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寒
讀過名著《老殘游記》的人,無不為白妞、黑妞的說唱藝術(shù)所傾倒。劉鶚透過獨特的藝術(shù)視角,用精彩的描寫和形象的比喻,極為生動傳神地刻畫出她倆演唱的情景。先是黑妞的出場已使人嘆為觀止:“忽羯鼓一聲,歌喉遽發(fā),字字清脆,聲聲宛轉(zhuǎn),如新鶯出谷,乳燕歸巢。”繼而白妞的演唱更令人拍案叫絕:“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p>
○琴書屬于坐唱形式的曲藝,演唱時坐成八字形,揚琴居中,其他樂器分列兩旁。圖為琴書表演“親家親”。圖/劉富國Qinshu belongs to Quyi in the form of sitting singing. In the singing process, the performer may sit, with his legs splayed apart, other instruments laid aside. The picture shows the Qinshu performance “Close In-laws”.
劉鶚的描述,不僅將白妞、黑妞的高超演技刻畫得淋漓盡致,更將山東曲藝中內(nèi)涵的美惟妙惟肖地展現(xiàn)出來。山東曲藝歷史悠久,遺產(chǎn)豐富,享有書山曲海之美譽,為全國民間說唱藝術(shù)較為興盛發(fā)達的省份之一。在2006年的首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中,就刻下了山東大鼓、膠東大鼓、山東琴書、山東快書的名字。
○山東快書以注意刻畫人物、表演生動風(fēng)趣見長。圖/劉富國The Shandong clapper ballad is characterized by character portrayal, as well as vivid and witty performance.
白妞、黑妞雖是小說中的人物,但卻非虛構(gòu),其人其事都于史有據(jù)。據(jù)有關(guān)資料記載,白妞本名王小玉,和其表姐妹黑妞同為山東鄆城義東堡人,生活在清同治、光緒年間,是山東大鼓早期的杰出代表。
白妞自幼學(xué)藝,16歲便“隨其父奏藝于臨清書肆”(清師史氏著《歷下志游》外編卷三)。她聰明好學(xué),吸收了地方小曲、戲劇的腔調(diào),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調(diào),即梨花大鼓的南口派梨花調(diào)。光緒初年,白妞和黑妞一起到濟南大明湖南岸明湖居說唱梨花大鼓。她大膽吸收皮簧、梆子、昆曲及臨清小曲和眾多藝人的新腔新調(diào),改編新詞,豐富、改造了原來的曲調(diào),使原犁鏵大鼓的行腔曲調(diào)呈現(xiàn)出了新的韻味;唱起來字字清脆,聲聲婉轉(zhuǎn),因而吸引了各階層的聽眾,聲動齊魯。
白妞、黑妞的演唱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固然有賴于她們的高超演技,但與她們演唱的曲種也有很大關(guān)系。她們演唱的山東大鼓(即梨花大鼓),在藝壇就頗具影響。
山東大鼓是中國北方現(xiàn)存最早的民間曲藝,最初是農(nóng)民在農(nóng)閑時敲犁鏵碎片演唱的秧歌調(diào),故稱“犁鏵大鼓”。后來逐漸發(fā)展成為有板式變化的成套唱腔,再后來出現(xiàn)了流動的民間藝人,到各地演唱,并形成了孫、趙兩大門戶,流傳日益廣泛。20世紀(jì)30年代又涌現(xiàn)出蜚聲曲壇的“四大玉”。之后,杜大桂、姬素英、鹿巧玲等也相繼而起,影響頗大。謝大玉、李大玉、趙大玉、筱艷芳等還在上海灌制了山東大鼓唱片,發(fā)行全國各地,這使山東大鼓迅速發(fā)展成為一個具有全國影響的大曲種,進入了它發(fā)展史上的鼎盛時期。新中國成立后,為了突出地方特色,梨花大鼓更名為山東大鼓,流傳地區(qū)也超出了山東城鄉(xiāng),直至南京、上海、洛陽、重慶、北京、天津、東北各地,真可謂傳唱全國,盛極一時。
山東大鼓的演唱形式多為單人站唱,二三人伴奏;也有的是二人對唱,富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在民間很受歡迎,因而流傳下來的書目也較多,其中中、長篇有《三全鎮(zhèn)》《金鎖鎮(zhèn)》《大破孟州》等數(shù)十部;短篇有《華容道》《東嶺關(guān)》《長坂坡》等上百段。另外還有一些根據(jù)戲曲故事、民間傳說、現(xiàn)實生活等編寫的唱段,共計二百余段。
