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雪嵩,趙達,周瑤,李連豹,韋虹,李軍,王瑞平,2
(1.寧波吉利羅佑發(fā)動機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寧波 315336;2.浙江吉利羅佑發(fā)動機有限公司,浙江寧波 315800)
發(fā)動機漏機油問題危害很大,既影響發(fā)動機清潔度,增加機油消耗,又污染環(huán)境,必須予以重視和解決[1]。滲油與漏油不同,具有現(xiàn)象不明顯、顯現(xiàn)周期長和難排查等特點,其中缸體-缸蓋結合面處滲油問題較常見。作為發(fā)動機制造的一項關鍵技術,在缸體、缸蓋生產(chǎn)線及裝配線上都設置了試漏崗位,可以及時分析和避免發(fā)動機總成出現(xiàn)滲油現(xiàn)象[2],但滲油問題至今沒有有效的解決措施,尤其是兩結合面處滲油。作者以某款發(fā)動機缸體、缸蓋結合面處滲油為例,闡述解決兩結合面滲油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圖1 缸蓋-缸體結合面結構示意圖
某發(fā)動機在進行400 h耐久試驗,運行至301 h時,發(fā)現(xiàn)缸蓋與缸體結合面回油孔位置出現(xiàn)滲油。圖1為缸蓋-缸體結合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具體的滲油位置。
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對影響缸蓋、缸體滲油因素進行分析。影響缸蓋-缸體滲油的因素主要有缸體缸蓋密封面變形、缸蓋螺栓失效、氣缸蓋墊片變形。針對上述因素逐一進行分析。
對于缸體缸蓋密封面變形因素,通過對比該發(fā)動機試驗前后缸體缸蓋密封面的變形情況(數(shù)據(jù)見表1),發(fā)現(xiàn)該款發(fā)動機在試驗后各密封面的平面度在合理波動范圍內,故排除缸體缸蓋密封面變形導致滲油因素。
表1缸體、缸蓋試驗前后密封面平面度mm
螺栓變形率也是影響缸蓋-缸體結合面滲油的因素。故作者對已進行400 h耐久該款發(fā)動機的缸蓋螺栓變形率進行了檢查,數(shù)據(jù)如表2所示。檢測數(shù)據(jù)顯示螺栓變形率離散性偏大,螺栓合格變形率范圍為(0.2~0.5)%,而實際測量變形率范圍為(0.137~0.729)%,有造成滲油的風險。故通過對螺栓變形率與裝配位置進行匹配,發(fā)現(xiàn)低變形率位置與滲油位置不重合,如圖3所示。所以缸蓋螺栓變形不是滲油的主要原因。
表2 400 h耐久缸蓋螺栓檢測表
圖3 漏油位置
螺栓變形率雖然不是導致滲油的主要原因,但可以進一步縮小螺栓變形率,使密封效果更佳。
氣缸蓋墊片變形也會導致缸蓋缸體結合面滲油。
2.3.1 氣缸蓋墊片質量
從質量方面對氣缸墊墊片進行檢測。通過檢測發(fā)現(xiàn)缸墊尺寸檢測合格;材料和性能檢測合格;缸墊面壓測試壓力分布無異常。
2.3.2 氣缸蓋墊片設計
要減小兩結合面間的泄漏,就必須使接觸面最大限度地嵌合,提高密封面的接觸程度,增大接觸面積[3]。故將該發(fā)動機的氣缸墊與豐田的某款發(fā)動機進行對標。從圖4可以看出:該缸墊屈服強度低于對標缸墊的屈服強度,豐田使用缸墊材料力學性能要大大好于該缸墊使用材料。在相同設計參數(shù)下,豐田材料密封效果好于國產(chǎn)材料。同時,對缸墊結構尺寸、面壓測試壓力分布進行了檢測,均在正常范圍內。
圖4 材料對比報告
根據(jù)對比兩款發(fā)動機的回油道凸筋結構,從圖5和表3可以看出:回油道滲油位置,豐田缸墊凸筋結構與現(xiàn)使用缸墊凸筋結構有較大差異,當前樣件筋高大于豐田樣件,筋寬小于豐田樣件 。當前樣件筋結構分布與豐田樣件有差異,更合理的分布將利于工作中的缸墊密封。
圖5 缸墊突筋結構
表3回油道突筋結構對比mm
根據(jù)計算排查,目前設計中缸體缸蓋結合面回油道內存在可能積油凸臺位置。積油位置有產(chǎn)生滲油風險。圖6顯示了缸蓋回油道和凸臺積油位置。
圖6 缸蓋回油道、凸臺積油位置
經(jīng)分析計算,缸蓋回油道孔由φ15 mm調整為φ12.2 mm,滿足回油要求。
根據(jù)以上分析,對以下方面進行改進:
(1)缸蓋螺栓光桿直徑由φ11 mm調整為φ10 mm,螺栓擰緊方式由30 N·m+170°調整為30 N·m+90°+70°。
(2)缸墊選用自帶涂層進口板材。
(3)缸墊凸筋結構優(yōu)化。
(4)缸蓋回油道孔由φ15 mm調整為φ12.2 mm。
在任何結合面處,保證密封的4個要素[4]是:(1)直線性、不平度、光滑度、清潔度及密封面形狀設計等在內的結合表面的狀況;(2)密封介質的狀況,包括密封墊的結構設計和材料的質量、密封膠的選配及質量;(3)緊固力的大小和分布;(4)裝配質量。除以上4個要素外,兩結合面滲油時,還應考慮存油結構及外力影響等。
檢測兩結合面滲油時,可以通過各種方法來觀察,比如:面壓試驗;在機油中加入熒光劑,觀察滲油狀況;螺栓擰緊后做標記,觀察滲油處的螺栓松動情況等。同時,對標分析也是解決滲油難題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丁國棟.某型號柴油機機體和機座結合面漏油問題的原因分析[J].內燃機與動力裝置,2012(5): 52-53.
DING G D.Analysis on Oil Leakage between Cylinder Block and Engine Frame[J].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Powerplant,2012(5):52-53.
[2]張明興.缸體缸蓋結合面平面超差問題的解決[J].汽車工藝與材料,2010(5):24-27.
ZHANG M X.Solution of Oversized Tolerance of Planness of the Bonding Surface between Cylinder Block and Cylinder Head[J].Automobile Technology & Material,2010(5):24-27.
[3]董峰.發(fā)動機缸體缸蓋結合面密封性方法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12.
[4]林樺.發(fā)動機防漏密封技巧[J].汽車維修,2002(6):48-49.
[5]江建衛(wèi).周期式振動攪拌機的試驗研究[D].西安:西安公路交通大學,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