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摘 要:SPOC是近年來流行起來的混合了線上與線下學習的新型教學形式,文章通過研究SPOC平臺建設和管理,以江蘇食品藥品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開展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的實踐和探索。
關鍵詞:SPOC;課程建設;管理
現在,我們已處在“后MOOC”時期。大規(guī)模公共課程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小規(guī)模限制性在線課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更適合職業(yè)院校教學模式。SPOC是指使用MOOC的技術平臺和教學手段,進行授課的校內課程。SPOC不是顛覆傳統(tǒng)課堂,而是輔助傳統(tǒng)課堂,改變或重組教學流程,促進混合式教學和參與式學習,扎實提高學與教的質量。SPOC授課模式更符合新時期高職教育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對高職教育有著深遠影響。
將基于SP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引入高職院校教學實踐中,有利于促進高職教學模式的改革,促進信息化教學全面開展,進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同時,通過引導高職學生利用SPOC平臺學習優(yōu)質課程,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其轉變學習觀念,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最終全面提升高職教育人才培養(yǎng)質量[1-2]。因此,探索并實踐基于SPOC平臺的高職院校課程建設并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體系有著長遠意義。
1 建設與管理舉措
國務院的《關于加快發(fā)展現代職業(yè)教育的決定》中提出全面提高職業(yè)教育的信息化水平,江蘇食品藥品職業(yè)技術學院(以下簡稱“蘇食院”)以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為契機,引進了國內先進課程資源平臺并持續(xù)進行升級改造,建成了集自建在線課程、國家級專業(yè)教學資源庫、引進的優(yōu)質課程、獲獎微課作品為一體的SPOC平臺。幾年來,蘇食院有效地實施基于SPOC平臺的課程建設與管理,優(yōu)化了機制,完善了制度,信息化教學手段有機地融入課堂,實現了校企共建雙贏,提升了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
打造了全新課程平臺,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優(yōu)化整合。2012—2014年,原有平臺建設的93門網絡課程,由于軟硬件基礎差等原因,導致校內教學應用有限,教學效果提升不明顯。鑒于此情況,蘇食院于2015年引進了基于云技術的新課程平臺,同年建成232門在線課程,其中24門先期應用于課堂教學,實現了課前預習、課上教學、課后互動、線上考核等多元化應用。經過多年建設和使用,截至2018年年底,平臺已涵蓋496門自建課程,2個國家級教學資源庫,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引進使用優(yōu)質網絡課程百余門,校內用戶過萬人,年均點擊量超1 000萬人次,形成了以自建課程為主、引進優(yōu)質課程為輔的SPOC平臺。
建立了激勵機制,制定完善了課程管理制度。蘇食院在教師晉升評優(yōu)條件中增加了課程建設任務,規(guī)定了校內教學崗位職責須有主持或參與課程建設的經歷;鼓勵教師組建混編課程團隊,建立課程建設培訓機制;修訂《課程建設管理辦法》,對現有課程進行分類改造、轉型升級;制訂《網絡課程管理辦法》,保障引進的課程資源有效利用;制訂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遴選標準和獎勵措施,設置3個等級課程標準,按學年對平臺上已建、在建課程進行評估,分級給予專項經費。2014—2018年,學院在課程建設累計投入400多萬元,并呈逐年遞增態(tài)勢。管理制度的完善,保障了課程從建設到驗收,從使用到評價,從遴選到獎勵,皆有嚴格的標準,保證了課程建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引進了先進的信息技術,提升了教學質量與管理水平。為了讓SPOC平臺的教學資源得以充分運用,除對平臺的硬件設施進行持續(xù)升級之外,蘇食院通過智慧校園建設實現了校園WiFi全覆蓋,在教室安裝無線同屏設備,教師在課堂使用智能手機,隨意調取課程平臺的資源用于課堂,學生也通過手機接收到教師的提問、測試、探討指令,實現了教師與學生“同框”實時互動,更加契合了現代學生的學習習慣;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增加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助頻度;教師通過SPOC平臺的“大數據”統(tǒng)計,可詳細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有效地進行教學分析和改進;教學管理部門運用“大數據”,可有效掌握全校課程建設與運行狀態(tài),為教學質量管控部門評價課程教學效果提供準確數據,進行科學的課程診斷與改進,提升學院整體教學質量;教師通過SPOC建設,挖掘了信息化教學資源開發(fā)技術,提升了信息化教學應用水平。
2 打造特色與創(chuàng)新
在“互聯(lián)網+”時代,基于SPOC平臺的高職院校課程建設體系從技術支持、教學應用、管理理念等方面都有所創(chuàng)新[3]。
