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青
(連江縣教師進修學校,福建 連江 350500)
社會環(huán)境是影響教育的重要因素。隨著近年來城鎮(zhèn)化建設的推進和農村家長選擇優(yōu)質教育資源需求的提高,連江縣初中學校生源向城關地區(qū)集中,農村地區(qū)初中校辦學規(guī)模日益萎縮,學生數(shù)銳減,規(guī)模較小的初中校每班生額平均不到20人,其中父母出外打工的留守學生占了一半以上。家庭監(jiān)管的缺失、網(wǎng)絡游戲的影響,學生厭學、惰學消極情緒蔓延,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受挫低落,學校辦學質量呈下降趨勢。如何提升農村中學教學質量,提高課堂效率,杜絕生源流失,成了嚴峻問題?!掇r村初中小班化課堂教學模式與教學策略研究》省級課題應勢而生,筆者負責的子課題《農村初中小班化語文課堂教學模式與教學策略研究》也隨之在摸索中展開實驗。
這項實驗研究的背景有別于教育教改先進地區(qū)的“精品小班化”,它不是在“更優(yōu)”的目標下主動選擇的小班教學機制,而是在受地域環(huán)境因素影響而被動形成的農村初中“小班”趨勢下的語文學科教學的探索,旨在通過探尋適合我縣地域特色的農村初中“小班化”語文教學的模式與策略,激發(fā)農村初中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樹立學習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同時促進農村學校教師工作熱情和成就感的提升,有效提高農村初中語文課堂的效率、改善課堂的面貌。在充分的調研和準備后,教學實驗在連江縣13所規(guī)模較小的農村初中校率先展開。
發(fā)揚小班化教學的有利因素,深入理解和把握小班化教學的特點,在理念指引下實踐探索良效的課堂教學模式與策略。
因材施教是小班化教學的核心。“羅森塔爾”實驗表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視野只能監(jiān)控到28人左右,這是教師關注的最大值。在筆者所負責課題的實驗校中,班生數(shù)均少于28人,教師能夠關注到班里的每位學生,學生個體有更多的機會處于活動中,均衡得到教師的關懷與指導,為因材施教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在教學實驗中,教師把全班學生按照不同的學習水平分為不同的層級,在教學互動環(huán)節(jié)根據(jù)不同層級的學生設置不同的問題,并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肯定,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被關注,在參與課堂和被肯定的過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悅;在作業(yè)環(huán)節(jié),亦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水平將作業(yè)進行分級,對不同層級學生提出不同要求,幫助他們鞏固所學、各有所得,避免忽視和壓抑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發(fā)展。例如:課題組鄭老師將全班16位學生分為A、B、C三個層級,在《生物入侵者》一課中,他在“掌握說明方法,琢磨說明語言”環(huán)節(jié),帶領學生品讀課文三、四兩個自然段,通過PPT展示問題:1.這部分內容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分別有什么作用?請舉例說明。2.哪些句子和詞語突出了生物入侵者的猖狂及造成的危害?請從文中找出并作簡要分析。然后在規(guī)定時間內要求:A級學生思考完成1、2兩題;B級學生思考完要成1、2兩題的劃波浪線部分;C級學生思考完要成第1題的劃波浪線部分。學生獨立思考完成不同要求后,進行小組討論交流。所有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小組討論中,教師也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通過走動、觀察、傾聽、交流,把學生的討論引向深處,通過適當?shù)狞c撥幫助學生越過學習障礙、進一步深入學習。在回答展示環(huán)節(jié),鄭老師請不同層級的學生難度漸進地回答問題,并給予熱情的肯定和表揚,不同層級學生都獲得激勵、得到參與課堂的成就感,學習熱情被點燃了。在布置作業(yè)環(huán)節(jié),鄭老師要求:1.A級學生選擇一種自己知道的“生物入侵者”,運用舉例子、列數(shù)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對其進行較生動地介紹,200字左右。2.B、C級學生請:①積累導學案中基礎達標的詞語,學會運用;②復習本節(jié)課學到的閱讀技巧,找出文中(第三、四自然段外)使用的說明方法,并分別分析其作用(C級學生簡要分析)。這樣,學生立足自己的情況完成不同的作業(yè),既減輕了學習負擔又增強了學習自信。
