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慧敏
(上海師范大學 對外漢語學院,上海 200234)
21世紀以來,隨著認知語言學的興起與發(fā)展,福康尼爾·吉爾斯和馬克·特納(Fauconnier Gilles & Mark Turner,1994,1998)等學者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論。[1][2]“整合”強調“整體大于部分之和”,是對長期以來科學研究中“分析”的一種反思,已成為當代科學研究的主流傾向,概念整合理論就是這樣的背景下在語言學研究中的體現(xiàn)。概念整合理論認為,語言成分的整合效應依賴于兩個因素:一個是整合的“框架”,比如各類句式是一種結構框架,配價關系是一種語義框架,節(jié)律模式是一種韻律框架;另一個是輸入的“元素”,即參與整合的語言成分。在“框架”的作用下“元素”產生整合效應,浮現(xiàn)新的意義(emergent meaning)。[3]
本文首先對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進行綜合考察,弄清語言事實,確定鑒別依據(jù),然后確定并展示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的整合度高低及層級分布,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的解釋。
1.1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的形成
按照陸儉明(1989)的界定,漢語量度形容詞有13個,具有反義聚合關系,它們可以用來表示生活中某些實體的量度性特征,因而在實際使用中經常會同現(xiàn)對舉。[4](P46)例如:
(1)常言道“英雄氣短,兒女情長”,這也是很無奈的事。
(2)這些棍子有的粗,有的細,規(guī)格很不統(tǒng)一。
(3)這兩幢樓并排在一起,一幢高,一幢低,頗有意思,似乎想告訴人們什么。
量度形容詞的對舉使用都出現(xiàn)在同一語境或同一格式,如果量度形容詞的對舉使用緊鄰出現(xiàn),構成兩字組,那么在雙音韻律框架的作用下,就會隨著語義的融合而逐漸趨向詞化。[5]例如“長短、粗細、高低、大小、多少、貴賤、厚薄、快慢、寬窄、輕重、深淺、遠近、早晚”13個。
1.2對舉兩字組的句法語義屬性
上面列舉的13個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從句法語義屬性來分析,內部關系松緊不一。有時兩個單字體現(xiàn)的是原型義,如“國無論大小,一律平等”中的“大小”,表示國家“大或小”的意思,是兩個形容詞;有時兩字組體現(xiàn)的是整體融合義,如“大小是個官兒”中的“大小”,表示“無論大小都算得上”的意思,是一個典型的副詞。
量度形容詞單獨使用時凸顯的都是某類實體的性狀特征,具有描寫功能;一旦作為語素構成對舉兩字組,某種性狀特征的兩極對舉構式激活了自身蘊含的可量度性,語義整合發(fā)生了轉指,特指某類性狀特征全量幅中的某一點,[6](P448)表示某類性狀特征相對合適的程度。語義表示相對合適的程度,就不再是描寫性的,而是指稱性的,屬性轉化為名詞?!冬F(xiàn)代漢語詞典》中列舉的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的第1個義項,都表示相對的“度”。如:“高低:高度;厚?。汉穸?;快慢:速度;寬窄:寬度。貴賤:價錢的高低;多少:數(shù)量的大??;輕重:重量的大小。長短的程度;粗細的程度;大小的程度;深淺的程度;遠近的程度?!?/p>
1.3對舉兩字組的句法表現(xiàn)
從以上分析,可見,作為單字的量度形容詞,一旦構成對舉兩字組,功能就會轉化為名詞,這就決定了它們的句法表現(xiàn)。語料顯示,它們可以充當主語、賓語、定語,但一般不能直接充當句子謂語和補語。
1.3.1作主語、賓語
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作為名詞,是典型的指稱性成分,因此它們可以充當主語和賓語。例如:
(4)煤氣中毒程度的輕重,與空氣中的一氧化碳濃度和接觸時間長短等情況有關。
(5)聲音的高低很重要,善于把握好,演講才有感染力。
(6)能否完成這樣的項目,取決于主持人能力的大小。
(7)你去打聽一下這里河水的深淺,能不能蹚水過去。
1.3.2作定語
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作為名詞是典型的指稱性成分,還能充當定語限定中心語。語料表明,常見的主要出現(xiàn)在兩類格式中,第一類格式是一般的定中結構(一般加“的”)。依據(jù)中心語的屬性又可細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中心語是抽象名詞。例如“快慢的速度、遠近的距離、早晚的景色、輕重的標準、深淺的顏色、長短的差別、高低的差距、大小的類別、粗細的差異、厚薄的原因、貴賤的區(qū)別、寬窄的尺寸”。
