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棲
摘 要:太極拳作為一種重要的養(yǎng)生方式,人們需要極其豐富的哲學理論來指導,進行科學的鍛煉。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以養(yǎng)生文化為主題,對太極拳內在的哲學理論體系進行較為全面的探討,以求全面了解太極拳文化體系,以便更加深入了解和認識太極拳內在的思想體系和哲學理論,從而不斷發(fā)展和完善太極拳理論體系,以便更好地傳承和發(fā)展太極拳運動,為弘揚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做出貢獻。
關鍵詞: 太極拳 養(yǎng)生 文化
中圖分類號:G852.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1(b)-0186-02
太極拳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是我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承載體,其發(fā)展隨著時間的推動也變得越來越有影響力,現已成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健身運動之一。太極拳是以古代陰陽五行學說、道教易學思想為的哲學基礎,結合古代導引、吐納氣功之術和中醫(yī)經絡學說,且吸收了古代名家拳法,形成了一套豐富且獨具特色的太極哲學理論體系[1]。太極拳作為一種重要的養(yǎng)生方式,人們需要極其豐富的哲學理論來指導,進行科學的鍛煉,同時也需要被不斷地深入挖掘和探索。本研究就是通過對太極拳理論體系進行較為全面的探討,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認識太極拳內在的思想體系和哲學理論,從而不斷發(fā)展和完善太極拳理論體系,以便更好地傳承和發(fā)展太極拳運動,為弘揚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做出貢獻。
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在國家圖書館、北京體育大學圖書館查閱了國內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相關理論專著十來部,以“太極拳文化內涵”為主題,在中國知網搜索近十余年的論文315篇,其中期刊論文221篇,達到基金類論文共9篇,其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4篇。根據研究需要、期刊類別和論文質量篩選出學術論文93篇,為本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
在研究層次上,對太極拳文化內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太極拳的基礎研究、行業(yè)指導、學校教育、政策研究、應用研究五大塊,其中以基礎研究228篇為主,這說明國內對太極拳的內容研究不夠全面,有一定的片面性。具體研究層次分布如下圖所示。
2 太極拳的養(yǎng)生文化思想內涵
太極拳是我國一項十分古老的健身運動,更是一種古老極具代表性的養(yǎng)生的文化。太極拳的養(yǎng)生思想受我國古老哲學思想的影響,侵透了含易、儒、道、佛、醫(yī)、武等在內的多種思想體系,為我國傳統(tǒng)養(yǎng)生文化留下來寶貴財富。
2.1 關于太極拳與“易學”文化的思想內涵
太極拳可以稱之為“哲拳”,其名稱來源于王宗岳的著作——《太極拳輪》,而《太極拳論》是基于《易經》的太極、陰陽學說這一哲學理論來詮釋太極拳拳理。而太極拳正是基于《易經》的陰陽哲理來進行創(chuàng)作運動動作[2]。太極是《周易》最高哲學范疇,從宇宙生成論來講,太極是宇宙萬物演化最初的天地陰陽“混而為一”的“元氣”,是宇宙的本源,萬物的始基,是宇宙萬物得以生產的原始物質[3]。
2.2 太極拳關于“道家”的養(yǎng)生文化內涵
老子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人要尊重自然、崇尚自然,將其作為最高準則,要把效法天地作為自己行為的根本準則,剛柔和陰陽之間的和諧孕育了生生不息的自然界萬事萬物,在自然界中的任何事物都是按照一定規(guī)律不想紊亂,和諧運行[4]。宇宙和運動本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太極拳作為人體的一種運動,兩者緊密相連,其本性和本然是一體的,而遵循自然規(guī)律、順應自然發(fā)展也就成就了《道德經》對太極拳的養(yǎng)生的影響[5]。《道德經》中提出要“以心行氣,勿貪沉著”,其主要意思就是說最大的聲音是聽不到的,最快的動作是看不到的,這也是太極拳修身養(yǎng)性所追求的最高境界[6]。
2.3 太極拳關于“儒家”養(yǎng)生文化的內涵