小班化課堂班生數(shù)少,師生間交流、生生間交流增多,課堂互動的頻率提高。教師設計、組織合作學習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之間實現(xiàn)同伴互助、以優(yōu)帶弱,將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相互觸動中激發(fā)學習主動性,在融洽活潑的學習氛圍中變得快樂而自信,大大提升整體學習效果。還以上文鄭老師的那堂課為例,教師將全班16名學生在不同學習力層級相結合的基礎上分為四個小組,由一位A級學生擔任組長作為教師的小助手。教師在課前發(fā)放導學案,以學案導學,布置自主及合作的預習任務,對不同層級學生都有不同預習要求,組長監(jiān)督組員完成各自預習任務并組織課前初步討論交流、合作學習,為課堂更好地互動、合作、探究、展示打下基礎。在參與課堂、解決問題中,學生們既有獨立思考、自主表達,又有小組同伴補充不足,更有小組討論交流、互幫互助、以強扶弱,還有小組間的比賽互動,整堂課學生發(fā)言次數(shù)達到32人次,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課堂精彩紛呈,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
開展小班化教學實驗目的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益,使農村初中語文課堂呈現(xiàn)盎然生機;同時,對于一堂語文課,呈現(xiàn)學科特點的“語文味”是其基礎,脫離這個基礎,一切自主、合作、探究就似鏡花水月。
一堂小班化語文教學實驗課,“小班化”是課堂的組織形式,語文課才是其本質所在,教師的教學過程須立足于語文學科的特點,以語文知識習得、語文素養(yǎng)提升為本,在此基礎上輔以小班化教學的良好模式與策略、發(fā)揮小班化教學的優(yōu)勢使課堂錦上添花,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與技能。自課題開展以來,實驗組的13位教師積極展開課堂教學實驗和專題研討探究,在教學展示、觀摩和反思中探討農村初中小班化語文教學的良效模式與策略,既要使課堂充分發(fā)揮小班化教學的優(yōu)勢,讓學生有更多的課堂活動和合作學習,又要始終立足語文學科本質,圍繞提升語文素養(yǎng)設計教學,避免課堂流于形式化而失去語文學科的本味。例如:課題組林老師上一節(jié)寫作指導課——《關注細節(jié)》,為了在學生普遍語文水平較弱的班級中開展有效的寫作指導,林老師立足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上,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為:激趣導入,創(chuàng)設“細節(jié)”→對比展示,感悟“細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表述“細節(jié)”→小試牛刀,練寫“細節(jié)”→作品展示,交流“細節(jié)”→課后習作,夯實“細節(jié)”。教學設計緊緊圍繞“練與寫”,凸顯匠心。教學中,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感悟→表述→練寫→交流→鞏固步步為營,同時注重生動、形象、精煉的語言示范及對學生觀、思、說、寫的啟發(fā)與指導,實現(xiàn)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的訓練、提升和夯實,凸顯課堂的語文味兒。
有了理念指導下的好教學設計,還要尊重學生差異、結合生情以有效策略推動課堂實施,讓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落到實處。例如,上文中林老師在《關注細節(jié)》一課中,在設計好教學環(huán)節(jié)后,考慮生情,以活動激趣為契入點:課堂伊始,教師表演進入課堂時的情形,請學生觀察表述,導入“細節(jié)”話題,并以小禮品獎勵來鼓勵學生踴躍開口表達;對于學生表達的不足,教師進一步以PPT展示對比范例,讓學生直觀感悟“細節(jié)”描寫的重要性以及前后語言表達的提升;接著,教師創(chuàng)設“吃枇杷”情境,以枇杷實物為教具設計了三個活動環(huán)節(jié)“①請學生觀察、講述枇杷外形特點;②請學生動手剝枇杷,講解剝枇杷的過程;③請學生品嘗剝好的枇杷,小組交流描述枇杷的味道?!边M一步以活動激趣來引導學生觀察、體悟、交流、表達,教師在小組間走動、觀察、傾聽、指導;接下來,再請學生在剛才三個體驗環(huán)節(jié)中任選一個進行描寫,要求把自己關注的細節(jié)寫具體細致;而后各小組討論交流組員習作、修改不足,推選出一篇最佳習作在班級展示交流;最后布置作業(yè)“①請學生將課堂上練筆的片段內容再細化、充實,整理成一段更豐富的文字;②請把吃枇杷的全過程整理成一個文段,字數(shù)300字左右;③以這一節(jié)語文課上‘吃枇杷’為話題,寫一篇作文,字數(shù)600字左右。”三道題目請三個層級的學生按不同難度各自完成一道。這樣,一堂寫作指導課既生動活潑、以學生為主體貫穿活動,又上出了實效,實現(xiàn)對不同層級學生的有效寫作訓練,避免了一些教師設計課堂活動時流于表面的熱鬧,卻忽視了語文學習的本質問題。
總之,教師通過理論學習、教學實踐、研討反思、提升培訓,不斷提升教育教學理念和課堂教學水平。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得到很好的激發(fā),學習信心不斷增強,課堂紀律狀況和學習成績顯著改善,教師的工作熱情和成就感有效提升,農村初中語文課堂的面貌呈現(xiàn)可喜的改變。
[1]“小班化”教育編寫組.“小班化”教育[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9:29-31.
[3]馬鋒.淺談農村小學實施小班化教學的優(yōu)勢[EB/OL].[2017-08-15].http://www.chinadmd.com/fi le/tz6c6cruzpwa itieesecizps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