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信硯,柳丹飛
(1.武漢大學 哲學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2;2.長江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3)
“類”概念是青年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下簡稱《手稿》)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但以往人們多將這一概念看作是舊唯物主義的殘余或馬克思思想“不成熟”的表現,而未能給予其應有的重視和合理的評價。①不可否認,青年馬克思“類”概念的形成的確受到了費爾巴哈的直接影響。在《手稿》開篇的序言中,青年馬克思就給予了費爾巴哈以極高的評價,認為“整個實證的批判,全靠費爾巴哈的發(fā)現給它打下真正的基礎”。②在《手稿》正文部分,青年馬克思也大量借用了“類本質”“類存在”等費爾巴哈曾使用過的術語。但是,馬克思從來都不屬于正統的費爾巴哈派。一旦深入考察青年馬克思的“類”概念,我們就會發(fā)現青年馬克思賦予了“類”概念一個全新的維度,即歷史的維度,正是在這種歷史的維度下,青年馬克思的“類”概念才得以擺脫舊唯物主義的桎梏,獲得了一種全新的面貌。
不同于費爾巴哈將“類”概念理解為“內在的、無聲的把許多人純粹自然地聯系起來”③的抽象共同性,④青年馬克思的“類”概念所指的是以“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⑤為基礎而歷史地生成的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特殊的一體性關系”。⑥正因為這種類關系在青年馬克思那里是歷史地生成的,因而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自然就有不同的呈現形式。基于此,本文擬從作為人的特質的“類”、作為“主體間性”的“類”以及“類”的感性—歷史性呈現這三方面展開對青年馬克思“類”概念的具體考察,并在此基礎上揭示青年馬克思的“類”概念所具有的獨特內涵,由此重審這一概念在馬克思思想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
青年馬克思的“類”概念首先是指將人與動物區(qū)別開來的類本質。具體來說,在與對象的關系上,動物的存在是“自我封閉”的,而“人的存在則是面向整個世界開放的”,⑧人以對象化活動為基礎實現了人與對象世界的歷史的同一關系。在《手稿》中,青年馬克思主要從人的存在方式、人的意識特點和“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這三方面論證了人的這一類本質。
在青年馬克思看來,“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⑨作為這樣一種存在物,人與自然對象的關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作為一種特殊的自然存在物,人不同于動物等其他自然存在物的地方在于人是一種能動的存在,這種能動性作為欲望、才能等存在于人身上,使人需要自身之外的對象來表現和充實自身;其次,作為一種自然的、肉體的存在物,與其他自然存在物一樣,人又有其受動的方面,也就是說,人所欲望的對象總是作為不依賴于他的存在而存在于他之外,但這些對象又是人表現其生命所不可或缺的。不過,在青年馬克思那里,“受動性”所強調的并不是一種完全的被動性,相反,他看到了這種“受動性”中所包含的積極因素,即人一旦感覺到自己的這種受動性,就會喚起內在的“激情”。所謂“激情”,在青年馬克思看來,是促使人追求對象以滿足自身需要的本質力量。人正是通過這種本質力量使自己的主體性本質在客觀對象上獲得了實現,換言之,人的活動的對象就是人的本質的表現和確證形式,即人是一種對象性存在物。正如青年馬克思所指出的,說人是感性的對象性存在物就等于說人有感性的對象作為自己生命的表現,或者說,“人只有憑借現實的、感性的對象才能表現自己的生命”。⑩這樣,人與自然對象之間的類關系就在人的對象性存在中得到了現實的呈現。
那么,人是怎樣獲知自身與自然對象之間的類關系的呢?這是憑借人的自我意識來實現的。意識的根本特征是意向性,即無論何種意識都必然指向一定的對象。顧名思義,自我意識就是自我反思的意識,亦即以自我為對象的意識。自我意識這一結構包含了自我的二分,即將自我作為我的對象。這一能力是人所獨有的,動物不具備自我意識的能力。動物不能將“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動區(qū)別開來”,它只是依據其自然本能直接地占有對象,因此,在動物那里是沒有自我與對象區(qū)分的,換言之,動物與其自然對象之間是一種天然的統一關系。而作為一種有自我意識的存在物,人能將“自己的生命活動本身變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識的對象”,繼而實現“自我二重化”。一方面,這種二重化將人自我對象化。