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奇
摘 要: 作為一項重要的話語策略,打斷被仲裁員頻繁地使用于仲裁庭審中。本文選取10篇真實的中國仲裁庭審錄音轉寫材料作為語料,在合作原則理論的指導下,采取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方法對仲裁員的打斷策略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和語用分析,旨在準確地分析打斷的類型及其語用功能,并探討仲裁員頻繁使用打斷策略的原因,借此為仲裁員在實際仲裁庭審中提供可借鑒的話語策略。
關鍵詞: 打斷策略 合作原則 仲裁庭審 仲裁員
一、 引言
仲裁作為解決社會糾紛的有效手段之一,能夠結合糾紛的具體特點,把握雙方利益,通過協(xié)商調解,促使糾紛當事人消除分歧、達成一致意見,既可保護雙方的利益,又可減輕經濟糾紛的負面效應,因此仲裁在當今社會中的作用越來越顯著。在庭審中,仲裁員作為居中裁判的專家,往往會采用多種話語策略,維護庭審秩序并強化其權威。打斷即為其中一種頗為重要的話語策略,即在會話過程中,一方沒有等到另一方完成自己的話輪,就打斷對方的話語,搶過話輪的話語行為,其目的和功能在于控制會話的發(fā)展方向[1]。恰當?shù)拇驍嗖呗圆粌H有助于仲裁員控制話語,而且有利于保持其權威地位。
在國內,作為一項重要的話語策略,打斷被頻繁使用于法庭和仲裁庭審中。但目前國內法律界對打斷策略的研究尚顯不足,而以仲裁庭審為背景探討打斷策略的研究更是稀缺,大多此類的研究都集中在法庭庭審或借鑒于西方研究成果。實際上,國內仲裁庭審的具體情況和國外大有不同,因此,對我國仲裁庭審中仲裁員的打斷策略做一個詳盡的研究,并找出其獨有特征具有非常重大的實踐意義。
鑒于此,本研究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選取10篇仲裁庭審的真實錄音轉寫材料作為語料,在合作原則的指導下對語料中的打斷現(xiàn)象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和語用分析,旨在準確地分析打斷的類型及其語用功能,并探討仲裁員頻繁使用打斷策略的原因,借此為仲裁員在實際仲裁庭審中提供可借鑒的話語策略。
二、理論依據(jù)
牛津大學哲學家格賴斯[2]在著名的《邏輯與會話》中提出了會話含意的概念。他認為,為了使會話順利進行,交際的雙方都必須遵守“合作原則”,即“使你所說的話,在其所發(fā)生的階段,符合你所參與的交談的公認目標或方向”。為了進一步具體說明合作原則,格賴斯引入了下面四條準則[3]:一是數(shù)量準則,使你的話語如所要求的那樣信息充分;不能使你的話語比所要求的信息更充分。二是質量準則,不要說自知是虛假的話;不要說缺乏足夠證據(jù)的話。三是關聯(lián)準則,說話要有關聯(lián)。四是方式準則,避免含糊不清;避免歧義;要簡練;要有序。
通常來說,談話雙方為了談話的順利進行總是遵循以上合作原則,但在會話交際中會話參與者不一定恪守這些原則[4]。在庭審會話中,當事人有時為了某種會話意圖會違反這些原則,這時仲裁員就會采用打斷策略,維護庭審話語中合作原則的進行,也控制庭審進程,使之更加順利和高效。
三、研究方法
筆者從重慶市仲裁委采集了10場仲裁庭審錄音,根據(jù)廖美珍教授提出的語料轉寫規(guī)則對10份錄音材料進行轉寫(“▲”代表被打斷,“▼”代表打斷。)[5],建立了庫容為15萬字的口語語料庫。根據(jù)呂萬英教授對法庭庭審中法官打斷策略的分類[6],結合仲裁庭審中仲裁員使用打斷策略的語用目的進行分析,將仲裁員的打斷策略分為以下幾類:偏題避免式,情感發(fā)揮阻止式,重復終止式,要點歸納式和要求補充信息式。本研究以合作原則為理論基礎,運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方法,對因違反合作原則四條準則而引起的打斷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通過舉例分析的方式對打斷策略進行分類,歸納各類打斷策略的語用功能,并深入探討仲裁員頻繁使用該策略的原因。
