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2月24日電 歷史在這里交匯,又在這里遞進。
2018年1月8日,人民大會堂,中國“火藥王”王澤山、“病毒斗士”侯云德共同獲頒“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習近平總書記緊緊握住兩位大獎得主的手。
如潮的掌聲,是對復興大道上科技成就的禮贊,也是對中國堅定走創(chuàng)新之路的共鳴。
40年前,同樣如潮般的掌聲曾在這里響起。萬眾矚目的全國科學大會上,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重要論斷,發(fā)出了“向科學技術現(xiàn)代化進軍”的時代強音。
時序更替,夢想前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疤煅邸碧娇铡⑸裰埏w天、墨子“傳信”、高鐵奔馳……中國“趕上世界”的強國夢實現(xiàn)了歷史性跨越,其背后蘊含著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對創(chuàng)新這個“第一動力”的高度自覺。
從“科學的春天”到“創(chuàng)新的春天”,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到“創(chuàng)新是引領發(fā)展的第一動力”,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下,13億中國人民接續(xù)奮斗,開啟新征程。中華大地上,一個具有轉折意義的創(chuàng)新周期已經開啟……
穿越歷史的回聲
——一個國家的夢想與“第一動力”的時代交響
“在中國,人們稱他‘量子之父?!?017年末,英國《自然》雜志評選的年度十大人物,首次出現(xiàn)了中國科學家潘建偉的面孔。
量子技術的潛力令人難以想象:經典計算機需要100年才能破譯的密碼,量子計算機可能在幾秒間就突破。世界競逐因此你追我趕。
要讓量子技術這個決勝未來的關鍵掌握在中國人手中!這是“第一生產力”自覺在潘建偉心中投射下的夢想火種。
27年前,在中國科技大學讀書的潘建偉,只想搞明白量子力學“為什么”,在他身上萌動著中國改革開放后一代青年人的科學求真熱情。
決心把中國的量子通信技術做成世界第一,并沒有想象中的順利。他被問及最多的就是:“這個靠譜嗎?”“美國都沒做成,你有什么把握?”(下轉A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