具體來說,由于人具有自由支配自身生命活動的能力,因而人可以自由地根據其自身的趨向和目的來設計和重塑外部世界,由此實現自身本質力量的對象化,使外部世界打上人的痕跡。另一方面,這種二重化并不是一種簡單的分裂。當人將自我從自身對象化出去后,對象化的自我將在人所創(chuàng)造的對象上得到體現。也就是說,在實現自我的對象化后,人也將通過自我意識在其“所創(chuàng)造的世界中直觀自身”,即意識到自身與對象的類關系。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人的對象性存在還是人的自我意識活動,都只是初步揭示了人與對象之間的類關系,而未對類關系本身做前提性的探討,即沒有對類關系的形成做具體的說明。對此,青年馬克思指出,正是“通過實踐創(chuàng)造對象世界,改造無機界,人證明自己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
誠然,動物也生產……但是, ……動物只是在直接的肉體需要的支配下生產,而人甚至不受肉體需要的影響也進行生產,并且只有不受這種需要的影響才進行真正的生產;動物只生產自身,而人再生產整個自然界……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構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懂得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于對象。
不同于動物的生產活動,人的生產活動是人生產自身類生命的活動。具體來說,動物的生產活動是在其肉體需要的支配下進行的一種本能活動,這一活動所遵循的“自然物種的尺度和需要”決定了動物的生產活動在范圍上的有限性和在內容及形式上的單一性,也決定了動物生產的目的最終只是一種種的繁衍,這樣,動物通過生產建立起來的只是一種基于自身物種屬性的自然關系,即種屬關系。與動物不同,人的生產活動是受多樣化需要所驅動的自主活動。一方面,需要的多樣性決定了人的活動范圍的普遍性,即人的活動是以整個外部自然界為對象的,這樣,不同于動物根據物種屬性將自身與其他物種隔離開來,人通過生產活動實現了對自身物種界限的超越,呈現出向整個外部世界開放的狀態(tài)。另一方面,活動的自主性決定了人的活動內容及形式的多樣性,即人能夠基于自身意志自由地選擇做什么以及怎么做,這就使得人的發(fā)展得以不斷突破自然局限,獲得無限的可能性。另外,基于自主活動,人的個性也會在其活動的對象上得到最充分的實現。顯然,在人的多樣化活動的開展中,不僅人從一種受限制的自然存在物逐步走向了普遍的、有個性的自由存在物,而且自然對象也會越來越表現為人的作品和現實,成為“人的類生活的對象化”??偠灾送ㄟ^生產活動自為地建立起了自身與外在對象之間的類關系。
在青年馬克思那里,人與自然的類關系是通過人的實踐活動歷史地生成的。這是因為,在青年馬克思看來,人與自然對象都不是既定的、固定不變的存在,而是感性的、歷史的存在物,兩者之間并不是從一開始就彼此相融的。“自然界,無論是客觀的還是主觀的,都不是直接同人的存在物相適合地存在著?!币环矫?,只是因為人的對象化活動,作為客觀自然的外部對象才歷史地生成為人的對象,即成為人的本質力量的體現。另一方面,作為主觀自然的人的感覺能力也是在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具體來說,人與自然對象的關系起初只是一種片面的占有關系,因為對象對人是有用的,人才會主動去接觸它,此時,人必然帶著一種占有的欲望來處理自身與對象之間的關系,而這種關系就其本質來說是一種動物式的掠奪關系。相應地,人此時也只具有對對象的物性的感覺能力,這一感覺只是一種片面的、粗陋的感覺,是一種為物所累而非“能成為人的享受的感覺”。隨著人的“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的發(fā)展,對象的各種性質會逐漸地向人敞開,也就是說,人在這種活動的過程中會慢慢發(fā)掘出對象上除去有用性外的其他價值以及這些價值對自身的多樣化意義。此時,對象不僅僅代表一種物性,還可以給人帶來精神上的享受,構成人“精神的無機界”。而隨著外部世界的不斷內化,人的豐富而全面的感覺能力也會逐步發(fā)展。正如青年馬克思所指出的,“只是由于人的本質客觀地展開的豐富性,主體的、人的感性的豐富性……那些能成為人的享受的感覺,即確證自己是人的本質力量的感覺,才一部分發(fā)展起來”。總之,人與對象之間并不是直接的同一關系,而是經歷了從工具式的掠奪關系到精神上的依賴關系這樣一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正是“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確立了人與對象之間的歷史的同一關系。
