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個有機整體,作為這一思想組成的憂患意識,自然滲透到了其他思想之中,尤其滲透到了 “四個偉大”思想之中。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滲透著憂患意識,就在于憂患意識與復興相關,有著鮮明的奮斗目標。偉大斗爭滲透著憂患意識,就在于憂患意識是勇于抗爭、奮發(fā)有為的憂患。加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的偉大工程滲透著憂患意識,就在于憂患意識重視道德修養(yǎng)。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滲透著憂患意識,就在于憂患意識有一種強烈的歷史責任感。
關鍵詞:習近平;憂患意識;“四個偉大”
在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同志指出,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在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習近平同志7·26重要講話,要求“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圖安。”同時,增強憂患意識也寫入了黨的十九大報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方略中,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容之一。在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同志繼續(xù)講“增強憂患意識、防范風險挑戰(zhàn)”。由此可見,黨的十八大以來,憂患意識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相伴始終。其實,憂患意識對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僅在于它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組成部分,而且在于它滲透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其他思想內容之中,特別是滲透到了習近平同志的“四個偉大”思想之中。
一、憂患意識與“偉大夢想”
憂患是復興的憂患,是有著鮮明的奮斗目標的憂患。憂患意識的這一特征是中華民族不斷復興并享有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精神力量。在人類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并不是沒有衰敗的時候,只不過中華民族在衰敗的時候總能迸發(fā)出強大的精神力量,將中華民族從困境中拯救出來,實現(xiàn)中華民族一次次的復興。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在困境中激發(fā)出奮發(fā)有為的力量,就在于中華民族有著強烈的憂患意識。每當中華民族面臨危難時刻,總有一批仁人志士迎難而上,以強烈的憂患意識救民族于危難之中,使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綿延至今。近現(xiàn)代中華民族陷入深重災難之中,又一次激發(fā)了中華民族的憂患意識,特別是激發(fā)中國共產黨人的憂患意識,他們奮發(fā)有為、勇于探索,找到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
實現(xiàn)偉大夢想就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這一夢想本身就滲透著憂患意識。近代以來,創(chuàng)造了五千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在軍事上,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到1895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再到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入侵,中華民族不斷遭受失敗,喪失了保家衛(wèi)國的能力,國門打開,任人宰割。在政治上,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失去獨立,受帝國主義控制。在經(jīng)濟上,大幅下滑,中國的經(jīng)濟GDP由1840年第一到1895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后不足美國的一半,最終由世界第一大經(jīng)濟體跌落出主要經(jīng)濟體行列。在文化上,傳統(tǒng)文化受到質疑,以至于新文化運動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深重危機,無數(shù)仁人志士為了民族復興,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抗爭。特別是中國共產黨人,為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帶領廣大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終于推翻三座大山,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獨立,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勇于自我革新,不斷破除阻礙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體制機制障礙,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華民族大踏步走上了民族復興之路。
偉大夢想是“四個偉大”的奮斗目標,這一目標正契合了憂患意識。中華民族的憂患意識經(jīng)過長期的孕育,形成于周王朝復興崛起之時。①因此,憂患意識與復興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這也正是習近平同志一面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面十分重視憂患意識,不斷要求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增強憂患意識,助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早日實現(xiàn)。
二、憂患意識與“偉大斗爭”
憂患意識也不僅僅是只有奮斗目標的憂患,更是勇于抗爭實現(xiàn)目標的憂患,說明“偉大斗爭”滲透著憂患意識。中華民族綿延五千年文明而從未中斷,就在于中華民族身處困境的時候能夠奮發(fā)向上,面對困難能夠迎難而上。“黃河沿岸的中華文明始祖沒有像鄰人那樣享受安逸閑適的生活環(huán)境。……沒有那個地方經(jīng)歷過如此艱苦的生存斗爭?!盵1]也就是說,中華民族不是依靠上帝救贖生存下來的民族,而是通過艱苦的生存斗爭延續(xù)下來的民族。②中華民族的先輩每當身處困境,就能夠奮爭,這是中華文明能夠綿延五千年的又一重要保障,也是中華民族又一優(yōu)良品質,這一品質早于憂患意識,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正是由于抗爭的精神,中華民族才逐漸深化凝結成了憂患意識。
中華民族的先輩們在艱苦的生存環(huán)境中,不是求助神靈的庇護,而是奮起抗爭。原罪意識、上帝救贖的觀念深植于《圣經(jīng)》之中,而憂患意識、自強不息的精神則深植于《易經(jīng)》之中。西方人依靠的是上帝救贖,而中國人依靠的則是自我的奮爭、憂患。中華民族在長期抗爭的過程中產生了憂患意識,而在憂患意識的作用下,中華民族更能奮發(fā)圖強。憂患意識與抗爭意識相協(xié)調,使中華民族迎來一次又一次的崛起和復興,故中華民族是“生于憂患”“敢于抗爭”的民族。