山東大鼓歷史悠久,音樂唱腔獨特,節(jié)目蘊藏豐富,地方色彩濃郁。它除自身不斷豐富發(fā)展外,還直接促進了山東快書的形成,并對“喬派”河南墜子和西河大鼓等民間曲藝的形成與發(fā)展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2002年8月,濟南市曲藝團應(yīng)香港特區(qū)政府的邀請,參加了“中國戲曲曲藝節(jié)”演出活動,期間青年演員劉娟、趙倩演唱了山東大鼓《戰(zhàn)馬超》《大西廂》和《草船借箭》三個段子,頗受歡迎。從此失傳30多年的山東大鼓重又登上了舞臺。
大約在一百多年前,廣饒縣(舊稱樂安)北部一帶的農(nóng)民,為活所迫,四處逃荒要飯。有不少人,隨身攜帶墜琴、節(jié)子板等樂器,以唱琴書小段為主,或隨口編些有趣的故事,邊演邊唱。在長期的流浪生涯中,他們還不斷吸收戲曲唱腔和民間小調(diào)來豐富自己。這就是山東琴書的雛形。
約在1896年,東寨村的張?zhí)m田、張志田兄弟倆,曾去安徽鳳陽拜師學(xué)藝,當(dāng)?shù)亓餍械镍P陽歌有力地推進了演唱藝術(shù)的發(fā)展。藝人在演唱中,為了更多地招徠聽眾,增加收入,便不斷地探求新的藝術(shù)形式。擅唱功的藝人,在長期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唱腔特點。如廣饒縣西商村的藝人商業(yè)興和妻子關(guān)云霞,長期在煙臺、青島一代演唱,成了東路琴書的代表;而擅長人物表演的藝人,便致力于新的表現(xiàn)形式的探索,時殿元、崔心悅、譚明倫等,把《王小趕腳》改成化裝演唱,便是對琴書探索的結(jié)果。
最早被稱為驢戲的《王小趕腳》,由藝人時殿元試演成功,距今已近百年。廣饒縣人時殿元,是化妝揚琴的奠基者,驢戲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自幼學(xué)唱揚琴,擅演小丑。開始演驢戲《王小趕腳》,時殿元飾演王小,崔心悅飾演二姑娘,驢子是用紙糊(后改用布扎)彩繪,分別截用帶子系在崔的腰間,扮作騎驢的二姑娘;時殿元頭戴破氈帽,腰扎白圍裙,手拿馬鞭、鼻眼之間用白灰一抺,化妝成小三花臉,扮作揮鞭趕驢的王小。用墜琴、揚琴、三弦、笛子、板鼓等樂器伴奏。二人邊走邊唱,使多年來坐唱的《王小趕腳》,一下子活了起來,很受群眾的歡迎,驢戲便很快傳播開來。驢戲的產(chǎn)生,是群眾藝術(shù)活動與琴書說唱的有機結(jié)合,也是由琴書向呂劇發(fā)展的一個轉(zhuǎn)折點。
從形式上看,琴書屬于坐唱形式的曲藝。演唱時坐成八字形,揚琴居中,其他樂器分列兩旁。演員各持樂器,自拉自唱。在故事的發(fā)展中,演唱者多以角色出現(xiàn),并有生、旦、丑的分工。塑造的人物,立體感很強。它本身就為向戲曲化演變,孕育著內(nèi)在的因素。
在琴書的發(fā)展過程中,受到不同地區(qū)的語言、風(fēng)俗的影響,逐漸形成為東亂、北路、南路琴書三大流派。山東琴書最盛行時,演唱曲牌和演奏曲牌達到300多個。傳統(tǒng)曲目分牌子曲、中篇、長篇3類,牌子曲產(chǎn)生較早,有《白蛇傳》等;中篇在山東琴書中最具代表性,有《王定保借當(dāng)》《三上壽》等70-80部;長篇多為移植改編,如《楊家將演義》《包公案》等。1949年后,山東琴書有了新的發(fā)展,成為流行于大江南北的主要曲種。
山東琴書文化底蘊豐厚,對呂劇的發(fā)生發(fā)展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是山東呂劇的直接母體,歷史文化價值比較獨特。
山東快書語言明快風(fēng)趣,情節(jié)生動,表情動作夸張,節(jié)奏較快,是產(chǎn)生于山東省魯中南和魯西南地區(qū)的民間曲藝。
對于山東快書的起源,始于何時,惜無文字記載。據(jù)老藝人相傳:清道光六年(1826年),名落孫山的書生十余人,歸鄉(xiāng)途中在臨清遇雨,使他們郁悶之至,只能以酒解愁。為發(fā)泄胸中的憤懣,表達懲兇除暴的愿望,他們便以民間流傳的武松的故事為題材,你一言我—語,此一段彼一事地湊衍編寫了一個武松故事的演唱本,演唱本編寫完畢后,作者之一的李長清把它帶回茌平原籍,傳給他的表侄傅漢章。十年之后,在曲阜的孔林前“林門會”上,傅漢章正式開場說書。后來,傅漢章傳藝于趙震及弟子魏玉河,遂形成兩支,流傳至今。趙震一支的著名藝人有戚永立。自清代末年以來,戚永立等名家曾到南京、上海、杭州、漢口等地演唱,擴大了山東快書的影響,后傳至高元鈞。