太極拳中儒家思想文化也十分明顯,無論思想內涵還是動作外形來看,“中庸”、“禮”、“仁”的思想在太極拳中都顯現得淋漓盡致?!吨杏埂分朗侨寮以谡J識方法和修養(yǎng)境界上極為推崇的思想,其所謂“不偏不倚,而平常之理宰乎,不剛不柔、至當卻好之正氣”,是太極拳拳論思想的核心內容之一[7]。太極拳推崇儒家“禮學”,且重“禮”主要體現在后發(fā)先至、以靜制動、以柔克剛,推手前要行的“抱手禮”也是一種向對手表示謙虛和友好的行為和態(tài)度,都帶有傳統(tǒng)儒家“禮”文化的痕跡。這樣就避免了嚴重沖突,也達到了切磋技藝的目的,是儒家“仁者愛人”的重要體現。
2.4 太極拳關于“佛學”養(yǎng)生文化的內涵
在幾千年的發(fā)展中,太極拳不斷地吸收著眾多優(yōu)秀的古老文化,其中也包括在我國有悠久歷史的宗教——佛教。佛學說:“眾生修止,先取至靜,不起思戀,靜極便覺?!保ā秷A覺經》)是說修煉源于身心俱靜,不能有任何私欲雜念,才能感知自性。這里的“佛”都不是外形的偶像,而是對于自身的知覺、感覺、運覺,有了這些,也就和大自然可以溝通并成為一體,進入天人合一的境界,這也是太極拳中對“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壹志凝神,專主于敬,言此以示學者初上場時,先洗心滌慮,去其妄念,平心靜氣。”狀態(tài)的追求[8]。
2.5 太極拳關于“醫(yī)學”養(yǎng)生文化的內涵
中國傳統(tǒng)武術“太極拳”是以中醫(yī)氣血陰陽和臟腑經絡理論為基礎,以肢體運動和氣息的調理為主要特點的傳統(tǒng)養(yǎng)生保健體育運動[9]。中醫(yī)認為精、氣、神是人體三大物質要素,丹田中藏有“元精”、“元氣”、“元神”,氣沉丹田,打太極拳時,首先要求運氣沉丹田,然后需要調呼吸、藏精神、隨動作的特點,才能達到更完美的練習效果。很顯然太極拳的練習原理和方法與中醫(yī)養(yǎng)生學的指導思想是基本吻合的,這種貫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練習原則,能使鍛煉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強終生健身意志,減少疾病,實現全民健身。
2.6 太極拳關于“武學”文化的思想內涵
太極拳是中華武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中華傳統(tǒng)文化。太極拳研習者在長期的太極拳習練中所形成的思想體系就是太極拳武學思想,是隨著前人的一步步實踐而不斷探索、積累和發(fā)展來的。太極拳是養(yǎng)生鍛煉的一種內功拳法,同時又具有很強的技擊性,其本質意義就是武術。“拳”是武術,“武”是力量的象征;“術”是變化,又是技術、技巧的概括,所以用“太極”解釋“武術”、功力、功法、應用,也就是武術就范于“太極”的理論[10]。王宗岳“太極拳論”曰:“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講的是太極拳拳理與內功。所以,太極拳是內功和武術合修并練獨有的一套內功拳法。
3 結語
作為中華文化中的瑰寶,太極文化滲透著諸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思想,它凝聚著代代相傳的文化精髓,反映著先輩們對自然規(guī)律、宇宙奧秘的尊敬;對仁義誠敬、剛柔并濟的和諧道德文化的追求;對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人生哲學的推崇;對清心寡欲、佛性禪心的宗教文化信仰的崇尚;對運動健身、技能防身的重視。探索和傳承太極文化,使我們領悟其文化魅力,讓我們的肉體和心靈得到洗禮。在注重全民健生的今天,去學習、探索、領悟和傳承太極拳文化的思想內涵,是我們每一個追求健康、追求和平、追求發(fā)展的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1] 王振川.太極拳哲學思想淵源淺探[J].武當,2004(8):19.
[2] 周蘭萍.對太極拳與太極哲學思想淵源之探析[J].中華武術·研究,2011(5):47-49.
[3] 杜曉紅,李強.對《周易》與太極拳內在聯系的探討[J].體育與科學,2008(3):57-60.
[4] 張志光,薛源.論傳統(tǒng)文化太極拳與書法的養(yǎng)生之道[J].搏擊武術科學,2015(5):15-17.
[5] 王艷紅,李雄鋒.從養(yǎng)生的角度談太極拳教學[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1(12):246-247.
[6] 張衛(wèi)東.太極拳的養(yǎng)生的影響[J].武漢紡織大學體育課部,湖北武漢,2013,3(20):133.
[7] 常朝陽,常國朝.儒家思想:太極拳理論之基因譜系[J].文化視野,2008(12):112-114.
[8] 齊犁,魯耕.太極拳文化溯源與內功實練[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8.
[9] 李岳,周鶴.從陰陽平衡解析“太極拳”養(yǎng)生之道[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4).
[10]齊德居.太極拳體用論據[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