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
【適用話題】追求自由 真正的自我 懂得接納
【素材分析】生活在塵世,難免會遭遇一些庸俗又無法擺脫的人和事,是像某些明星一樣去迎合,還是像作者那樣給心靈一個角落,自由呼吸?尋找自己的方式,懂得去選擇去規(guī)避,慢慢地成熟、成長,最終找準自己的青春定位。這樣,在看著他人沉淪的背影漸行漸遠時,就會慶幸自己擁有真實的小幸福。
【速用名言】
1.環(huán)境影響人的成長,但它并不排斥意志的自由表現(xiàn)。——俄國哲學家 車爾尼雪夫斯基
2.初出陣的時候,幼稚和淺薄都不要緊,然而也須不斷生長起來才好?!F(xiàn)代文學家 魯迅
(特約教師 江紅波)
我永遠記得那個傍晚。因為一道出口在天色漸陰漸沉之際為我敞現(xiàn),生命自此有異。
當時還在臺灣,我是個初中二年級的學生,正逢周五,可以從宿舍回家過周末,依例從學校搭車去西門町一帶的食店和唱片店閑逛,用有限的零用錢在一本小說與一卷錄音帶之間猶豫躊躇。那天我買了一卷Bruce Springsteen的Born in the USA,是彼時美國最暢銷的專輯,然后才滿心期待地趕車回家。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平常擠得跟罐頭似的巴士竟然有不少空位,免了一個多小時罰站搖晃之苦。我迫不及待地拆開那卷錄音帶的包裝膠紙,再貪婪閱讀盒子里那其實不大看得懂的附贈歌詞小紙片。在且停且行,擺動劇烈的昏暗車廂中,專注猜測每一首歌要說的故事的含義。
忽然鄰座有人和我打招呼:“嗨!你正在看什么?”我嚇了一跳,立刻從美國的新澤西回到熟悉的臺北。原來是位很帥氣的大哥哥,他說自己是個大學生,很愛聽音樂,所以好奇我這小弟弟何以如此用心于一卷錄音帶上。
他拿去我的帶子一看,笑了笑說:“不錯,你很識貨。雖然Bruce Springsteen是個了不起的搖滾歌手,但你聽過他以前的東西嗎?”然后他就開始上課了,課堂里有許多我聞所未聞的人物,稀奇古怪的理論,以及充滿色彩的歷史,仿佛是一個武俠小說里的江湖,比如一首二十多分鐘長的搖滾樂,一個讓吉他著火的狂人,一名躲在各種電子儀器背后制造太空之嘆息的隱士。最神奇的是到了最后,他竟然說:“可惜,Bruce Springsteen墮落了,居然在這張新專輯里加進了舞曲,那還算搖滾嗎?”然后他在下車之前趕緊抄了一張小字條給我,里面有他所謂的入門經(jīng)典,囑咐我一定要用心去聽。
墮落?音樂也有墮落這回事嗎?什么叫作墮落的音樂?為什么一個搖滾好漢開始玩舞曲就叫作墮落呢?再看看他那張字跡清秀的秘籍,上面有Pink Floyd, Emerson等陌生的名字,他們就是傳說中的高人吧?
自此之后,我就覺得自己進入了一個超凡脫俗的世界,就像《納尼亞紀事》里面那個神奇的衣櫥,又像《哈利·波特》里火車站上那個看不見的月臺。只要我走了進去,我就能逃離身邊這可厭而庸俗的現(xiàn)實,得到自由。所謂自由,首先是跟人家不一樣。當其他臺灣同學都在聽香港過來的譚詠麟、張國榮以及梅艷芳,并且不厭其煩地央求我教他們粵語發(fā)音時,我擁有一個真正的自我,是他們不認識的。赤裸點講,比起你們,我比較不墮落。
(夕夢若林摘自《噪音太多》花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