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格 夏冬
摘要:城中村問題屬于一個歷史遺留問題,它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城中村的由來主要來自于城市邊緣的村落被城市發(fā)展的步伐吞并所形成的處于城市中的村落。本文主要針對城中村改造的方式進行了一系列的革新,以及運用新穎的改造手法將原有的城中村格局進行了重新規(guī)劃。在城中村再生設計的背景下,研究道路系統(tǒng)中的動線設計特征,賦予城中村新的面貌,同時,始終堅持將城中村與城市進行融合,達到城中村再生的目的和結果。
關鍵詞:城中村;空間場所;動線
中國分類號:TB4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18)06-0075-02
1城中村研究的目的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fā)展,大量郊區(qū)和村莊被改造,這也推進了城市建設的加速發(fā)展,而城鄉(xiāng)的管理和城鄉(xiāng)的隔離都是城中村產生的重要原因。城中村的空間形態(tài)與內部結構與城市比起來顯得格格不入。人口密度大,特征極為混雜,原住民較少,大部分都是外來的流動人口,治安也很差。在經濟方面也依靠著非正規(guī)的經濟體系來維系,沒有統(tǒng)一的管理制度,管理混亂。豐富的物質生活與落后的價值觀念和管理體制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這也是城中村急需改造的基本問題。
2城中村研究的意義
1)城中村再生是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需求。城中村的建筑多以單家獨戶為主,占地面積多、建筑密度大,也造成了土地利用率極大化的局面,現如今城中村地區(qū)人口密度不斷在增加,另外,很多城中村原在郊區(qū)但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和擴大逐漸變成了城市優(yōu)越地帶,但城中村身處城市卻在綜合開發(fā)上遠落后于城市,這是城鄉(xiāng)隔離的一大原因。
2)城中村的再生是減少集體資產消耗的需要。城中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還沒有完全納入城市體系,大部分城中村居民還沒有享受到城市居民可以享受的社會保障。
3)城中村的再生是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的需要。城中村內體制的不健全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土地房屋關系。村民、租戶、開發(fā)商以及局部利益交織在一起。但城中村問題并不是城市化進程急速發(fā)展的必然現象。因而,有針對性的進行城中村的改造與建設是城市發(fā)展的重大難題。
3設計構思
3.1動線
動線是室內或建筑設計的用詞之一,指人在空間中的行為路徑或行走路線,是一條把各個功能區(qū)間聯系起來的虛擬線,動線把人的需要用脈絡的方式聯系起來,并引導人們在空間功能使用上產生方向和次序。而各個動線所連接的交界點為景觀節(jié)點,提供場地使用人群的休憩、娛樂、購物等行為活動,例如:商業(yè)街景觀動線交叉產生的節(jié)點之一,商業(yè)街是人流聚集的主要場所,城中村中大多商業(yè)混雜易形成商業(yè)街區(qū),除此之外公園景觀、廣場景觀等也會相應產生。動線中所流動的人員、車輛、住戶、店鋪等,都是動線設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城中村中,功能空間使使用者們在主動或被動的情況下產生動線,而動線又產生了交叉與節(jié)點。這些交叉與節(jié)點在城中村中并不全是正向的,相應的也會產生大量的消極空間。而城中村現有路線也只是起到了連接街區(qū)中不同空間的作用,它并沒有產生動線應有的引導與秩序的作用。因此,在城中村的空間組織中,動線的設計顯得尤為重要。
3.2動線引導與需求
動線具有方向引導性,指人的行為活動具有明確的方向性。凡是帶有線性特征的空間要素都具方向性。動線作為空間中的線形要素,引導人的行為,給人以目標,進而傳達對下一目的地的空間認知、使用空間所需效率、連接空間的順序,使人在有安全認知的情況下,沿著動線的指向逐漸接近目標,從而產生相應的道路景觀、交通節(jié)點、邊界、領域和標志物。例如:動線方向引導使用者從這一節(jié)點到達另一點,利用使用者視覺上對道路、節(jié)點、店鋪、標志物的認知進行有方向性的引導。培根強調空間是運動的,指出“物質的確是在空間中運動的產物,城市設計就是在設計人的行動路線”。可見,在城中村空間的組織中,動線可以成為連接街區(qū)中各種活動形態(tài)的虛擬線。只要功能關系不變,基本信息的需求就不會改變,而借助道路系統(tǒng)設計解析動線的類型與構成,使城中村與城市環(huán)境相融合是本文的目的之一。
3.3動線設計的方向性和秩序性
方向性指空間對人的傳達認知,是人對方向的一種知覺。良好的空間秩序性能給人帶來清晰的空間傳達認知,它可以使使用者在使用時具有舒適感、安全感從而提高流量。在城中村中,動線設計有著兩方面的作用:首先,要保證動線的方向性和秩序性。動線的方向性可以使人們更準確的判斷自己的位置,了解自己的位置和到達時間,使使用空間更具效率,動線所具有的秩序性是方向性的最大化目標,它們相互影響;其次,在城中村中,動線整體格局要清晰簡單,動線之間的主次也可以向人們傳達空間認知,方便使用者們對城中村產生明確地方向性和目的性。
3.4動線設計所產生的空間場所
路易斯·芒德曾描述過:“一個街區(qū)挨著一個街區(qū),單調而沉悶,胡同里陰沉沉的,到處都是垃圾,沒有供孩子游戲的場地和公園,窗戶通常是很窄的,光照明顯不足……”。城中村居住使用功能特征的弱化,公共空間極少,存在著大量的消極空間。盡管當地政府在不斷地加強“城中村”公共休閑空間建設,由于本地人口與外來人口心理和行為的差異等因素的影響,這些設施建設在社會融合等方面所起作用不大。城中村的使用者們有其各自的休閑場所,所以在進行動線設計時進行相應的考慮并引導放大。整體上看城中村中的人群分布情況,將不同類型的人群分區(qū)的公共空間節(jié)點賦予不同的場所性質,以確保身處其中的人們能夠找到社會的融合感,并且能夠享受在這個場所中所發(fā)生的一切活動。例如:部分街區(qū)有大量孩童玩樂,這時可以適當引入游樂設施產生小面積公園景觀。
