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駐足與追憶
——李白在天地行旅中浮現(xiàn)的浙東詩景

2018-04-03 03:57:16廖美玉
關鍵詞:李白

廖美玉

(臺灣逢甲大學 中國文學系,臺灣 臺中40724)

一、前言

李白成長于蜀地,讀書匡山,25歲辭親遠游,足跡幾乎遍及天下。初入長安,賀知章(659—744)初見李白,呼為“謫仙人”[1]卷8,775。閱讀李白,天地一逆旅,風月長相知,有因李白一首詩而成為名勝、留名千古者,其中又以五入越中最具指標性,學者研究已多。查屏球《盛唐詩人江南游歷之風與李白獨特的地理記憶——李白〈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并序〉考論》即以李白此作乃“魏萬之游興激發(fā)了他的青春回憶,紀游既是對魏萬名士之風的稱賞,又是對自己多次浙東之游的回憶,體現(xiàn)了那個時代人關于江南的地理意識”[2],具指標性意義。滕春紅、龐飛《跟著李白游紹興》聚焦在李白的紹興之旅,“是山水自然之旅,人文風情之旅,六朝回響之旅,更是仙境朝圣之旅?!盵3]都可見李白筆下的越中,洋溢著豐美多元的自然勝景與人文風情。本文擬把李白的越中書寫擺放在他的天地行旅中,從駐足與記憶兩個視角切入,探討李白因浙東而生發(fā)的“詩景”,成為唐詩學上不可忽視的坐標。

二、駐足,浙東風景,一抹深情

在李白的天地行旅中,五入越中的時間并不長,卻是別饒意蘊。越中約為今浙東,系春秋吳越舊地,南朝宋泰始七年(471)始設越州,依劉昫《舊唐書·地理志》,唐初越州管越、臺、括、婺、泉、建六州,再調整為管杭、婺、衢、溫、處、臺等六州。高宗上元二年(675),析出括州的永嘉、安固二縣,別置溫州。武則天垂拱二年(686),析婺州的信安、龍丘二縣,置衢州。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從越州分置明州,至此越州凡管越、臺、括、婺、溫、衢、明、睦八州,天寶元年(742)改越州為會稽郡,肅宗乾元元年(758)設立鎮(zhèn)東軍節(jié)度使,大歷五年(770)改為浙東觀察使,治所在越州,轄越州會稽郡(今浙江紹興)、明州余姚郡(今浙江寧波)、臺州臨???今浙江臨海)、溫州永嘉郡(今浙江溫州)、處州縉云郡(今浙江麗水)、婺州東陽郡(今浙江金華)、衢州信安郡(今浙江衢州)、睦州新定郡(今浙江建德)八州[4]卷40,1589。 艾沖《論隋唐時期的越州都督府》指出:“南朝至隋唐時期,江南運河通達錢塘江左岸,而浙東運河則連接著錢塘江與明州(今寧波)海港,溝通著日本、朝鮮等海外諸地的交往?!盵5]越州轄地雖有變化,大抵為今浙江省境,水路交通便捷,兩條運河更可通達海港,具有與海外交通的優(yōu)勢。唐詩人所稱越中,即越州。李白五入越州,明確有作品者四次,依安旗等《李白全集編年箋注》,并參照各家說法,其時間與作品如下。

(一)開元十四年(726)

暮春至揚州,秋游越中,停留到晚秋。相較于五松山下荀媼的勞苦窮獨身影,“越女”已成吳越最鮮明的符碼,李白首入越中,所作詩即大幅聚焦在“越女”身上,有《越女詞》五首云:

長干吳兒女,眉目艷新月。屐上足如霜,不著鴉頭襪。

吳兒多白皙,好為蕩舟劇。賣眼擲春心,折花調行客。

耶溪采蓮女,見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來。

東陽素足女,會稽素舸郎。相看月未墮,白地斷肝腸。

鏡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新妝蕩新波,光景兩奇絕。[1]卷1,71-73

李白從成都乘舟順流而下,長江下游與吳越地方水系交織成的豐沛水資源,涵養(yǎng)得少年男女膚色白皙、眉目如畫,蕩舟與采蓮的水上活動,素足新妝,賣眼佯羞,棹歌含笑,豐富的肢體語言,一路行過若耶溪、東陽、會稽、鏡湖,放眼所見盡是如霜似雪的水漾越女,眉目如月,湖水如月,結語“光景兩奇絕”,是初游吳越的欣喜見聞。又有《浣紗石上女》的“玉面耶溪女”“兩足白如霜”[1]卷1,74,可見面白足露為越女的共同特色。嚴羽評《越女詞》特別指出:“存此品題,始知女兒露足之妙,何用行纏?”[6]卷24,3724女兒露足,還需擺在水鄉(xiāng)澤國的光景上,方見其妙。更大視野的風景,如《采蓮曲》云:

若耶溪邊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岸上誰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1]卷1,74-75

若耶溪之美,大片的水面荷花與岸邊垂楊,更引人注目的是成群的少年男女,新妝笑語,隨風飄過,有荷花的香,也有少女的香,綺而不艷,秀色天然。王夫之《唐詩評選》:“卸開一步,取情為景,詩文至此只存一片神光,更無形跡矣?!盵7]19-20游冶郎、采蓮女,青春男女,繁春盛景,取情為景,正可謂思無邪。至于《淥水曲》的“淥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蘋。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1]卷1,75-76,純乎良辰美景,耳目所見,亦自有無限風情。由此浮現(xiàn)的越女西施,更饒有深意,《西施》詩云:

