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楠
近期,北京畫院美術館推出的“佳墨名楮紛相隨——何紹基書法與湖湘?zhèn)髅}”展覽一經開幕,就得到廣大書法愛好者的競相追捧。那么這位身經嘉慶、道光、威豐、同治四朝的書法家,其筆鋒墨韻感染了哪些人?本文就帶你一起去看看這位清朝300年書壇第一人的巨大影響力。
乾嘉之際,考據學興盛起來,并由此帶動了文字學、金石學的發(fā)展。文化天平的傾斜也使書法的審美趣味發(fā)生轉變。何紹基的老師阮元首推尊碑之說,包世臣繼而發(fā)揚光大。何紹基繼承阮師之學,又與包世臣交好,于是成為此二人之后全面踐行碑學主張的開創(chuàng)型書家。但在這種碑學盛行的社會環(huán)境中,何紹基并沒有一味盲從尊碑之風,而是兼收碑帖之長,崇尚以中和之美。因此,他的書法既有北碑沉郁雄強的力感,又有南帖瀟灑飛動的神采。他的書學創(chuàng)新對后世書壇以及湖湘文化均產生了深遠影響。湘軍將領左宗棠,湖南旺門譚延闿,地方大儒王閶運,民初“南曾北李”之曾熙、李瑞清,人民藝術家齊白石……他們的書法,皆從不同角度傳自何紹基衣缽。
齊白石也學何紹基?
衰年變法后的齊白石,一掃此前習八大、石濤的清逸孤傲之風,以金石趣味入畫,又融之以民間的煙火氣,形成了別具一格的藝術風貌。白石老人在作畫上講究“掃除凡格”,于書法也是力能扛鼎。行書與篆書為其所擅,行書得李北海瘦勁欹側之勢,又兼得金農與二爨的粗重率真;篆書不同于清代碑學崇尚者所書篆體的遒峻凝重,他的篆書得力于他的刻印,所謂“書從印出”。然而,世人多知齊白石大寫意繪畫的酣暢淋漓,又知白石書法的犀利古拙,卻鮮知其在40歲前,竟也寫得一筆流暢的“何體”行書。
根據齊白石追憶所載,“我起初寫字,學的館閣體,到了韶塘胡家讀書以后,看到了沁園、少蕃兩位老師,寫的都是道光間我們湖南道州何紹基一體的字,我也跟著他們學了。”(《白石老人自述》,齊白石口述,張次溪筆錄,北京畫院編,廣西美術出版社2014年出版。)
沁園,即胡沁園,是齊白石早年的恩師,對齊有知遇之恩。齊白石稱他為“平生第一知己。”少蕃,即陳少蕃,受聘于胡沁園的“藕花吟館”,教授齊白石詩文。齊白石的名(璜)號(瀕生),以及享譽后世的“白石山人”別號,正是此二人所取。齊白石早年受二師影響,臨寫“何體”直入化境。原歐陽濂所藏“松陰梅影”七言聯,以及湖南省博物館所藏行書七絕立軸等是其中代表。
流行湖湘的“何體”
那么,除了齊白石,在湖南還有誰仍是何紹基書風的追隨者?
晚清名臣曾國藩曾言,“子貞(何紹基)之學,長于五事。一曰《禮儀》精,二曰《漢書》熟,三曰《說文》精,四日各體詩好,五曰字好。此五事者,渠意皆欲有所傳于后,以余觀之……字則必傳千古無疑矣。”
雖然從曾國藩所存墨跡來看,未見其取法何紹基風神,而是從歐陽詢以及趙孟頫等人出。但能獲其如此贊譽,可見何紹基在書壇定有卓絕建樹。與曾國藩并稱“晚清四大名臣”的左宗棠,其筆法受何紹基的影響就很明顯,無論行書、篆書,皆染何氏形神。
曾國藩府上有一幕僚王闿運,他就是齊白石口中常提到的“湘綺師”。王闿運是湖湘一帶的巨儒,與何紹基雖相差30余歲,但卻經常一起討論詩詞與書法雅事。王闿運習書初學歐體,后專攻北碑,這與何紹基的倡導以及當時碑學之風的暢行相一致,且王的點劃與運筆之間,又頗顯何書的清韻。北京畫院藏有一件王闿運的條屏,其中對生宣紙的使用,以及從墨色暈染程度所推測的水分比重,確實與何紹基“生宣+長鋒羊毫+飽墨”的書寫習慣相同,應該是受到了何的影響。而王閩運門下子弟眾多,譚延闿、譚澤闿、夏午詒、楊度均出其門下,他們又都與齊白石有所交游,書法也受老師和時風影響,多學何紹基筆意。
譚氏一門為湖湘旺族,兄弟之中惟譚延闿、譚澤闿在書法領域造詣頗深。譚延闿的學書之路始于兩代帝師翁同觫,之后借劉墉、錢灃、何紹基直追顏真卿。他曾說:“劉、翁、錢、何為有清四大家,不可不觀其通?!弊T澤闿的習書經歷與其兄相同,因鐘情翰墨,后成為專業(yè)書家。他曾專力購藏錢灃、劉墉、何紹基、翁同龢四家法書達干余件,為海內收藏四家墨跡之最。上世紀50年代,譚氏后人將其藏書樓“天隨閣”中所遺文物全部捐獻,遂入湖南省博物館珍藏,成為該館藏何紹基作品的重要來源。
