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衛(wèi)華
一、軀干小肌肉群的練習方法
練習目的:通過練習,可增強腹部肌群及軀干小肌肉群力量。
動作名稱:仰臥舉腿。
練習方法:仰臥,雙手平放于地面,雙腿由水平位上舉至90°,慢舉輕放。雙腳不能觸碰地面,上體保持不動(圖1)。每組做12~15次,共練習2~3組。
注意事項:雙腳并攏,輕起輕落,落下時不觸碰地面;腰背緊貼躺板,不能拱起;根據(jù)練習者肌肉力量,練習次數(shù)適當增減;力量較弱者,膝蓋可微屈。
動作名稱:俯撐收腿。
練習方法:直臂俯撐、腳尖支撐、雙腿繃直。雙腿交替上抬至與身體成約90°,身體不晃動,臀部保持不動(圖2)。雙腿各做18~20次,共練習2~3組。
注意事項:練習時有意識地收緊臀部,不塌腰;腿收至與身體成約90°為宜。
二、雙臂不同位置的練習方法
練習目的:在條件限制下鍛煉腹部肌肉群力量;練習中體會仰臥起坐肌肉發(fā)力的方法。
動作名稱:雙臂置于體前的仰臥起坐練習。
練習方法:2名學生1組,1名學生練習,另1名學生輔助。練習者平躺仰臥,雙臂體前伸直置于大腿上,輔助者固定練習者雙腳,練習者屈膝約90°,雙腿并攏或稍分開,上肢前起至與大腿成90°停止,手沿大腿直臂前伸至膝蓋(圖3-1),再慢速還原成仰臥。每組做10~15次,共練習2~3組,練習者與輔助者交換練習。
練習建議:練習初期,練習頻率以10~20個/min為宜,慢起慢下;隨著學生力量的增強和訓練的需要,進行快起慢下練習,練習頻率以15~25個/min或進行不固定雙腳(即無同伴固定)練習,練習頻率以10~15個/min為宜,軀干運動幅度在30°~45°之間,下肢不動;建議集體練習,根據(jù)學生的能力數(shù)數(shù)練習,做2~3組。
拓展練習:平躺仰臥,雙臂胸前交叉,雙手放于異側(cè)肩上,同伴固定雙腿,屈膝90°,雙腿并攏或稍分開。上肢前起至與大腿成90°停止,肘關節(jié)觸及同側(cè)大腿,下肢不動(圖3-2)。
練習建議:動作速度慢,上肢與大腿夾角不小于90°,速度均勻,建議采取集體練習,根據(jù)學生的能力數(shù)數(shù)練習;每組做6~10個,共練習3~5組,間歇根據(jù)學生的能力而定,時間不宜超過1min。
三、雙手抱頭動作的練習方法
練習目的:糾正仰臥起坐動作,實現(xiàn)雙手交叉貼于腦后為固定頸部作用,建立正確的仰臥起坐運動軌跡。
練習方法:練習初期,雙手抓握于肩頸部進行慢起慢下的仰臥起坐(圖4-1)。練習一段時間后,雙手十字相扣緊貼于腦后做仰臥起坐(圖4-2)。
練習建議1:慢起慢下15~20個+慢起快下10~15個+較快10個,共練習3~5組,組間間歇2min。
練習建議2:速度組合練習:40s20個+30s20個+10s10個,共2~3組,組間間歇2min。
練習建議3:1min組合練習:將1min分為10s、20s、30s,進行10s10個+20s15個+30s22~24個(每個時間段的練習個數(shù)根據(jù)學生的能力而定)。練習時,教師讀表集體練習。
注意事項:教師注意觀察學生是否低頭過大或低頭早于軀干抬離墊子,及時指出。