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發(fā)
【摘要】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為了讓中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就必須培養(yǎng)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遵循審美教育的特殊規(guī)律,立足課堂,有機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全面?zhèn)鞒兄腥A民族優(yōu)秀文化,弘揚以愛國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真正實現立德樹人的目的。
【關鍵詞】語文教學;審美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周公訓子曰:往矣,子無以魯國驕士;子曰: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誡子書》: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從中不難看出,中國的傳統教育重要內容之一,就是修身養(yǎng)德,培養(yǎng)學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墩Z文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除了重視知識傳授外,更應該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初中階段正是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形成的關鍵期,在語文教學中,就得遵循審美教育的特殊規(guī)律,立足課堂,有機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全面?zhèn)鞒兄腥A民族優(yōu)秀文化,弘揚以愛國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真正實現立德樹人的目的。
那么,什么是審美?什么是審美教育呢?
《辭?!罚簩徝谰褪潜鎰e、領會事物的美。世間萬物豐富多彩,需要學生懂得吸取精華,去其糟粕,留下適合學生的東西,這一過程就是審美。所謂的審美教育是教會學生去偽存真,明辨是非,學會區(qū)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惡,懂得弘揚正氣,傳播正能量,最終形成自己正確的審美觀點。審美教育其實就是對學生價值觀、人生觀、審美觀教育,是一個學生正確評價世界、看待人生的立生之本。因此,語文教師必須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以優(yōu)美的文本為載體,以深邃的思想塑造人,以高尚的情感激勵人,以優(yōu)秀的文化陶冶人,達到“培養(yǎng)孩子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的目標,促進孩子全面發(fā)展。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作為一名初中的語文教師,除了重視知識傳授外,更應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意識,并實施審美教育。那么在教學中怎樣實施審美教育呢?
一、用深邃的思想塑造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的精神正直,良心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背踔姓Z文課本選有許多民族英雄、愛國志士、革命先烈和愛國科學家的優(yōu)秀詩文、傳記或評論文章,他們都具有崇高的品質。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這些民族的脊梁做標桿,引領學生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跡,弘揚他們的愛國精神,產生思想上的共鳴。如《鄧稼先》一文,作者用飽含感情的語言介紹了一位卓越的科學家鄧稼先對國家深沉的愛,文章分成六部分,精選了鄧稼先生活的四個橫斷面:《兩彈元勛》突出了鄧稼先對新中國的卓越貢獻,歌頌了他那種為國殫精竭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奉獻精神?!多嚰谙扰c奧本海默》,借助對比,凸顯了鄧稼先謙遜溫和的人格魅力,贊美了他那種在特殊的環(huán)境中時刻不忘祖國國防的愛國精神?!睹褡澹扛星??友情?》不僅是作者對朋友的真情告白,更是為中國的國防不斷強大而自豪?!段也荒茏摺?,借助感人的事跡謳歌了鄧稼先在生死攸關時一馬當先義無反顧的無畏精神。這四個方塊,內容雖各有側重,但愛國這一主線卻貫穿始終,即鄧稼先對祖國國防事業(yè)赤膽忠誠無私奉獻的精神。本文是學生在中學階段接觸的第一篇名人傳記,教師應抓住這一契機,實施審美教育:
(1)設計精美的導語,讓學生快速進入審美狀態(tài)。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原子彈爆炸”,并配上解說詞: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成功爆炸;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成功發(fā)射!在我國經濟極端貧乏的歲月里,有這樣一群默默奉獻的科學家,他們在無邊荒涼的戈壁灘上,在人跡罕至的深山峽谷中,兢兢業(yè)業(yè),廢寢忘食,不辭辛勞,自主研發(fā),在極短的時間內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他們是我們民族的功臣、脊梁。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他們中的一位——“兩彈元勛” 鄧稼先。借助課件,圖文并茂,必然震撼人心,學生的情感瞬間燃起,立即進入了審美狀態(tài)之中,使他們初步意識到了高尚之美。
(2)結合文章的內容介紹鄧稼先的生平、事跡、貢獻以及人格魅力,要激發(fā)學生對鄧稼先產生無限的崇敬之情,并激勵自己要學習鄧稼先的忠心耿耿、忘我奉獻的精神,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高尚的愛國情操。
(3)學生活動,結合人物傳記,說說我心目中的鄧稼先。這樣審美教育就由感知美轉向感悟美。
