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宗華
(泉州市泉港區(qū)南埔中心小學,福建 泉州 362804)
語言是信息的載體,是教師與學生之間情感、知識溝通的橋梁。教師語言組織得恰當與否,關系到一節(jié)課的成功與失敗。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課堂教學藝術的核心之一,是教師的語言藝術。對于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語言,筆者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數(shù)學是一門規(guī)范的學科,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因此,數(shù)學語言一定要講究科學性。自相矛盾、錯漏頻出的數(shù)學語言,不但會給學生在知識的認知上造成模糊、疑問和誤解,甚至會讓學生失去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那么,怎樣才能讓數(shù)學語言準確規(guī)范,具有科學性?首先,教師對于概念、術語的內涵與外延必須要有透徹理解。比如,“數(shù)位”與“位數(shù)”“方程的解”與“解方程”“萬級的數(shù)位是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而不是萬、十萬、百萬、千萬”;又如,有的教師講“兩個量只要商一定(積一定),這兩個量就成正比例(反比例)關系”,忽視了“這兩個量還必須得是相關聯(lián)的量”;長方體里相對的面不是“面積相等”,更科學地應該說是“完全相同”,等等。其次,語言的敘述必須使用科學規(guī)范的術語,不能使用方言、土話等。比如,“偶數(shù)”不能說成是“雙數(shù)”,“最簡分數(shù)”不能說成是“最簡單的分數(shù)”,“垂線”不能說成是“直直向下的線”,等等。
數(shù)學不但是一門規(guī)范嚴謹?shù)膶W科,更是一門追求簡約的學科。因此,數(shù)學教學語言要干凈利索,重要內容抓住重點,簡潔概括,有的放矢,不能哆里哆嗦,冗長反復。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年齡特點,使用他們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話語;要準確無誤,不繞圈子,用最短的語句傳遞最大量的信息。比如,對于垂線的畫法,教師可以邊示范邊對畫法進行簡明扼要的概括:“一貼二移三畫”;對于角的度數(shù)的測量,也可以簡單地概括:“點對點,線對線,看角度”。即簡單明了,又通俗易懂。
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有些教師一到重要的地方,就會害怕學生聽不懂,而越害怕學生聽不懂,就會反反復復講得越細致入微,最后不但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反而讓學生覺得云里霧里,不知所云,甚至還會動搖信心:老師都要講得這么久,我能學會嗎?
另外,切忌“口頭禪”過多?!翱陬^禪”使語言重復,拖泥帶水,使學生不得不在頭腦中對教師的語言進行二次概括,這樣不但浪費了學生的精力,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破壞了教學語言的連貫性和流暢性,而且還浪費了課堂寶貴有限的時間,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直觀記憶與理解。
數(shù)學知識往往比較抽象,如何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使深奧的知識明朗化,讓學生聽得有滋有味,成了擺在每個教師面前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為了實現(xiàn)上述要求,筆者認為:
首先,要使用形象化的語言去解釋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比如,在講質數(shù)與合數(shù)的區(qū)別時,我們可以這樣說:“質數(shù)就像剛結婚的夫妻倆,只有兩個人,雖然甜蜜但卻不夠圓滿,因為還沒有孩子;而合數(shù)就像一個三口以上的家庭,和和美美合家歡樂?!边@樣就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不管到什么時候,學生永遠記得質數(shù)與合數(shù)之間的區(qū)別。
其次,要善于使用描述性的語言,讓學生耳目一新,進入美的境界。例如,在講到長方體的表面積公式時,學生對于公式老是記不清,于是教師給學生做了如下描述:(長×寬+長×高+寬×高)×2,這個公式就像兄弟姐妹之間在碰頭,我們可以簡單地概括為“三碰和乘2”,接著出示圖:
學生感到既形象又新鮮,一下子就把公式記住了,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公式錯誤。又如,在講到乘法分配律時,學生對于用字母表示a×c+b×c=(a+b)×c時老是記不住,這時教師引導學生:a看作爸爸,b看作媽媽,c看作你們自己(學生本人),乘號看作愛,所以字母式可以理解為爸爸愛我,媽媽愛我,等于爸爸媽媽都愛我。教師邊說邊結合字母式形象比劃,給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幽默是潤滑劑,它可以使沉悶的課堂煥發(fā)出無限的生機,它可以使停滯的思維重新迸出智慧的火花,它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會心的微笑,使學生獲得審美的享受。因此,在數(shù)學課堂上,我們應該抓住一切可以幽默的機會,激活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快樂地學習。例如,在講到倍數(shù)與因數(shù)時,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相對性”的理解比較困難,于是靈機一動,馬上向一個學生提問:“你爸爸叫什么?”學生懵了:這與學習內容無關嘛,老師這是干什么呢?但還是回答說:“我爸爸叫××?!蔽矣謫枺骸澳惆职置鎸δ銜r是你爸爸,可是當他面對我時,還能說是我的爸爸嗎?”同時筆者揮了一下拳頭。頓時,全班學生部露出了會心的微笑,無形之中理解了倍數(shù)與因數(shù)的“相對性”。
和藹可親的語言可以使學生如沐春風,重拾學習的信心和勇氣,同時也會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力。因此在課堂上,我們應該盡量使用親和性的語言,讓學生愉快、積極、主動地學習。例如,“你能幫老師找出條件和問題嗎?”“你能替老師回答這個問題嗎?”“你有勇氣獨立完成這道題嗎?”“你能勇敢地告訴大家對這道題的解法有什么不同意見嗎?”“今天你真棒!”“你今天表現(xiàn)得很不錯!”“你真是我們的小小數(shù)學家”“你是我們的數(shù)學小博士”等等。教師那平和中肯的語言,使學生感到教師是多么地真誠,簡直就是那疼他愛他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從而能愉快地學習,甚至對數(shù)學產(chǎn)生持久的興趣。
當然,教師的課堂語言藝術修養(yǎng)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非一朝一夕可成。需要我們下極大的功夫,付出極大的努力,并綜合多方面的文化修養(yǎng),才能日臻成熟。
參考文獻:
[1]劉英利.淺析小學數(shù)學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藝術[J].教育教學論壇,2014(7).
[2]胡淑華.提升語言藝術 提高課堂效果——論小學數(shù)學教師如何運用教學語言[J].成功(教育),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