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美
摘 要: 作者以人教版《國共十年對峙》一課為例,在實踐中嘗試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體會到翻轉課堂能大大豐富教學內容,使歷史課堂更有歷史的味道,同時發(fā)現(xiàn)翻轉課堂在目前學校教學模式中面臨的問題。
關鍵詞: 翻轉課堂 微課 《國共十年對峙》
一、教學設計的緣起和思路
近年來翻轉課堂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已在教育領域里越來越多地引起人們的關注和爭論。馬云曾說:“很多人輸就輸在,對于新興事物第一看不見,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來不及?!睂τ谶@個起源于美國的新事物——翻轉課堂,我們既不能充耳不聞,更不能全盤否定。那么翻轉課堂到底是什么?相比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有沒有優(yōu)勢?目前能否在中國大力推廣?基于這些問題的思考,筆者選擇人教版必修一《國共十年對峙》一課嘗試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以期在教學實踐中得到更多的啟發(fā)和更好的答案。
人教版必修一《國共十年對峙》一課,在日常教學中,學生對這一課很難提起興趣,教師對這一課甚感糾結。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教學內容涵蓋量大,一節(jié)課40分鐘講清楚、道明白并非易事。本課標題為國共十年對峙即1927年—1937年的歷史階段,這十年中國社會極其混亂和復雜,除卻國共之間的對峙外,還有國民黨與新軍閥之間的矛盾與斗爭,日本逐步對中國的侵略,教材雖然只關注中國共產黨在這一時期的革命歷程,但內容涵蓋南昌起義、八七會議、秋收起義、井岡山根據(jù)地、工農武裝割據(jù)思想、建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紅軍長征、遵義會議等主要史實。教材的敘述“微言大義”,點到為止,少有翔實的描述。這些史實要在一節(jié)課40分鐘之內講清楚,困難重重。如果教師只是依據(jù)教材泛泛而教,不對重點知識南昌起義和紅軍長征、難點“工農武裝割據(jù)”思想和遵義會議進行深入的挖掘,不但很難實現(xiàn)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的要求,讓學生認識這一歷史發(fā)展進程中的重大歷史問題,包括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xiàn)象和歷史發(fā)展的基本脈絡①,而且很難適應考試的要求。若只關注考點,又會陷入應試的窠臼,歷史課堂失去了價值追求。近幾年來在很多歷史教學雜志上關于本課教學設計和思考很少,本課教學設計難度可見一斑。鑒于上述教學思考,筆者決定換個教學模式,看看翻轉課堂新模式能否突破本課教學設計的難度,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呢?
筆者確立本課的教學主題為“道路決定命運、信仰創(chuàng)造奇跡”,依據(jù)“尊重歷史,追求真實”的基本理念,最終達到讓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能對所學內容進行較為全面的比較、概括和闡釋”①的目的,其教學思路是:以學生的問題構建框架,以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領袖毛澤東的個人經(jīng)歷串聯(lián)本課,展現(xiàn)中國共產黨“道路決定命運,信仰創(chuàng)造奇跡”的十年曲折革命歷程。整個過程既要尊重歷史,追求真實;又要落實知識、提升能力;既要貼近生活、激發(fā)興趣;又要達到“塑造健全的人格、樹立堅定求真、求實和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①的效果,正所謂“以人識史,以史育人”。
二、教學過程的設計和實施
所謂翻轉課堂,就是將“先教后學”教學模式翻轉為“先學后教”,讓學生課前先通過微課視頻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正式上課時教師專門進行問題輔導、答疑解惑,幫助學生內化知識。根據(jù)翻轉課堂模式,教學設計的具體步驟是:
(一)根據(jù)教學目標,制作微課視頻。所謂“微課”就是微型課堂,課程時間短,教學內容精煉是其最主要的特征。筆者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圍繞本課重難點知識編寫微課教案和制作微課PPT,再運用“超級錄屏”軟件制作13分鐘的微課視頻。這一微課視頻涵蓋本課的知識體系,并選用一些史料對重點知識如為什么選擇到井岡山、工農武裝割據(jù)思想的內涵進行深入的剖析。這一部分設計的主要意圖是根據(jù)課程標準搭建知識體系讓學生既能從整體上把握這一歷史時期的主要史實,又能適應考試的需要。
(二)將錄制好的微課視頻上傳到校園網(wǎng)站上,讓學生利用課前時間登錄校園網(wǎng)站先行完成本課基礎知識的學習。
(三)收集學生學習微課視頻后,對本課知識點仍然有疑惑的問題。
(四)整理學生提出的問題,根據(jù)問題難易程度,將問題分成三個層次:基礎型問題、研究型問題和拓展型問題,并圍繞這些問題進行課堂教學設計。
1.基礎型問題
基礎型問題主要圍繞本課的主干知識點設計,旨在通過基礎性問題檢查學生學習微課的情況,強化本課的主干知識。設計的問題主要有:什么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統(tǒng)治的第一槍?八七會議確立了將什么與武裝反抗國民黨統(tǒng)治相結合的總方針?毛澤東領導了什么事件使得革命重心由城市轉向農村?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是什么?什么是黨史上一次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通過課堂檢測,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通過微課能夠掌握這些知識點,這就為課堂教學深入研究型問題探討奠定基礎。
2.研究型問題
研究型問題是學生疑惑最大的問題也是最容易搞混的問題。從學生收集的問題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疑惑最多的是這三個問題:一是城市是先進的,農村相對落后,以毛澤東為首的共產黨人為什么會選擇農村包圍城市這條道路呢?二是毛澤東為什么先后會被撤職呢?長征有沒有失敗的可能?那最后為什么又能取得勝利呢?這些問題不但對掌握課本知識有著重要的價值,更有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若是日常教學這些問題往往無暇顧及,學生學得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但是通過翻轉課堂,課堂上就圍繞這些問題展開,很多學生反映這種教學模式拉近了與課本的距離,加深了對一些歷史事件的理解,還拓展了很多知識,使得課堂更加生動有趣。
3.拓展型問題
