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張大千先生所論的“大匠”,不是一般的工匠,而是有至精技巧與精密思索,并具有深厚的學識涵養(yǎng)的“大匠”。本文通過對張大千先生所提的“大匠”精神的解讀,借助古文獻分析,最終推出一個結論:當今時代需要“大匠”,需要“大匠”精神。唯有培養(yǎng)“大匠”到“至精”,才會有更多杰出的藝術家出現(xiàn),才能更進一步加快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步伐,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2025”制造的宏偉藍圖。
【關鍵詞】教育美學;時代性;共融
【中圖分類號】J620 【文獻標識碼】A
張大千先生在畫論中一直主張要作“大匠”,而不是一般的“匠人”與“工匠”,且他所說的“大匠”要達到的水平就是“至精”方可。
他說:“中國人何以看重文人畫而鄙視工匠畫到這步田地呢?”首先,他對中國人在傳統(tǒng)上將文人畫的地位重于工匠畫表達了不滿,“我們古代不是有出于‘大匠之門‘匠心獨運‘意匠慘澹經(jīng)營中這些話么?”這里,我認為,張大千先生提到的這幾個“匠”,都是指的“大匠”,“鄙視工匠畫”,實際上他要表達的是“大匠畫”,從下面他對“匠”的解釋就可以看出來?!斑@‘匠字在這里的解釋,都是偏于好的一方面,大匠就是大作家、大畫家的別稱?!承摹骋舛际侵敢环N最敏超絕妙的設計。”“大概古人所謂的‘匠,必是有至精的技巧。因為技巧用的極精細巧妙,所以稱為大匠,因為巧,所以用了‘巧奪天工‘鬼斧神工這些贊詞?!彼岢隽艘粋€命題,那就是“大匠至精”,同時也對什么是“大匠”作了正確的判斷。
“匠”,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解釋為“木工也。從匚從斤。斤,所以作器也?!薄敖场保褪悄竟?,“斤”是指斧頭,“匚”是指裝工具的箱子?!肮そ场?,古代是分開來用的?!敖场钡牡匚蛔畹停肮ぁ钡牡匚蛔罡??!犊脊び洝酚涊d,“知得創(chuàng)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謂之工?!背錆M智慧并且能夠創(chuàng)新性制造東西,精明巧干且傳承堅守的人,才叫做“工”,并且,“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爍金以為刃,凝土以為器,作車以行陸,作舟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薄肮そ场边B用,擴展了“匠”的含義,泛指一切具有專業(yè)技術的人,更傾向于實踐。管理“工匠”的官,就叫做“百工”。成書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考工記》,就是對夏商周時期奴隸工匠工藝經(jīng)驗的一個大總結。在《考工記》中,記載了“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坐而論道,謂之王公;作而行之,謂之士大夫;審曲面執(zhí),以飭五材,以辨民器,謂之百工?!薄鞍俟ぁ敝鞴芟?,分工有六個大類,即木工、金工、皮工、設色工、刮摩工、搏埴工。隸屬于后人所說的美術類,也就是設色工,可分為畫、繢、鐘、筐、荒五種。設色工,古代是將畫、繢連用,要能做到“雜五色”“雜四時”;鐘,就是對羽毛等進行染色;筐,原文之所以缺,是因為意義太明了而不至于不懂,就是編織之類的工作;荒,則指的是絲加工。這種分工,詳細且步驟明確,有一定的規(guī)范與操作,并認為任何“工”都附加圣人的附會,具有神圣性?!肮ぁ钡牡匚桓?,其原因是對創(chuàng)始人的神圣崇拜,而“匠”,意義上卻傾向于機械勞作,雖專長于某一方面技能的熟練,但缺乏藝術個性的創(chuàng)新,陷于板滯,流于平庸,尤其缺乏個人的獨到之處。“工匠”合并使用之后,也具備了“匠”的特點,甚至于“匠人”的意義都與“工匠”在某種程度混合使用,使“工”的意義不明顯。
“匠”的地位低下,而“大匠”則不然,歷史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閻立本了?!杜f唐書》卷七十七列傳第二十七記載,閻立本的父親閻毗是隋朝的殿內(nèi)少監(jiān)。全家遷移到關中后,閻毗就以工藝方面出名了。閻立本與他的哥哥閻立德,早年就繼承了他父親在工藝方面的成就。閻立本的哥哥最高官至工部尚書,后來因為建造了太宗的陵墓,晉升為公候。閻立本在唐顯慶中做到了將作大匠,唐總章元年升到了右丞相。閻立本雖然有處理政務的才能,但最擅長的還是圖畫,尤其是在寫真方面頗有造詣。他曾經(jīng)畫過《秦府十八學士圖》《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圖》,以其精湛的畫藝、真實的表現(xiàn)力,被時人稱贊。最難堪的一幕來了,《舊唐書》記載,“太宗嘗與侍臣學士泛舟于春苑,池中有異鳥,隨波容與。太宗擊賞,數(shù)詔座者為詠,召立本令寫焉。時閣外傳呼云:‘畫師閻立本。時已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俯伏池側,手揮丹粉,瞻望座賓,不勝愧赧。退誡其子曰:‘吾少好讀書,幸免面墻,緣情染翰,頗及儕流。唯以丹青見知,躬廝役之務,辱莫大焉!汝宜深誡,勿習此末伎。立本為性所好,欲罷不能也。及為右相,與左相姜恪對掌樞密。恪既歷任將軍,立功塞外;立本唯善于圖畫,非宰輔之器。