全方位整合教學資源。以往,教學資源大多分布在多個平臺,不僅有大量重復的數據,教師使用和管理也很不便。基于云技術的SPOC平臺可以將各類資源通過平臺一站式發(fā)布和管理,原本分散的教學資源得以優(yōu)化整合;每位教師的賬號都有一個云盤,教師在自建課程過程中收集和制作優(yōu)秀教學資源,只要有網絡就可以將資源上傳至平臺的云空間,資源可以分配共享權限,有效降低資源重復率;依托智慧校園,引進的多方優(yōu)質課程資源通過平臺統(tǒng)一管理,學生僅需登錄一個平臺就可學習全部課程[4]。
開展線上線下立體教學。依托SPOC平臺,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課堂教學不再局限于時間和空間;線上,部分視頻會在上課之前發(fā)布,要求學生提前觀看,學生了解知識點后可提出問題,與同學、老師交流討論;線下,教師在課堂上對這部分內容還會進行講解,但是不會詳細講、不做演示,教師會在簡單提醒之后,讓學生嘗試自己解決問題,對困難問題進行集中解答,組織二次討論;課后,教師會把全部相關視頻發(fā)布給學生,學生可以隨時復習。
扶持給力,管理嚴格。2016—2018年,學院共遴選出65門院級精品在線課程,每門課程給予2萬元的建設經費;課程建設經費由課程建設團隊負責人直接管理和使用,有效保障了課程應用和后期維護更新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形成良性循環(huán);除了單門課程的建設經費,每年還有上百萬元的課程建設專項經費,用于新課程的啟動建設;針對學院一些特色課程例如食品、藥品、烹飪類課程,還實施定向鼓勵和精準扶持,努力打造學院特色優(yōu)質課程;為了保障課程建設健康發(fā)展,學院制訂了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從建設到驗收,從使用到評價,從更新到維護,從評選到獎勵,都有嚴格的標準參照執(zhí)行。
3 積極應用與推廣
隨著SPOC平臺從無到有,課程資源從建設到應用,蘇食院課程建設工作開始顯露成效。
平臺應用量逐年遞增, 師生滿意度穩(wěn)步提升。平臺自2015年9月上線以來,運行穩(wěn)定,平臺的用戶數和使用量逐年增長?;谠朴嬎愕拇髷祿y(tǒng)計,校內教師用戶已有342人,約占校內專任教師總數80%;學生用戶有1.5萬余人,實現在校生全覆蓋;平臺點擊總量已突破3 000萬人次,選課總量近3萬人次,日均活躍用戶500人以上。通過網絡問卷調查,97%的學生表示喜歡SPOC教學模式,98%的學生愿意選擇SPOC。學生學習態(tài)度明顯提升,課堂氣氛開始活躍,校園學習風氣越來越好。已使用SPOC的教師表示課堂教學效率顯著提高,備課工作簡化,師生互動多,教學質量有所提升。
資源開發(fā)技術日臻完善,課程建設成果累累。通過每年組織培訓,蘇食院教師對課程建設新理念和新技術已能較好掌握,開發(fā)出越來越多和越來越好的課程資源,并在各類比賽取得較好成績。截至2018年12月,平臺已有自建課程496門,包含20門院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其中2門課程獲得江蘇省品牌專業(yè)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開放課程稱號;2017年下半年,學院教學團隊在全國職業(yè)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中獲得教學設計賽項國賽一等獎。2018年上半年,蘇食院在江蘇省高等學校微課教學比賽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通過課程建設和管理工作,將理論與實踐結合進行深入研究,學院立項建設相關課題12個,其中省級教改課題2個;校內教師在省級期刊上發(fā)表課程建設相關論文32篇。
示范作用初步顯現,社會影響日益擴大。作為蘇食院對口支援的西部院校,云南玉溪職業(yè)技術學院每年派教師來學習并參與SPOC建設,課程團隊把技術和經驗毫無保留地分享給每一位成員,幫助他們建設課程。揚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城建學院等多個兄弟院校來交流學習,考察SPOC平臺建設和應用情況。食品、藥品、烹飪等學院特色課程通過社會培訓、繼續(xù)教育、遠程教育廣泛推廣,部分課程已有一定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北京超星公司等合作企業(yè)對蘇食院課程建設工作表示肯定,并以學院課程建設成果作為經典商務案例進行宣傳推廣。
4 結語
作為一所職業(yè)院校,培養(yǎng)學生實踐技能是我們的重中之重。其實,課程建設亦是如此。當我們走出以往側重理論只能看不能動的精品課程模式,去迎接“互聯(lián)網+”時代的新課程模式,無論MOOC還是SPOC,無論微課還是翻轉課堂,我們都必須去實踐去探索。在我們打造基于SPOC平臺的高職院校課程體系過程中,存在很多不足,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例如,如何有效監(jiān)管學生的學習行為,如何激發(fā)調動每一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何讓一門課程保持生命力,這都將是我們今后研究和實踐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永良,陳高鋒.高職院?;旌辖虒W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延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4):58-61.
[2]王霞暉.基于SPOC平臺的現代學徒制“訂制”課程建設[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8(23):23-26.
[3]朱煒.大學計算機公共課教學改革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7(49):121-123.
[4]胡建平.高職院校SPOC課程建設研究[J].教育探索,2016(4):124-127.
[5]賀斌,曹陽.SPOC:基于MOOC的教學流程創(chuàng)新[J].中國電化教育,2015(3):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