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蕓
(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 湖南長沙 410081)
城步縣屬湖南省邵陽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邊陲。城步縣境內的新化話是由婁底新化縣的移民活動形成的,城步新化話主要分布在蓬洞村,楊梅坳村。據(jù)文獻記載,城步縣境內來自婁底新化縣的大規(guī)模移民先后有兩次,一次距今一百多年,即清朝末年的自然移民有一萬余人,另一次是解放后1961先后有組織的移民約兩萬余人[1];根據(jù)《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概況》(2009)記載,1962年在修建柘溪水庫時,從新化遷來移民4855人,這批遷入人口在城步定居,并在城步繁衍了第二代、第三代[2]。儒林話是城步縣的優(yōu)勢方言,主要分布在城步縣政府所在地儒林鎮(zhèn)及其周圍,它對全縣的影響最大。城步新化話保留了婁底新化話的很多特征,但是新化話離開婁底新化縣,在城步縣境內與作為優(yōu)勢方言的儒林話接觸碰撞,也深受影響而和儒林話具有了某些共同的特征。
下面將從常見名詞和稱謂名詞兩個方面分析新化話和儒林話的構詞差異。
這里的常見名詞包括表動植物的名詞、表方位的名詞和時間的名詞以及其他名詞。從常見名詞的構詞角度來看,新化話和儒林話的構詞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名詞后綴上。
(一)表動物和植物的名詞。構成表動物和植物的名詞在婁底新化話中用“子[tsη21]”和“崽[tsai35]”,作為名詞后綴使用廣泛,城步新化話中用“子”和“崽”構成名詞后綴也比較常見,如“老鴰子(烏鴉)”“蠚賴子(帶毒針的毛蟲)”“沙崽(沙子)”“竹崽(竹子)”這是由于移民關系繼承了婁底新化話的構詞特征[3],但是從數(shù)量上來說用“子”作為后綴的名詞相對于婁底新化話來說要少,有的原本用“子”做后綴的詞受到儒林話的影響已經(jīng)慢慢不用了,如“螞蟥子(水蛭)”現(xiàn)用作“螞蟥(水蛭)”;儒林話中構成名詞則有多種形式,直接在表性別的“公”“婆”后面加“個[k?55]”,“個”的用法相當于普通話中的“的”。也有用“子”構成名詞后綴的名詞,比如“瓜子”“豆子”,數(shù)量上比新化話少。
表1 動物名詞的構詞差異舉例
表2 植物名詞的構詞差異舉例
(二)表方位和時間的名詞。在構成表示方位和時間的名詞時,新化話和儒林話中有的詞語都用“邊”做后綴,都有近指、中指和遠指的區(qū)別[4],不同的是新化話中常用的方位詞后綴是“落[lau35]”,而儒林話常用的方位詞后綴是“哩[li11]”和“面[miε55]”。由于移民關系,城步新化話保留了較多婁底新化話的構詞方法,比如“前咖[dzian324][ka35]”不能單獨使用,加在表示時間的名詞后面,表示“……時分”;儒林話本來有些表示方位的名詞是用后綴“頭[dei11]”,受到普通話的影響,現(xiàn)在也使用“面”作為方位詞的后綴,比如“里面”“外面”,已經(jīng)形成兩種形式共同使用的局面[5]。
表3 方位名詞的構詞差異舉例
表4 時間名詞的構詞差異舉例
(三)其他名詞。在構成其他名詞時,城步新化話中的“子[tsη21]”“古[ku35]”和“巴子[pa55][tsη21]”都是保留婁底新華話的名詞后綴,其中“巴子”沒有具體的詞匯意義,不能獨立成詞,作為后綴構成表示人體某部位的名詞,比如“面巴子”“耳巴子”“腳巴子”。儒林話中的構詞沒有像新化話那么有比較整齊的規(guī)律可循,但是也有常見的名詞后綴,比如“古[ku31]”,構成“臉古”“額頭古”“巖石古”等。
表5 其他名詞的構詞差異舉例
這里的稱謂名詞包括表通用稱謂的名詞、表小稱稱謂的名詞和表親屬稱謂的名詞。從稱謂名詞的構詞角度來看,儒林話和新化話的構詞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構詞后綴上。
(一)表通用稱謂的名詞。表通用稱謂的名詞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男性專用,一類是女性專用。新化話中可以分別用“牯子[ku21][tsη21]”和“婆子[bo32][tsη21]”加在人名后面表示男性的通用稱謂和女性的通用稱謂,比如“強牯子”“玲婆子”?!瓣糇印焙汀捌抛印痹臼怯脕韰^(qū)分動物的性別,“牯子”用于特指雄性的牛,其他的雄性動物用“公子”,但是“公子”一般不用于人稱稱謂。“婆子”可以用于指代一切雌性動物,比如“咯只狗是只婆子(那只狗是只母的)”。有的時候“婆[bo32]”單獨使用構成表人名詞,“婆”表示女性,這種情況下表示貶義,比如“好吃婆”表示好吃的女人,“叫花婆”表示“行乞的女人”,“懶婆”表示好吃懶做的女人等等,這是保留了婁底新化話的用法。儒林話中構成男性表人名詞的主要有“崽子[tsai31][tsη31]”和“坨[do11]”,如“成崽子”“逸坨”;構成女性表人名詞的是“妹子”,如“云妹子”“璐妹子”,但是不同的是“崽子”“坨”和“妹子”是表示小稱稱謂,放在下一節(jié)表示小稱的名詞里面討論。