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閑。皓齒信難開,沉吟碧云間。勾踐征絕艷,揚蛾入?yún)顷P。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1]卷1,76-77一位苧蘿山越溪女,終日與水為伍,過著與所有越女一般的浣紗、采蓮工作,難掩的今古絕艷,由越溪入?yún)菍m,成了一個翻轉吳越兩國的千秋興亡故事。這樣的身影,與眼前的新妝越女交互輝映,引導著李白對越中更多的追尋與思索。另一個引起李白關注的歷史人物是王羲之,有《王右軍》詩云:

右軍本清真,瀟灑出風塵。山陰過羽客,愛此好鵝賓。掃素寫道經,筆精妙入神。書罷籠鵝去,何曾別主人。[1]卷1,77-78

本性清真瀟灑的王羲之,選擇會稽山陰作為居所,性愛水禽的鵝,臨池寫經換鵝去,一段風流佳話,映現(xiàn)一位“筆精妙入神”的書法名家[8]卷80,2100。李白此行,記憶的越中代表人物西施與王羲之,都有秀色天然、清真出塵的特質,可與越中山水同其不朽。又有《見京兆韋參軍量移東陽二首》,第一首寫京官由日南(今越南南部)入?yún)?,以“潮水還歸海,流人卻到吳”明其不得返京的愁苦,第二首乃為之開解,云:

聞說金華渡,東連五百灘。全勝若耶好,莫道此行難。猿嘯千溪合,松風五月寒。 他年一攜手,搖艇入新安。[1]卷4,319-320

李白此次越中行已走過會稽、若耶溪、東陽一帶,故以“聞說”帶出更多勝景,有金華雙溪的五百灘,往上游延伸出千溪松風,五月不熱疑清秋,景象自與若耶異,舟行更可上溯到新安江。新安江自歙州黟縣(今安徽黃山)東流入浙,是錢塘江的上游,既以寬慰友人,也是李白為自己規(guī)劃的壯游浙東藍圖。

(二)開元二十七年(739)

由楚州、揚州至杭州等地,旋溯江至荊州。此行記憶的是更古老的春秋吳公子季札,有《送鞠十少府》詩云:

試發(fā)清秋興,因為吳會吟。碧云斂海色,流水折江心。我有延陵劍,君無陸賈金。 艱難此為別,惆悵一何深。[1]卷4,323

一樣的海色江心,因離別而有不同的心思,以延陵季子掛劍自許,以漢初使南越獲趙佗賜金的陸賈為對照,一在越北,一在越南,而以“吳會吟”綰結,吳會乃吳郡、會稽合稱,吳會吟指吳越吟詩的聲調。此行應與從侄李良有關,其《與從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云:

掛席凌蓬丘,觀濤憩樟樓。三山動逸興,五馬同遨游。天竺森在眼,松風颯驚秋。覽云測變化,弄水窮清幽。疊嶂隔遙海,當軒寫歸流。詩成傲云月,佳趣滿吳洲。[1]卷4,324-325杭州近海,有掛席、觀濤、覽云的海天遼闊景象,有天竺寺古松夾道的松風,疊障阻絕海的壯闊,別有歸流弄水的清幽,共同形構出吳洲的佳趣。又有《送侄良攜二妓赴會稽戲有此贈》,以謝安在會稽的攜妓風流,想象李良“雙入鏡中開”的鏡湖游蹤[1]卷4,326。李白此行,止于杭州,海景古寺之外,于吳會吟別有會心。

(三)天寶元年(742)?

有李白與吳筠共游剡中之說。依劉昫《舊唐書·隱逸傳·吳筠》,以吳筠魯人,嘗于開元中游天臺:“筠尤善著述,在剡與越中文士為詩酒之會,所著歌篇,傳于京師。玄宗聞其名,遣使征之?!卑彩穪y起,“乃東游會稽。嘗于天臺剡中往來,與詩人李白、孔巢父詩篇酬和,逍遙泉石,人多從之。 竟終于越中。”[4]卷192,5129惟《文苑傳·李白》又作:“天寶初,客游會稽,與道士吳筠隱于剡中。既而玄宗詔筠赴京師,筠薦之于朝,遣使召之,與筠俱待詔翰林?!盵4]卷190,5053兩者不一。宋祁《新唐書·文藝傳·李白》亦作:“天寶初,南入會稽,與吳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長安。”[9]卷202,5762新舊《唐書》李白傳都以天寶初有越中之行。王琦《李太白年譜》以“時太白游會稽,與道士吳筠共居剡中”[10]卷35,820。 安旗則一再指出“天寶元年李白與吳筠同游越中一事,不可信”[1]卷1,70-71;卷4,325。 施逢雨《李白生平新探》乃認為李白“在開元二十九年秋天前往杭州一帶游歷,直待到天寶元年春”,春夏間曾短暫返東魯后再度南下,而于是年秋赴長安,但他也說“這樣的行蹤似乎有些令人困惑”[11]99-103,各家系詩的論證差異頗大,疑則闕疑,故存不論。

(四)天寶六年(747)

