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峰,劉晨筱,郭紅彥,白晉華
(山西農業(yè)大學,山西 太谷 030801)
壺瓶棗(Zizyphusjujubacv.Huping)在我國已有 3 000 多年的栽培歷史,其經濟效益高、生產適應性強,但在生產過程中仍存在裂果等問題。氣孔分布在葉片和果實表面,是棗果內部與外部物質交換的通道,同時也是水分進入果實的重要通道。棗裂果是在棗樹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氣孔直接吸收水分引起的。因此,筆者通過噴施不同次數(shù)的EDTA,對壺瓶棗裂果葉片表面氣孔的特性進行觀察,探索葉片表面氣孔與裂果的關系,以期為降低裂果率、防治棗裂果提供理論據(jù)。
試劑選用EDTA(乙二胺四乙酸),為有機化合物,是一種優(yōu)良的鈣、鎂離子螯合劑。試驗品種為山西農業(yè)大學林學院苗圃的20年生壺瓶棗樹。采用完全隨機裂區(qū)設計,以4棵壺瓶棗樹為1個小區(qū)進行噴施處理,3次重復。處理A1:噴施2次0.001 g/mL EDTA;處理A2:噴施4次0.001 g/mL EDTA;處理A3:噴施6次0.001 g/mL EDTA;CK為清水對照(噴施6次)。試驗在棗果幼果期至成熟期進行(2016年7月10日開始),每10 d為1個噴藥周期(以保證棗樹完全吸收EDTA),處理后4 d進行采樣測試。用藥量以均勻噴到葉面自然滴水為止,其它管理方式與供試棗園相同。
葉片氣孔密度、大小及開度的測定采用指甲油印記法。在摘取葉片前,將無色透明指甲油均勻涂抹在大小適中、無蟲眼、完整的葉片上,自然風干3 min~8 min后形成一層薄膜,將薄膜撕下。在載玻片上滴2滴1%碘化鉀染液,將帶有葉片表皮組織細胞和氣孔的薄膜在載玻片上染色30 s~60 s,蓋上蓋玻片,壓平。用OLYMPUS光學顯微鏡觀察、拍照(顯微鏡視野半徑為0.235 6 mm,放大倍數(shù)為10×20),記錄8個視野的氣孔數(shù)目,求平均值;測量其內橫徑(2個保衛(wèi)細胞內壁短軸兩端間的距離)、外橫徑(2個保衛(wèi)細胞外壁短軸兩端間的距離)、內縱徑(2個保衛(wèi)細胞內壁長軸兩端間的距離)、外縱徑(2個保衛(wèi)細胞外壁長軸兩端間的距離),計算氣孔開度及大小。
氣孔開度=內橫徑×內縱徑,
氣孔大小=外橫徑×外縱徑,
采用EXCEL 2003和SPSS 22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和處理。
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壺瓶棗葉片的氣孔特性,見圖1.圖1 a~d分別為處理A1,A2,A3,CK的氣孔密度,e~h分別為處理A1,A2,A3,CK的氣孔大小及開度。
圖1 EDTA不同處理下壺瓶棗葉片氣孔特性的比較
由圖1可以看出,葉片氣孔密度隨著EDTA噴施次數(shù)的增加呈現(xiàn)下降趨勢。2次噴施處理后,葉片氣孔密度最高;4次噴施處理后,葉片氣孔數(shù)目有所下降;6次處理后,葉片氣孔數(shù)目急劇下降,達到最低。
葉片氣孔大小及開度隨著EDTA噴施次數(shù)的增加而逐漸減小。2次噴施處理后,葉片氣孔大小及開度最大;4次處理后,葉片氣孔大小及開度有所減小;6次處理后,葉片氣孔大小及開度持續(xù)減小,達到最低。
進一步對葉片氣孔密度、大小及開度進行方差分析,見表1.
表1 EDTA處理后壺瓶棗葉片氣孔指標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噴施不同次數(shù)EDTA處理后,葉片的氣孔密度、大小及開度均與對照差異極顯著。氣孔密度A1處理、A2處理、A3處理間差異極顯著。氣孔開度A3與A1,A2間差異極顯著,A1與A2間差異顯著。氣孔大小A1與A3間差異極顯著,A1與A2間差異不顯著,A2與A3間差異顯著。對照葉片的氣孔密度、大小及開度最大,分別為342.92±12.31 p/mm2,263.98±12.33 μm2,636.64±50.64 μm2.A3處理氣孔密度、大小及開度最小,分別為203.74±6.56 p/mm2,124.01±13.91 μm2,396.01±27.41 μm2.
不同處理對壺瓶棗裂果率的影響見表2.