另一種情況中心語是具有指稱功能的動詞,意念上能支配修飾語。例如“快慢的控制、遠近的觀察、輕重的衡量、厚薄的校正、深淺的把握、長短的區(qū)分、高低的測量、大小的選擇”。
第二類格式是四字格,即呂叔湘(1963)指出的現(xiàn)代漢語中A1A2BB四字格形式。[7](P10-22)如“大小河道、長短兵器、遠近鄰居、輕重武器、高低樓房、早晚氣溫”。
不過進入此類格式在語義組合上有一定的條件,不是所有對舉兩字組都能進入的,主要是“大小、長短、遠近、輕重、高低、早晚”,而它們正是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中最常用、最活躍的成員。
1.3.3作狀語
從上面展示的13個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的語義分解,可以看出其中有4個已經高度整合為副詞,即“大小、多少、高低、早晚”。正因為它們已經整合為副詞,所以可以充當狀語,表達說話人的主觀性語氣。例如:
(8)別太固執(zhí)了,人家大小是個官,你得給人家面子。
(9)平心而論,她這句話多少有點道理。
(10)他高低要補上昨天的菜錢,真摯之情使我感動。
(11)這筆賬早晚得算,沒有免費的午餐。
詞語的整合,基于“家族相似性”原理的衍生,使得單義演變?yōu)槎嗔x范疇,從而顯示出整合度的高低及層級分布。不過詞語整合度高低的鑒別首先涉及對象的類型。吳為善(2007)[8](P3-11)曾以現(xiàn)代漢語中最典型、最敏感的動名述賓兩字組為對象,考察內部整合度高低及其層級分布,頗有示范效應。從他的研究可以看到,詞語內部整合度高低的甄別有三種不同的類型:同一范疇的甄別;語素更替的甄別;同形多義的甄別。
本文論述的13個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個性化特征很強,具有指稱功能,但是它們與一般名詞沒有可比性,無法甄別它們與一般名詞的整合度高低。同時,參與對舉兩字組整合的單字有規(guī)定性,不能隨意替換,所以也不可能進行語素更替形式之間的整合度甄別。因此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的整合度高低甄別,只能屬于這第三種類型,即同形多義形式之間的整合度高低。
張云秋、王馥芳(2003)認為,參與整合的單詞是以義項為單位的,因而具有層級性。如果兩個概念在其本義或基本義基礎上進行整合,是一種相對低級的整合;如果兩個概念在其引申義(包括隱喻義或轉喻義)基礎上進行整合,是一種相對高級的整合。[9](P47)我們認為這個思路是符合語言事實的,但是我們還要強調:整合度高低的層級確認不能僅僅依據(jù)參與整合成分的語義分析,還要有句法表現(xiàn)和話語功能兩個層面的佐證。也就是說,詞語內部整合度高低的考察,要充分顧及語義、語法、語用三個層面的差異和變化,作為鑒別的依據(jù)。解析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內部的整合度高低也一樣,必須具備三個層面的依據(jù),即語法表現(xiàn)、語義范疇、語用功能。下面分別舉例說明。
2.1語法表現(xiàn)
甄別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內部的整合度高低,涉及語法表現(xiàn),主要指該兩字組內部結構的松緊,結構松就能分離,結構緊就無法分離。例如:
(12)聲音高低1要控制好,該高的時候要高,該低的時候要低,抑揚頓挫,演講也有感染力。
(13)單杠的高低2正合適,輕輕一跳就能抓到杠子,玩起來很爽。
例(12)的“高低1”可以分開單述,可見“高”和“低”是臨時組合,內部結構比較松散,可以插入關聯(lián)詞,替換為“高和低”“高或低”“高還是低”,等等。而例(13)的“高低2”指的是高低的程度,已經是典型的兩字組,內部結構緊密,不能插入其他成分。深入分析,結構上的松散其實取決于兩者語義指向的差別。例(12)中的“高低1”是“高”和“低”的合二為一,指向從高到低這個量幅上的所有可能的高度,是泛指的;而例(13)中的“高低2”表示高低的程度,指向從高到低這個量幅上的某個高度,是確指的。根據(jù)上面分析,從整合度高低來看,顯然“高低2”高于“高低1”。
2.2語義范疇
甄別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內部的整合度高低,涉及語義范疇,主要指該兩字組表示的是本義還是引申義。例如:
(14)這5公斤的啞鈴輕重1適中,你練起來正得力,以后再慢慢加重吧!
