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華偉
張果老渡過大海之后,位列八仙,修道數(shù)千年,終成正果。身在仙班,諸事皆有下面小神仙打理,張果老過得十分清閑,日日觀花飲酒,好不自在。
這一日,張果老飲下數(shù)盞青木酒后,雙腿一伸,倒頭便睡,沒想到,踢倒了床頭的酒葫蘆。
酒水滴答而下,打濕了床邊的云箱,只聽得“嘎吱”一聲,一頭大耳紙驢跳出了箱子。
這紙驢乃是張果老的坐騎,平時藏于箱中,用時只需拿水一噴,遇風(fēng)就可活化成真驢。大耳紙驢見張果老正睡得深沉,一晃腦袋,走出了大殿,立在云頭往周遭觀看,竟被鶯歌燕舞的凡間景致所吸引。它越看越有趣,越看越動心,來不及多想,四蹄伸展,便奔向了人間。
山影重重,樹木森森,大耳紙驢落在了江南的雁蕩山上。這時是暮春時節(jié),風(fēng)景如畫,人們趕牛拉車,正忙著插秧。只見老牛脖子上的套掛異常沉重,全身汗?jié)?,氣喘吁吁?/p>
“人間的牲口竟被如此奴役?”眼望此情此景,大耳紙驢被驚得目瞪口呆。
“唉,生來如此,我輩又能如何?”老牛眼皮一張一合,淚水奔涌而出。
“只知道哞哞亂叫,播不下種子,怎么交納皇糧?”一旁的主人跳下車轅,揮起鞭子,惡狠狠地朝老牛抽去,鞭子落處,紫痕出現(xiàn)。
天下的牲口,不該被如此對待,牛主人固然可恨,但罪魁禍?zhǔn)讌s是那遠(yuǎn)在汴梁的大宋皇帝,若無租賦之憂,牛馬驢騾怎會遭此大罪!大耳紙驢越想越生氣,不由得仰天長嘯。
“你若起事,我必唯你馬首是瞻,我輩雖屬牲畜,可也是爹娘所生、骨血所傳,怎能世代為奴!”老牛低吼一聲,拖起木車奮力朝前奔去。
大耳紙驢心意已定,不為凡間牲口討個公道,它誓言不回天宮。人靠衣服馬靠鞍,要想號令天下,這身紙皮怕是不行,得換一身威武的才行。
大耳紙驢想了想,身形一轉(zhuǎn),化作一位大臉白唇之人,邁步進(jìn)了一家紙坊,對著伙計言道:“上好金紙六尺六,左右兩邊綴搭扣,中部裹灑雪花粉,兩個時辰要做就!”
小伙計抬頭一看,覺得眼前之人有些古怪,一張長臉形若木楔,眉頭距下頜足有一尺,嘴部全白,卻并無一根胡須。
“遵照您的吩咐,我照單全收!”雖然心有疑惑,可小伙計不敢遲疑,遇天下之人,做四方生意,不管怪不怪,有錢賺就行。
金紙鋪開,剪刀走過,未出一時三刻,一套嶄新的金色紙衣做好了。大耳紙驢接過這套行頭,左看右看,甚是滿意,往身上一裹,雙足踏風(fēng),飄然而去。
“天下的牲口都聽著,明早日出之時,我們一路向北,反向汴梁,一定要找皇帝老兒討個公道!”雁蕩山上,大耳紙驢身披金色甲衣,向天下的牲口發(fā)出了號令。
日頭還未露頭,山下已是一片喧囂,騾馬牛驢又踢又咬,脫韁丟籠,直奔官路而來。大耳紙驢心中歡喜,帶領(lǐng)眾牲口,一馬當(dāng)先朝汴梁趕去。沿途所經(jīng)之處,牲口們紛紛加入,隊伍越聚越大,蹄聲震天響。人們不敢阻攔,就連官差也無計可施。
這一走就是數(shù)月,牲口們餓了就啃百草,渴了就飲河水,越過長江,渡過淮河,直達(dá)汴梁城外。
此時,宋神宗已經(jīng)接報,說天下牲口造反,汴梁城被重重圍困。邊患未除,牲口又造了反,內(nèi)憂外患一齊聚來,宋神宗愁眉不展。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群牲口能有多大能耐?我舉薦郭逵出戰(zhàn)!”宰相韓琦出謀劃策道。
這郭逵可不是一般人物,他長期戍邊,為人正直,作戰(zhàn)勇敢,深得宋神宗厚愛。