故時人以《千字文》為語曰:‘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馳譽丹青。”身為主爵郎中,卻無人稱呼這個官號,而喚其作“畫師閻立本”。其他的官僚,當然有比他官大的,也有比他官小的,可是他卻只能偶爾掃視一下他們,自己汗流浹背地趴在池塘邊緣,臉紅脖子粗的拼命畫畫。面對皇帝與群僚,羞愧之心油然而生?;丶液蟾嬲]他的孩子說,“吾少好讀書,幸免面墻,緣情染翰,頗及儕流。”因為年輕的時候幸好讀書較多,不至于很難堪,但是就是因為鐘情于繪畫,才勉強進入仕途。最后他說:“唯以丹青見知,躬廝役之務,辱莫大焉!汝宜深誡,勿習此末伎?!眲e人只是知道自己的繪畫技藝,因此才從事這種勞役的事情,這是受了莫大的侮辱,后人不應因為繪畫而做官了。不過,從記述中來看,閻立本修養(yǎng)深厚,讀書多,能以寫實繪畫而廣為贊揚,他不是“工匠”,而是“大匠”。但通過《舊唐書》的這段記載,也反映了即使是“大匠”,也不免為人貶為“工匠”的卑微地位,后人卻不得不承認其“大匠”所至的“至精”。沒有閻立本的《步輦圖》,后世就不能在我國美術史中更精確地與史佐證唐朝與吐蕃交往的真實記錄,他不是“工匠”,而是“大匠”中的“大師”。
那么,“大匠”是不是“工匠”呢?張大千先生說:“我們試看宋畫院的各派畫家,他們不止對于人物山水花卉翎毛宮室都要學,還要教他們讀《說文》,識奇字,通古代字源學,文字是更不能不通的了?!睆埓笄壬玫倪@個例子,也能說明自宋代開始,“匠人”們就不僅僅是“工匠”了,而是有文學藝術修養(yǎng)的“大匠”。通字源,學詩文,解奇字,理文脈,這哪里是“匠”?所以我們對于敦煌壁畫,無論從任何一個觀點來看,絕對是有藝術天才的名手的作品,而絕不是工匠們所能做到的?!彼f的“有藝術天才的名手”,就是“大匠”。非常遺憾,在封建社會里,“大匠”因為階級的關系,終是不被認可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里,也不能被認可。新中國建立以后,卻改變了這種局面。優(yōu)秀的藝術家——畫家、戲劇家、作家等,他們的“大匠”地位不僅被得到了承認,而且更進一步的在藝術上取得了超越任何時代的成就——“至精”?;谝酝纳鐣F(xiàn)實,要在那個時代,扭轉(zhuǎn)對“大匠”的謬見是不容易的,但張大千先生的“大匠至精”論卻振聾發(fā)聵,對那個時代的畫壇確實起到了轉(zhuǎn)換思維慣性、改革傳統(tǒng)看法的革命性作用。
正確的結論是,我們的繪畫需要“工匠”,沒有“工匠”,也沒法完成更為杰出的作品所需要的基本工作。但我們更需要“大匠”,需要設計精巧、布局巧思、富有創(chuàng)新、意蘊深長的“大匠”。我國國家教育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財政部聯(lián)合下發(fā)的《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zhuǎn)變的指導意見》中指出:“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進入新常態(tài),人才供給與需求關系深刻變化,面對經(jīng)濟結構深刻調(diào)整、產(chǎn)業(yè)升級加快步伐、社會文化建設不斷推進,特別是創(chuàng)新驅(qū)動發(fā)展戰(zhàn)略的實施,高等教育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質(zhì)化傾向嚴重,畢業(yè)生就業(yè)難和就業(yè)質(zhì)量低的問題仍未有效緩解,生產(chǎn)服務一線緊缺的應用型、復合型、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機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養(yǎng)結構和質(zhì)量尚不適應經(jīng)濟結構調(diào)整和產(chǎn)業(yè)升級的要求?!边@是我們國家從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角度所作出的戰(zhàn)略性人才政策的制定,也是我們國家已經(jīng)將“大匠”的培養(yǎng)列入具體實施的戰(zhàn)略發(fā)展策劃之中的明文規(guī)定。培養(yǎng)“大匠”,塑造“大匠”到“至精”的高度,那么,張大千似的畫家,也就會越來越多,我國的繪畫就充滿了無限光明。尤其是針對國家所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計劃”,國家更需要越來越多的“大匠”,唯有如此,才能更好更快地實現(xiàn)這個宏偉藍圖。
參考文獻:
[1]李永翹.張大千藝術隨筆[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
[2]許慎(東漢).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78.
[3]周興嗣(南朝).文景.千字文[M]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李學更(1978-),男,山東曲阜人,研究生,文學碩士,副教授,保山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學團辦公室主任,研究方向:美術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