表2 不同處理對壺瓶棗裂果率的影響
由表2可以看出,噴施不同次數(shù)的EDTA對裂果率均有影響。其中,噴施6次EDTA防裂效果最好,裂果率達到最低,僅為13.71%;與清水對照相比,降低了31.42%.噴施4次EDTA后壺瓶棗裂果率為21.57%,比對照降低了23.56%.噴施2次EDTA后壺瓶棗裂果率為38.36%,比對照降低了6.77%.噴施不同次數(shù)的EDTA防治裂果效果表現(xiàn)為處理A1<處理A2<處理A3.
進一步對裂果率與氣孔特性進行相關性分析,見第19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裂果率與葉片氣孔密度呈顯著負相關,相關指數(shù)為-0.849;裂果率與氣孔大小呈極顯著負相關,相關指數(shù)為-0.934;裂果率與氣孔開度呈極顯著負相關,相關指數(shù)為-0.948.
表3 壺瓶棗裂果率與氣孔特性的相關系數(shù)
噴施不同次數(shù)EDTA對壺瓶棗葉片表面氣孔特性產生的影響不同。隨著0.001 g/mL EDTA噴施次數(shù)的增加,壺瓶棗裂果葉片的氣孔密度、大小及開度逐漸降低;噴施6次EDTA后均達到最低,裂果率也達到最低。裂果率與葉片氣孔密度呈顯著負相關關系,與葉片氣孔大小及開度呈極顯著負相關關系,噴施6次EDTA對改善裂果效果最佳。
噴施EDTA后可以降低壺瓶棗裂果率,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噴施EDTA增加了棗果中Ca元素的含量,Ca元素與果膠質結合可以形成鈣鹽,鈣鹽可以增強細胞壁的韌性,使果皮更加耐裂。同時,噴施EDTA后,較小的氣孔和較低的氣孔密度能夠更好地控制葉片水分的散失。而黃麗萍等人認為,氣孔密度大、氣孔大的棗品種較為抗裂。這可能是因為受所處環(huán)境因子及試驗材料、方法、條件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加之目前關于此方面研究較少,導致結論不同。因此,棗裂果與氣孔的相關性機理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王永惠.中國果樹志[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3.
[2] 宋宇琴,李煒薔,李六林.生長調節(jié)劑對棗果實表面氣孔的影響[J].山西農業(yè)大學學報,2013,33(6):484-486.
[3] Scorzal R,May L G,Purnell B, et al.Differences in number and area of mesocarp cells between small-and-fruited peach cultivar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1991,116(55):861-864.
[4] 辛艷偉,集 賢,劉 和.裂果性不同的棗品種果皮及果肉發(fā)育特點觀察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06,22(11):253-257.
[5] 劉光生,劉源源,馬樹平.棗裂果主導因子及防裂技術措施研究[J].山西農業(yè)科學,2012,40(2):150-152;176.
[6] 李克志,高中山.棗裂果機理的初步研究[J].果樹科學,1990,7(4):221-226.
[7] 劉世鵬,曹娟云,陳宗禮.5個抗裂棗樹品種氣孔性狀研究[J].福建林業(yè)科技,2011,38(3):85-87.
[8] 候 蕾,陳龍俊.鹽脅迫對擬南芥葉片和下表皮細胞大小的影響[J].湖南農業(yè)研究通報,2011,29(3):32-35.
[9] 葉春秀,莊振剛,李有忠.棉花葉片氣孔制片方法比較及改良[J].分子植物育種,2014,12(3):543-546.
[10] 曹一博,張凌云,李艷芳,等.抗裂性不同的棗果實發(fā)育過程中Ca2+分布動態(tài)變化[J].電子顯微學報,2013,1(2):66-72.
[11] 趙利琴.基于棗裂果對果實發(fā)育過程中顯微結構及組成物質變化的研究[D].太谷:山西農業(yè)大學,2013.
[12] 李彥玲,楊愛珍,王曉琴.脫落酸(ABA)對不同裂果性棗葉片和果實表面氣孔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5,16(5):22-26.
[13] Kim T H,Bohmer M,Hu H,et al.Guard cell signal transduction net-work;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abscisic acid,CO2and Ca2+signaling [J].Annu Rev Plant Biol,2010,61(2):561-591.
[14] Kim T W,Michniewicz M,Bergmann D C,et al.Brassionsteroid regulates stomatal development by GSK3-mediated inhibition of a MAPK pathway [J].Nature,2012,482(7 385):419-422.
[15] Schroeder J I, Allen G J,Hugouvieux V, et al.Guard cell signal transduction[J].Annu Rev Plant Physiol Plant Mol Biol,2001,52(4):527-658.
[16] 劉小平,姚彥睿.棗樹葉片氣孔形態(tài)特征的研究[J].山西林業(yè)科技,2013,42(1):47-49.
[17] 陳輝惶.阿克蘇地區(qū)駿棗裂果機理及防治措施初步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農業(yè)大學,2013.
[18] 黃麗萍,劉 和,陳曉東.裂果性不同棗品種葉片氣孔特性觀察[J].山西林業(yè)科技,2008,4(1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