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鮑安順 安徽省作家協(xié)會
嗜酒的文懷沙已經(jīng)死了,愛茶的文懷沙復活。文懷沙如此說自己。
文懷沙曾是“酒仙”,他轉(zhuǎn)到“茶癡”境界,耐人尋味。年輕時,他不想結(jié)婚,以酒為妻,說老婆就是酒。更可怕的是,他酒量嚇人,早、中、晚各飲一斤白酒,曾喝得酒精中毒,不省人事。
文懷沙嗜酒,事出有因。抗戰(zhàn)初期,時局動蕩,他憂國憂民,常借酒澆愁,長歌當哭。后來他叫納,“清”與“和”是用嘴呼氣,微微吐出,合起來就是道家里說的“吐納”。也就是說,生命就在吐故納新中變得游刃有余,永恒循環(huán)。
嗜茶了,滴酒不沾,還向世人宣言,少開酒樓,多設(shè)茶館。 他還說,一個茶字寫得好,描繪了萬物之靈的人在草木之間,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卷。草是芳草,屈原歌頌的主題有兩個,一個是芳草,一個是美人。茶當屬芳草,所以茶亦有浩然正氣。
他還趣說,酒文化代表戰(zhàn)爭,茶文化代表和平。晚年,他愛寫三個字:“正、清、和”。他解釋:“孔子尚正氣,老子尚清氣,釋迦尚和氣,東方大道其在貫通并弘揚斯三氣也。”那“正”是吸進去的,
“茶圣”陸羽,游歷巴川蜀峽,一路上遇山采茶,遇泉下鞍辨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訪,筆不暇錄。他一生的努力,就是把所有積累,寫成了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jīng)》。盧仝嗜茶成癖,號稱“茶仙”,他的“七碗茶詩”被千載傳唱。后流傳到日本,并深深影響了日本的茶道。張岱說,人不癡不成事,他寫詩道“此生為茶癡,終老醉山林”,后來有人稱他“茶淫枯虐”。乾隆帝一生嗜茶,晚年欲隱退讓位時,有大臣勸說“國不可一日無君”,他卻戲說“君不可一日無茶也!”據(jù)說,蒲松齡在家鄉(xiāng)設(shè)了一個茅草茶庭,為過往行人義務供茶,飲茶者不需付茶錢,只需口傳故事和傳說。這些故事,后來被他寫成為著名的《聊齋志異》?!皳P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閉著眼睛品茶時,能說出茶葉產(chǎn)地,甚至是幾時采摘的茶葉。他有個癖好,煮茶的水只取三種,分別是山泉、雪水和花須水。他從不喝泡茶,而是用專門的茶具煎茶。
據(jù)說,偉人毛澤東也嗜茶。他經(jīng)常在睡覺醒來后,并不起床,而是用濕毛巾擦過手臉就開始喝茶,一邊喝茶,一邊看報,過一小時才起床。他愛喝綠茶,尤喜龍井,且要濃、要熱,他每月喝掉三四斤茶葉,這些都從他的工資中開支。毛澤東外出開會視察時也是自帶茶葉,喝過地方上提供的茶葉后,一般都會付錢。他曾對他的保健醫(yī)生徐濤說:“我的生活里有四味藥:吃飯、睡覺、喝茶、大小便。能睡、能吃、能喝、大小便順利,比什么別的藥都好?!彼€引經(jīng)據(jù)典:“茶可以益思、明目、少臥、輕身,這些可是你們的藥學祖師爺李時珍說的。”毛澤東一生喜愛喝茶,留下很多令人品味的故事。
有位女性朋友,也是位茶癡。她飲茶時必讀書,穿一身蠟染衣裙,儀態(tài)莊重,神情舒然。她對綠茶、紅茶、青茶、白茶,皆有研究,她說,綠茶制作是不發(fā)酵、需殺青,紅茶全發(fā)酵、湯紅亮;青茶半發(fā)酵、稱烏龍茶;而白茶則是不發(fā)酵、不殺青。因而有句俗話說:“綠茶的陳茶是草,白茶的陳茶是寶”。她說著,顯出怪怪的神態(tài)。又說,她最愛喝白茶,那白字,是白癡的白,她就是個喜歡喝白茶的白癡。
她的老公,也是茶癡。他愛用茶罐煨茶,而且濃儼,苦到極致。他說,在一股溫暖的味道中,從舌尖上溢出了一股清甜的味道來。他還制作油煎茶湯,就是在熬香的油中,炸香茶葉,再沖水熬茶。那醇香,味道濃烈,有一種綿密純厚的感覺。有時,他喜歡在熱茶中滴入一兩滴白蘭地,其味如香檳,謂之“香檳烏龍”。加鮮奶,則成“蜂蜜奶茶”。加雞蛋,便成了“營養(yǎng)茶羹”。加炒米,便是一碗“灑豆成兵”。他告訴我,茶如人生,最好是先苦后甜,或者五味雜陳更好。他還說,他吃茶方法,一是來自網(wǎng)絡知識,二是來自奇思妙想,三是來自對老婆白癡理念的顛覆。他說他是滿心癡愛,不是半生癡呆,也不一世癡傻。理由是,他要在五花八門的品茶之中,品到人間濃儼第一茶香的感覺。
我想,他真是干柴遇上烈火,成了一個狂癡茶人。不僅品茗時癡,身心也癡,情感更癡。好像茶中毒了,無藥可解。那茶毒深入骨髓,他成了茶癡綜合癥患者,有一種執(zhí)念,抑或偏狂,有點劍走偏鋒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