(15)孫子年紀小,說話不知輕重2,爺爺眉開眼笑,毫不在意。
例(14)中的“輕重1”表示的是本義,即指物體的輕重。而例(15)的“輕重2”指的是說話的分寸,屬于引申義,就引申的認知方式來看,是從實體域(物體的輕重)隱喻映射到了事理域(說話的分寸)。與本義相比,引申義顯然虛化了,更具有詞化傾向。從整合度高低來看,顯然“輕重2”高于“輕重1”。
2.3語用功能
甄別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內部的整合度高低,涉及語用功能,主要指該兩字組的詞類歸屬。例如:
共享是在一定的政策體制、激勵措施和安全保障的基礎上,在一定范圍內的所有成員之間相互協(xié)作、共同使用彼此資源的一種機制。
(16)這件皮夾克貴是貴了一點,不過我穿大小1正好,還是買了吧!
(17)算了算了,人家大小2是個經理,親自來賠禮道歉,也算給面子了。
例(16)中的“大小1”指的是物體大小的程度,具有指稱功能,因而被歸入名詞。而例(17)中的“大小2”表示“或大或小還能算得上”,具有典型的主觀性評述功能,因而被歸入副詞。功能轉化的基礎是語義轉指,“大小2”形式上看覆蓋了從大到小的量幅,實際上是偏向指“小”,具有讓步語氣,與“好歹”同義。可見“大小2”的語義進一步抽象,已經整合到認識情態(tài)層面,屬于元語言成分。根據(jù)上面分析,從整合度高低來看,顯然“大小2”高于“大小1”。
以上分析也確定了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整合度高低的鑒別依據(jù),按照語法、語義、語用三個層面的鑒別依據(jù),我們把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的整合度分為四個等級,即:A級低整合度、B級次低整合度、C級次高整合度、D級高整合度。下面分別加以闡釋和分析。
3.1A級低整合度
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A級低整合度層面的區(qū)別性特征可以歸納為“結構松散,可分可合”八個字。也就是說,這個等級的區(qū)別性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句法表現(xiàn)上,實際表征是兩字組內部結構松散、量度形容詞可分可合,導致該兩字組結構不穩(wěn)定,這是初級整合階段必然存在的特征。這就說明,雖然兩字緊鄰共現(xiàn)處于雙音韻律框架中,但語義融合還不充分。
3.1.1應用實例展示
從句法形式來看,A級低整合度層面的實例可分為A1、A2、A3三類,分別列舉如下:
A1類
(18)兵器有長短,配合有講究,長的用來攻敵,短的用來護身。
(19)聲音高低要控制好,該高的時候要高,該低的時候要低,抑揚頓挫,演講也有感染力。
(20)不同方言區(qū)的人也許性情不同,說話有快慢:廣東人說話像打機關槍,又快又急;蘇州人說話卻慢條斯理,吵架都慢悠悠的。
(21)天天在碼頭扛包,不論給錢多少,他都不在乎,錢給多了就去喝點小酒,錢給少了就填飽個肚子,活得瀟灑自在。
(22)棍子倒有一大堆,可粗細全無標準,有的粗,有的細,都不合適。
A2類
(23)大小河道縱橫交錯,水鄉(xiāng)真是名不虛傳。
(24)早晚兩場跳廣場舞,莉莉外婆是雷打不動的,活得開心,人也健壯了。
(25)這個設計不錯,深淺顏色互相映襯,既大氣又美觀。
(26)遠近村落炊煙裊裊,分布在這片山林之中,真有世外桃源的感覺。
A3類
(27)院子里擺著一排輕重不同的石鎖、石擔,都是練武時要擺弄的東西。
(28)一個小門,影壁上擠著一排寬窄不同、顏色不同、字體不同的木牌……
(29)各個鑼的厚薄不一,所以發(fā)出的聲音不同。最上面的一個不常用,因此也叫九音鑼。
(30)為了確立尊卑有序、貴賤分明的著裝制度,清朝曾先后八次制定或修訂與服飾有關的律法。
上面列舉了三類13個實例,應對了13個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它們都具有A級低整合度的表現(xiàn)。
