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1-0240-02
化學概念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舉足輕重,學生只有清楚地、準確地理解基本概念,才能學好化學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式、化學方程式及化學計算等有關內容。本文分析了造成初中學生學習化學概念困難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初中化學概念教學的一些策略,目的是提高初中化學教學質量,讓學生更牢固地掌握化學概念和其他化學知識。
一、重視對概念的導入
1.在化學實驗的協(xié)助下,實現(xiàn)對化學概念的引入
(1)化學實驗是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化學實驗,化學知識會非常形象!直接地被呈現(xiàn)給學生。學生在觀察了化學實驗之后,懂得了實驗背后的化學知識,了解知識的本質。這種方式的優(yōu)點是引導學生正確掌握化學概念。
(2)初中是學生接觸化學課程的最初階段。因此,對化學概念的學習彰顯重要性。對化學概念的引入形式與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及學習熱情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只是借助教材上的例子,抑或是讓學生死記化學概念,那么就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不但不利于化學概念的理解,還會激起學生的厭煩心理,負面影響極其嚴重。相反,如果采用化學實驗的方式進行化學概念的引入,那么就會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為了引入“化學變化”的概念,可以將其與“物理變化”進行對比。先準備兩只火柴,一支折斷,另外一支進行燃燒處理,此時對兩支火柴不同處理前后進行對比,會發(fā)現(xiàn),那只被折斷的火柴只是形狀發(fā)生了變化,但是物質本身沒有發(fā)生變化,而燃燒后的火柴卻發(fā)生了形狀的變化,同時灰燼產生,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化學變化”的概念,使得學生對這一概念實現(xiàn)了深入的掌握。又如,為了實現(xiàn)對#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引入,可以借助香水的味道,使之在整個教室彌漫,這樣就可以向學生提問,詢問他們是如何感受到香水的存在的,此時,分子的概念就自然地被引出。
(3)采取直觀教學方式,幫助學生獲取感性認識。直觀的教學手段能夠形成鮮明的教學資料,杜絕心理障礙。通常情況下,可以將學生經(jīng)常接觸的生活實踐做為教學的材料。例如,在講解溶液的飽和的時候,教師可以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實驗:在12毫升的水中加入4克硝酸鉀,而后進行攪拌,再加入4克硝酸鉀。而后,將溶液進行分份,其中一份加水,另一份加熱4再對加熱后的溶液進行冷卻處理,觀察實驗效果,再往冷卻的飽和溶液添加1.5克的氯化。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仔細觀察實驗效果,記錄結果,強調概念中涉及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試劑的數(shù)量、溫度等因素,從而獲得更加充分的例證。
二、講清概念中關鍵的字和詞,提煉出概念中的要點
為了深刻理解概念的含義,教師不僅要注意對概念論述時用詞的嚴密性和準確性,同時還要及時糾正某些用詞不當及概念認識上的錯誤,這樣做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習慣,并為學生指明在運用這個概念時有幾個必需的要點。例如,在講“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與“化合物”(由多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這兩個概念時,一定要強調概念中的中心詞“純凈物”三個字。因為單質或化合物首先應是一種純凈物,即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然后再根據(jù)它們組成元素種類的多少提煉出兩個要點來判斷其是單質或者是化合物——也就是要判斷某物質是否是單質的要點必須滿足:①一種元素;②純凈物。要判斷某物質是否是化合物的要點必須滿足:①多種元素;②純凈物。否則學生就容易將概念運用錯。例如:金剛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單質,錯誤的原因就是不滿足以上選項要求點中的第二點(因為它們雖是由同一種元素組成,但不是純凈物)。
三、突出對概念的關鍵字句的理解,加強學生記憶
一些化學概念層次較多,給學生記憶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在教學中我對組成定義的關鍵詞句重點講解。促進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強化記憶效果,例如,在“催化劑”概念中強調“變”和“不變”。在酸堿定義中強調“全部”這兩個字,等等。只有理解這些字句的意義,才能深刻理解基本概念。
四、注意分析概念間的相互聯(lián)系
初中化學基本概念較多,分散在不同章節(jié)!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但這些概念并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有內在的聯(lián)系。在教學中要善于總結。歸納各部分概念的體系和結構。使之系統(tǒng)化、條理化。這樣不但有利于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靈活運用化學基本概念和化學基礎知識的能力。
五、多角度訓練使學生鞏固并應用化學基本概念
學習的目的最終在于應用,只有適當?shù)鼐毩?,才能達到鞏固、深化概念的目的。對于一些重點、難點、弱點的概念,教師要針對性地設計一些練習題,先讓學生自行分析或分組討論,教師再講評,以求落實。應用所學知識分析、解釋一些實際問題,是強化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習題訓練中應用化學基本概念,從而真正地理解、掌握。比如,在學完“緒言”中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后,可以列舉一些生活中的現(xiàn)象讓學生判斷屬于何種變化,并說出理由。
六、注意概念的鞏固,深化和發(fā)展
概念形成之后,一定要使學生通過復習和反復運用掌握和鞏固,絕不能滿足于死記硬背和一般性理解。在教學過程中一要注意組織練習。當學生學過有關概念后,教師應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布置一些練習題,使學生通過習題實踐,鞏固和增強應用概念的能力。二要分析錯誤,及時改正。采用多種形式對學生掌握情況考查了解,根據(jù)反饋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時有針對性地采取補救措施。
七、進行階段性的總結,抓變式,活化概念
經(jīng)過一個階段的學習要適度的進行小結。先讓學生自己小結這段時間所學的知識,提升他們對概念的理解,然后從不同角度來分析,達到真正理解概念內涵,達到“活化”概念的程度,這樣解決問題就會得心應手、應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