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 要] 現(xiàn)階段,新技術的發(fā)展直接沖擊著不同學科的教學,使各個學科開始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精神科護理學也不例外。在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中,這門科學需要反思教學,以滿足社會發(fā)展對護理的需求。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健康的認識也出現(xiàn)了轉變,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必須結合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將專業(yè)設置和課程設置與社會接軌,及時發(fā)現(xiàn)教學中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一些策略,以期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精神科護理教學的質量。
[關 鍵 詞] 精神科護理;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5-0122-01
神經(jīng)科護理學是臨床護理的一大部分,也是護理學的分支,其主要是為了維持或提升精神健康管理水平,在促進人的精神以及軀體健康中起著關鍵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健康的理解逐漸加深,也關注精神病領域的發(fā)展,這也使精神科護理學成為新階段的關鍵學科,并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國的精神科護理學起步偏晚,在教學中仍舊面臨著很多的挑戰(zhàn),導致學生在學習中遇到非常多的問題和困惑??v觀精神科護理教學的現(xiàn)狀,仍舊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著教學的質量,因此,有必要認識精神科護理教學面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一些教學策略。
一、精神科護理教學面臨的問題
(一)生源良莠不齊
在進入護理專業(yè)之后,有的學生是自主選擇本專業(yè)的,有的學生是被迫選擇本專業(yè)的……這就導致學生在面對學習的時候態(tài)度不同,也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限制教學的發(fā)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精神科護理學知識中有很多的內容和生物學、生理學、微生物學等方面的內容有關,這就需要學生有一定的基礎,但是進入學校的學生基礎不一,這將直接影響教學的進度。
(二)教學手段過于單一
生活日新月異,科技也在不斷地發(fā)展,這也使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層出不窮。如多媒體教學、PPT教學、影視資料引導等都可以化解教學的重難點,說明一些疾病相關的知識。但是目前教學中,教學的發(fā)展比較單一,教師傳統(tǒng)的講解已經(jīng)難以滿足教學的需求。由于精神疾病護理的學習不僅需要理論知識,還需要進行實訓和見習,讓學生在實訓和見習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如果僅僅依靠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很難滿足教學的要求。因此,教學中,豐富教學的手段變得非常的重要。
(三)師資水平參差不齊
隨著生物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我國也出現(xiàn)了很多關于生物疾病的全新認識,這和傳統(tǒng)的教學存在著非常大的不同。同時,也有學者提出“生物—心理—社會”的模式轉變。這樣的理念對教師而言無異于一種沖擊。如果教師過分沉溺于傳統(tǒng)知識中,不更新自己的知識庫,很容易陷入其中難以自拔。這時候,部分教師就會在課程體系發(fā)展中出現(xiàn)思想落后的情況,這也將嚴重影響學生的發(fā)展。
二、精神科護理教學面臨問題的對策
(一)融微課于教學中,縮減學生之間的差異
學生雖然存在差別,但是教學中,為了提升教學的質量,教師需要結合所有學生的需求,改進教學的方式,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幫助每一名學生都能夠理解知識點。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整合不同的知識點,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如,在講解知識之后,老師可以將課程錄制成微課,然后分層次將微課放在班級公共平臺之上。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繼而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彌補自己的短處,從而加深自己對知識的印象,全面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二)豐富教學的手段,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精神疾病護理作為一門比較特殊的課程,教學提高中學生的應變能力和處理突發(fā)事件的情況,對學生今后的工作有關鍵性的指導意義。因此,在開展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情況,關注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讓學生在實踐知識的引導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如,在開展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一些教學的情景,讓學生通過短劇的方式,在短劇表演中加深對精神疾病知識的理解。在課余時間,教師也可以借助自媒體平臺為學生推送一些和精神疾病護理相關的知識,讓學生在閑暇的時候可以以零散化知識的方式學習。
隨著社會的進步,神經(jīng)科護理學教學的方法也要不斷地更新才能夠適應教學的需求。因此,教師要以先進的視角去看待問題,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提高教師的素質,為學生學習夯實基礎
對任何教師都一樣,如果知識不更新,教學方式不轉變,課程就會和死水一般沒有生氣。學生也會受到課堂的影響,喪失積極性。因此,教師需要結合網(wǎng)絡知識、學校圖書館或者是網(wǎng)上微課程等多方式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為學生傳遞更多先進的知識,全面提升教學的質量。
總而言之,在社會飛速發(fā)展的過程中,教學也要跟上社會發(fā)展的速度,科學地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結合教學中的問題不斷反思,針對性地提出一些策略。在教師不斷反思和科學的引導中,學生定能夠在發(fā)展中不斷提升自己,為護理事業(yè)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參考文獻:
尤藹,徐志芳.情感教學模式在精神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亞太教育,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