3.1.2區(qū)別性特征描寫
上述三類實例在句法上有不同表現(xiàn),下面我們分別進行闡述。
A1類實例的句法表現(xiàn)是量度形容詞對舉,有分述,有合指,互相照應。如例(18)中“長短”是合指,“長的用來攻敵,短的用來護身”是分述;例(19)中“高低”是合指,“該高的時候要高,該低的時候要低”是分述;例(20)中“快慢”是合指,“廣東人說話又快又急;蘇州人說話卻慢條斯理”是分述;例(21)中“多少”是合指,“錢給多了就去喝點小酒,錢給少了就填飽個肚子”是分述;例(22)中“粗細”是合指,“有的粗,有的細”是分述。要注意的是合指和分述時量度形容詞的功能差異,比如例(18)中“長短”是合指兵器的長度,“長的用來攻敵,短的用來護身”是分述長短兩類兵器的作用。此類實例中分述的量度形容詞依舊是形容詞,所以能構成“的”字結構“長的”和“短的”;而合指的“長短”充當“有”的賓語,是指稱性的,功能向名詞漂移。這正是此類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初級整合階段的典型表現(xiàn),可分可合說明結構不穩(wěn)定,形容詞向名詞漂移說明功能有轉化,語義開始融合了。
A2類實例是量度形容詞對舉復合四字格“A1A2BB”,是“A1B和 A2B”整合的結果。如例(23)中“大小河道”是“大河和小河”的整合,例(24)中“早晚兩場”是“早一場和晚一場”的整合,例(25)中“深淺顏色”是“深顏色和淺顏色”的整合,例(26)中“遠近村落”是“遠的村莊和近的村莊”的整合。在漢語中此類四字格的整合力度很強,原型構式中都有“和”連接,是一種隱性的“分述”,整合后是“合指”形式。A2類實例和上述A1類一樣,“大小”“早晚”“深淺”“遠近”整合在雙音韻律框架中,語義上是合指的,所以指稱性激活了,功能開始向名詞漂移。
A3類實例中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指稱性凸顯,后邊有“不同”“不一”“分明”等區(qū)別性述語。如例(27)中“輕重不同”、例(28)中“寬窄不同”、例(29)中“厚薄不一”、例(30)中“貴賤分明”。此類格式句法上屬于主謂結構,因此合指的“寬窄”“輕重”“厚薄”“貴賤”都趨向指稱性功能,而“不同”“不一”“分明”之類的區(qū)別性述語暗示了分述的概念。
根據(jù)上述解析,A級低整合度層面的區(qū)別性特征主要是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內部結構不穩(wěn)定(可分可合),這就決定了內部語義融合不充分。這種整合初始狀態(tài)使得整體的語義指向屬于“泛指”,即對舉兩字組所指的性狀特征不是確定的,而是概括了對舉兩極之間量幅上可能存在的若干“點”,而且凸顯的是某類性狀的相對性,而不在于可量度性。比如例(18)中“長短”是合指兵器的長度,概括的是十八般兵器的長和短,凸顯的是長度的相對性,并非確指某類兵器的長短。又如例(23)中“大小”合指河道的規(guī)模,概括的是“縱橫交錯”的眾多河道的寬和窄,凸顯的是寬度的相對性,并非確指某條河的大小。再如例(27)中“輕重”合指石鎖、石擔的重量,概括的是這“一排”練功道具的輕和重,凸顯的是重量的相對性,并非確指某個石鎖或石擔的輕重。上述對舉兩字組的語義指向很重要,它同樣是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初級整合階段的重要特征。
3.2B級次低整合度
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B級次低整合度層面的區(qū)別性特征也可以歸納為八個字“本義融合,指向確定”。也就是說,這個等級的區(qū)別性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語義融合上,既然量度形容詞可以對舉組合,那么這種高頻緊鄰共現(xiàn)的兩字組就會產生整合效應。B級次低整合度都是在本義的基礎上進行整合,用來確指量度形容詞對舉兩極之間量幅上的某個“點”,凸顯的是可量度性,功能是指稱性的。語義融合導致結構穩(wěn)定,它們當然不能再被分離,這就充分證明B級的整合度高于A級。