(4)課堂總結:播放歌曲《中國男兒》,氣壯山河。在背景音樂的感染下,聯系歷史民族脊梁式的人物——臧克家、陳景潤、華羅庚、童第周等,這些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他們愛國家勝過愛自己的生命,他們用自己的雙手撐起了中國的天空,他們是我們民族永恒的驕傲。通過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熏陶,不僅讓學生了解鄧稼先忘我奉獻的精神,而且從心理上經歷了一場審美的洗禮,形成了整體效應,讓學生學會克己奉公、追求正義、無私奉獻的優(yōu)秀品質,樹立高尚的愛國情操。
二、用高尚的情感激勵學生,辨善惡美丑,悟人間真情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對所見所聞的觀察、傾聽和體驗,猶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所以,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教會孩子能看到和感受到美?!毙氯私贪嬷羞x用了很多內涵深刻、意蘊豐富、情感充沛的美文:《春》《濟南的冬天》等寫景文章,展現大自然清幽秀麗、生機勃勃的一面,讓人流連忘返;《植樹的牧羊人》《荷葉·母親》等文章體現則是感人至深的奉獻、關愛之美。孩子的心是柔順的,只要老師在教學中,善于運用教材,引情感人,定能將這塊璞玉雕琢成玲瓏剔透的美玉,讓學生用自己審美觀區(qū)分美與丑,優(yōu)與劣,提高明辨是非、善惡、美丑的能力,領會人間真情,從而達到審美境界。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表現父子之間親情之美。文章講述了多年前父親在車站送兒子北上念書的普通小事,卻永遠地烙印在讀者的心中,永生揮之不去。為什么呢?因為那無微不至、感人至深的父愛:在中國父母的眼中,無論多大,孩子永遠是孩子,朱自清的父親也是這樣。盡管禍不單行,心力交瘁,斟酌再三還是決定自己親自送兒子,唯恐孩子有什么閃失;到了車站,凡事都親力親為:講價錢要自己講,揀座位要自己揀,買橘子要自己買……對父親而言,能為孩子盡心盡力,心里就會感到踏實、滿足?!氨秤啊保茉炝酥袊鴤鹘y慈父的形象。中國的慈父總是默默無聞,甘為孺子牛,自己省吃儉用,對兒子,卻總是出手闊綽。父親穿著樸素,一身青布大馬褂,給兒子的卻是紫毛大衣。這就是父愛,如山似海、博大精深。因此,上這一課,要帶動學生用心去品味文章中的細節(jié),感同身受,從而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地洞察父親的內心世界。這種深切父愛,既凈化學生心靈,明白這是人間至情,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然而然達到審美教育的目的。
三、用優(yōu)美的文本為載體,感受語言美
審美教育,是通過語言媒介,教育學生明辨是非,分清真善美與假丑惡,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的心智,凈化學生的靈魂。很多人評價文學作品,特別注重文章的內容,如果闡述的思想和抒發(fā)的感情本身引人入勝,就認為是一部好作品,對于文字的表述只是蜻蜓點水。因為他們覺得,語言猶如過河的橋,一旦過了河,橋的歷史使命就宣告結束。其實,評判一部好作品,除了它所體現的思想和感情本身能否引人入勝外,它的語言更是至關重要。我們并非要求堆疊大量美麗的辭藻,特意裝飾文章,而是要求語言的精彩妥帖,這樣才能準確地表情達意。因此,語言教學是語文課的靈魂,語言美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審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莫懷戚的《散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語言精美雋永,平易樸實卻意蘊豐富,像一首流動的山水詩,傳承著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如“母親本不愿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边@幾句簡單樸素的語言把母子二人的真情展現得淋漓盡致:母親的老邁、順從,兒子的誠懇、孝順,情態(tài)畢現,語言精練簡潔,平易樸實卻感人至深。又如“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句子對稱,相映成趣,又富含意蘊:從字面看,寫他們走路小心,因為母親年紀大了,經不起折騰,唯恐有所閃失;其實還有更豐富的意義,中年人的責任感、使命感,既要贍養(yǎng)老一代,又要撫養(yǎng)下一代,承擔著承前啟后的重任。一個家庭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這樣?縱觀全文,無華麗的詞語,更無令人費解的句子,于質樸中見靈氣,在淺易中見哲理。
《老子》曰:“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睂W習語文的過程是汲取人類精神文化營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塑造高尚道德情操的過程。在語言訓練過程中,就是訓練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能力,吸取精華,棄其糟粕,在美的情愫、善的境界中帶給學生美的享受,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學生進入審美感知,繼而進入美的領域,領略美的意蘊。
審美教育是一個復雜的認識活動和心理活動的過程,它對語文教學和塑造學生人格方面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充分學習和理解語文審美教育的特點,根據初中學生特征充分發(fā)揮其作用。這樣,不僅能培養(yǎng)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掌握知識技能,還能修身養(yǎng)德,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最終成為具有高尚愛國情操的中學生。
參考文獻
[1]李建林.論語文教育的審美心理建構[M].福州:福建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黃文彬.論初中語文教學審美教育[J].首都教育學報,2009(1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