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廣 劉元芬
摘 要:利用概率學解決隨機性抽獎是否公平的問題,并建立概率模型,最終結果是每個人的中獎概率相等,且公平性不會被抽獎順序、獎品個數(shù)影響。
關鍵詞:條件假設;隨機;抽中概率;中獎率
假設:從m個物體(物體和物體間不存在區(qū)別)中不放回的抽取,每次抽1個,由m個人一次抽取,并且設定其中一個物體為“獎”。
那么:m個人依次為:X1,X2,X3,...,Xm
抽中概率依次為:■,■,■,...,■,1.
取Xk(1≦k≦m)
則在前(k-1)個人都沒有抽中的情況下
第k人抽中的概率P中獎=■
前(k-1)人抽不中的概率P未中獎=■·■…■=■
即:xk的中獎率=■
由此可得:x1,x2....xm他們每個人的中獎率均為■。
我們繼續(xù)假設:原條件不變,“獎”的個數(shù)上調為n
那么:
由第一部分可得,中獎的概率與次序無關。
∴我們令m=tn+k
再將m個人分成n組
人數(shù)依次:t,t,t,.....t,t,t+k
并令每組,有且只有一人中獎
由第一部分的結論可得:每組內每人中獎概率相同為■
則每個人被分入一組并中獎的概率=■·■=■或■·■=■
共有n個分組,∴每人中獎概率=■
對于同一個問題,我們還有一種論證方法。我們將其看作一個連續(xù)進行n的,每次一人中獎的中獎,不重復中獎。這n輪抽獎中,每人抽中的概率均等
∴個人中獎率相等。
Pk=P1·P2=■
即人均中獎率=該場獎品/該場人數(shù)
在前(k-1)輪中不中P1=■·■···■
在第k輪中抽中P2=■
接下來,我們更改抽獎人數(shù)為a,且a≠m,有以下情況
①a>m ②a
①a>m
我們將沒能參與抽獎的人視作參與抽獎卻未能中獎的人,即取Z,使m+z=a
我們便導出了在第二部分的結論:
人人中獎率相等且為P=■;
②a 我們將中獎人數(shù)列出:0,1,2,...,n,(n+1)種,依次分別為 B0,B1,B2,...,Bn種情況,在任意一種情況中,都可以套用第二部分的結論。即,人人中獎率相等,中獎率根據(jù)情況不同依次為:P0,P1,P2,...,Pn 每種情況中獎概率為■,且每種情況出現(xiàn)的概率為■。 ③a 我們將中獎人數(shù)列出,(a-m+n),(a-m+n+1),...,n 依次分為Ba-m+n,...,Bn,共(m-a+1)種情況。 在任意一種情況中,我們都可以套用第二部分的結論:即從中獎率相等,中獎率根據(jù)情況不同依次為:Pa-m+n,Pa-m+n+1,...,Pn;并且每種情況出現(xiàn)的概率相等為■。 綜上所述:隨機性抽獎的公平性不會被抽獎人數(shù),獎品個數(shù),抽獎次順序所影響,并且,人均中獎概率與上述變量存在一定關系,同時,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數(shù)學模型: 在一次有m次抽獎機會,n個獎品,a個人參與的抽獎中,根據(jù)a與m的關系,可以代入: ①Pn (a≥m) P中獎=②(P0+P1+P2+...+Pn) ?(a ③(P0+P1+P2+...+Pn) ?(a 參考文獻: [1]李俊,中小學概率的數(shù)與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