3.2.1應用實例展示
實際語料顯示,從句法形式來看,B級次低整合度層面的實例可分為B1、B2兩類,分別列舉如下:
B1類
(31)紅一軍團行軍速度的快慢直接關系到我軍能否順利拿下安順場,保證大部隊強渡大渡河,跳出敵人的包圍圈。
(32)單杠的高低很重要,跳一下能抓住是最合適的,你們一定要把握好。
(33)年終獎金的多少是大家最關心的,這是一年辛苦的報酬。
(34)大會橫幅的長短要與主席臺的寬度相吻合,這樣才協(xié)調,看上去也舒服。
(35)太巧了,這塊布的寬窄做窗簾正合適。
(36)其他的都沒用,只有這些板子的厚薄符合標準。
B2類
(37)我試圖丈量一下這棵樹的粗細,可伸展兩臂竟然抱不攏。
(38)傳我命令,叫偵察員在地圖上精確測量這里離禿鷲山的遠近。
(39)他勸說楚莊王:不必去打聽那些鼎的輕重,國家強盛主要靠德行服人。
(40)時間緊迫,你們快去測量一下這條河的深淺,看看部隊能不能蹚水過去。
(41)你先告訴我發(fā)動機體積的大小,我好安排合適的汽車運載。
上面列舉了兩類11個實例,“貴賤”“早晚”無此類用例。這是因為在B級次低整合度層面,上引11個用例的對舉兩字組都能表示某類性狀的“程度”。而“早晚”指時間序列,無法像其他性狀一樣概括出程度;“貴賤”本義指價格的高低,是可以概括出某種程度的,但因為歷時的因素,“賤”在現(xiàn)代漢語中被“便宜”替換,“貴賤”對舉指社會地位的高低,屬于引申義范疇。
3.2.2區(qū)別性特征描寫
上面所舉實例無論B1類還是B2類,在句法形式上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即對舉兩字組都是充當句子中某個定中短語的中心語。如“紅一軍團行軍速度的快慢”“單杠的高低”“年終獎金的多少”“大會橫幅的長短”“這塊布的寬窄”“這些板子的厚薄”“這棵樹的粗細”“這里離禿鷲山的遠近”“那些鼎的輕重”“這條河的深淺”以及“發(fā)動機體積的大小”。這樣的句法形式至少說明了三點:
其一,這些定中短語的限定語表示的都是單一或單一標準類的實體義,如例(31)是專有名詞,例(32)(33)(34)(41)都是確定的“類指”成分(英語中須加定冠詞),例(35)—(40)都冠有“這/這些”“那/那些”指示代詞,屬于“有定”成分。這說明充當中心語的對舉兩字組的語義指向單一或單一標準類的實體,表示的是某類性狀特征的程度,即確指對舉兩極之間量幅上的某個“點”,因而語義指向屬于“確指”。此類“確指”凸顯的是可量度性,都與某個確定的量度值有關聯(lián)。比如例(31)中“紅一軍團行軍速度的快慢”,中心語“快慢”指的是行軍速度,可以“×公里/小時”來標示;例(37)中“這棵樹的粗細”,中心語“粗細”指的是某棵樹合圍的長度,可以“×米”來標示。
其二,上面針對此類對舉兩字組的語義指向分析說明,作為中心語的對舉兩字組表示的語義范疇都是在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本義的基礎上整合而成的,因而表示的還是基本義,并沒有通過隱喻映射引申到其他認知域。比如例(31)中的“快慢”指的是速度,例(32)中的“高低”指的是高度,例(33)中的“多少”指的是數(shù)量,例(34)中的“長短”指的是長度,例(35)中的“寬窄”指的是寬度,例(36)中的“厚薄”指的是厚度,例(37)中的“粗細”指的是樹圍的長度,例(38)中的“遠近”指的是距離,例(39)中的“輕重”指的是重量,例(40)中的“深淺”指的是深度,例(41)中的“大小”指的是體積。