四、結果分析與討論
從上表可以看出因違反關系準則引起的偏題避免式打斷在仲裁庭審中出現(xiàn)的頻率最高,其次是因違反數(shù)量準則的重復終止式和要求補充信息式,再次是因違反方式準則的要點歸納式。相比之下,仲裁員較少運用的打斷策略是由違反質量準則引起的情感發(fā)揮阻止式。接下來,我們將逐一分析打斷的語用功能、類型及其與合作原則的關系。
1.打斷的語用功能
打斷策略的首要功能是幫助仲裁員控制話語,從而控制庭審進程,確保庭審順利且高效地進行,并盡快獲得有用的調解信息[6]。仲裁庭審中的打斷和日常生活中的不一樣,前者總是圍繞案件事實或庭審程序展開。通過控制話語,包括話輪和中心話題,仲裁員可以引導當事人提供準確的相關信息。
打斷策略另一重要的語用功能是幫助仲裁員維持庭審秩序。仲裁庭代表著法律和規(guī)則,參與仲裁的每個人都應該遵守庭審秩序。為了保持仲裁的權力和威望,仲裁員必然會使用打斷這樣有力的方式干涉當事人的偏題陳述或阻止時有發(fā)生的爭吵和辯論。
2.打斷的類型及其與合作原則的關系
(1)重復終止式
有些當事人在得到說話機會后,反復強調自認為重要的觀點或重復描述某一細節(jié),因而違反了合作原則中的數(shù)量準則,提供了超出需要的信息。此時仲裁員會打斷,以確保在有限的時間內查清事實,辨明真相。
例1:
申請人:所以確認的是12月4日就征地報建的?
被申請人代理人:就是確認,做一些相應的準備工作,也就是說等費用。這個征地、報建當然是要交費用的。
仲裁員:還有什么需要問的?
申請人:嗯,就是這個日期,他們確定是12月4日,他們才進入征地報建▲
仲裁員:▼行,行,好,你剛才都問了的。
(2)要求補充信息式
有時當事人在陳述事實時沒有提供案件相關的足夠信息,進而違反了合作原則中的數(shù)量準則。在這種情況下,要求補充信息式打斷就發(fā)生了,仲裁員會立即打斷當事人的陳述,并要求他們給予更多的信息,或直接向他們提問。
例2:
被申請人代理人:作為被申請人補充一點,就這個地產開發(fā)哈,它確實也是一個易受影響。對簽訂這個協(xié)議,肯定也是一個開發(fā)招商引資的這么一個協(xié)議。申請人吶,到大觀鎮(zhèn)來地產開發(fā),地方單位政府也是對這個予以歡迎和支持的,在協(xié)議的履行過程中▲
仲裁員:▼不好意思,我打斷一下,你最好針對這個合同舉出你的理由。
被申請人代理人:哎,就這個解除條件,應該是目前來說,不具備解除的條件。
(3)情感發(fā)揮阻止式
有些當事人在庭審中容易發(fā)泄心中的不滿或牢騷,或借題發(fā)揮,以期從情感上影響仲裁員,博得仲裁員的同情或增強己方的說服力,也因此違反了合作原則中的質量準則,提供了不一定屬實的信息。不管從職業(yè)要求還是工作效率看,仲裁員是不會允許當事人太多情感發(fā)揮的,因此會采取打斷策略進行阻止。
例3:
仲裁員:你不要說啥試著調解,什么試不試的,你同不同意嘛?
申請人代理:同意調解,同意調解。
仲裁員:被申請人這邊喃?
被申請人:調解嘛,但是他這個本來就是違法的,就不是法律▲
仲裁員:▼問你同不同意仲裁庭來給你們做這個工作,來解決這個問題。不是讓你說他合不合法。
被申請人:嗯,同意嘛。
(4)偏題避免式
偏離中心話題是很多當事人容易犯的錯誤,當事人在回答仲裁員提問時往往不得要領,糾纏瑣事和細節(jié),偏離仲裁員提問主題,同時也違反合作原則中的關系準則,沒有提供與案件相關的信息。因此,仲裁員會進行打斷以引導當事人回到相關話題上來。
例4:
書記員:你先看下這三張合同是不是真實的。選擇對它的真實性發(fā)表意見。
被申請人代理:這三個東西嘛▲
仲裁員:▼你就說是真的還是假的。
被申請人代理:這個合同嗎?