郭逵帶領(lǐng)兵將出了朱雀門,氣勢洶洶地朝大耳紙驢殺去,梆聲連響,箭如雨發(fā)。
大耳紙驢一聲令下,眾牲口掉轉(zhuǎn)身子,屁股朝后,甩動尾巴,狂風(fēng)乍然而起,雕翎箭未至跟前,已全部跌落。一計不成,郭逵又使一計,派出鐵甲連環(huán)馬來闖陣??蓻]想到,大耳紙驢一通念叨,連環(huán)馬居然掉頭北向,反攻起了官軍。郭逵大敗而歸,韓琦也沒了辦法,只得四門緊閉,免戰(zhàn)高懸。
城中人們心里害怕,趴在城墻的垛口上偷偷觀望。只見城外黑壓壓漫山遍野全是牲口,驢馬在前,牛騾居中,駝羊殿后,吼叫之聲令人心驚膽戰(zhàn)。人群中的一位后生不敢多停,轉(zhuǎn)身朝相府跑去,這位后生正是來汴梁進(jìn)貨的那家紙坊的小伙計。
“你認(rèn)得他?”宰相韓琦將信將疑。
“長臉如楔,白唇似雪,這長相任誰都會過目不忘!況且,他所穿的那件衣服,還是我做的呢!”小伙計連連點(diǎn)頭?!吧砑芩浦?,衣服紙糊,莫非他不是人……”韓琦若有所思。
半夜三更,一名道士身著玄袍上了城樓,他將一根蠟燭點(diǎn)起,往袍袖里一扔,抖兩抖朝城外甩去。
只見黑煙滾滾,金光突現(xiàn),圍城的牲口頓時亂了陣腳?!按蠹也灰?,就地打滾就能滅火!”大耳紙驢高喝道。
火光沖天,烈焰飛騰,牲口們哪里還顧得上號令,任憑大耳紙驢喊破嗓子,也無法制止?jié)⑸⒌年犖椤O惹暗臍鈩菡Q鄄灰?,火光之下全是慌不擇路的影子。一點(diǎn)火星飛濺而來,大耳紙驢的后胯被燒著,他急忙低頭去撲打,不想又引燃了耳朵,未及一刻,全身已被燒得盡透。
著火的牲口四散而去,汴梁周邊的村子也跟著遭了殃,風(fēng)借火勢,一燒就是數(shù)十里。城樓上的道士眉頭一皺,兩袖翻轉(zhuǎn),卷來了黃河水,一伸一縮,燎原的火勢立即被撲滅。
可憐的是那些牲口,先被大火烤得皮焦毛黃,后被黃河水淹得口鼻噴沫,所遭之罪幾乎滅頂。
煙塵散盡,星光復(fù)現(xiàn),宰相韓琦在城墻上巡視了一圈,不由得仰天長嘆。
翌日清晨,汴梁城的老百姓都來看熱鬧,只見護(hù)城河邊的水洼里立著一具黑漆漆的竹篾骨架,任憑秋風(fēng)吹蕩,始終不倒。
“莫不是它覺得冤屈?”宋神宗聞報后,問道。
“孽畜乃是咎由自取,只是得知會它的主人一聲。”道士搖搖頭,向宋神宗交待了一番。宋神宗命人取來一把傳世漁鼓,焚香禱告完畢后,拋入了黃河。
再說張果老,一覺睡了好幾個時辰,天上一日,地上一年,此時的人間已是萬木蕭蕭。他看看腳下,發(fā)現(xiàn)云箱大開,自己的坐騎不見了蹤影。
他掐指一算,是非恩怨已了然于胸。
這時,有仙童抱來一把漁鼓,說是東海漂來的。張果老接過漁鼓,只見上面有宋神宗的親筆題詞,大意是說要負(fù)荊請罪,言辭誠懇,十分感人。
張果老眉頭舒展,輕輕拍了一下漁鼓,只聽得“轟隆”一聲,汴梁城外的那具竹篾骨架轟然倒地,一縷輕煙飄起,大地干凈如初。
那位道人就是張?zhí)鞄?,他代表玉帝在人間行使殺伐之權(quán),專門懲治各路興風(fēng)作浪的狐妖奸邪。
驢子怕水,也是由此而來,據(jù)說,宋朝之前的驢子不僅不怕水,還很喜歡在小溪里嬉水呢!
至于張果老,他十分喜歡那把漁鼓,整日吹拉彈唱,收徒傳經(jīng),日子過得逍遙自在。為了紀(jì)念他在戲劇方面的貢獻(xiàn),后人將他尊為“道情”這一劇種的祖師爺,逢年過節(jié)都要上香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