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少清
廣東省珠海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防保科,廣東珠海 519020
由于百白破疫苗的生物學形狀較為復雜,所以即使能夠獲得一定免疫保護,但是仍然會發(fā)生一些異常反應[1]。接種百白破疫苗后,由于菌體蛋白會產(chǎn)生發(fā)熱和休克等不良反應,所以百白破疫苗所引起的副作用與百白破疫苗的生產(chǎn)工藝密切相關[2]。此次研究以筆者所在轄區(qū)(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接受無細胞百白破疫苗接種的600例3個月以上兒童(600位家長),分析析接種無細胞百白破疫苗的不良癥狀及處理措施,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筆者所在社區(qū)(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接受無細胞百白破疫苗接種的600例3個月以上兒童(600位家長),觀察600例接受無細胞百白破疫苗接種的兒童臨床癥狀,再實施相應的預防護理工作。600例嬰幼兒中男400例,女200例;平均年齡為(12.0±8.2)個月,平均體重為(10.26±3.25)kg。所有嬰幼兒在接種百白破疫苗前均進行常規(guī)體檢,未發(fā)現(xiàn)嬰幼兒存在發(fā)熱及接種局部硬結等一般不良反應。
1.2.1 接種方法 所有嬰幼兒均接種0.5mL/人次百白破疫苗,在接種百白破疫苗之前,充分搖勻百白破疫苗藥液,使得菌苗顆粒充分溶解之后,再在嬰幼兒的上臂或者臀部進行肌肉注射。百白破疫苗的免疫程序一般分為以下兩種:其一,基礎免疫,嬰幼兒在第3個月~第12個月之間接種百白破疫苗(3針),每一針的間隔時間為4~6周,等到嬰幼兒在18~24個月時接種第四針百白破疫苗;其二,加強免疫,在兒童6歲時為其接種一針精致白破二聯(lián)疫苗。
1.2.2 護理方法 首先,做好基礎護理工作。在接種百白破疫苗之前,需要清楚了解嬰幼兒的近期健康狀況,詢問家長嬰幼兒近期是否出現(xiàn)發(fā)熱、腹瀉、感冒癥狀以及上次接種疫苗的具體時間和是否發(fā)生副作用等,確定嬰幼兒能夠接種百白破疫苗之后再繼續(xù)接種。百白破疫苗接種結束之后,不能夠讓嬰幼兒立馬離開接種室,觀察30min確定嬰幼兒無任何癥狀之后再離開。一旦發(fā)生不良反應立即告訴醫(yī)生馬上處理。其次,強化規(guī)范操作。培訓疫苗接種工作人員,保證接種工作人員技術過硬、專業(yè)知識夠豐富,在接種過程中避免失誤。另外加強健康教育。疫苗接種工作人員在完成接種之后要對嬰幼兒家長進行護理知識的健康教育,宣傳衛(wèi)生護理基礎常識,叮囑家屬在24h內(nèi)不要讓嬰幼兒沾水,保持充足的睡眠休息時間,多喝水,詳細觀察嬰幼兒是否會發(fā)生紅腫、發(fā)熱等一般不良反應。
分析600例嬰幼兒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嬰幼兒家長對護理工作總滿意度(采取問卷調(diào)查表)、不同年齡階段(3個月、4個月、5個月、18~24個月)異常反應發(fā)生率等參數(shù)指標。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600例接受無細胞百白破疫苗接種的嬰幼兒中有20例出現(xiàn)不良反應,占3.33%(20/600),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者占96.67%(580/600)。
20例不良反應中3個月嬰兒異常反應發(fā)生率為5.00%(1/20)、4個月嬰兒異常反應發(fā)生率為10.00%(2/20)、5個月嬰兒異常反應發(fā)生率為50.00%(10/20)、18~24個月嬰兒異常反應發(fā)生率為35.00%(7/20),不同年齡階段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年齡階段的嬰幼兒異常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后,嬰兒家長對護理工作總滿意率達99.67%(598/600)、不滿意率為0.33%(2/600),兩組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有學者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百白破疫苗的主要作用是預防以下三種疫苗:其一,白喉;其二,破傷風;其三,百日咳[3]。百白破疫苗主要由以下幾種構成:第一,破傷風類毒素;其次,白喉類毒素;另外,百日咳疫苗。研究資料顯示,百白破疫苗是兒童計劃免疫接種反應發(fā)生率最高的一種疫苗制劑[4]。現(xiàn)階段來看,臨床上常用的百白破疫苗為以下兩種:其一,細胞核;其二,無細胞。細胞百白破疫苗含有氫氧化鋁吸附劑,在接種過程中由于操作不當會出現(xiàn)不良反應[5]。為了降低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提高嬰幼兒家長對于百白破疫苗接種的總滿意度,必須實施規(guī)范化的護理工作,從而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6]。
本研究結果顯示600例接受無細胞百白破疫苗接種的嬰兒中有20例出現(xiàn)不良反應,占3.33%(20/600),不同年齡階段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于幼兒年紀小加上身體正在逐漸發(fā)育成長,加上 受到外部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所以在接種疫苗后會出現(xiàn)局部反應、全身反應、變態(tài)反應 以及異常反應等,其中5個月嬰兒異常反應發(fā)生率顯著高于3個月。局部反應:兒童在接種百白破疫苗一天后,會出現(xiàn)紅腫熱痛等基礎癥狀,部分嬰幼兒會出現(xiàn)臀部發(fā)紅、局部硬結和局部淋巴結腫大等反應[7]。全身反應:兒童在接種百白破疫苗疫苗后,體溫≤37.5℃為正常反應,若位于37.1℃~37.5℃為輕微反應,若體溫>38.5℃且伴有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為嚴重反應,需要立即就醫(yī);變態(tài)反應:由于百白破疫苗具有抗原性,所以會導致嬰幼兒出現(xiàn)昏厥和蕁麻疹等副反應,病情嚴重者會出現(xiàn)過敏性休克[8]。異常反應:倘若百白破疫苗在注射過程中深度不夠,會使得百白破疫苗藥液聚集在皮下,最終發(fā)生無菌性膿腫情況,膿腫發(fā)生部位病情嚴重者會導致肌肉潰爛情況出現(xiàn)[9]。