仲裁員:嗯。
被申請人:沒有這些,當時沒有。
仲裁員:嗯,沒有。你是說那里頭,還是合同?
被申請人代理:這個,當時我給你講嘛▲
仲裁員:▼合同是真的還是假的?
被申請人代理:他沒給我承諾,任何東西都沒承諾▲
仲裁員:▼不,你先說這個合同,這個合同。合同是不是真的嘛?
被申請人代理:哦,這個是。這個合同從紙上看來是真的,但是實質跟剛才律師講的。還有律師有些不曉得。
(5)要點歸納式
要點歸納式打斷是針對語言能力不強、說話不夠簡潔的說話人進行的,因為說話人冗長的話語違反了合作原則中的方式準則。仲裁員打斷時順便對說話人長串的話語進行要點歸納,被打斷人一般會認可仲裁員的歸納,從而結束一個話題。
例5:
被申請人:首先我要向仲裁庭出示的第一份,也就是這一份溝締協(xié)議,這份協(xié)議主要證明的是申請人和被申請人相關的權利和義務。其中第四條第二項約定,首先證明了申請人向被申請人匯入的500萬元,是用于預交地票和征地費用,這是要證明的第一個目的,不是他所講的是一個投資保證金哈。第二點,在這一個500萬元資金不足的情況下,用于這一個土地的整治以及相關費用的支出。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乙方將差額的部分,在該宗地塊兒報建之前的15日內,劃入我們被申請人的賬戶。那么實質上講,申請人沒有按照相關的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第三點,就這一個地塊兒的拆遷安置的問題,當時拆遷的話是由我們被申請人來組織實施,按照我們南川的拆遷政策執(zhí)行,但是費用由申請人來墊支,并記入土地招牌的成本。那么我們當時在購買了700萬元的地票之后▲
仲裁員:▼你現(xiàn)在把合同條款指出來,想要證明第四條第二項嗎?
被申請人:是的。
3.打斷策略的使用原因
仲裁員在庭審中頻繁使用打斷策略的原因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分析。第一,從打斷的語用功能看,該策略不僅能夠幫助仲裁員控制話語,還可以維持庭審秩序。在仲裁庭審中,仲裁員的義務在于確保效率和公平公正[7]。因此,仲裁員必須千方百計地推進庭審進程以確保效率。同時,制止任何違反仲裁程序和挑戰(zhàn)法律法規(guī)的言語行為以保證公平公正。而要實現(xiàn)這些目標,最直接且有力的方式是打斷策略。第二,仲裁員的權威性使他在仲裁庭中擁有絕對權力,包括對庭審話語的控制和主導。因此他能夠打斷他人話語,卻很少被他人打斷。仲裁員的權力和地位為打斷策略的順利實施提供了保證。反之,仲裁員頻繁使用打斷策略體現(xiàn)了他在仲裁庭審中的權力和地位。因此,為了確保其在庭審中的權威和權力,仲裁員會頻繁使用打斷策略。
五、結語
言語打斷是話語交際中的常見現(xiàn)象,在仲裁庭審中更為普遍。與日常會話不同的是,仲裁庭審中的打斷關系到當事人的權益,也關系到仲裁工作的效率。打斷的多少和成功與否反映仲裁員的個性特征與應變能力,同時與仲裁員的角色和權力地位及知識水平有密切的關系[8]。如果仲裁員在適當?shù)恼Z境下適時合理運用打斷策略,有助于提高庭審效率和實現(xiàn)調解意圖。
參考文獻:
[1]李響.警察訊問話語目的、話語策略和話語結構[J].政法學刊,2012,29(3):96-101.
[2]Grice, H. Paul. Logic and Conversation[A].P. Cole & J. L. Morgan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C].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5:41-58.
[3]胡壯麟.語言學教程(第三版中文)[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191.
[4]苗迎春.基于合作原則的言語打斷現(xiàn)象的語用研究[J].神州(上旬刊),2013(5):148-149.
[5]廖美珍.法庭問答及其互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6]呂萬英.法庭話語權力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105-112.
[7]吳鵬.中國法庭話語中的打斷現(xiàn)象研究[D].鎮(zhèn)江:江蘇大學,2007.
[8]呂萬英.司法調解中的沖突性打斷[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28(6):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