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琦 濮云峰 許斯筠 李浩 朱陽泉 徐長根
[摘要] 目的 了解江蘇省常州市、鎮(zhèn)江地區(qū)無償獻血者HIV感染的年齡、性別、職業(yè)等分布情況,從而采取有針對性的宣傳、預防措施,加強血液的安全控制,為艾滋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據(jù),確保血液質量和安全。方法 抗-HIV 血液初復檢檢測采用ELISA 法,HIV 確證試驗采用蛋白印記法(WB);感染率的分析采用χ2檢驗。結果 2011—2016年常州市、鎮(zhèn)江地區(qū)各年份間獻血者HIV確證陽性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感染者大多數(shù)為男性,感染率為97.2%;20~40周歲占大多數(shù)(60.5%);大專及以上學歷的人群占大多數(shù)(55.5%);職業(yè)以學生居多且首次獻血者HIV 感染率較高。結論 江蘇省常州市、鎮(zhèn)江地區(qū)獻血人群感染HIV呈逐年上升趨勢,且以青壯年居多,應加強有關知識的宣傳與教育,篩選低危獻血人群,保障用血安全。
[關鍵詞] 常州市;鎮(zhèn)江市;低危人群;用血安全;HIV
[中圖分類號] R512.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1(a)-0175-03
艾滋病患數(shù)在全球呈逐年增長趨勢[1-3],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輸血、性交、吸毒是其主要傳播方式。為了更好得保障血液質量,提供安全用血環(huán)境,減少HIV的經(jīng)血傳播。該研究對江蘇省常州、鎮(zhèn)江地區(qū)2011—2016年無償獻血者感染HIV病毒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標本
2011—2016年,江蘇省常州、鎮(zhèn)江兩市分別采集區(qū)符合《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的全血和成分血血液標本280 205人份、187 790人份。
1.2 儀器與試劑
STAR全自動加樣器、FAME全自動酶免分析儀器(瑞士Hamilton公司);Hamilton Microlab FAME全自動酶免/發(fā)光分析系統(tǒng)(煙臺澳斯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酶標儀PHOMO—T3(安圖生物公司);酶標儀zenyth340rt(奧地利安圖斯公司)。檢測試劑分別由北京萬泰生物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英科新創(chuàng)(廈門)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衛(wèi)臨床診斷試劑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所有試劑均為有效期內,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檢合格產(chǎn)品,使用前經(jīng)江蘇省血液中心質量管理科再次抽檢確認合格。
1.3 檢測方法
抗-HIV 的初、復檢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初、復檢抗-HIV 試劑分別由英科新創(chuàng)(廈門)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衛(wèi)臨床診斷試劑有限公司和北京萬泰臨床診斷試劑有限公司提供,初、復檢試驗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和標準操作規(guī)程文件實行,所有試劑均在有效期內使用。初、復檢中如果任何一種ELISA試劑檢測有反應性,經(jīng)該試劑雙孔復查仍然有反應性;或初、復檢兩種試劑均有反應性,經(jīng)過再次檢測結果仍為反應性,判定為不合格。不合格的標本送所在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或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蛋白免疫印跡法(WB)確證實驗。WB試驗陽性則判定為HIV感染;若WB試驗為可疑,4周后隨訪復查,復查結果仍為陽性,判定為HIV病毒感染,否則判為未感染HIV病毒。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Graphpad Prism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表示,用χ2檢驗比較各年份間差異,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市獻血者2011—2016年間HIV感染流行病學趨勢及不同年份HIV抗體篩查及確證情況
2011—2016年,常州及鎮(zhèn)江地區(qū)無償獻血者,HIV抗體篩查441 092例,按照相關規(guī)定送所在市CDC HIV確證實驗室確認共76例陽性,確證率為0.017%;低于全國獻血人群HIV陽性率0.018%[4]兩市不同年份抗—HIV抗體確證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由以上圖表可知,2011—2016年間,常州市、鎮(zhèn)江地區(qū)獻血人群HIV感染確證人數(shù)呈上升趨勢,共計確證陽性人數(shù)76例。不同年份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2011—2016年常州、鎮(zhèn)江地區(qū)無償獻血者抗—HIV確證陽性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yè)情況及獻血次數(shù)