如果說作為人的特質的“類”關涉的主要是人與自然對象之間的關系,那么,這里所要討論的作為“主體間性”的“類”關涉的則主要是社會領域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青年馬克思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即社會關系的研究,是與其對實踐活動的強調緊密相關的。因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人在從事實踐活動時無法避免的問題。在青年馬克思看來,人本質上是一種社會存在物,人的生命表現就是“社會生活的表現和確證”。
在青年馬克思那里,人之所以是一種社會存在物,是由人的活動的社會性質所決定的。在青年馬克思看來,人的活動“無論就其內容或就其存在方式來說”都是“社會的活動”。
首先,人的活動內容是社會的,這是指構成人的活動的各要素是社會的。不同于活動形式上的社會性,青年馬克思所注重的活動內容上的社會性并不過多強調人與人在活動過程中的直接的、顯性的結合。在青年馬克思看來,雖然共同的活動能夠直接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實際交往”來表現人的社會性,但人的社會活動絕不僅僅存在于“直接共同的活動”形式中。實際上,即使是人的獨立活動,即“不采取共同的、同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現這種直接形式”的活動,只要其活動各要素中存在著他人間接的、隱性的參與,也是社會的活動。青年馬克思以科學活動為例,對此進行了詳細的說明??茖W活動是人類探索客觀世界的方式之一,它的直接目的是獲取知識和尋求真理,人在進行科學活動的過程中所面對的主要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而甚少涉及人與人之間的直接聯系。但即使是這樣,在青年馬克思看來,科學活動仍然是一種社會活動,這是因為不僅作為科學活動主體的我的存在從本質上說是“社會的活動”的產物,而且我的活動所需的材料,包括我所使用的語言、文字等都是“作為社會的產品給予我的”。另外,我在科學活動中所取得的成果也是“我從自身為社會做出的”,并為社會所承認和認可。因此,雖然科學活動在形式上看似是個人獨立的探索活動,但在內容上,這一活動的各方面無不滲透著社會的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說,科學活動是一種社會活動,而也正是在這些現實的基礎上,從事科學活動的我“意識到我自己是社會存在物”。
其次,人的活動的存在方式是社會的,這是指人的活動本身確立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如果說人的活動內容的社會性只是從現象層面上揭示了人的社會性,那么人的活動存在方式的社會性則從歷史層面上具體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由來。
青年馬克思認為,人的社會性并不是被自然賦予的,也不是通過簡單的頭腦反思而產生的,它的形成有著深刻的現實依據。在青年馬克思看來,社會性是因為“有了個人的需要和利己主義才出現的”,它是“個人在積極實現其存在時的直接產物”,換言之,個人在對象化活動過程中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實現人的本質,獲得自身多樣化的、全面的發(fā)展。具體來說,人的發(fā)展是以人的需要的提升、擴展以及實現為前提的,正如“只有音樂才能激起人的音樂感”,更為成熟的、多樣的需要的實現必須有相應的、發(fā)展了的對象作為基礎,然而這類對象是人的個體勞動無法提供的。例如,人的制造能力的提升所需要的機器和工廠、人對美的鑒賞能力的提高所需要的各類藝術作品和藝術館等,都是人類勞動共同創(chuàng)造的??傊?,人在對象化活動中必須尋求與他人的聯合才能實現自身最大限度的發(fā)展,或者說,人與他人的聯合是在人尋求自身多樣化的、全面的發(fā)展過程中歷史地建立起來的。因此,前面所說的“個人的需要”和“利己主義”并不只是一種消極的東西,而是人對自身的存在的積極實現。在青年馬克思看來,這一實現不是僅靠個人自身就能完成的,而需要依靠他人的幫助,并且必然會經由他人的幫助才能完成。這樣,所謂“個人的需要”和“利己主義”,實際上是指我需要借助他人來實現我之為“人”的本質以及我的發(fā)展。而當我與他人之間建立起這種關系時,我的社會本質就通過他人獲得了現實的呈現。
實際上,他人不僅作為我的個性能力的彌補,幫助我在對象化活動中實現我之為“人”的本質,而且他人也是確證我的本質所不可缺少的對象。具體來說,當我的對象化活動發(fā)展出我的“社會的人的感覺”,而我也以這一感覺面對自然對象時,我對對象的需要就會失去其惡意的排他性,即他人對我的對象的享有并不妨礙我對這一對象的使用,相反,它還間接地肯定了我實現在對象上的本質。也就是說,通過對象,他人也成了為我的存在。而當他人的需要通過我的產品得到滿足時,我“既意識到我的勞動滿足了人的需要,從而使人的本質對象化,又創(chuàng)造了與另一個人的本質的需要相符合的物品”,也就是說,我成了他人本質的補充,構成他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我成了為他的存在。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對象化活動中“雙重地肯定了自己和另一個人”,換言之,我們在個人的對象化活動中直接實現和證實了我們的 “人的本質”或者說“社會的本質”。