春在揚州、金陵,夏至越中,登天臺山,歲暮至金陵。此行與賀知章有關,感慨亦深。天寶元年李白入京,得遇賀知章,相知相惜。天寶三年(744)賀知章還鄉(xiāng),李白有《送賀賓客歸越》詩云:“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1]卷6,573以鏡湖、養(yǎng)鵝的山陰道士與王羲之等越中勝景與故事[12]卷8,188,點染賀知章歸越的愜意。惜賀知章歸鄉(xiāng)未幾即卒,故李白作《重憶一首》詩云:“欲向江東去,定將誰舉杯?;綗o賀老,卻棹酒船回?!盵1]卷8,777-778對此行少了知己酒伴,不免索然。是以《〈對酒憶賀監(jiān)二首〉有序》追憶兩人相逢:“太子賓客賀公,于長安紫極宮一見余,呼余為謫仙人,因解金龜換酒為樂,歿后對酒,悵然有懷,而作是詩?!眱扇硕己玫兰婧镁疲跻娒婢土粝隆爸喯扇恕迸c“金龜換酒”的佳話,詩有吊唁之意,云:

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昔好杯中物,今為松下塵。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狂客歸四明,山陰道士迎。敕賜鏡湖水,為君臺沼榮。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 念此杳如夢,凄然傷我情。[1]卷8,775-776

二詩開頭“四明有狂客”“狂客歸四明”,人與地雙拈,地有四明山、鏡湖與松、荷,人乃風流曠達、好杯中物、善草隸書,相得益彰,也都是李白心所好尚者。又有《越中覽古》詩云:“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盵1]卷8,773把時間拉向遠古,亟寫越王君臣衣錦還家的盛況,而以一句“只今惟有鷓鴣飛”寄寓傷逝之情,系在此時,含蘊自深。又有《同友人舟行》,仍多懷古之情,云:

楚臣傷江楓,謝客拾海月。懷沙去瀟湘,掛席泛溟渤。蹇予訪前跡,獨往造窮發(fā)。古人不可攀,去若浮云沒。愿言弄倒景,從此煉真骨。華頂窺絕溟,蓬壺望超忽。不知青春度,但怪綠芳歇??粘轴烐椥模瑥拇酥x魏闕。[1]卷8,778

以屈原與謝靈運并舉,古人不可攀,有江楓、瀟湘、海月、溟渤等勝跡可供參訪,是人與地分,而有出世之想,以登天臺華頂峰望滄海蓬壺,與煉真骨而歷倒景相比擬,超越時間之流而不再有傷春嘆逝之苦。凡此都可視為吊憶賀知章的系列作品,亦可見兩人相得之深。由人及地,有《天臺曉望》詩云:

天臺鄰四明,華頂高百越。門標赤城霞,樓棲滄島月。憑高登遠覽,直下見溟渤。云垂大鵬翻,波動巨鰲沒。風潮爭洶涌,神怪何翕忽。觀奇跡無倪,好道心不歇。攀條摘朱實,服藥煉金骨。安得生羽毛,千春臥蓬闕。[1]卷8,781

天臺與四明,雖不言賀知章,實有賀知章在。百越最高峰天臺山,超然秀出,山有八重,安旗注引《方輿勝覽》,華頂峰為天臺第八重最高處,高一萬丈,絕頂俗名望海尖,草木熏郁[1]779。又引《寧波府志》,由天臺山發(fā)脈向東涌為二百八十峰,方八百余里,峰上有四穴,可通日月星辰之光[1]782。又有赤城山如門樓,孫綽《游天臺山賦》即以“赤城霞起而建標”[13]208,成為入天臺山的標識,海月由此升起。登高遠望,只見浩瀚無垠的大海,人跡罕至,大鵬與巨鰲的傳說,與眼前的云涌波動幻化成大千世界,想落天外,迥異于初入越中所見的吳兒越女與蕩舟、浣紗、采蓮等日常細故。由此而生發(fā)的神仙之想,仿佛回應著賀知章“謫仙人”的呼喚。至于《早望海霞邊》之“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日出紅光散,分輝照雪崖”四句,寫朝景,仍是四明山水交錯的壯闊景象,由此而有后四句的餐霞慕仙之情[1]卷8,782。 又有《越中秋懷》云:

越水繞碧山,周回數(shù)千里。乃是天鏡中,分明畫相似。愛此從冥搜,永懷臨湍游。一為滄波客,十見紅蕖秋。觀濤壯天險,望海令人愁。路遐迫西照,歲晚悲東流。何必探禹穴,逝將歸蓬丘。不然五湖上,亦可乘扁舟。[1]卷8,780

越中山水,古來稱勝,安旗注兩引《水經注·漸江水》,一是治水的大禹“東巡狩,崩于會稽”,一是江川水流于兩山之間,急浚兼濤,常以月晦及望尤大,至二月八日更是“峨峨二丈有余”。遠古事跡與眼前壯觀,交織成李白的詩興情懷,以“天鏡”涵攝周圍數(shù)千里的奇山勝水,更以“畫相似”形容處處臻到的美景。由此展開的“湍游”與“冥搜”,成了一種耽溺,更以滄波、紅蕖、觀濤、望海的越中記憶作為生命符碼,以五湖、扁舟作為對治生命流逝、神仙難求并得以超越政治拘限的歸宿,可視為越中情懷的總結。

(五)至德元年(756)