譚氏兄弟與時稱“南曾北李”的曾熙、李瑞清相交好,而曾、李的篆書受何紹基的影響則顯而易見。在湖南省博物館收藏的何紹基作《泉山墓表》中,就題有李瑞清、李瑞荃兄弟的長跋。其中李瑞清跋日:“今世碑學盛行,言碑者喜尊包(世臣)說,康有為言新學亦好談書,然多竊包說,惟言隸能推崇墨卿(伊秉綬)而不言何貞翁,蓋亦繇耳食耳……本朝隸書余尊伊(秉綬)、何(紹基)。何得其神,伊得其體,它皆別派?!毖哉Z之間,盡顯對何紹基的推崇。李瑞清雖為江西人,但其父在湖南為官三十載,因此他自幼居住在長沙,熟睹湖湘文化之風,故也可將其列入湖南書家。他的篆書,在何紹基艱澀遒勁的基礎上更強調了顫筆的動作,點畫凝重而有鈍厚遲澀之趣。曾熙與李瑞清是摯友,早年同朝為官,放棄仕途后又同鬻字于滬。他因致力于《瘞鶴銘》等南朝刻石而兼取二王、鐘繇之跡,故號曰“南宗”。他的書法學魏碑而能得秀雅婉麗之美,又能以碑入帖,饒有晉人疏朗秀逸的風度。曾熙的篆書與隸書皆受何紹基影響,康有為還曾以他的八分書相比何紹基。此外,何紹基對《張黑女墓志》的推崇也深深影響了李、曾二人。他們常常臨寫,以致此碑中的點畫形態(tài)、字形體勢乃至轉折挑剔均能得其三昧,堪稱神似。
如是而言,可見清末民初何紹基的書風在湖湘一帶乃是主流,那么“何體”是在什么時間開始流行的呢?關于這個問題,可以從一件作品談起。
湖南省博物館收藏有一件大字榜書——《安得壯哉楷書七言聯》,是何紹基為當時的岳麓書院山長歐陽坦齋而作。歐陽坦齋比何紹基年長33歲,他與何家是姻親,何紹基算是他的子侄輩。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歐陽坦齋出任岳麓書院山長,此后連續(xù)掌教達27年之久,經世之才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燾等皆出其門下。他非常欣賞何紹基的書法,乃至自己父母合葬墓的墓志都請何紹基書寫。
何紹基對這位湖湘教育界的泰斗也是充滿欽佩之情,所以在他70歲大壽之際,集杜甫句,寫下這幅對聯送作壽禮。岳麓書院歷經千年而弦歌不絕,自北宋興建至清朝末年,可謂學脈延綿,是湖湘文化得以承繼的重要原因。老師的喜好,對于學生而言無疑也是一種浸染。從這層關系來看,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曾國藩會評價何紹基的書法“必傳千古”,左宗棠的字也盡顯“何體”神髓。而在他們之后的眾多湖湘子弟,書法則多從“何體”出。
傳入前赴后繼
翁同龢對于何字可謂推崇備至。從他存世的日記可知,每次見到何紹基的墨跡,其欣喜之情都溢于言表。同治元年(1862年)十月,翁同觫從琉璃廠借得有何紹基題字的《楊忠烈公三札卷》,回家后細細品讀,并在日記中完整記錄了子貞跋語,前后共計670字。這在翁氏每日簡短精煉的日記中極為少有。光緒二十六年四月十三日,他還將所藏劉墉的《海印發(fā)光卷》與人換得何紹基的《雜字帖》。盡管翁同龢已對這位“濃墨宰相”青睞有加,但在摯愛面前,也難免褪色幾分,孰重孰輕,一眼便知。
蘇州知府吳云與何紹基相交20余年,十分傾慕子貞的書法。他在給吳大瀲的一封信提及,“平生師友兼資者,一媛叟,一校邠(晚清思想家馮桂芬)”。他還說,“貞兄書名蓋世,詩文、經學以及金石題跋莫不工妙,在國朝當推第一流人物”。由于對何紹基的激賞,吳云也在有意無意間模仿何的筆意。吳云與何紹基二人脾氣相投,且慷慨互助。吳因未得《張遷碑》善本而抱憾,何便將自己收藏的拓本贈之。何喜好遍臨名碑佳帖,吳便傾其所藏相示。何紹基還時常為吳云所藏書畫題跋,文章皆收錄于《東洲草堂詩鈔》書中。
另外,中國書協第一任主席舒同,出入古人且自成一家,開創(chuàng)“舒體”,人稱“七分半書”,即楷、行、草、隸、篆、顏、柳各取一分,何紹基取半分。舒同的字,根植于顏體,又吸取、擴展了何紹基的筆勢,如彎弓盤龍、百轉干回。
正如何紹基《大唐中興頌》詩句所言,“佳墨名楮紛相隨”,這本是何紹基對書壇前輩顏真卿的贊譽之辭。絕妙的是,無論生前還是身后,“何體”的傳人亦不乏前赴后繼,在中國書法史上留下了不滅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