其三,這些對舉兩字組充當定中短語的中心語,而且構成的定中短語在B1類實例(31—36)中充當句子的主語,在B2類實例(37—41)中充當句子的賓語,可見這些對舉兩字組的功能是指稱性的,屬于名詞范疇。據(jù)上面針對此類對舉兩字組的語義指向分析可見,對舉兩字組表示的語義范疇是單一的、確指的,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這些對舉兩字組已經融合成一個整體,結構穩(wěn)定,不可能再分離。
上述三個特點充分展示了B級次低整合度與A級低整合度的區(qū)別,同時也充分證明了B級的整合度高于A級。
3.3C級次高整合度
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C級次高整合度層面的區(qū)別性特征也可以歸納為八個字“隱喻映射,語義引申”。也就是說,這個等級成員的區(qū)別性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語義的隱喻引申,對舉兩字組的語義不再表示原型的基本義,而是通過隱喻映射的途徑進入抽象的事理域,產生了虛化的引申義。
3.3.1應用實例展示
在13個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中,達到C級次高整合度層面的只有4個,它們是“深淺、輕重、高低、長短”。這4個對舉兩字組能達到較高的整合層級,是因為在所有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中,它們的特征較顯著,因而我們感知較深、關注較多。典型用例如下:
C1類
(42)他一個毛頭小子,初涉江湖,不識深淺,有得罪之處,還請前輩多多包涵。
(43)在市黨部當差可要謹慎,說話辦事得弄清關系,識得深淺,才能混得下去。
(44)他很能干,只是年輕氣盛,行事處世,有時輕重還把握不好。
(45)進了內務府可不比在外頭混,得明事理,知輕重,不然小命丟了還不知道怎么丟的!
(46)一個姑娘家,非要在外頭逞能,說話做事不知高低,把鄉(xiāng)親們都得罪光了。
C2類
(47)大媽人挺好,就是嘴碎,喜歡背地里說人長短,也時常惹出些是是非非來。
(48)她可是區(qū)里有名的民事調解員,小區(qū)鄰里間的是非長短,她了解得一清二楚,調解起來得心應手。
上面所舉例中,C1類用例包括“深淺、輕重、高低”3個對舉兩字組,語義相當于“分寸”,C2類用例中對舉兩字組只有“長短”1個,語義虛化為“是非”。
3.3.2區(qū)別性特征描寫
先闡述C1類用例。根據(jù)上文分解,B級次低整合度層面的對舉兩字組的語義在本義的基礎上融合,表示的還是基本義,語義指向單一或單一標準類的實體范疇或抽象范疇,凸顯的是某類性狀特征的程度,即確指對舉兩極之間量幅上的某個“度”,因而蘊含了可量度性,與某個確定的量度值有關聯(lián)。而C級次高整合度層面,在原型性的本義或基本義的基礎上,通過隱喻映射的思維途徑進入了事理域,語義指向還是確指對舉兩極之間量幅上的某個“度”,但已虛化為“分寸”?!胺执纭币彩且环N“度”,但指的是在社會生活中說話做事該審度、遵循的“度”,不再與特定的量度值產生關聯(lián)。此類用例的話語功能主要集中在兩種類型上。一種是對人的訓誡,表達都是肯定形式,如上述例(43)(45)。另一種更常用,是對某人的責備,表達都是否定形式,如例(42)中的“不識深淺”,例(44)中的“輕重還把握不好”,例(46)中的“不知高低”。其中“高低”只有否定用例,未見肯定表達式。探究說話人的語用心理,訓誡是擔心對方“可能做不好”,責備是因對方“事實上做得不好”。總之,說話人有一個相同的預設:把握好說話做事的“分寸”不容易。這就是說話人的發(fā)話動因,具有主觀性,屬于認識情態(tài)。
再解析C2類用例。C2類用例只有1個對舉兩字組“長短”,語義虛化為“是非”,從上述兩個用例中可以看出,這個“是非”不是邏輯意義上的“真與假”,也不是原則意義上的“對與錯”,而是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糾紛,也就是平常所謂的“說長論短”的意思。不論這個“是非”是什么內涵,從“長短”到“是非”,從語義引申的途徑來看,還是在原型基本義的基礎上,通過隱喻映射的思維途徑進入了事理域,而且形式上還保留了對舉兩字組的格式,可以窺見其中的內在關聯(lián)。
