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美菊
數學課堂要結合學科特點,將知識的學習與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有機融合,將學生理性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結合起來。新課改以來,課堂上學生的地位越來越受到重視,課堂氛圍越來越活躍,自主、合作、探究已經成為課堂最常見的學習方式……然而,在不斷重視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同時,在不斷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數學課堂的學科特點并沒有得到應有的突出。在追求生活化教學的同時,數學味被忽略了;在完成教學任務的之后,學生卻沒有感悟數學的真諦,沒有愛上數學。因此,課堂教學要更加突出學科特點,用學科觀念統(tǒng)領教學,讓數學味充盈課堂。
開啟思維培養(yǎng)模式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陳省身教授在北京大學的一次講座中指出:大家常說的三角形內角和是180°,是不對的,不是說這個表述不對,而是說大家看問題的方法不對,對的方法是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因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四邊形的內角和是360°,五邊形的內角和是540°,而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任意多邊形的外角和都是360°,數學就是要把多種情況用一種簡單的結論概括出來。因此,數學的教學不是讓學生了解眾多的問題現(xiàn)象,不是追求解題技巧,而是要找尋更普遍的規(guī)律。
應用性是數學的一大特點,而抽象性和嚴密性成就了數學,使她從生活瑣碎中抽象出來,成就了她的精確性和深邃性,也成就了她的廣泛的應用性。小學階段,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受限,所以,體現(xiàn)生活化教學,反對抽象理論滿天飛。但在強調生活化的同時,我們更要反對失去數學靈魂的教學方式,要讓學生體會和感受到數學的神秘性,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意識。
弗賴登塔爾指出,用數學的方法觀察、分析世界,將各種具體、孤立的現(xiàn)象加以整理,總結出普遍的規(guī)律,這就是數學化的過程。簡言之,用數學的方法組織、展現(xiàn)現(xiàn)實世界的過程即“數學化”。教師在編寫教案、進行教學設計時,時刻以此為指導思想,即選取典型的生活素材讓學生用數學的方法觀察、分析、思考,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經驗慢慢親近數學、了解數學,在數學建模過程中形成數學思維模式。
走上尋根之路
為了讓學生更清晰地認識數學對象,并給這個對象賦予數學意義,需要教師引領學生一起走上尋找數學歷史之路。讓數學知識學習不在局限于當前的應用,而是從它的思維原點出發(fā),看它從何而來,又如何發(fā)展,嘗試使學生萌發(fā)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信念。為此,教師要將更多的知識帶入數學課堂,給學生鋪設好追根溯源的道路,與學生一道找尋。
如教學《圓的周長》,筆者參照了網上許多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同樣從現(xiàn)實生活中引出圓的周長的概念,通過學生“想一想”“做一做”的方式尋找周長的求解方法,即按照猜想、操作、驗證的過程,用“化圓為方”的思想求得圓周率。課件大多到這就結尾了,教學任務已經達成了。但是筆者接著給學生設計了一個微課,將圓周率的歷史淵源展示出來。讓學生認識到這是一個多么奇特的數,它的名字從有文字記載就被計入了歷史,不斷有學者對它感興趣,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指出圓周長和直徑的比是三比一;到西漢初年,我國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數學著作《周髀算經》里記載了“周三徑一”;之后,劉歆將圓周率定為3.1547;張衡定圓周率為3.1622;劉徽利用“割圓術”推算出圓周率的值是3.141024;祖沖之將圓周率精確到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這種對數學歷史的追述,是學生感受現(xiàn)實問題數學化的過程,在這些不乏情趣的數學故事中,學生從宏觀上對“數學化”有了基本的印象,從而清晰地呈現(xiàn)自己“數學化”的思考。
感悟數學真諦
數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雕刻精美的藝術,她的美是嚴肅的,是深刻的,是抽象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感受來自數學的美,感悟數學的真諦,從而愛上數學。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驗證公式,感受這種美。數學的美還體現(xiàn)在她的簡潔上,所謂“抽象成美”。試想,將簡潔的數學公式替換成大段的文字描述不僅學生不容易掌握,應用起來繁瑣,也丟失了數學的韻味,失去了美感。毋容置疑,抽象的數學才會引領學生在無限的思維空間中遨游,否則就失去了對學生的吸引力。數學的美還體現(xiàn)她的對稱美、和諧美,從圖形的對稱到加減法、乘除法等數學運算的對稱;從正數、負數的對稱到以后的實數、虛數的對稱,數學的對稱性可謂無處不在。
學習數學的過程就是發(fā)現(xiàn)美的過程,數學所蘊含的美學規(guī)律需要教師帶領學生發(fā)現(xiàn)、鑒賞。數學的美印刻在教師的心頭,我們就會在課堂上用這些美圍繞學生,讓學生沉浸在數學美之中,盡情地感受。如百分數的寫法,我們不會寫成普通分數的形式,而是用﹪表示,這就體現(xiàn)了數學的簡潔美,同時讓學生寫出“十全十美”“十室九空”“九死一生”這些成語的百分數表示:100%、10%、10%,給學生以美感。
數學不僅僅是一門周密的學科,它更是一門“巧奪天工”的藝術,從變化的數字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自然的奧秘和規(guī)律,從千奇百怪的符號中我們可以窺見簡潔之美,從各異的幾何圖形中我們可以感受對稱的和諧之美。教師要將這些美妙的符號搬入數學課堂,讓學生不再感覺枯燥與乏味,而是在難以言說的奧妙中愛上數學。
(作者單位:廣東省開平市水口鎮(zhèn)致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