憂患不是盲目的憂患,而是有著復興目標的憂患,中華民族的斗爭也不是無目標的斗爭,而是為了實現(xiàn)偉大夢想的偉大斗爭。其實,偉大斗爭與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夢想一樣,孕育著憂患意識。有憂患,才能真斗爭,才能與“任何貪圖享受、消極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為”作斗爭,保持良好的思想作風;才能要與“一切損害人民利益、脫離群眾的行為”作斗爭,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才能要與“一切削弱、歪曲、否定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言行”作斗爭,維護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才能要與“一切頑瘴痼疾”作斗爭,深入推進改革;才能要與“一切分裂祖國、破壞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行為”作斗爭,維護我國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戰(zhàn)勝一切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等領域和自然界出現(xiàn)的困難和挑戰(zhàn)”,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由抗爭而憂患,最終抗爭化為憂患的奮發(fā)有為的意識?!皯n患意識,實際是蘊蓄著一種堅強的意志和奮發(fā)的精神?!盵2]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斗爭,彰顯了一種不畏艱難、奮發(fā)有為的精神。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展現(xiàn)出敢于啃硬骨頭、涉險灘的精神風貌,“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生歷史性變革。”
三、憂患意識與“偉大工程”
中華民族的斗爭并不是一個人的單打獨斗,不是奉行個人英雄主義,而是心存憂患,培養(yǎng)德性,凝聚眾人的力量戰(zhàn)勝困難,實現(xiàn)中華民族一次次的復興。從大禹治水到武王伐紂,他們都不是奉行個人英雄主義,而是注重個人德行的培養(yǎng),帶領大眾取得勝利,由此逐漸形成中華民族注重道德修養(yǎng)的意識??梢哉f,注重道德的修養(yǎng)也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品質,這一道德品質亦與憂患意識息息相關?!耙字d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復》,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損》,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保ā兑住は缔o下》)憂患意識與道德修養(yǎng)息息相關,面對困境,中華民族敢于斗爭。斗爭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培養(yǎng)自身的德性,凝聚眾人的力量戰(zhàn)勝困難。
憂患意識與道德修養(yǎng)息息相關,就在于憂患意識促使人認識到自身行為與事業(yè)成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皯n患心理的形成,乃是從當事者對吉兇成敗的深思熟考而來的遠見,在這種遠見中,主要發(fā)現(xiàn)了吉兇成敗與當事者行為的密切關系,及當事者行為上所應負的責任?!?[3]中華民族自周以來,有了明確的憂患意識,同時也形成了中華民族重德的傳統(tǒng),奠定了中華民族重德的思想品格。簡言之,憂患意識使人認識到自己的行為與要完成的事業(yè)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從而喚起了人的道德意識。
由憂患意識重德,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習近平同志對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視。擁有憂患意識的習近平同志,從黨的十八大以來,率先出臺黨中央八項規(guī)定,加強黨中央自身作風建設,接著由上而下全面不斷推進黨的作風建設。新一代黨中央認識到實現(xiàn)偉大夢想、完成偉大事業(yè)離不開黨的建設,習近平同志如此重視黨的作風建設,是因為習近平同志認識到黨的作風建設事關黨的事業(yè)成敗、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yè)成敗?!皞ゴ蟮氖聵I(yè)必須有堅強的黨來領導。只要我們黨把自身建設好、建設強,確保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夠引領承載著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航船破浪前進,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而黨要成為堅強的黨,就必須加強黨的自身建設。作為黨的建設偉大工程,自然蘊含黨的作風建設、道德建設,這說明偉大工程建設滲透著憂患意識。
四、憂患意識與“偉大事業(yè)”
中華民族憂患意識是追求民族復興的憂患,自然蘊藏著一種責任感?!皯n患意識,乃人類精神開始直接對事物發(fā)生責任感的表現(xiàn),也即是精神上開始有了人地自覺的表現(xiàn)。”[4]憂患意識總與一種歷史責任感相連。因中華民族有著強烈的憂患意識,故中華民族的仁人志士向來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文王演《易》、武王伐紂、周公制禮作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無不滲透著一種歷史責任感,彰顯了中華民族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
憂患意識形成于周王朝復興之時,文王面對強大而殘暴的紂王,復興傳統(tǒng)的愛民之德政,救民于水火之中,文王自覺承擔了這項責任,而如何實現(xiàn),這是文王的憂患所在?!皯n患正是由這種責任感來的要以己力突破困難而尚未突破困難的心理狀態(tài)?!盵5]中華民族的憂患意識是復興的憂患,每當中華民族衰落的時候,總能激發(fā)仁人志士實現(xiàn)民族的復興,產生一種拯救民族于危難的責任感。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對西方發(fā)達國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可以說,中華民族只有實現(xiàn)偉大復興才能走出這個困境。
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依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yè),這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責任。2013年1月5日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同志就指出:“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xù)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需要憂患意識、滲透著憂患意識。
注釋:
①“《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之事邪?是故其辭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其道甚大,百物不廢。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之謂《易》之道也”。(《易·系辭下》)徐復觀先生據(jù)此認為:“憂患意識的誘發(fā)因素,從《易傳》看,當系來自周文王與殷紂間的微妙而困難的處境?!保ㄐ鞆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1年,第19頁。)
②人類歷史上不同的民族大都經(jīng)歷了水患,面對水患,猶太民族是在上帝的啟示下,通過建造諾亞方舟逃過洪水的淹沒而獲得拯救。這是由于他們有著強烈的原罪意識,難以依靠自身獲得拯救,故不得不依靠上帝的啟示。而中華民族面對同樣的水患,通過治水獲得拯救,大禹治水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這正是由于中華民族有著強烈的憂患意識,依靠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實現(xiàn)自我拯救。
參考文獻:
[1][英]阿諾德·湯因比. 歷史哲學[M]. [英]D·C·薩默維爾編,郭小凌、杜庭廣、呂厚量、梁潔、王皖強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80
[2][3][4][5]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1:20、18-19、19、19
作者簡介:
王春梅(1977--)女,陜西大荔人,復旦大學哲學博士、華東師范大學哲學博士后,長安大學政治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中國哲學、中西哲學比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