3.4D級高整合度
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D級高整合度層面的區(qū)別性特征也可以歸納為八個字“語義虛化,功能轉化”。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在“分久必合”之后,初步整合為兩字組;經過兩字基本義的融合,確指對舉兩極之間量幅上的某個“度”;而后又通過隱喻映射的思維途徑,從實體域、狀態(tài)域映射到事理域,表示說話做事的“分寸”。由此,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跨越了A級、B級、C級三個由低到高的整合度層級。最后,這些對舉兩字組的某些成員進一步通過轉指,虛化為主觀評述性,進入狀位轉化為副詞,屬于元語言成分。這其中的機制,無非是遵循了“語義→語用→語法”這樣一個演化途徑。
3.4.1應用實例展示
在13個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中,達到D級高整合度層面的只有4個,它們是“高低、大小、多少、早晚”。這4個對舉兩字組能達到最高整合層級,也是因為在所有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中,它們的特征最顯著,因而我們感知最深、關注最多。典型用例如下:
D1類
(49)更叫老爹為難的是,兒子慶海,尤其是媳婦阿苗,對這事高低不依,總以桂鳳名聲不好來阻撓老爹給他們討這個后娘。
(50)可是走了已經有十五里地了,王二虎高低不讓人換他,累得呼嗤呼嗤大口地喘粗氣。
D2類
(51)自己在市里大小也是個頭面人物,怎么好同他們混在一起呢?
(52)人家在動員抗日捐款,咱們又是鎮(zhèn)上的大戶人家,多少得捐點錢財,表示個態(tài)度。
(53)這事可不是小事,瞞不了的,早晚大家都會知道的,還不如自己早點承認了還主動些。
以上,D1類用例中對舉兩字組只有“高低”1個,語義虛化為“無論如何”;D2類用例包括“大小、多少、早晚”3個對舉兩字組,語義相當于“或X或Y”格式,如“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早或晚”。
3.4.2區(qū)別性特征描寫
先闡述D1類用例。D1類用例只有1個“高低”,不過通過對一個案例的“解剖”能解析同類的所有成員。上文說過,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在“分久必合”之后,初步整合為兩字組,并經過兩字基本義的融合,確指對舉兩極之間量幅上的某個“度”。這可以說是對舉兩字組語義引申的一個維度,而多義范疇的形成遵循“家族相似性”原理,可能是“輻射型”范式,還有另外的引申途徑。另一個引申途徑同樣起源于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的初始義,即對舉兩極形成的全量幅性狀特征,但不是由“泛指”到“確指”(即上述引申維度),而是從“實態(tài)”到“虛義”。也就是說,語義從對舉兩極形成的全量幅性狀(包括全部任意“點”的集合),直接虛化為“任何情況”?!案叩汀本褪峭ㄟ^這個引申途徑產生了“無論如何”的含義,上述例(49)(50)中的“高低”都可以用“無論如何”去替換,具有等義效應。而這樣引申帶來的后果是對舉兩字組從指稱性功能蛻化為主觀評述性功能,轉化為副詞,句法上進入狀位,成為元語言成分。在現(xiàn)代漢語中,“高低”這個典型案例具有代表性,凡對舉兩字組都有可能通過這樣的引申途徑發(fā)生類似的演變結果,比如“好歹、死活、橫豎、反正”等。
