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修亞
李育善的第三本散文集《驚蟄之后》不僅收錄了《新華文摘》上曾轉載的《鄉(xiāng)鎮(zhèn)干部》和《一個村子的選舉》,也收錄了他涉及扶貧攻堅一組散文,如《驚蟄之后》《擔保支書》《過了霜降》《在皂河村過重陽》等扶貧內(nèi)容的散文。這是他這本書中的一大亮點,其中的《擔保支書》曾原刊在《光明日報》上,被全國多家報刊轉載,《驚蟄之后》在《美文》雜志發(fā)表后被《散文選刊》選載,亦在讀者中引起關注。這本書取名《驚蟄之后》,其寓意“驚蟄之后,萬物復蘇,春暖花開”,預示著全國扶貧攻堅工作有“春意盎然生機勃勃”之勢。當然,這也是作家“站在陜南商洛山地的皂河村來看得并實踐中國式的扶貧攻堅”,這是具有著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和當代性的,更有著對于本來農(nóng)村生活的啟迪。
作為一名公務員,李育善的單位也和其它單位一樣,組織扶貧攻堅工作隊,背上被褥,帶上鍋碗瓢盆,駐村入戶,摸清底子,找準對策,要讓貧困戶早日脫貧。他們單位包扶的是秦嶺深處的柞水縣鳳凰鎮(zhèn)皂河村,這里位于鳳凰鎮(zhèn)的北部四十余里,山大溝深,氣候偏寒,交通不便,自然環(huán)境惡劣。皂河村地域較大,人口居住分散,重深度貧困戶較多,扶貧攻堅工作難度較大,但脫貧任務還需完成。作為作家的李育善在貫徹落實上級政策的同時,更要站在一定的思想認識高度,來理解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用實際行動來完成這項工作,竭盡全力做好這里的扶貧攻堅,要思索、探究、體察、理解這個村子扶貧攻堅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他要把這一過程用文字表現(xiàn)出來,體現(xiàn)這個時代的特點,他要為這一工程塑像,來實現(xiàn)一個關注民生、對百姓有悲憫情懷的扶貧作家的責任。
作為作家,李育善對扶貧工作一往情深,充滿激情。他是扶貧攻堅路上的歌者。在他包扶工作期間,發(fā)現(xiàn)每當貧困戶家有經(jīng)濟上的難處時,村支書鄭安魁總是出面擔保貸款。村人稱其“擔保支書”,鳳凰鎮(zhèn)上信合工作人員也這樣叫。于是,他經(jīng)過走訪,寫出了《擔保支書》這篇散文,發(fā)表于《光明日報》,產(chǎn)生了積極社會影響。使鄭安魁在商洛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是商洛扶貧攻堅戰(zhàn)線上一張亮麗的“名片”。之后,他的一組寫扶貧攻堅的文章《驚蟄之后》《過了霜降》《在皂河村過重陽》等相繼問世。因反映社會熱點,內(nèi)蘊豐厚。這些文章受到讀者關注。
其實,李育善很早就用散文頌揚扶貧攻堅。他的《李育善散文集》(陜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中,就有一組關注扶貧的文章,如《民事糾紛》《到扶貧點上去》《在農(nóng)村收稅的日子》等;他的第二本散文集《山里的事》(新華出版社,2011年),中也收有《冬日里去種地膜洋芋》《烈日下我和一群男女在修地》《那一夜,我和一群男女吃方便面》《副書記的高興》等多篇文章。這些反映扶貧工作的文章分別發(fā)表在了《人民日報》《文匯報》《散文》《北京文學》《作家》等報刊上。這些文章均來自基層工作的深切體驗,樸實無華情感真摯,在讀者中產(chǎn)生了良好的反響。
李育善不僅是扶貧攻堅戰(zhàn)線上的歌者,更是行者。2015年重陽節(jié),他和十幾位同事一塊帶上米、面、油、食品、被褥、棉衣慰問品,到包扶的皂河村去看望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并帶上慰問金,專門到九十歲以上的三位老人家里去看望,解決生活上的實際困難。他還和鎮(zhèn)上、村上干部一塊商量脫貧項目,捕捉信息,相互支持配合,做好扶貧攻堅的工作。他想方設法,籌措資金,為村上修建了便民大廳,解決了村上的辦公問題。他還積極爭取市上和縣里的資金,拓寬硬化了通村路,重修了村上的兩座危橋。
如今,他包扶的幾戶人家也都逐漸地脫了貧。衛(wèi)光榮家,丈夫猴年春節(jié)去世了,兒子在縣讀高中,她人不聰明;李局長又給她掏了1000元,讓她把春季的農(nóng)活安排好,可以多種點洋芋。收獲的時候,他領著單位的人來,一人買上三四百斤,也能買好幾萬斤。衛(wèi)光榮家就脫了貧。黃幫成在石場干活,一年能掙3萬元,又兼護林員,一年下來也拿好幾千元,他和母親也脫了貧。潘石印和兒子去河南了,二兒子從江蘇無錫電子廠打工剛回來,說去了半年,一月3000塊,也掙了18000元,給家里了5000元,說年前不去了,把家里收拾收拾,兒子的臉上都亮堂堂的。這家人也開始能脫貧了。
這就是一個作家、一個公務員以滿腔的濟世情懷,自覺的責任擔當,認真地踐行著脫貧攻堅的責任,化解著貧困的凍土,蘊育著溫暖的春天。驚蟄之后,到處是盛開的花兒,充滿了生機和希望。播種的希望!秋天來了,自然有沉甸甸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