對于嬰幼兒出現(xiàn)的輕微反應,家長無需驚慌,多給嬰幼兒補充水分,及時觀察嬰幼兒的體溫變化情況和注射部位的皮膚情況等[10]。對于嬰幼兒出現(xiàn)的強烈反應,家長需要及時送醫(yī)處理。對于局部硬結嬰幼兒,可以局部外敷硫酸鎂,一天三次,每次20min,連續(xù)外敷 3 ~ 5d[11]。
讓疫苗接種工作人員掌握嫻熟的注射技術,在嬰幼兒發(fā)生哭鬧和恐慌等負面情緒時,能夠自如應對[12]。除此之外,疫苗接種工作人員還需要熟悉百白破疫苗接種后發(fā)生的不良反應,從而及時處理好不同癥狀,減輕嬰幼兒的痛苦,加強嬰幼兒家長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度[13]。本研究結果顯示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后,嬰幼兒家長對護理工作總滿意率達99.67%(598/600)、不滿意率為0.33%(2/600),兩組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給嬰幼兒接種百白破疫苗時,要讓其空腹接種,再向嬰幼兒家長詳細介紹接種百白破疫苗的操作要點。如在接種百白破疫苗時,家長要抱好幼兒,防止注射百白破疫苗時亂動,導致針管移位,最終無法快速將百白破疫苗藥液注入到幼兒體內(nèi)[14]。
綜上所述,接種無細胞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高 ,在對嬰幼兒進行疫苗接種時要嚴格規(guī)范好操作方法,加強護理干預措施,及時發(fā)現(xiàn)異常癥狀,最終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 劉玉霞,劉玉琳.不同劑次百白破疫苗接種后發(fā)生疑似預防接種反應的分析[J].河北醫(yī)藥,2015,14(23):3631-3632.
[2] 楊潔,何梅英,單芙香,等.無細胞和全細胞百白破疫苗接種不良反應觀察[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1,18(7):1225-1227.
[3] 楊彥基,錢曉華,王春艷等.吸附無細胞百白破、滅活脊髓灰質(zhì)炎和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聯(lián)合疫苗的安全性[J].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2013,26(4):539-542.
[4] 黃文靜,曾建蓉,李悅文,等.馬鈴薯外敷對小兒接種百白破疫苗不良反應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3):1859-1861.
[5] 楊曉霞,丁婷婷.接種吸附無細胞百白破疫苗致大皰型多形紅斑 1例報告 [J].預防醫(yī)學,2017,29(11):1154-1155.
[6] 張紅軍,李紅美,鄭春早,等.全細胞吸附百白破聯(lián)合疫苗免疫接種反應觀察[J].中國預防醫(yī)學雜志,2007,8(3):280-282.
[7] 周翠云.減少預防接種百白破疫苗不良反應的措施探討[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7,6(1):36-37.
[8] 王偉.189例接種無細胞百白破疫苗發(fā)生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病例流行病學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6(36):80-82.
[9] 高陽,鄒麗萍,張夢娜,等.結節(jié)性硬化癥兒童免疫規(guī)劃疫苗接種率及安全性的調(diào)查研究[J].中華兒科雜志,2017,55(1):42-45.
[10] 馬智,樊立華.哈爾濱市預防接種后不良反應監(jiān)測及疫苗安全性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6,13(7):89-91.
[11] Tang Yanhong,Li Zhaoji,Wu Wei,et al.Syntheses and Crystal Structures of Molybdenum-Sulfur Clusters Mo3S4(dtp)3(o-CH3OC6H4COO)(Py) and Mo3S4 (dtp)3(p-HOC6H4COO)(DMF).EtOH[J].Structural Chemistry,2002,21(1):71-77.
[12] HU Rui-Feng,QIN Ye-yan,KANG Yao,et al.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an Incomplete Cubane-type Mo3S4 Cluster with the N-N-O Type Tridentate Ligand:{Mo3S4[NH2CH2CH(O)CH2NH2]3}(DTP)·(H2O)2·(DMF)[J]. Structural Chemistry,2005,24(7):751-754.
[13] Peter DC.Phiri,Jakub Krej í,Ji í Salinger,et al.Assessment of the influence of examination postures on postural stability by means of the DTP-3 diagnostic system [Hodnocení vlivu vy et ovacích poloh na posturální stabilitu pomocí diagnostického systému DTP-3][J].Acta Universitatis Palackianae Olomucensis:Gymnica,2009,39(2):147-148.[14] Kobayashi A,Kojima T,Ikeda R,et al.Synthesis of a one-dimensional metal-dimer assembled system with interdimer interaction,M-2(dtp)(4) (M=Ni,Pd;dtp = dithiopropionato)[J].Inorganic Chemistry:A Research Journal that Includes Bioinorganic,Catalytic,Organometallic,Solid-State,and Synthetic Chemistry and Reaction Dynamics,2006,45(1):32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