亂。故其咎替,厥罰常旸’,意以指諫官也。”[6]列傳卷五十三蘇紳對諫官有所不滿,認為“國之號令”應“專與上”,不應“或移臣下,虛華憒亂”。歐陽修也上疏,稱“臣伏見御史臺闕,近制令兩省并中丞輪次舉人,遂致所舉多非其才,罕能稱職。如昨來蘇紳舉馬端,卻煩朝廷別有行遣?!盵9]卷五一歐陽修反對蘇紳舉薦馬端,在慶歷三年(1043)撰寫的《論蘇紳奸邪不宜侍從札子》中稱:“臣昨日竊聞勅除太常博士馬端為監(jiān)察御史,中外聞之,莫不驚駭。端為性險巧,本非正人,往年常發(fā)其母陰事,母坐杖脊。端為人子,不能以禮法防其家,陷其母于過惡,又不能容隱,使母被刑,理合蒙羞負恨,終身不齒官聯(lián),豈可更為天子法官?臣不知朝廷何故如此用人?縱使天下全無好人,亦當虛此一位,不可使端居之,況剛明方正之士不少?!盵11]卷九八
慶歷三年(1043),蘇紳改任龍圖閣學士,出知揚州,但因父親去世,奔喪復州,并未赴任?!稏|都事略》記載:“紳舉馬端為御史,諫官歐陽修論紳所舉非其人,改龍圖閣學士知揚州?!盵10]卷六四慶歷四年(1044),蘇紳仍在金陵為父服喪守孝。
慶歷五年(1045),蘇紳守孝期滿,返京后任翰林學士、史館修撰、權判尚書省?!稏|都事略》載:蘇紳“父喪服除,復入翰林。”[10]卷六四
慶歷六年(1046),蘇紳為侍讀學士、集賢殿修撰,知河陽(今河南孟縣)。還未赴任,便身得疾病,逝于京師,葬于潤州丹陽(今屬于江蘇)。
根據(jù)蘇紳在中央任職期間的主要事跡和主要奏章,可對蘇紳作如下評價:
第一,關心時事,見解獨到。從《以災異言政事疏》的奏章中可以看出,他將自然現(xiàn)象與朝廷時弊相聯(lián)系,并指出現(xiàn)行政策的一些弊端,并提出應對措施。
第二,兼?zhèn)湮牟盼渎?。蘇紳一生詩作頗多,如《金山寺》《長生檜》《膠山寺》《惠山寺并簡竇公》等。曾肇在《贈司空蘇公墓志銘》中寫道:“是生公考諱紳,以賢良方正起家,被遇仁宗,入翰林為學士,議論文采,震耀一時”。蘇紳在《經制安化叛蠻奏》中分析了安化蠻叛亂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應對措施,“其勢可以換圖,不可速取,可以計覆,不可以力爭”。這展現(xiàn)了蘇紳在“武略”方面的才能。
第三,有較為系統(tǒng)的選官理念。蘇紳的《陳便宜八事》奏章充分展現(xiàn)出他的選官理念。他主張改革選官制度:在官員的賞罰上,要求“祿以賞功,名以定流品,位以民才實”,不可以“妄賞人”;在官員的選擇和舉薦上,提出要慎重選擇,改變以往的舉薦方式,提出利用“異服章”的方式,“使采章有別”,區(qū)別官員品級。他還通過“適才宜、擇將帥、辨忠邪、修預備”等措施,系統(tǒng)地規(guī)范了選官方式。
蘇紳學識淵博,銳意進取,關注時事,善論國事,敢于直言進諫,但也因此得罪了一些權貴。
[1]蘇頌.蘇魏公文集·魏公譚訓[M].北京:中華書局,1998.
[2]莊宴成,許在全.泉州歷史人物傳[M].鷺江出版社,1991:65.
[3]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M].北京:中華書局,2004.
[4]徐松.宋會要輯稿[M].北京:中華書局,2014.
[5]林駒.古今源流至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脫脫.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7.
[7]夏詩荷,管成學.蘇頌之母杭州官衙廊柱題詞考釋[J].溫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1):48-51.
[8]范祖禹.帝學[M].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5.
[9]趙汝愚.宋名臣奏議[M].臺北:臺灣商務印務館,1969.
[10]王稱.東都事略[M].臺北:文海出版社,1980.
[11]歐陽修.文忠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