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桃
摘要:綜合活動課被新課改認為是最基本的教學活動之一,而評價作為教學活動的基本組成部分,直接關系著綜合活動課的教學實效。本文將以小學教育的綜合活動課為分析對象,就綜合活動課對學生進行評價的困難與問題展示現(xiàn)實探討,并據(jù)此提出相應的教學建議。
關鍵詞:綜合活動課;學生評價;困難與問題;對策與建議
一直以來,我國小學教育都有知行脫節(jié)的嚴峻問題,這個問題導致我國小學生只會紙上談兵,無法在現(xiàn)實生活中靈活應用學科知識來解決現(xiàn)實問題。最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為了優(yōu)化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實現(xiàn)理實一體化教學,提出要以綜合活動課來組織學生應用所學知識,以實踐來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鍛煉小學生的應用能力,引導小學生形成優(yōu)良的學習品質(zhì)。教學評價對綜合活動課起著引導、激勵與總結作用,良好的教學評價能夠讓教師及時意識到綜合活動課的現(xiàn)存問題與教學成效,便于教師及時修正活動方案,保證綜合活動課的教育意義。所以,教師應不斷思考優(yōu)化綜合活動課教學評價的方式方法,根據(jù)評價現(xiàn)狀與具體問題來制訂可行的教學策略
一、論文核心概念綜述
1.教學評價的概念
教學評價是指教師通過觀察教學過程,分析教學效益,對教學過程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的要求而展開的價值判斷活動。教學評價實際上是對課堂教學效益進行價值評判,評價教學現(xiàn)實的實效性的過程,包括對教師與學生的評價,對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的評價。
2.綜合活動課的概念
綜合活動課是指多主題、多任務、多學科、多方法的綜合型實踐課程,以實踐活動為基本組織形式,以學生主動參與與自主思考為中心,使學生們在實踐中學習與應用所學知識。在綜合活動課中,小學生需要獨立完成選定實踐活動主題、設計實踐活動方案、參與實踐活動過程、反思實踐學習效果等各個環(huán)節(jié),而教師則需為小學生提供必要的引導與幫助。
二、小學綜合活動課實施學生評價的問題
1.難以獲取及時的評價信息
綜合活動課與傳統(tǒng)的活動課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前者以小學生的獨立實踐為主,強調(diào)的是小學生在綜合活動課中所發(fā)揮的積極作用。在學生探究與實踐的過程中,教師雖然可以對學生進行指導,但是不可干預小學生的實踐行為。這雖然保障了小學生在綜合活動課中的學習主體地位,但是卻不利于教師及時獲取教學信息,稍有不慎,便會出現(xiàn)評價不全面、不客觀、不及時的問題。
2.難以全程監(jiān)督學生實踐表現(xiàn)
眾所周知,一些探究難度較大,學科交融性較強的綜合活動課是難以在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中完成的,需要小學生在課后活動時間進行參與。比如,如果綜合活動課涉及實地訪問、資料調(diào)查等任務,那么小學生便需在課下主動選擇調(diào)查、采訪對象,收集資料,而教師是無法全程監(jiān)督的。在這種狀態(tài)下,教師難以全程監(jiān)督小學生的實踐表現(xiàn),導致教學評價信息不夠全面。
教學評價信息的不及時、不全面問題嚴重影響了綜合活動課的教學效益,小學教師也應立足于實際,總結改善小學綜合活動課對學生評價的具體策略,充分發(fā)揮教學評價的導向與激勵作用,不斷完善綜合活動課的實施方案與教學結構。
三、小學綜合活動課實施教學評價的對策
1.豐富評價主體,利用社會評價、家庭評價保證評價信息的全面性
在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中,學校與教師是最主要的評價主體,他們通常將小學生的學業(yè)成績看成是教學評價的主要標準,不考慮小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這種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顯然不適用于小學綜合活動課中,因為鮮少有學校會以綜合實踐活動來組織考試評價。所以,教師應該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點,結合綜合活動課的課程特征與教學流程來思考與改革教學評價的方式方法。在綜合活動課中,小學生會主動利用學校資源、社區(qū)資源、家庭資源、社會資源等來豐富實踐資料,必要的時候還會尋求教師以外的社會力量與家庭力量的幫助,所以教師可豐富評價主體,讓學生家長、社區(qū)工作人員與相關社會部門都參與到綜合活動課的評價活動之中,充分利用各方資源力量來保證評價信息的完善性。
2.利用信息技術,保證評價信息的及時性
上文說過,小學教師無法全程追蹤小學生的實踐過程,導致評價信息出現(xiàn)延遲問題。即便及時了解社會人士、學生家長對小學生實踐活動的評價,也不能保證評價信息的全面性。而且,如果家長與社會工作人員的評價水平較低,或者存在偏袒心理,那么評價信息的真實性也將大打折扣。為此,教師應該多豐富教學評價的技術與手段,以便及時獲取評價信息。其中,現(xiàn)代通信技術以互聯(lián)網(wǎng)與智能設備為物質(zhì)載體,能夠突破時空界限,便于教師及時掌握綜合活動課的進度,了解小學生的實踐感受。所以,教師可直接利用信息技術來獲取實踐資料,保證評價信息的及時性。
3.充實評價手段,保證評價的全面性
為了全面評價小學生在綜合活動課中的學習表現(xiàn),筆者會利用學習觀察表與成長記錄袋來評價小學生的實踐表現(xiàn)。在課堂實踐中,筆者以學生觀察記錄表來記錄小學生的突出表現(xiàn),比如當小學生遇到實踐難題時是如何尋求解決辦法的、小學生在組內(nèi)探究中是如何分工合作的、小學生是如何與他人展開有效交流的,等等。在小學生自主展開的課后實踐活動中,他們需要自行填寫課堂觀察記錄表中的內(nèi)容,記錄自己的實踐表現(xiàn)與探索過程。然后,筆者會將課堂觀察記錄表整理成冊,將其收錄在學生成長記錄袋中,保證教學評價信息的完整性。
四、研究展望
綜合活動課是提升小學生綜合素質(zhì),訓練小學生實踐能力與應用能力的基本途徑,在素質(zhì)教育體制中發(fā)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是促使小學教育實現(xiàn)教育轉(zhuǎn)型與改革發(fā)展的必經(jīng)之路。所以,綜合活動課將在小學教育領域中占據(jù)更加重要的教學地位。但是,為了全面優(yōu)化小學綜合活動課的教學質(zhì)量與組織結構,教師應該主動分析教學評價的現(xiàn)存問題與改革策略,突破綜合活動課的教學瓶頸,讓每一個小學生都能在完善、及時、有效的教學評價引導下清楚地認識自己的實踐素養(yǎng),為制定越來越符合學情的綜合活動課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王薇:《綜合實踐活動學生評價的現(xiàn)實問題及實施策略》,《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4年第3期,第16-20頁。
[2]趙鑫:《論綜合實踐活動評價的合情性及其優(yōu)化路徑》,《教育科學》,2017年第2期,第22-27頁。
(作者單位:貴州省惠水縣惠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