在這里,我們大致可以給青年馬克思的“社會”概念做出一個基本的界定:所謂“社會”,是指建立在人與人的個性差異基礎上的相互補充和相互確證關系。在這一問題上,青年馬克思不僅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現實的“共存性”與一體性,還歷史地揭示了這一關系是如何得以確立的,即人與人之間的一體性關系是隨著人的對象化活動的深入展開而歷史地建立起來的。青年馬克思接著指出,既然人與人的社會關系是在人的實踐活動中有意識地建立起來的,那么,一旦“人不承認自己是人,因而不按人的方式來組織世界,這種社會聯系就以異化的形式出現”。在青年馬克思看來,真正的“社會”就是在揚棄這一異化的“社會”形式基礎上實現的。但是,當時的國民經濟學卻“把社會交往的異化形式作為本質的和最初的、作為同人的使命相適應的形式確定下來”,換言之,國民經濟學將社會交往的異化狀態(tài)等同于其本真的狀態(tài),由此對現實采取一種無批判的態(tài)度。正是基于對資本主義社會中人的生存狀態(tài)的考察以及對國民經濟學的反思和批判,青年馬克思展開了資本主義社會中“類”的現實境遇的論述,并以一種辯證的視角對這一境遇做出了歷史的展望。
青年馬克思的“類”概念是在對象化活動即勞動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在青年馬克思那里,勞動除了有其一般的規(guī)定性外,還有其特殊的、具體的規(guī)定性,即任何勞動都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的勞動,或者說是一定社會形態(tài)下的勞動。任何勞動都必然會帶有其所屬社會形態(tài)的特征?;诖?,青年馬克思將異化勞動作為資本主義社會勞動的基本形式,并在這種否定性的勞動基礎上,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的類生活的普遍喪失現象以及這一現象的歷史變革的可能性。
在青年馬克思看來,人的類生活是在以人的對象化活動為基礎的人與外部世界的互動過程中生成的。因此,一旦異化勞動“(1)使自然界,(2)使人本身,使他自己的活動機能,使他的生命活動同人相異化,也就使類同人相異化”。在青年馬克思那里,類生活的異化是物的異化和人的自我異化的必然結果,或者說類生活的異化首先以物的異化和人的自我異化的形式表現出來。
勞動產品的異化是物的異化的最直接表現形式。這一異化主要表現在:作為勞動的對象化與現實化的勞動產品本應歸勞動者本身所有,但在異化勞動條件下,工人在勞動中耗費的越多,歸屬于他的東西卻越少,以致工人為了維持自身的生存不得不反過來受自身的對象支配和奴役,也就是說,工人必須作為工人,即工人必須將自己固定在工人的身份上,才能維持自身的肉體存在。而“勞動對它的產品的直接關系,是工人對他的生產的對象的關系”。這樣,青年馬克思就從勞動者與勞動產品的異己關系中發(fā)現了人與自然對象之間的異己關系,即自然界從人的類存在中異化出去的現實。這一現實主要體現在作為人的“感性的外部世界”的自然界不僅不再為勞動者提供生產所需的生產資料,甚至不再為其提供維持肉體生存所需的生活資料。這也就意味著自然對象成了外在于人、甚至是與人相敵對的存在。
如果說物的異化是異化的結果,那么人本身的異化即人的勞動的異化,則是產生這一結果的前提。在青年馬克思看來,人是通過自由的有意識的生產活動超越自然局限,實現自身有個性的、普遍的發(fā)展的。但人的勞動的異化卻使人重新倒退回動物狀態(tài),即人的活動不再是以實現人的多樣化發(fā)展為目標,而是以滿足個體的肉體生存需求為“唯一的終極目的”。另外,在肉體生存需要的束縛下,人的勞動也不再是自主勞動,人在勞動中不再是“自由地發(fā)揮自己的體力和智力”、實現自身自由的發(fā)展,而是被迫去完成設定的物質生產任務,人的個性生活由此喪失在這種統一化的生產活動中。這樣,勞動就成了外在于人的東西,人在從事自身勞動的過程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最終,人只有在不進行人的活動的時候才感覺到自己在自由地活動,而一旦外在的強制停止,人就會像逃避瘟疫一樣逃避勞動??傊?,勞動的異化使人的勞動由目的變成了手段,使人的存在淪為非人的存在。
物的異化和人的自我異化的直接結果是人的類生活的異化。在青年馬克思看來,這一異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類生活與個人生活相異化,即人的類本質與個體相分離。具體來說,個體通過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改造對象世界,使自然對象成為表現他的作品和現實,成為人的本質之彰顯。然而,異化勞動卻“從人那里奪去了他的生產的對象”,這樣,人的勞動也就失去了將對象納入自身的普遍性,而勞動普遍性的喪失也就意味著人的類生活的剝奪。二是人的類生活成為維持個人生存的手段。這是因為當勞動不再成為“人的精神的生命創(chuàng)造活動”即人的類生命的創(chuàng)造活動時,個人勞動就只剩下維持肉體生存的價值,也就是說,本為個體活動之目的的類生活反過來成了抽象個體生活即肉體生存的手段。
