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智平
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推廣,小學語文教學中采取小組合作學習取得了顯著成效,這在某種程度上能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并且改善教學模式。但是從目前情況分析,小組合作學習存在一定的教學誤區(qū),導致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難以提升。本文簡要闡述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弊端,并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改進措施,以期改善教學效果。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有效性;研究
小組合作學習是在新課程改革中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目的是培訓其團體的合作和競爭意識,發(fā)展交往與審美的能力,強調(diào)合作動機和個人責任。合作學習作為教學的一種重要組織形式,正成為當今課堂教學的一個亮點。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1、成員參與不均衡,變成一言堂
小組合作時要求每個學生都要發(fā)言,在實際中“好學生”參與的機會更多,就成為他一個人的演講,學困生就成了聽眾,可能學困生自己思考、理解到的知識點會被“好學生”提前說了,致使學困生在小組合作中的獲益比在正常教學中的獲益還少。“好學生”不但發(fā)言的機會多,代表小組匯報的現(xiàn)象也多。所以在小組活動中就容易出現(xiàn)等級劃分的現(xiàn)象,這種情況比班級授課制更為嚴重。
2、組內(nèi)討論熱鬧,組間無交流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老師出示學習要求后,小組就此展開思考、討論,最后形成小組意見。在這個過程中小組成員積極參與,每個成員都會有所收獲。但當小組進行全班匯報時,小組與小組間的交流卻少之又少。除了贊同附和外很少有不同見解或提出不同意見,就算提出不同見解也是自說自話,沒有聯(lián)系匯報小組的發(fā)言進行交流。小組成員已經(jīng)同化了,個體除了擁有小組統(tǒng)一的答案,沒能進行獨立自主的思考,造成組間沒有交流。
3、部分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化。
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員之間應當相互合作,共同實現(xiàn)學習目標,學習成果應當是小組成員集體合作的結果。但筆者在語文教學中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參與性不強,成為旁觀者;一些學生只顧自己學習,對別的成員漠不關心;一些學生裝腔作勢,合作無實效。在展示小組合作學習成果時,學生也經(jīng)常以“我認為”為表述方式,忽略了小組其他成員的貢獻。同時,教師也經(jīng)常以“按你的理解”為評價用語,這些都是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化的表現(xiàn)。
二、完善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策略
1、處理好形式和目標的關系
單從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來說,其重要意義前面已有所論述;但是,不能光注重形式,還要處理好形式和目標的關系。任何教學組織形式都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要通過多種教學組織形式來實現(xiàn)。教師的一切教學行為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都是為了學生個性的全面發(fā)展。小組合作學習除了讓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培養(yǎng)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不能讓“好學生”一個人代替小組匯報交流,或者每個組長成了小老師,要培養(yǎng)小組成員建立一種平等的、民主的、互助的關系,對小組的學習任務和個人的學習建立一種責任感,以保證小組合作學習不放任自流而停留在表面形式上。
2、合理組建合作學習小組
小組組建一定要在充分了解每一位同學的性格、能力、習慣等個性特征的前提下進行,切忌隨意性。要遵循相對均衡、自愿與調(diào)整相結合、相對固定化的基本原則,并要對小組成員角色進行合理分工。組與組之間成員數(shù)量、男女性別比例、學習能力要相對平衡,優(yōu)秀生、中等生與后進生要合理搭配,以利于小組內(nèi)部的相互幫助及小組間的公平競爭,避免因出現(xiàn)“優(yōu)優(yōu)組合”和“后進組合”導致兩極分化。另外,小組劃分時要充分考慮自愿與調(diào)整原則和相對固定原則,對于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的矛盾和問題要及時調(diào)整和解決,因為相互了解、相互團結是合作的前提,但要避免“趕鴨子上架”和頻繁調(diào)整組員。小組組建后,教師要指導小組對成員進行角色分工,根據(jù)學生的組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文字書寫能力、書面表達能力等等方面,賦予其相應的身份和職責。如組長、記錄員、檢查員、評論員、觀察員等角色,各成員間相互配合,各司其職,確保小組順利高效運行。另外,教師還要指導小組成員構建具有小組特色的核心文化,如組名、組歌、組規(guī)、獎懲機制、口號、活動等等。實踐證明,具有核心文化的小組更團結,更具有凝聚力,運行也更規(guī)范高效。
3、對學習效果進行有效評價
在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點評時,教師要注重評價的科學性。既要注意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并側重于對過程的評價,又要注意集體評價與個人評價相結合,并側重于對集體的評價。同時,對學習方式的評價也應辯證對待,既注意對學習成果進行評價,也要注意對學生合作學習的參與性和積極性進行評價。此外,教師在進行點評時也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既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綜合測試,然后對小組的表現(xiàn)給予整體評價;也可以讓不同的小組間展開競爭,對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小組給予肯定,同時對表現(xiàn)不錯的小組成員進行個別點評。在開展評價前,教師要明確評價標準,讓學生了解不同評價的差異,以切實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質(zhì)量,進而讓小組合作學習真正取得實效。
三、總結
總之,合作學習不僅提高了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思考和表達的機會,使得學生思維相互激勵,語言訓練不斷得到強化,養(yǎng)成了合作的良好習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又挖掘了個體學習潛能,使學生在互補促進中共同提高。但是小組合作不是語文教學的唯一方式,作為教師一定要了解學生的需求,與其它教學方式結合,努力實現(xiàn)我們的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賈桂敏.淺談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學周刊,2017(24):64-65.
[2]孫曉娓.低年級閱讀教學中語言表達訓練有效滲透[J].江西教育,2017(21):58.
[3]張俊華.淺談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學周刊,2017(2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