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勝安
小時候,因為窮,沒有鞋穿,赤腳上學(xué)、玩耍是常有的事。大人們干農(nóng)活時常穿的也只有草鞋,就是用稻草編織的鞋子,可謂“土法上馬,就地取材”。有點和紅軍長征時所穿的草鞋相似。至于“草鞋是船,爸爸是帆,奶奶的叮嚀載滿艙……”對于那時候的我來說,卻怎么也是體會不到的。若是下雨天或冰天雪地,能有一雙水鞋穿,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了。至于用手工織成的布鞋和棉鞋,買來的解放鞋(也稱膠鞋)和塑料涼鞋,那個時候就是奢侈品。在我的印象中,那時候,就從來沒有聽說過、更沒有見過皮鞋、拖鞋、休閑鞋、球鞋、運動鞋、溜冰鞋、舞蹈鞋、登山鞋、沙灘鞋和高跟鞋。
我與塑料涼鞋,還有一段難忘的故事。
記得有一年的暑假,表姐從城里來我家。父親很高興的買回來一雙塑料涼鞋,是粉紅色的,花了2塊5毛錢。單從顏色上來分析,我判斷這鞋是買給我表姐的。我那時候十歲,也喜歡這雙粉紅色的涼鞋,尺寸大小也合我腳,而且我也沒有涼鞋穿。于是,我便和表姐搶起了這雙涼鞋。父親特別惱火,警告我不要和表姐搶這雙涼鞋,并且說她是客人,她開學(xué)回城了,我就可以穿這雙涼鞋了。但我偏偏不聽,有時候還會把它藏起來,心想大家誰也穿不成。每當想起這件事來,便覺得自己太任性,對不起父親,也很對不起表姐。
到了部隊后,既有解放鞋穿,又有涼鞋穿,很是滿足。但很快就發(fā)現(xiàn),部隊的干部比戰(zhàn)士多出一雙“三接頭”的皮鞋,穿的軍服(上衣)也是有四個口袋的。于是,心里暗暗發(fā)誓:一定要當上軍官,穿上“三接頭”的皮鞋和有四個口袋的軍服。后來如愿以償?shù)禺斏狭塑姽伲┥狭恕叭宇^”的皮鞋。不言而喻:那時候能穿上皮鞋,不僅是一種身份的象征,而且代表的是一個人的成長進步,更是一個目標,一種追求,可褒可獎,可圈可點。
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的進步,時代的變遷,鞋的內(nèi)涵和外延,居然也在悄然地發(fā)生了變化。如:婚姻如鞋,合不合適,只有穿在自己腳上才知道。言外之意是:夫妻之間,不必過多在乎別人間的評頭品足,更應(yīng)注重雙方之間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正如戲曲《夫妻雙雙把家還》中所唱到的那樣:“寒窯雖破能避風(fēng)雨,夫妻恩愛苦也甜”。又如,當你抱怨自己沒有鞋穿的時候,有的人連腳都沒有。言外之意是要學(xué)會知足,知足常樂!——珍惜當下“有鞋穿”的幸福生活!
最近這些年,我比較注重鍛煉身體了,散步就是主要的方式。因此,我會反復(fù)挑選輕便、柔軟、舒適、透氣的鞋子。這樣走起路來敏捷、利索,快步如飛。運動過后,很是輕松。
但丁有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我的體會是:走自己的路,穿適合自己的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