高元鈞童年流落街頭乞討賣唱。他在汲取民間曲藝精華的基礎(chǔ)上刻意求新,以注意刻畫人物、表演生動風(fēng)趣見長,使這一藝術(shù)從民間走向舞臺,成為山東快書“高派”藝術(shù)的創(chuàng)始人。他創(chuàng)作表演的有《武松打虎》《武松趕會》《魯達除霸》等歌頌歷代民間英雄人物的著名段子,還有《一車高粱米》《偵察兵》《長空激戰(zhàn)》等一批反映現(xiàn)代生活的新段子。并培育了200多名有一定成就的山東快書演員和作家,使山東快書迅速推向全國。高元鈞還擅長相聲、雙簧等,曾與侯寶林、劉寶瑞等藝術(shù)大師同臺獻藝。他與人合作編著的《表演山東快書的經(jīng)驗》《山東快書藝術(shù)淺論》《快板快書研究》等傳世之作,填補了山東快書理論上的空白。
山東快書自形成以來就以武松故事為主,因此演員被稱為“說武老二的”,“唱大個子的”。正書之外有些風(fēng)趣的小段子叫作“書帽”,如《大實話》《柿子框》等。山東快書由于曾用竹板擊節(jié)而叫作“竹板快板”。20世紀(jì)30年代前后,高元鈞登上舞臺演唱,曾叫作“滑稽快書”;1951年他錄制《魯達除霸》唱片時定名為“山東快書”。
山東快書的唱詞基本上是七字句的韻文,穿插一些過口白、夾白或較長的說白,長于演說英雄人物除暴安良的武打故事。但舊社會也給山東快書遺留下不少不健康的“葷口”,因此從1940年開始,高元鈞開始致力于山東快書語言的凈化工作,提高了傳統(tǒng)節(jié)目的藝術(shù)質(zhì)量,并借鑒相聲、京劇等藝術(shù),加強了山東快書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
編輯/王雪芃
Shandong, with a long Quyi history and rich legacies, is reputed as the “Mountain of Books and Sea of Quyi”. Besides, it is one of the provinces with flourishing talking-singing arts in folk society.
Shandong drumming has a long history, with unique vocal music,rich contents and strong local features. In addition to its continuous enrichment and development, it directly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the Shandong clapper ballad, and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uch forms of folk Quyi as “Qiao’s” Henan Zhuizi and Xihe Dagu. It has hig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With profound cultural deposits, Shandong Qinshu produce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u opera. It is the direct matrix of the Shandong Lu opera, with uniqu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With its lively and interesting language style,vivid plots, exaggerated expressions and gestures and fast pace, Shandong clapper ballad is a form of folk Quyi that originated from the south central and southwestern parts of Shandong.Since its formation, it has always been dominated by the stories about Wu Song, and specialized in narrating the action stories about heroes eliminating the evil and giving peace to the good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