在新化話中還有一個通用的稱謂名詞后綴“唧[ti21]”廣泛存在于人名稱謂中,構成表人的名詞,“唧”來源于婁底新化話,但是使用范圍已經(jīng)變小,比如婁底新化話中用“毛唧”表示男孩,城步新化話中已經(jīng)不用了。比如“吉唧”表示男孩,“妹唧”表示女孩,“細細唧/細人唧”表示小孩,儒林話中“勒勒子”表示小孩的總稱,也是一個集體名詞,與新化話不同的是,在特殊的語境下“勒勒子”可以表示對人的蔑稱,帶有貶低的情感。
表6 通用稱謂名詞的構詞差異舉例
(二)表小稱稱謂的名詞。這里討論的表小稱稱謂的名詞分為指稱人和指稱物兩類:表示指稱人的名詞在新化話中用“崽[tsai35]”,“崽”不僅可以用于構成普通的動物植物名詞,還可以構成表示小稱的名詞后綴,含有喜愛、親昵的感情色彩,比如“妹唧崽”表示小女孩,“吉唧崽”表示小男孩。構成表物的小稱名詞時表示這個物體體積比較小,同時帶有喜愛親昵的色彩,比如“桌子崽”“凳子崽”表示“小桌子”“小凳子”;而儒林話通常用“崽子[tsai31][tsη31]”表示名詞的小稱,“崽子”原本表示剛出生的動物幼崽,也可以加在人名后面表示小稱,通常用于男性,比如“成崽子”?!搬套印背吮硎局溉诵》Q,還可以表示指物小稱,構成表物的小稱名詞時也表示這個物體體積比較小,同時帶有喜愛親昵的色彩。儒林話還可以用“坨[do11]”加在人名后面表示小稱,一般用于年紀比較小的男孩,比如“逸坨”,也可以使用重疊形式,比如“逸坨坨”。
表7 小稱稱謂名詞的構詞差異舉例
(三)表親屬稱謂的名詞。親屬稱謂是對血親、姻親的稱呼,或具有血親關系、姻親關系者的互稱,這里例舉的是新化話與儒林話中對同種親屬稱謂的不同表示法[6]。從總體上看,在兩種方言中,新化話保留了更多的老派稱謂,但是這種老派稱謂使用的范圍已經(jīng)越來越少了,比如稱“爸爸”為“爺爺[φia32][φia]”,稱“媽媽”為“奶奶[lai21][lai]”,這種稱謂方式現(xiàn)在基本是年齡比較大的人在使用,而用“阿幾[a55][ti21]”稱呼奶奶就更為古老,現(xiàn)在幾乎無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了,只是在談論已經(jīng)故去的某人的時候用到這個稱謂方式。同時,新化話中有一部分人會把“爺爺”稱作“大[da35]”,把“奶奶”稱作“婆[bo11]”。
另外,在新化話和儒林話中,關于叔伯輩的稱呼也存在差異。新化話中把跟父親同輩,但是年齡比父親大的稱為“伯[pei32]”,如果有多位就按照排行稱作“大伯、二伯、三伯……”,把跟父親同輩但是年齡比父親小的稱為“滿[man21]”,用法跟“伯”相同。在儒林話中,父親的兄弟,無論年齡大小,一律按照年齡大小稱作“伯爺/二爺/三爺……”。
表8 親屬稱謂名詞的構詞差異舉例
在長期的語言發(fā)展過程中,城步新化話既保留了婁底新化話的很多的構詞特征,又受到了城步縣境內儒林話的影響[7]。新化話中構成名詞后綴的“子”“崽”“古”和“落”比較常見,其中“崽”既可以用作普通名詞后綴,也是常見的表小稱的后綴。儒林話構成名詞的形式有多種,與新化話比較起來沒有顯著的固定后綴形式,構詞方式也與普通話更加接近[8],比如表示方位的名詞后綴用“面”。從表示稱謂名詞的形式來看,新化話中構成通用稱謂的多用“崽”和“唧”,儒林話則多用“崽子”和“坨”。新化話中用于人名稱謂中,構成表人名詞的后綴表示比較多,比如“牯子”和“婆子”“吉唧”和“妹唧”;表示小稱則在稱謂后面加一個“崽”,儒林話中也有表示人名稱謂的后綴形式,但是在很多情況下同樣可以用來表示小稱,比如“崽子”和“妹子”;新化話表示同一種親屬稱謂存在不同的形式,比如可以把爺爺稱作“公公”“滴滴”或者“大”,而儒林話中同一種親屬稱謂一般只用一種形式。
參考文獻:
[1]鮑厚星.湖南城步(儒林)方言音系[J].方言,1993(1):31-34.
[2]《城步苗族自治縣概況》編寫組.城步苗族自治縣概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3-14.
[3]羅昕如.新化方言研究[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224-230.
4]劉丹青.唐正大.漢語方言語法調查問卷[J].方言,2017(1).
[5]孟萬春.論漢語方言的接觸與變化[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37(4).
[6]羅昕如.湘語與贛語的比較研究[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7]羅昕如.方言接觸語境下廣西湘語否定詞考察[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6(5).
[8]李如龍.漢語方言的比較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