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月
中國工會十七大閉幕3天后,習(xí)近平總書記在中南海懷仁堂同全總新一屆領(lǐng)導(dǎo)班子集體談話,對新時代黨的工運事業(yè)寄予了殷切期望。
看這條新聞時,我們會注意到在總書記的身后,懸掛著一幅氣勢恢弘的畫作。此畫名曰《江山萬里圖》,長11.5米,高2.7米,畫于1999年新中國成立50周年之際。此幅山水采用“平遠法”“散點透視法”,自左向右,依次為珠峰、華山、黃土高原、泰山、九華山、黃山,一直畫到太湖,茫茫九派流中國。新時代的工運事業(yè),也應(yīng)該有此壯闊氣象,胸懷全局,一覽眾山。
這幅山水畫的作者是誰?是中國美院教授童中燾、卓鶴君、陳向迅。
三位作者,平時創(chuàng)作畫風(fēng)各不相同,但此幅作品,合作得天衣無縫,完美和諧,渾然一體。據(jù)悉,畫中山峰,三位畫家往往是“你方畫罷我又登場”,山因心心相印而高聳入云,水因惺惺相惜而奔流不息。新時代黨的工運事業(yè),需要像三位畫家一樣,黨政工心心相印,社會各界眾志成城。
此畫以長江為“紐帶”,從發(fā)源地到入???,將祖國的大好河山匯聚筆下,既氣勢磅礴、大氣飄逸,又和靜內(nèi)美、溫潤豐富。人們形容工會最多的比喻之一,就是“紐帶”。走在新時代,做好黨的工運事業(yè),工會如何把自己打造成這樣既氣勢磅礴、大氣飄逸,又和靜內(nèi)美、溫潤豐富的“紐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