再解析D2類用例。有了上面對“高低”的解析,我們也就理解了“大小、多少、早晚”3個對舉兩字組的語義虛化、功能轉化的演變機制。之所以將“高低”與這3個對舉兩字組區(qū)別開來,主要是語義傾向?!案叩汀睒耸尽盁o論如何”,語義上沒有什么偏向,而“大小、多少、早晚”3個對舉兩字組就不同,具有顯著的語義傾向,而且都偏向后一個語素?!按笮 闭Z義偏向“小”,如例(51)中“大小也是個頭面人物”,語用義意為“至少也是個頭面人物”,因為如果“自己”顯然是個頭面人物,這句話也就不必說了。“多少”語義偏向“少”,如例(52)中“多少得捐點錢財”,語用義意為“可以少捐點,但不能不捐”,因為這涉及對抗日的態(tài)度,如果該大戶有愛國心而慷慨捐贈,那么這句話就是多余的?!霸缤怼闭Z義偏向“晚”,如例(53)中“早晚大家都會知道的”,語用義意為“只能瞞得一時,最終得暴露”,因為假如很快就會暴露,這話就沒了發(fā)話動因。上述3個對舉兩字組的語義具有偏向,這是高度整合的結果,“對舉”的含義被打破了,其中一個語素義隱退了,形式上類似于“偏義復詞”,此類現(xiàn)象在漢語詞法中很普遍。
3.5整合度層級分布
上面我們對13個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的整合度分布分別做了解析,如果將上述解析綜合起來,就形成了下面的整合度層級分布矩陣圖(表1):
表1 整合度層級分布矩陣圖表
(續(xù)表)
關于表1,有兩點需要說明:
一是表1中列舉了13個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其中“+”表示該對舉兩字組具有該整合層級語義轄域的義項,可以成為該整合層級的成員;而“—”則表示該對舉兩字組不具有該整合層級語義轄域的義項,不能成為該整合層級的成員。也就是說,本文闡述的量度形容詞對舉兩字組的整合度高低及其層級分布,屬于“同形多義”類型,甄別對象以“義項”為個體。
二是表1下端的“區(qū)別特征”體現(xiàn)了A級、B級、C級、D級4個整合層級之間的區(qū)別性特征。可以清楚地看出:首先,A級與B級、C級、D級之間的區(qū)別性特征集中體現(xiàn)在語法表現(xiàn),即“結構能否分離”;其次,A級、B級與C級、D級之間的區(qū)別性特征集中體現(xiàn)在語義屬性,即“是基本義還是引申義”;再次,A級、B級、C級與D級之間的區(qū)別性特征集中體現(xiàn)在語用功能,即“是指稱性還是評述性”。
參考文獻:
[1]Fauconnier,Gilles.Mental Space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2]Fauconnier,Gilles & Mark Turner.Conceptua lintegration net Works[J].Cognitive Science, 1998,22(2).
[3]吳為善.認知語言學與漢語研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4]陸儉明.說量度形容詞[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9,(3).
[5]董秀芳.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fā)展(修訂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6]張國憲.現(xiàn)代漢語形容詞的典型特征[J].中國語文,2000,(5).
[7]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單雙音節(jié)問題初探[J].中國語文,1963,(1).
[8]吳為善.述賓兩字組的整合度高低及其層級分布[J].漢語學習,2007,(5).
[9]張云秋,王馥芳.概念整合的層級性與動賓結構的熟語化[J].世界漢語教學,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