李白最后一次越中行,因安史之亂擬往剡中避難,有《經亂離后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面對“中原走豺虎”“連兵似雪山”,乃“忽思剡溪去,水石遠清妙。雪晝天地明,風開湖山貌。悶為洛生詠,醉發(fā)吳越調。赤霞動金光,日足森海嶠。獨散萬古意,閑垂一溪釣。猿近天上啼,人移月邊棹”[1]卷12,1211-1212。 越州剡溪,為曹娥江上游,即王子猷雪夜訪戴逵處,故有四望皎然的雪天景象,更有風開水石清妙的湖山景象;再以洛下書生詠音重濁如老婢聲的典故[14]408;452,再度表達對吳會吟的好尚。記憶中的曉望赤霞與海嶠,處處山水勝境,置身其中,足可形神俱化,成為亂世全身的最佳選項。暮春自宣城往越中,夏至初秋在杭州。此行多為人情酬贈之作,如《杭州送裴大澤時赴廬州長史》《贈常侍御》《贈友人三首》,此行入越有杜甫《客夜》之“途窮仗友生”意[15]卷227,2459。乃至《感時留別從兄徐王延年從弟延陵》寫從兄弟為李唐王孫,坐貶永嘉、余杭,追敘“七葉運皇化”“諸王若鸞虬”“伊昔全盛日”以至“謫竄天南垂”“佐郡浙江西”,敘事詳贍,情辭纏綿,歸于自述“驕陽何火赫,海水爍龍龜。百川盡凋枯,舟楫閣中逵”,蓋有依人意,以兄偃息,弟好道,臨別期以“愿言保明德,王室佇清夷”,安旗以為“意內言外,頗有隱情”,云:通觀李集,凡游剡中之詩皆作于早年及中年,安史亂起后絕無剡中之作。故知《留贈崔宣城》題中所謂“避地剡中”乃托辭耳,此行實則專為謁見徐王延年而來?!瓌t李白之來杭,如非游說徐王延年起兵勤王,別無可解[1]卷12,1235-1245。

安旗等著力闡揚李白報國之志,并指“李白此次赴越,僅至杭州而止,并未繼續(xù)前往剡中,離杭后即自越返吳”。李白的越中行,就止于此。后因永王璘事件陷潯陽獄,判流夜郎,中途放還,晚年留連江南,來往于金陵、宣城、歷陽、當涂數(shù)地,終未再入越。傳有《瓊臺》詩云:“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臺去。碧玉連環(huán)八面山,山中亦有行人路。青衣約我游瓊臺,琪木花芳九葉開。天風飄香不點地,千片萬片絕塵埃。我來正當重九后,笑把煙霞俱抖擻。明朝拂袖出紫微,壁上龍蛇空自在?!盵16]140-141流傳雖廣,除《李太白集》錄入,其他各家詩集不收,故存疑。

三、在夢想與記憶中浮現(xiàn)的浙東勝景

李白于開元十三年(725)出峽至江陵再抵金陵,次年春赴揚州,開啟了留連不已的江南行旅。依魏征《隋書·地理志》記載,揚州于禹貢為淮海之地,與宣城、毗陵、吳郡、會稽、余杭、東陽數(shù)郡乃“川澤沃衍,有海陸之饒,珍異所聚,故商賈并湊”[17]卷30,887。 江南天然資源豐富,是一個消費型地區(qū)[4]卷88,2867,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有云:“曩昔東游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萬。”[1]卷17,1763李白的幾度越州行,主要即是由揚入越,體驗不同的風物與人情。

總計李白實際留在越中的時間雖不長,卻有更多作品浮現(xiàn)浙東的人文與勝景。特別是入越中前必先有詩,依安旗編年,最早有關越中的詩作,當是出峽抵荊州,有《秋下荊門》的“此行不為鱸魚鲙,自愛名山入剡中”[1]卷1,41,李白對江東的了解,是吳中的鱸魚膾,而更具吸引力的是多名山的剡中(今浙江嵊州市與新昌縣)。又于《送崔十二游天竺》詩云:“還聞天竺寺,夢想懷東越”,天竺寺在余杭(今杭州),晉時梵僧慧理至此掛錫,李白由夢想而有“待我來歲行,相隨浮溟渤”[1]卷1,50-51,勝剎與溟渤是李白對越中的更多了解。故其《別儲邕之剡中》云:

借問剡中道,東南指越鄉(xiāng)。舟從廣陵去,水入會稽長。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 辭君向天姥,拂石臥秋霜。[1]卷1,69-71

李白離家出峽一路指向越中,主要依賴水路交通的便捷,由此想象水鄉(xiāng)涵養(yǎng)的美景,有需水性強的岸邊綠竹與水生植物荷花,即使秋到江南,滿山秋色把越中渲染得詩意盎然。江南的水鄉(xiāng)澤國,水流縱橫密布,以徽州歙縣的新安江為上游,至浙西富陽的富春江為中游,至浙東余杭的錢塘江為下游,沿流匯集衢江、曹娥江等支流山溪,更多的河湖渠道,把吳越連成一氣,“水入會稽長”提供李白后續(xù)的浙東行。

李白初游越中后,開元十六年有詩《贈僧行融》云“待我適東越,相攜上白樓”[1]卷1,91-93,有文《早春于江夏送蔡十還家云夢序》稱蔡十“周流宇宙太多”,自許“遐窮冥搜”,兩人“朗笑明月,時眠落花”,結以“秋七月,結游鏡湖,無愆我期。先子而往……無使耶川白云不得復弄爾”[1]卷17,1750-1751,相期徜徉會稽鏡湖與若耶溪的秋天美景,可惜未能成行。歷經多年的求仕、成家、入京、游梁宋、居魯,對浙東的心期,可以天寶五載(746)在魯作《夢游天姥吟留別》[18]為代表。