青年馬克思接著指出,當人與勞動對象、勞動本身和人的類本質全方位對立的時候,人必然也會同他人相對立。人同人的異化實際上就是人的社會存在的異化,這種異化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主要通過工人與資本家的異化關系表現出來。就工人來說,作為勞動者的工人雖然與勞動有著天然的聯系,但資本家憑借對勞動對象的控制實現了對工人的勞動和勞動產品的控制,因此,工人在這種非自主性勞動中不僅不能實現自身的類本質,相反,勞動成了工人類本質喪失的明證。不僅如此,“通過異化的、外化的勞動”,工人還生產出了“一個對勞動生疏的、站在勞動之外的人對這個勞動的關系”,即資本家對勞動的異己關系。具體來說,資本家雖然是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直接支配者,也是工人的勞動產品的占有者,但他并沒有因此而實現其類本質。這是因為,資本家對勞動產品的占有是通過貨幣關系實現的,也就是說,這些產品并不是資本家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形式,因此,這些產品對他而言也只具有“物”的意義。事實上,相比作為勞動者的工人,資本家的生存狀況更為糟糕。這是因為,與勞動者不同,資本家是遠離勞動的,因而他不可能直接地實現自身的類本質,換言之,資本家的存在直接就是非人的存在??傊?,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工人與資本家都是沒有類生活的,他們之間不是相互補充、相互確證的類關系,而是相互阻礙對方實現類生活的敵對關系。
這樣,青年馬克思就以異化勞動為基礎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中存在的人的類生活的普遍喪失狀況。不過,青年馬克思并沒有僅停留于對這一異化現象的描述和揭示,也沒有抽象地否定勞動的異化形式,而是在勞動的否定性中洞察到了否定性勞動本身所具有的批判性和革命性。具體來說,青年馬克思發(fā)現了作為異化勞動的感性形式的私有財產所包含的矛盾關系。在青年馬克思看來,作為異化勞動的感性形式的私有財產,一方面是人的類本質的異化呈現,另一方面又是以異化形式表現出來的人的社會性與普遍性力量;換言之,私有財產的歷史運動一方面導致了人的類本質的異化,另一方面也為揚棄這種異化奠定了基礎。在青年馬克思看來,私有財產并沒有因其所包含的否定性因素而喪失其對人所具有的積極意義,它仍然是“人的生命的物質的、感性的表現”,是人的生命的感性的物質基礎,只不過它是以一種異化的形式呈現出來罷了。而既然私有財產是“異化了的人的生命的物質的、感性的表現”,那么,只要實現對私有財產的積極揚棄,人就能在已有感性的物質基礎上重獲自身的類本質。正如青年馬克思所指出的,“自我異化的揚棄同自我異化走的是一條道路”。這樣,青年馬克思就在對私有財產唯物而辯證的考察中,發(fā)現了私有財產作為人的本質實現的一個否定性歷史環(huán)節(jié)的意義,并提出“共產主義”就是私有財產的矛盾運動中“類”的歷史實現。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類”表現為“類”的喪失,而共產主義所完成的正是人向其“社會的存在”的復歸。這一復歸在青年馬克思看來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共產主義”是人與自然界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在“共產主義”狀態(tài)下,自然的存在將成為人的存在,與之相應,人的存在也會被對象化。這主要表現為“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即“作為一個總體的人”去“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換言之,無論是作為主體的人,還是作為客體的自然對象,都呈現出一種“全面性”。這種“全面性”與片面性相對,它主要表現在,對象不再是一種純粹的“物”,而是人的個性之體現,即“對象性的人”;人也不再以一種片面而狹隘的姿態(tài)去占有自身的活動對象,而是“按人的方式”與“對象性的人”發(fā)生關系。其次,“共產主義”是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這一矛盾的解決將從上一矛盾的解決中獲得自然實現。具體來說,當人不再以一種片面的方式占有對象時,人對對象的需要和享受就失去了“利己主義性質”,也就是說,體現我的本質的對象并不排斥他人對其的需要和享受,這時,他人的本質在我的對象中獲得了實現;而他人對我的對象的享受也并不妨礙我的自我實現,相反,這種享受恰恰是對我的本質的進一步確證。也就是說,人與人的本質以對象為中介獲得了相互確證。而當我與他人共享一個對象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我與他人的感覺都獲得了社會的性質,即個體的感性成為人的社會本質之彰顯。