常州、鎮(zhèn)江地區(qū)共76例HIV陽性確證獻血者中,男性共69例,占90.7%;年齡方面,18~40周歲共70例,占92.1%;學歷方面,大專及以上學歷的人群占大多數(shù),兩市大專及以上學歷共39例,占比52.6%;職業(yè)方面,兩市陽性感染獻血者中職員占23.6%,工人占23.6%,學生占21.3%;兩市陽性感染者中,初次獻血比例達到76.3%。見表2。
3 討論
江蘇省常州、鎮(zhèn)江地區(qū)2011~2016年獻血人群HIV感染年平均率為0.017%,低于全國獻血人群HIV感染率0.018%。屬于相對低流行地區(qū)[5-10]。常州、鎮(zhèn)江地區(qū)獻血人群HIV感染率呈上升趨勢且并在2016年達到陽性感染率的最大值。常州、鎮(zhèn)江地區(qū)不同年份之間獻血人群HIV確證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根據(jù)調查統(tǒng)計,常州、鎮(zhèn)江地區(qū)的感染者以男性居多,感染率為97.2%。感染年齡以20~40周歲青壯年為主,所占比例為60.5%,經(jīng)回訪發(fā)現(xiàn)其中多數(shù)為同性戀,缺乏相應的安全防護意識和知識。值得關注的是,兩市感染人群的學歷均主要分布于大專及以上的高學歷人群,與其他城市報道有差異[11]。兩市還分別含有1例(常州市)及2例(鎮(zhèn)江市)研究生學歷感染者。學生獻血者感染艾滋的比率在所有職業(yè)中也是相對較高的(21%),說明對于高校學生的艾滋病知識的宣傳和防護并沒有做到位。大多數(shù)感染者均為初次獻血,在不知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情況下參與無償獻血活動。
通過分析統(tǒng)計獻血人群感染HIV確證陽性的分布特征,作為采供血機構需要更加嚴格把關血液質量,盡量從低危人群中選取獻血人員,為用血安全把好第一道關:①做好采血前關于獻血者的咨詢工作,耐心詢問病史及相關信息,及時發(fā)現(xiàn)不適合獻血人員并告知他們獻出含有HIV病毒血液所產(chǎn)生的后果及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②與各大高校合作,積極開展安全獻血知識講座,提高學生對于HIV的認識與防護措施,從獻血源頭上保證血液質量的安全。③嚴格做好血液的檢測工作,把好質量關,認真對待每一份標本的檢測,因為HIV有窗口期,因此,提高艾滋病檢測的實驗室檢測技術也是極其重要的內容之一。④開展臨床輸血安全教育,不要輸安慰血,只有在必須要輸血的情況下再進行血液的輸注,提倡輸注成分血,遵循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避免血液的不必要浪費。⑤加強與全省乃至全國的采供血機構的信息互通交流,及時屏蔽高危獻血人員,與CDC展開合作交流,及時識別HIV感染人員,實現(xiàn)信息的實時交流與共享。
[參考文獻]
[1] 張維.邢臺市無償獻血人群HIV感染狀況調查及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5,28(2):180-183.
[2] 宋任浩,常纓,趙麗華,等.2001-2010年石家莊地區(qū)獻血者HIV/AIDS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輸血雜志,2012,25(4):372-373.
[3] 李紅云,李云飛,舒堃,等.保定地區(qū)無償獻血者HIV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3,26(9):951.
[4] 宋文倩,張麗,高勇,等.全國357家省、市兩級采供血機構檢測的獻血人群HIV檢出率調查[J].中國輸血雜志,2012, 25(12):1244-1246.
[5] 陳東,段勇.西安地區(qū)2006-2012年無償獻血者抗-HIV檢測結果分析[J].現(xiàn)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10,18(2):149-151.
[6] 王健康,周艷,張倩,等.寶雞市2009-2015年無償獻血者HIV初篩及確認試驗結果分析[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7, 30(6):461-463.
[7] 于琦,潘海平,劉麗.青島市無償獻血者抗-HIV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2,25(8):773-774.
[8] 孫家志,黃聰,林紅艷.北海市無償獻血者抗-HIV陽性率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09,22(4):315-317.
[9] 郭菲,臧艷,郭慧軍,等.上海市楊浦區(qū)無償獻血人群HIV感染狀況調查及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5,28(8):982-983.
[10] 楊光遠,王雪飛,王佩捷,等.臺州市無償獻血者HIV感染狀況分析及預防策略[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7,27(3):839-841.
(收稿日期:20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