天姥山在越州剡縣,與天臺相對,主峰孤峭,仰望如在天表,謝靈運《登臨海嶠初發(fā)彊中作與從弟惠連見羊何古和之》詩預計前程有“暝投剡山宿,明登天姥岑。高高入云霓,還期那可尋”[19]卷3,140-144,以天姥如仙境,一入無還期。 李白則以海上仙山難求,天姥雖高絕,仍有一窺究竟的機緣。詩從地理認知談起,傳說浩瀚大海有瀛洲三仙山,臨海越州有連綿不絕的闊大峰巒,天姥山更是巍然峻拔于東南,高出赤城山、天臺山而聳入云霄。李白以夢展開的天姥之游,從“云霓明滅”想象或顯或晦的可睹情狀,極見波瀾。從會稽鏡湖到上虞剡溪,追尋當年謝靈運夜宿剡山的蹤跡,更進一步完成謝靈運未竟的青云梯,想象“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繼續(xù)往上攀登,則已超出人所能想象,山路縈回多歧,云霧掩蔽,深林幽暗,猛獸咆哮,巖壑瀑流,仿佛閃電雷擊,巨響與暗黑帶來“丘巒崩摧”的驚怖感。緊接著石門洞開,又是一番光景,青天濛鴻無邊無際,日月照耀下,群仙會聚,與霓、風、虎、鸞共同形構的仙境,恣肆幻化,莫可名狀,引發(fā)李白的驚悸嗟嘆。入夢出幻,夢時逼真,覺時悟人生如夢,不以功名富貴累心,再度興起騎白鹿訪名山之行。可見李白心目中的越中名山,恰與胸次煙霞云石相呼應,足可與功名富貴相抗衡;而筆力驅駕,夭矯靈妙,又足與剡中名山共千秋。天寶六載(747)有《魯郡堯祠送竇明府薄華還西京》云:“竹林七子去道賒,蘭亭雄筆安足夸。堯祠笑殺五湖水,至今憔悴空荷花。爾向西秦我東越,暫向瀛洲訪金闕。藍田太白若可期,為余掃灑石上月?!盵1]卷7,705-710摻雜舉出東越的蘭亭、五湖、荷花、瀛洲、金闕,西秦的藍田、太白,固是送別,已預告將有越中之游。赴越途中作《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圖》云:

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開。龍?zhí)吨袊娚?,晝夜生風雷。但見瀑泉落,如云漢來。聞君寫真圖,島嶼備縈回。石黛刷幽草,曾青澤古苔。幽緘儻相傳,何必向天臺。[1]卷8,772-773

王琦注引《天臺山志》,指天臺縣西北有百丈巖,“峭巖束隘,四山墻立,下為龍湫,翠蔓蒙絡,水流聲然,盤澗繞麓,入為靈溪。由高視下,凄神寒骨?!盵10]卷24,552李白所見崔山人繪百丈崖瀑布圖,即是如此景象,素崖丹壁,瀑泉噴射,風雷云,島嶼縈回,古苔幽草,寫真如真,極見丹青之妙。一夢一圖,前后呼應。同年入越乃有《天臺曉望》等詩,聞名、夢想、圖畫與親臨,恰可相互映現(xiàn),饒富興味。

李白想象越中山水的另一名篇是《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天寶十二年(753)魏萬作《金陵酬翰林謫仙子》,寫慕李白而“命駕來東土”,追尋李白的足跡,“二處不一見,拂衣向江東。五兩掛海月,扁舟隨長風。南游吳越遍,高揖二千石。 雪上天臺山,春逢翰林伯?!盵15]卷261,2905輾轉吳越,經永嘉,游天臺,于翌年春天與李白相遇于廣陵(今揚州)。魏萬為李白作《李翰林集序》追憶當時事云:“顥始名萬,次名炎,萬之日不遠命駕江東訪白,游天臺,還廣陵見之?!盵1]附錄,1950-1952兩人相見泯合。 李白《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有《序》記魏萬“自嵩、宋沿吳相訪,乘興游臺、越,經永嘉,觀謝公石門,后于廣陵相見”,詩中特別藉魏萬游蹤召喚自己幾度游越的記憶,全詩600字,摹寫越中山水者超過一半,云:

東浮汴河水,訪我三千里。逸興滿吳云,飄飖浙江汜。揮手杭越間,樟亭望潮還。濤卷海門石,云橫天際山。白馬走素車,雷奔駭心顏。遙聞會稽美,一弄耶溪水。萬壑與千巖,崢嶸鏡湖里。秀色不可名,清輝滿江城。人游月邊去,舟在空中行。此中久延佇,入剡尋王許。笑讀曹娥碑,沈吟黃絹語。天臺連四明,日入向國清。五峰轉月色,百里行松聲。靈溪恣沿越,華頂殊超忽。石梁橫青天,側足履半月。眷然思永嘉,不憚海路賒。掛席歷海嶠,回瞻赤城霞。赤城漸微沒,孤嶼前峣兀。水續(xù)萬古流,亭空千霜月??N云川谷難,石門最可觀。瀑布掛北斗,莫窮此水端。噴壁灑素雪,空蒙生晝寒。卻思惡溪去,寧懼惡溪惡?咆哮七十灘,水石相噴薄。路創(chuàng)李北海,巖開謝康樂。松風和猿聲,搜索連洞壑。徑出梅花橋,雙溪納歸潮。落帆金華岸,赤松若可招。沈約八詠樓,城西孤岧峣。岧峣四荒外,曠望群川會。云卷天地開,波連浙西大。亂流新安口,北指嚴光瀨。釣臺碧云中,邈與蒼嶺對。[1]卷11,1089-1098