這樣,“共產主義”進而也將是個體與類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具體來說,在共產主義社會,人的個性將通過人“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的深入展開得到最為充分的發(fā)展,此時,類關系并不是一種抽象的同一關系,而是包含個性和差異性的“豐富的統一性”關系。需要注意的是,實踐活動是貫穿于以上所有問題的核心。這是因為,不管是人與自然的矛盾,還是人與人的矛盾,抑或是人與社會的矛盾,都將而且只能在人的實踐活動中獲得歷史的解決。關于這一問題,前文已做過詳細論述,這里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青年馬克思的“類”概念所意指的是一種以“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為基礎建立起來的人與自然對象、人與人之間的歷史的同一關系。在青年馬克思那里,人就是通過對象性活動實現自我創(chuàng)生的類存在物,人的類特性和社會性并不是自然而然、固定不變的人的屬性,而是在人的對象化活動基礎上歷史地生成的人的特征。盡管青年馬克思在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中,還是將“類”概念用作一個規(guī)范層面的概念和理想性的標準來反觀現實,并在此基礎上將歷史設定為“異化—復歸”這樣一個固定的發(fā)展過程,但不可否認的是,青年馬克思在對“類”概念的闡述中已經賦予這一概念以一種全新的維度,即歷史的維度。因此,不同于舊唯物主義的“類”概念,青年馬克思的“類”概念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歷史唯物主義視閾下的概念,這一概念的確立,從整體上標識著新世界觀的發(fā)展方向,并為新世界觀的最終形成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
注釋:
①中國學術界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逐步重視對馬克思的“類”概念的研究,在此之前,馬克思的“類”概念多被學者們當作一種費爾巴哈式的人道主義的抽象概念而予以否定。90年代以后,受“人學熱”思潮的影響,“類”概念的理論研究價值開始受到一些學者重視,如吉林大學高清海教授就提出將類哲學作為哲學發(fā)展方向。但時至今日,關于馬克思的“類”概念的研究成果依然寥寥可數,這反映出中國學術界對“類”概念的關注度還是遠遠不夠的,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以往人們對“類”概念持否定態(tài)度的影響。
②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頁。
③《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頁。
④這是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第六條中對費爾巴哈的“類”概念做出的整體評價。在馬克思看來,費爾巴哈的舊唯物主義的“類”概念主要存在這樣三方面的缺陷:第一,它反映的是一種純粹自然的關系;第二,這種關系是抽象地建立起來的;第三,這種關系是非歷史的。本文所要論證的就是青年馬克思于《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提出的“類”概念,不但不存在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所指出的費爾巴哈“類”概念的三重缺陷,相反,青年馬克思的“類”概念本身就構成了對費爾巴哈的“類”概念的批判。
⑤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第57頁。
⑥實際上,我們討論青年馬克思的“類”概念可以有多種切入角度,如類存在、類能力等。在這里,我們選取從類關系這一角度來展開對青年馬克思的“類”概念的研究,一方面是為了行文的方便,另一方面是因為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青年馬克思通過“類”概念所呈現的主要是一種類關系。
⑦按照通常的理解,后文談到的“社會”也是人的特質。但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人的類本質主要關涉的是人與自然對象之間的關系。在青年馬克思看來,人的類本質是在人與外部自然世界的互動中生成的?;诖?,我們將“類本質”和“社會”分開來進行討論。
⑧賀來:《馬克思哲學的“類”概念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哲學研究》2016年第8期。
⑨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第105頁。
⑩同上書,第10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