拓展型問題是相比之下有點深度的問題,甚至從學科角度來說,很有學術價值。這一類問題往往是一些特別善于思考,對某一歷史事件比較了解的學生提出來。這類問題的探討,對于開拓學生的思維很有益處。筆者從中精選了一些:(1)有的資料顯示,雖然紅軍長征較根本的原因是“左”傾錯誤,但也有原因是經(jīng)濟問題,資源枯竭推動紅軍無立足之地,這樣的觀點有無道理?(2)共產黨在根據(jù)地是如何開展打土豪、分田地的?(3)長征為什么一定要轉戰(zhàn)北方?遺憾的是,由于教學時間限制這些問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并沒有解決,對學生而言,這些疑惑繼續(xù)存在,只期盼日后有時間自行研究解決。
三、教學的回顧和思考
(一)實踐中感受翻轉課堂模式在歷史教學中的優(yōu)勢
1.教學內容大大擴充
翻轉課堂是將傳統(tǒng)的教育課堂進行顛倒、反轉,老師提前為學生準備好短小精悍的視頻,然后就學習內容進行交流討論,大大豐富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內容。對老師來說,課堂教學不用被課本的知識點所束縛,可以補充更多歷史故事、歷史情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豐富歷史畫面,最大限度地還原歷史真相。這樣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聯(lián)系清楚、邏輯關系明晰、趣味性強,能大大增強學生歷史的理解和記憶。
2.教學時間更加充裕
微課學習在傳統(tǒng)課堂走向翻轉課堂過程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生通過微課、觀看歷史視頻、閱讀電子書、網(wǎng)絡上與別的同學討論等多種形式在課前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教師不再占用課堂時間講授具體知識點,這樣課堂教學時間更加充裕。教師則可以利用這些時間補充豐富的歷史資料、關注個體學生的差異,與每個學生交流;學生則有更多的時間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3.更加關注個體學生
“在翻轉課堂中,一個根本性的轉變就是由教師中心變?yōu)閷W生中心,課堂學習中,探究學習更為深刻,學習機會更為豐富”②。翻轉后課堂教學也解決了某些學生時間繁忙的問題,課堂效率得到提高,課堂形式多樣化,更重要的是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及無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方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度進行掌控,增強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課前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思考;更多考慮學生學情;教師也能有更多的時間與每個人交流。
同時,通過視頻學習老師和家長能夠更有針對性地了解每個孩子具體的困惑,從而直接幫助孩子解答疑難,力求促進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這樣做最明顯的效果是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顯著的提高,這更是一種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恰當結合的新教育模式。
4.更有助于教學相長
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如一個硬幣的兩面,不可分割,同時又相互促進。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先學,提出問題,然后教師以學定教,還能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受到啟發(fā),拓寬備課的思路,這就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地整合在一起。正所謂“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二)翻轉課堂在實踐中面臨的困境
微課學習是實現(xiàn)翻轉課堂的重要前提,它可以幫助我們把握新課的重難點,提高聽課的針對性,增強學習效果。這一環(huán)節(jié)在實施過程中面臨的問題主要有:
1.學生課后學習任務重,微課學習時間沒有保證。高中學生有9門功課,如果每門課程都運用翻轉課堂,每門課程課前學習微課15分鐘,有些課程不是每天都有課,每天就以學習7門微課計算,每天也要花105分鐘。所以學生在課后任務已經(jīng)繁重的情況下很難保證微課視頻的學習。
2.個別學生學習自覺性不強,無法保證每個學生學習微課視頻的效果。
3.對于寄宿住校的學生來說,無法保證及時運用電腦通過網(wǎng)絡完成微課學習。
4.對于老師來說,備課量大大增加,需要挖掘更多的史料,幫助學生解疑釋惑。備課需要分兩步:先制作微課視頻;再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課堂教學設計。
翻轉課堂的宗旨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歷史學科而言,就是提高學生自主預習的能力、分析解讀史料的能力、運用歷史思維解決歷史和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而要學生達到這些能力,教師的課前功夫是必須下足的,材料選取、問題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除了需要教師深厚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對學情充分的把握之外,更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最終讓歷史這幅畫卷真正豐滿、順暢。
(三)真正的翻轉課堂到底是什么
第一次嘗試所謂的翻轉課堂,筆者根據(jù)翻轉課堂的教學步驟依葫蘆畫瓢,從形式上看接近了翻轉課堂。從具體的教學過程看,能否談不上真正意義的翻轉課堂呢?課前筆者設計微課視頻、學生利用網(wǎng)絡完成自主學習,課堂上集中圍繞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這些都體現(xiàn)了翻轉課堂的基本特點。然而從具體課堂教學看,本課教學設計筆者認為依然以老師講授為主,只不過利用學生的問題串聯(lián)而已。而真正意義上的翻轉課堂應該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課堂成為老師與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通過這次實踐筆者不得不追問:真正的翻轉課堂到底是什么及如何真正打造翻轉課堂。筆者期待在以后更多的翻轉課堂實踐中尋求答案。
注釋:
①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4.
②楊曉宏,黨建寧.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本土化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