魏萬先從山東西游河南,再從汴水一路東行入浙江。浙江即錢塘江,江北為杭州余杭,江南為越州會稽,便捷的水路交通,指揮之間就已串聯(lián)成“逸興滿吳云”,李白細數(shù)難忘的記憶:其一是樟亭錢塘觀潮,涌入海門的浪濤,有如白馬素車,奔騰沖擊,雪橫雷奔,駭人心目。其二是會稽的若耶與鏡湖,除了南朝顧長康所稱“千巖況秀,萬壑爭流”的山川之美[14]卷上,81,李白更欣賞水色月光所映現(xiàn)的“人游月邊去,舟在空中行”,是另一種空靈之美。其三是值得“久延佇”的人物風流,有王羲之與許邁的遍游東中諸郡,采藥石兼盡山川之美;有上虞孝女曹娥碑,留下蔡邕題八字碑,曹操、楊修讀碑爭勝的佳話。其四是天臺山與四明山,除了是宗教圣地,五峰月色、百里松聲的清景,可沿著靈溪恣意賞玩;再辛苦攀登天臺最高處的華頂,眺望天臺北峰石梁,如橫天半月,異常險阻,是另一種風景。其五是濱海的溫州永嘉,王羲之、謝靈運都曾在此駐足,近海揚帆,回眺天臺的赤城山已隱沒,浮現(xiàn)的是謝詩中的“掛席拾海月”“孤嶼媚中川”[19]卷2,88;92,水月與亭共同形構出永恒的詩景。其六是處州的縉云山、石門山與惡溪,相傳縉云為黃帝煉丹處,孤石干云;石門山為謝靈運所發(fā)掘,傳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三十,兩山都有瀑布,風吹如素雪,一片清涼意;惡溪源出大壅山,兩岸連云,高巖壁立,水石險怪,湍流處處,號稱七十灘,至括州城下,李邕任括州刺史時開創(chuàng)有陸路嶺行,成為探險搜奇的路線。其七為婺州金華,諸水匯流,直通錢塘潮,有赤松子得道的金華山,有岑立城西的沈約八詠樓,可以曠望群川,在云卷波連的遼闊天地間,辨識新安江匯入錢塘江處,孤峰聳立的嚴子陵釣臺,乃至遙相對峙的臺州蒼嶺,幾乎含括了越中各州,可謂處處是名山勝景。隨后的蘇州姑蘇與五湖,則不免有“目極心更遠,悲歌但長吁”之感慨,廣陵一見,方覺“相逢樂無限,水石日在眼”,并以“黃河若不斷,白首長相思”作結。全篇以水貫串,嚴評本載明人批有云:“此篇滔滔如長江(大)河,極浩瀚之觀,盡縈回之致”,尤以“逸興滿吳云”以下“是全浙山水志并路程本”[6]卷14,2282,可見越中山水在李白行旅中的意義與地位。

在李白的天地行旅中,自多送別憶舊之作,王子猷雪夜乘興從山陰到剡溪訪戴安道故事,自然成為李白想念朋友的符碼。有《秋山寄衛(wèi)尉張卿及王征君》詩,見“月華若夜雪”,即生“雖然剡溪興,不異山陰時”之感[1]卷2,128;在揚州遇雪,作《淮海對雪贈傅靄》有云“興從剡溪起”[1]卷7,736;在江州尋陽(今江西九江)有《尋陽送弟昌峒鄱陽司馬作》,以“尋陽非剡水,忽見子猷船。飄然欲相近,來遲杳若仙”[1]卷9,877-878,寫相思難相見之情。更多的越中記憶,不斷浮現(xiàn)在李白與友人的對話中,如《送楊山人歸天臺》云:

客有思天臺,東行路超忽。濤落浙江秋,沙明浦陽月。今游方厭楚,昨夢先歸越?!d引登山屐,情催泛海船。石橋如可度,攜手弄云煙。[1]卷4,333

對于友人返鄉(xiāng),李白熱情指點錢塘江、婺州浦陽江,甚至有厭楚歸越的情緒語言,特別是謝安泛海與謝靈運登山的躋險覽勝,留下的文士風流故事,激起李白想要再游越中,與楊山人共同挑戰(zhàn)天臺石橋的壯舉。未編年詩有《送友人尋越中山水》云:

聞道稽山去,偏宜謝客才。千巖泉灑落,萬壑樹縈回。東海橫秦望,西陵繞越臺。湖清霜鏡曉,濤白雪山來。八月枚乘筆,三吳張翰杯。此中多逸興,早晚向天臺。[1]卷16,1604-1605