3.5動線設計所產生的內外部資源“耦合”
城中村動線設計是從周邊標志物開始進行連接的,而在經濟體制下,城中村內外部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更是城中村的潛藏資源。多種類人群居住也使城中村的經濟發(fā)展產生小城市的感覺。因此,動線設計也應該考慮城中村內外部資源“耦合”現象。將商場、影城、娛樂中心、旅店、公園、醫(yī)院等周邊標志物作為主要的外部資源,經過城市的建設使它們更加完善。而資源“耦合”是把人流從周邊外界資源與內部資源或內部資源與內部資源進行連接,城中村內部小型店的連接上,所涉及的資源“耦合”會使動線更加具有空間導向性與目的性,從而拉動經濟,同時提升城中村與城市的聯系,形成城中村與城市的商業(yè)“橋梁”。例如:城中村內現有的旅店與附近早點和商店的資源連接。也可形成特色街景觀,產生消費流量,進而使城中村融入城市。本著“互補帶動、同類集中”的原則形成區(qū)域功能循環(huán),和內外部資源“耦合”。
4城中村動線Dijkstra計算設計
4.1最短路徑網格
最短路徑具有方向性。例如:給定一個起始點0和一個結束點1。在圖中找出從0到1的一條最短路徑。最短路徑問題可以進一步分為單源最短路徑和全源最短路徑。單源最短路徑為:給定起始點0,找出從0到圖中其它各點的最短路徑。全源最短路徑為:找出連接圖中各對頂點的最短路徑。而求解單源最短路徑的算法本節(jié)主要是Dijkstra算法。
Dijkstra算法是由荷蘭計算機科學家艾茲格·迪科斯徹發(fā)現的。算法解決的是圖中最短路徑問題。Dijkstra算法:從起點開始,首先初始化到起點的距離為0,再初始化到其他頂點的路徑為無窮大。每次選擇到達起點最近的那個頂點未被選擇過的頂點,查看這個頂點作為起點的邊,如果發(fā)現從這個頂點到邊的另一個頂點的距離會更短,就更新它??梢园l(fā)現,每次選擇到起點最近的那個沒被選擇過的頂點,最終會選擇所有的頂點,而這些頂點的邊也會被全部遍歷一次。因為總是先計算距離最小的那個頂點,所以每個后來的頂點都是在前面最小路徑的基礎上得到的,無法更短的路徑,也就是后來計算的頂點都是最短路徑,這個可以用數學歸納法非常簡單的理解。
我們再說一下原本城中村動線復雜多余,甚至難以形成原始行走目的,計算過后的動線在滿足原始行走目的的基礎上增添應有的趣味性,動線規(guī)劃好后大多為直線或者折線,而直線在城市中的使用大多是寬闊的馬路,為的是提高便捷性,而城中村內的動線設計更加需要一定的便捷性和大量的趣味性。動線交叉點所形成的景觀節(jié)點為行走便利的同時增加人群滯留量來提高經濟效應和人與人的交流。所以,計算過后的動線再運用“靜電吸附”原理使不必要的動線進行吸附,計算人流量來確定道路寬窄,后使部分動線程曲線狀。出現曲線道路的“一步一景”和動線交叉后的節(jié)點更加增加使用人群的趣味性和增加經濟消費。
4.2計算過后的動線
計算過后的動線具有明確的指向性、規(guī)律性、過度性、連續(xù)性。在城中村中,動線之所與能夠成為組織人流運動與組織空間序列的手段,都得益于其方向引導與方向暗示的特征。而設計過后的城中村動線是實現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連接和城中村邊界柔化以便于城中村與城市進一步融合的手段,動線使空間過渡,動線用于連接空間,實現室內與室外、公共與私密、動態(tài)與靜態(tài)之間的過渡,從而形成空間的連續(xù)性,緩解城鄉(xiāng)的隔離。
5總結
對于未能很好規(guī)劃就產生的城中村,動線設計所產生的作用是正向的,動線賦予城中村主題與意義、拉動經濟產業(yè)的發(fā)展、減少城鄉(xiāng)隔離、促使人與人交流,形成景觀場所,引入人群,道路系統(tǒng)的動線設計使空間秩序重新組合促使城中村空間進行良性生長。
參考文獻
[1]王富臣.形態(tài)完整城市設計的意義[J].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5.
[2](美)簡·雅各布斯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M].全衡山譯.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6.
[3]何和明.商業(yè)空間動線研究[M].臺北中文大學,1993.
[4]黃亞平.城市空間理論與空間分析[M].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
[5]李道增.環(huán)境行為學概論[M].清華大學出版,1999.
[6]林玉蓮.胡正凡.環(huán)境心理學[J].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6.
[7]王建國.現代城市設計理論和方法[M].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
[8](美)斯皮羅·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J].庫瞧.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
[9]巧梁江.孫釋.模式與動因,中國城市中也區(qū)的形態(tài)演變[J].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7.
[10]埃德蒙·N·培根城市設計[M].甫富廂.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化,2003.
[11]李志生.關于城中村改造的問題[J].城市發(fā)展研究,2002.
[12]呂斌,周琦深圳近期“城中村”改造的規(guī)劃控制及策略思考[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6.
[13]劉易斯·芒德城市發(fā)展史[M].宋俊嶺.譯.中國工業(yè)建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