羅列的越中名人,除了前已論及的謝靈運與顧長康外,還有登越州秦望山以望南海的秦始皇,在浙江濱筑西陵城的范蠡,登越王城眺望的勾踐,寫下吳客觀濤曲江的枚乘,寧取即時一杯酒的張翰,仿如游越行前功課,使詩人的“逸興”與天臺的奇景,成為越中深度旅游的指標。又有《送紀秀才游越》云:“海水不滿眼,觀濤難稱心。即知蓬萊石,卻是巨鰲簪。送爾游華頂,令余發(fā)舄吟。仙人居射的,道士住山陰。禹穴尋溪入,云門隔嶺深。綠蘿秋月夜,相憶在鳴琴。”[1]卷16,1605-1607相對于海上仙山的邈不可尋,李白細數(shù)舊游之地,有天臺華頂峰、會稽射的山仙人、山陰道士、會稽禹穴、云門寺,無一不是心之所憶。至其《敘舊贈江陽宰陸調》,合吳越而言,由揚州、金陵而引出“掛席拾海月,乘風下長川。多沽新豐醁,滿載剡溪船”[1]卷8,821,把不同的行旅記憶收納在一起。至德元年避難吳越,轉趨廬山,有《贈王判官時余歸隱居廬山屏風迭》,其中“何處我思君?天臺綠蘿月。會稽風月好,卻繞剡溪回。云山海上出,人物鏡中來”[1]卷12,1251-1253,仍是記憶越中的天臺、會稽、剡溪、海上與鏡湖,成為李白形塑自我生命的重要載體。乃至《秋浦歌十七首》之六的“山川如剡縣”[1]卷11,1116,《東魯門泛舟二首》的“輕舟泛月尋溪轉,疑是山陰雪后來”“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風流到剡溪”[1]卷7,670-671,無論在宣州或兗州,都有身在越中的錯覺。至于《與謝良輔游涇川陵巖寺》所云:“乘君素舸泛涇西,宛似云門對若溪。且從康樂尋山水,何必東游入會稽”[1]卷12,1157,陵巖寺在宣州涇縣西的水西山上,涇川流經其下,李白以越州若耶溪、云門寺作比擬,以謝良輔比謝靈運,雖言“何必東游入會稽”,實則句句可見會稽勝境。

李白對越中的另一個記憶是越女西施。有樂府詩《烏棲曲》,寫吳王西施故事,歷來多指有借古諷今意。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并序》記天寶元年在長安時,賀知章吟李白《烏棲曲》,直指“此詩可以哭鬼神矣”[1]附錄,1955,可見嘆賞。詩為七言三韻七句,云:

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里醉西施。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東方漸高奈樂何。[1]卷6,613-615

越女西施入?yún)牵瑓峭鯙橹锰K臺,吳歌楚舞,為盡日歡,日西斜,烏欲棲,歡未畢,繼之以夜,而銀箭傳更,月又將墜,日漸東升,一輪日月,無限沉醉。不言西施之美,其美自見。此詩易使人誤解,李白《贈薛校書》有“我有吳越曲,無人知此音。姑蘇成蔓草,麋鹿空悲吟”之嘆,安旗以為似謂《烏棲曲》[1]卷6,615,可見李白自有深意。 王夫之《姜齋詩話》有云:“艷詩有述歡好者,有述怨情者,《三百篇》亦所不廢?!寥缣住稙鯒分T篇,則又寓意高遠,尤為雅奏?!盵20]卷下,21又于《唐詩評選》云:“總此數(shù)語,由人卜度,正使后人誤解,方見圈繢之大?!盵7]卷1,18圈繢,原指圈套、窠臼、框架、一定格式,禪林語指師家以言語、動作來試練、接引學人。此詩全述歡好,無一譏刺辭,但見西施絕世之美。又有樂府詩《子夜吳歌四首》其三云:“鏡湖三百里,菡萏發(fā)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邪。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21]直接以鏡湖、荷花、越王、西施及觀看的人群作為五月的指標,仍是亟寫西施之美。至其《口號吳王美人半醉》所云:“風動荷花水殿香,姑蘇臺上宴吳王。西施醉舞嬌無力,笑倚東窗白玉床?!盵1]卷8,827寫眼前酒宴,吳王李祗實有其人,全詩仿如吳王夫差與越女西施行樂故事,絲毫不見逸樂亡國的政治指涉。又有《送祝八之江東賦得浣紗石》云:

西施越溪女,明艷光云海。未入?yún)峭鯇m殿時,浣紗古石今猶在。桃李新開映古查,菖蒲猶短出平沙。昔時紅粉照流水,今日青苔覆落花。君去西秦適東越,碧山清江幾超忽。若到天涯思故人,浣紗石上窺明月。[1]卷5,471-472

經過漫長時間的淘洗,吳越之爭的興亡已成歷史陳跡,詩人記憶的是越溪女西施,浣紗于諸暨苧蘿山下的浣江,野岸平沙,絲毫不掩其艷若桃李的容顏,以“光云海”“照流水”寫其明艷。菖蒲猶短,青苔覆落花,亙古如斯的季節(jié)交換,成了古往今來;人也在西秦東越的往來中,不斷面臨離合存亡的生命情境,最后以浣紗石上的明月,作為相思纏綿的見證。全詩命意深細處,在于使西施單純只是一位絕世佳人。

四、結語:駐足與記憶交織而成的浙東詩景

李白性樂山水,行跡所至,每多佳篇,以詩所繪制的天下圖景,結合李白的豪放不拘與肆行來去,顯得特別海天遼闊、無有邊際。本文聚焦在幾度的越中行,時間雖不長,大抵可見李白的越中記憶,處處山水勝境,千古風流人物,秀色天然,清真出塵,可謂同其不朽。耐人尋味者,李白離開越中后,在不同的時間與地點,與不同人物晤對,藉由想象與追憶,不斷浮現(xiàn)的越中圖景,顯然比在越詩作更為豐富而細致。概括而言,詩中涉及的越中,有吳越舊事、西施、謝安、謝靈運、王羲之、王子猷、戴安道等人物風流,有會稽山、天姥山、赤城山、東山、錢塘潮、剡溪、鏡湖、若耶溪、越王臺、曹娥碑、山陰蘭亭等名勝,乃至華頂日出、石梁飛瀑、赤城棲霞、雙澗回瀾等奇觀,以及采蓮曲、吳會吟等樂調,都成為李白天地行旅中不斷浮現(xiàn)的標識,透過駐足與記憶,持續(xù)以詩幫助記憶、張揚自身形象,更與浙東人文風景聯(lián)結成一種標記,讓人識別并成為熟悉景象。查屏球即從越中仙山與“《文選》化”地理意識闡明盛唐士人游越之風[2]45-47,尤賴有如李白等詩人的追蹤、駐足與記憶,方能踵事增華,益見深蘊。

李白幾度越中行,縱心調暢,深切體會到山川人物之美,足以使人心情開滌,覺日月清朗,更進而促成了“詩景”一詞的出現(xiàn)。同屬江南詩人的張籍(和州人,約767—約830)與朱慶余(越州人,名可久,?—?),有一段科舉佳話。朱慶余先有《近試上張水部》的“畫眉深淺入時無”[15]卷515,5892,張籍《酬朱慶余》乃云:“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15]卷386,4362以新妝越女的一曲菱歌,說明人巧與天工的完美結合,可視為越中印象?!霸娋啊币辉~,最早即由張籍所提出,其《送從弟戴玄往蘇州》云:

楊柳閶門路,悠悠水岸斜。乘舟向山寺,著屐到漁家。夜月紅柑樹,秋風白藕花。江天詩景好,回日莫令賒。[15]卷384,4313-4314

張籍原籍蘇州,吳王夫差都于此,后歸越所有,唐屬江南東道,改隸浙西道。詩寫水岸楊柳,舟行來往,夜月秋風,紅柑樹、白藕花,放眼盡是江天好景,絲毫不見蕭條秋意,順手拈出“詩景”一詞,語出天然,非關人力。朱慶余更直接用“詩景”一詞形容越中風景,其《杭州盧錄事山亭》詩云:

山色滿公署,到來詩景饒。解衣臨曲榭,隔竹見紅蕉。清漏焚香夕,輕嵐視事朝。靜中看鎖印,高處見迎潮。曳履庭蕪近,當身樹葉飄。傍城余菊在,步入一仙瓢。[15]卷514,5872

越中秋景,王獻之已有“山川自相映發(fā),使人應接不暇。若秋冬之際,尤難為懷”[14]卷上,82的嘆賞。即使是公署,滿山秋色的大景,更有曲榭、翠竹、紅蕉掩映成趣,朝視事、夕焚香,余暇登高觀潮,閑步所見,除了季節(jié)性的草蕪葉落,自有杭菊處處綻放,形構出秋到江南的豐美景象,唯有“詩景饒”足以形容。又有《送唐中丞開淘西湖夏日游泛因書示郡人》詩云:

萍岸新淘見碧霄,中流相去忽成遙??沼喙聨Z來詩景,無復橫槎礙柳條。紅旆路幽山翠濕,錦帆風起浪花飄。共知浸潤同雷澤,何慮川源有旱苗。[15]卷514,5875

夏日泛舟杭州西湖,因官方主導的開浚、淘萍等芟除作業(yè),顯得水天異常遼闊,一片孤嶼點綴湖心,成了最富詩意的景象。岸邊的紅旆,湖上的錦帆,充沛的水資源,良好的行政策施,共同促成了人天共好的永續(xù)生存環(huán)境。張籍與朱慶余共同演繹的“詩景”,跳脫秋氣肅殺與夏日苦旱的悲情,細意摹寫秋到江南的豐美情景,與官民共享同樂的親和景象,使“詩景”成為源自越中的特有語匯,在悲秋的抒情傳統(tǒng)之外,另有使人應接不暇而尤難為懷的詩情,影響到中晚唐以下的山水美感與詩情畫意,有待進一步關注。

猜你喜歡
李白
李白擱筆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1:12
熟讀李白三首詩,看透人生三件事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1:10
李白:在兼濟天下與獨善其身之間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1:08
紙上的李白(三)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 02:54:38
紙上的李白(二)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4
紙上的李白(一)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44
詩仙李白的歸宿
李白,二十歲那年
中國三峽(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1
李白書法
中國商界(2016年10期)2016-12-28 01:40:21
倒下的那一刻
戲劇之家(2016年5期)2016-04-05 16:24:41
扶风县| 崇义县| 吴忠市| 新密市| 西乌珠穆沁旗| 丹阳市| 绥江县| 安图县| 昌黎县| 平湖市| 会泽县| 清水河县| 红原县| 涞水县| 壶关县| 东乌珠穆沁旗| 吉安市| 威海市| 繁昌县| 舟山市| 克山县| 高尔夫| 巧家县| 漯河市| 灯塔市| 仁布县| 石台县| 桃园市| 连州市| 金山区| 随州市| 北辰区| 济宁市| 应用必备| 张家界市| 盘山县| 全南县| 潍坊市| 朝阳市| 台南县| 延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